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看待新加坡一女性同时感染登革热和新冠肺炎?

yaochenyan


近日,新加坡卫生部门报告了一起十分罕见的病毒感染病例,该国一名57岁女子在感染登革热后,又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这一情况属新加坡首例。

这起病例中的57岁患者2月13日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医,随后她被确诊患上了登革热并办理了住院。住院期间,患者又出现了干咳、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症状,医生遂对其进行了新冠肺炎的患病检测,最终发现她同时染上了新冠病毒。

新加坡卫生部门称,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案例十分罕见,一位医学专家则表示,人的身体存在同时感染几种病毒的可能。

截至2月23日,新加坡感染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为89例,尽管目前没有发生大规模暴发,但是每天依旧持续有病患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而根据新加坡环境局公布的数据,新加坡目前正处于登革热高发期。

个人认为,这位57岁的新加坡女士感染登革热不奇怪,根据最新数据,新加坡今年已有2130人感染登革热,确诊的登革热人数比一年前增长了整整40%,人数创2016年以来之最!

至于这位女士是怎么感染新冠病毒的,却可以讨论一下。

先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疾病:

登革病毒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虫媒病毒。一般在叮咬后,病毒在局部皮肤的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复制扩增。病毒大量释放以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这时候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如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

新型冠状病毒我们知道得比较多了,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在下呼吸道(主要是肺部组织)进行复制增殖,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发热、干咳、乏力等等),最严重的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再来对比一下两种疾病,可以看到登革病毒感染主要影响的是循环系统,而新型冠状病毒最初影响的是呼吸系统。这可能也是两者混合感染的一个因素,靶器官不一样,相互之间干扰少。

对于登革热来说,蚊虫叮咬是第一步。一般患者在发病前3~15天有伊蚊叮咬史,并且在发病(发热)前1天出现病毒血症(病毒感染血液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病毒的一种分泌蛋白-NS1出现的时间要更早一些,这都可以作为检测手段来帮助诊断。登革热症状出现后几天就开始有抗体产生。

而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短至一天也可以长至两周(甚至有超长的潜伏期报道,但尚缺循证医学数据,此处以第六版诊疗方案为准)。

从这两点关键信息,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从2.9日往前推3~15天,可能是患者在居家时被伊蚊叮咬的时间段。而患者之后就开始频繁出入不同诊所就诊。

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最常见的潜伏期时间3~7天来看,患者很可能在2.12~2.15日就诊期间感染了病毒。

如果以上推测属实,那么这位57岁女性患者新冠肺炎的传染源,可能就在她所就诊的这些医院或者诊所里面,这也提示——存在其他的潜在接触人群,但不知道新加坡当局是否会加以重视。

该病例对于我们的启示就是,在疫情期间,能不去医院就尽量不要去医院,必要时也可以选择网上问诊等途径来获取医生的专业建议。日常生活中还需做好防护,不可大意。

新冠病毒本身抵抗力并不比SARS冠状病毒差,同时其传播性又强。气温高可能会使得病毒飞沫干燥的速度快一点,但同时飞沫质量小也可能使得病毒在失活之前能更方便地传播开来。

在疫苗出来之前,老老实实的隔离可能是最可行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脑瘫偏瘫专家孙成彦


新加坡卫生部门通报称,一名57岁的女性病患最初送医后被确诊感染登革热。在住院后,该名病患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因此接受新冠病毒筛查,确诊后是新加坡首例类似病例。

对于该女子来说真是太不幸了,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说明人被一种病毒感染,并不能说明就不会被另一种病毒感染。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不知道这两种病毒,在一个人体内能不能相互残杀?若他们能够相互抑制、抵消,最后两败俱伤,该女子奇迹般地好了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两种病毒不能够相互抑制,那么这两种病一块儿治疗就非常麻烦了。

对于这样的病例,感觉到用中医和中药治疗是最好不过的,因为中药是广谱杀菌,无论是登革热和新型冠状病毒?一种中药都可能同时杀灭两种病毒,并且中药是治标治本,博大精深。

所以我认为:得了这两种病也不必害怕,试一试用中医的方法解决。


法重情深


截止2月23日,新加坡已经确诊新冠肺炎患者89人,由于卫生防疫部门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目前没有出现新冠疫情在新加坡大扩散的状况。现在对于新加坡卫生防疫部门而言,季节性的登革热出现是他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严峻挑战,因为今年以来新加坡感染登革热的患者已经达到2130人,为2016年以来最多的一年。根据常识,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为媒介进行传播,而新加坡本来就是热带国家,存在着适宜蚊子生存繁殖的优越气候条件,在蚊子繁殖季节出现有人感染登革热已成常态。如果接下来针对登革热采取的防治措施不够强有力,导致登革热患者持续性增加的话,那么由于登革热患者本身身体虚弱,其自身抵御新冠肺炎侵袭的能力必然很差,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趁虚而入,那么往后既患登革热又患新冠肺炎的“复合”病例还可能会有所增加,这将给新加坡卫生防疫部门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上述女性患者既然已感染了新冠肺炎,医生们当然得给她用药治新冠肺炎,但同时登革热的治疗又不能耽误,现在存在着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治新冠肺炎的药物与治登革热的药物在患者体内会不会“打架”而导致治疗失败?鉴于新加坡疫情的与众不同,新加坡医务工作者看来还是很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个课题。


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要治愈既患新冠肺炎又患登革热的“复合”患者确实难度很大,但并不是毫无希望,只要新加坡的医务工作者们能够发挥集体智慧努力探索,同时积极加强国际医疗技术合作,相信最终还是能够找到攻克这一技术难题的方法的。最后广雅君衷心祝愿那位女性患者能够早日战胜病魔,重新过上美好快乐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