02.28 小孩玩手机游戏误充值3万多,怎么办?

桐桐爸爸


先告知家长或有话语权的成年监护人,联系相关游戏的客服咨询并商议处理方法,情节严重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用户103440900912


我是一名律师,下面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想了解其他法律问题,请关注我。

先说理论,小孩误充值的法律行为需要法定代理人追认

小孩作为未成年人,如果8岁以下的该民事行为无效。

如果8岁以上,只能从事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小额的可能会认为是有效的,这么大金额的应该得到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回到题目上,3万多充值游戏充值,应该得到确认,否则是无效的。

《民法总则》第20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总则》第145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合同法》第47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谁来证明是小孩误冲?

根据理论其实已经很清楚,如果真的是小孩误冲,那么游戏商应该退还。但是,涉及到谁来举证的问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48条规定“在电子商务中推定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是,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也就是说,在充值过程中,推定是有相应能力的,除非有相反证据。而这个证据需要你来提供。

《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48条 电子商务当事人使用自动信息系统订立或者履行合同的行为对使用该系统的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如何举证是小孩误冲?

1、比如一起游戏者的证人证言,相约游戏、充值的相关聊天记录。

2、游戏账户注册即为未成年,游戏的目标客户也是未成年人,监护人不掌握相应账号及密码。

3、游戏充值的消费记录,其掌握监护人账户的时间比较段,所以充值发生时间和金额非常集中等等。

结论

虽然如果真实未成年误冲应该返还,但是要想要证明确实是未成年误冲实际是非常困难的,且监护人也对账户保管不善存在过错,建议先和平台进行沟通。


苏州宣超群律师


一、如果小孩是未成年人,可以向游戏平台客服积极协商沟通,讲明原因,要求退回。

二、为了让孩子改掉爱玩游戏的坏习惯,父母平时需要和孩子约法三章,在和孩子约定的时候,爸爸妈妈需要注意这些点:

1、要清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比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2个小时,玩手机必须是在完成作业以后。

2、要把约定书面化,并张贴在家里的显眼处,让孩子和家长时时刻刻可以看到,当孩子完成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约定时,父母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当孩子没有完成约定,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也绝对要承担,如果不追究违约责任,约定就没有丝毫约束力了。

3、要清楚说明孩子完成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和没有完成约定将失去什么,在此过程中,要少说“不”,多说“可以”,用有诱惑力的奖励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一昧的责怪和打骂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观念,如果家里的孩子也有类似的坏毛病,父母一定要重视起来!





Y生活好滋味


误充的情况下,可以向该游戏客服咨询,如果客服不允许退款,我建议去咨询法律,寻找相关可靠证据,来证明小孩是误充;但小孩有意为之,那么这种属于未成年过度消费,在法律的角度来讲,不属于违法,但在成人角度来讲,小孩思想未达到理智,这种交易是不成立和成立之间,不成立原因有几点,第一点:小孩未成年;第二点:小孩未经父母同意私自用父母挣来的血汗钱,可予以退还;第三点:人天生充满欲望感和好奇感,更何况是孩子,据调查,每个小孩先天欲望控制较差,应当从宽处理,并及时教育,才能引导孩子走向正轨。成立的原因也有几点,第一点:进入游戏界面,会出现未成年禁止玩游戏;第二点:父母疏忽了对孩子教育,导致孩子在游戏中大手的花钱。




比心阿Guan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是我个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对于小孩误充值3w多。

首先,你先不要骂孩子,如果在这个时候骂一个可能适得其反,二个是孩子受惊吓,那么钱的去向你没法问清楚。你先冷静下来,然后耐心的教育孩子,跟孩子讲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如果你是用在学习上,那不管多少爸爸妈妈都支持你,但是你要先跟爸爸妈妈说一声,不能私自用爸爸妈妈的钱,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知道吗?然后再问他钱的去向,那问的时候先跟问孩子:“在学校老师是怎么教导我们的,是不是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呢?”然后孩子肯定会点头说是。然后再问爸爸妈妈有3w多不见了,是不是你用了,这时候孩子因为紧张,担心被骂,肯定不会说的,那你应该在孩子低头沉默时说,这是你的第一次犯错,如果你能知错就改说出来,爸爸妈妈不会怪你的。然后引导孩子说出钱是充了哪款游戏,你是怎么知道爸爸妈妈手机(或银行卡)密码的,以便下次自己注意,不让自己和孩子犯同样的错。

问清楚后,准备好证明孩子是未成年人、未在父母监督下玩游戏等的证明,然后联系游戏客服,给他们说明情况,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同时像他们(游戏方)说表示歉意,因为孩子的不懂事给他们(游戏方)添加麻烦了,然后等他们(游戏方)处理结果。然后谢谢他们就好了。

完了后记得修改自己手机和银行卡密码,而且不能让孩子看见,也不要当孩子面玩游戏,孩子模仿力很强。也不要随便把手机给孩子玩,这不是爱他,是害他。然后再耐心教导孩子以后不可以未经大人允许不可以乱动一些东西,包括去亲戚朋友家,不然别人会不喜欢的,然后都给孩子看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或电视,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孩子懂得感恩等等。


随白云天涯浪迹


能不能退钱,要看孩子年龄、金额大小

孩子用大人的手机给游戏充钱,能不能退回来还真说不定!能不能退回来要看孩子的年龄大小和充值金额的大小,比如说10岁的小明用妈妈的手机给游戏充值了20元,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退不了的,因为10岁的小孩子已经具备了处分20元的意识和能力。但是,如果一次充值或连续充值了20000元,这种情况下就是可以退的,因为10岁的小孩子并不具备处分20000元的意识和能力。

是否具备“处分的意识和能力”

又应该怎么判断呢?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律无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也就是说,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用多少钱充值游戏都属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要求退还。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充值金额和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不能要求退还,不相适应的可以要求退还。


王者荣耀英雄解说


我记得好像有一则新闻是报道过这个事,说熊孩子用父母的银行卡在王者荣耀里充了好几万,后来被父母知道了,父母就报警了,然后警察也只是和那边工作室的人协商,结果是退回了一部分,好像之后天美就做了调整吧!现在好像不能协商退款了,如果再次遇到就只能认栽了



红发小伙


你好,我是憨鲲

小孩子玩游戏误充或看直播打赏这些事件已经是多的数不胜数了

  • 首先要知道你孩子年龄是否算未成年
  • 充值金额、充值日期、流水单号这些都需要保存下来,后期找客服退款或法律诉讼用得上
  • 要有证据证明是小孩子误充的,且是否在父母监督情况下充值的,这些都是很关键的,即使是退款也未必是全数退还。

到底是游戏公司责任大还是父母责任大?

  • 为什么孩子会充值那么多钱且还能充值成功?值得各位父母思索。
  • 要引导孩子的消费观,照顾孩子心理
  • 保护好自己手机,即使拿手机给孩子玩也要时刻注意监督,支付都是离不开密码的,能支付成功说明孩子知道密码

奉劝各位家长把控好手机,银行卡等,自己的孩子还要自己多加管教,不能一有问题就怪游戏怪游戏公司,难道自己就没有责任吗?不,家长有且有莫大的责任!


王者憨憨鲲


好好管教小孩,不打不骂耐心教导。

。之后在手机设置里点击屏幕使用时间,

点击下面红色的内容和隐私访问限制,再点上面的购买项目。点击app内购买项目点击不允许。这样小孩子就不能在游戏里充值。


慕斯酱有点甜


这个得设置密码,支付时是要密码的,之所以会造成误充,大多是上了年纪,又不怎么懂手机功能的家长。支付没设置密码,手机丢失会更麻烦。之所以小孩会误充,是家长放心孩子,认为孩子不懂手机,相反,现在小孩的吸收能力超强,早就对手机非常熟悉,加上对金钱的价值认识不足,充一块跟一万根本没什么区别,所以平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