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年级孩子做作业太墨迹,该怎么办?

林家茶铺


现阶段教育改革方案试行中,学前儿童尽量不接触学习方面,小班中班大班也在一点一滴逐渐加深知识面可是成果好坏参半,人是有惰性的不论年龄大小,换句话说就是懒,学习态度不好,有些家长对孩子溺爱心疼怕累坏一味顺从,这是不可取的,自古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越早养成将来效果越显著,天赋是有差别但后天培养更为重要,不要出现伤仲永现象,孩子做作业太墨迹那么家长呢?家长起到什么作用了,老师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要想孩子有出息要下大功夫,要有大毅力。


农村二亮哥


我闺女也是上一年级,之前不到睡觉之前作业写不完,甚至有第二天早上让我喊醒她写作业,但我找老师沟通后,强调孩子必须养成回家写作业的习惯。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不想写作业的原因,老师给我总结了三点:

1.题不会,看到题就头大不会做。

一年级的题型基本幼儿园都有接触,孩子都会有个印象,但也需要家长耐心的陪在孩子身边辅导写作业,给孩子讲解,孩子会了做题就很快。

但家长切忌着急吼孩子,一年级的题型简单作业也少,家长慢慢带着孩子做作业,并且做完建议给奖励!

2.孩子还没有适应一年级的生活,我闺女就属于这个原因。

幼儿园老师全方位的管孩子,安全第一,学习次之。导致孩子玩心大,需要老师带着一步一步跟着做,但一年级不一样了,学习第一,课间休息十分钟,需要自主学习,孩子成绩就会跟不上。

家长需要帮着孩子度过这个适应期,先让孩子定点上学放学,按时做作业,按时睡觉,规划好自己的时间。相信孩子的作业就会按时完成。

3.孩子被其他东西分心,比如手机,电视,游戏啥的

一年级的孩子自制力差,禁不住诱惑。但可以给孩子制定时间规划,比如作业写完了才可以看电视,作业全做对了妈妈有奖励等等。让孩子明白作业很重要,必须写完作业才可以做别的,这样他就有个大脑记忆,每天写完作业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永远记住一句话: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家长。其实孩子不想写作业,只有家长多点耐心陪着孩子,帮助孩子渡过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就可以。


妙玉娘子


好吧,这个问题可以分享我已经的经验给大家。我女儿也是刚上小学,因为她是8月初出生,所以我和爸爸商量直接给她跳过学前班上小学,这样的话她就是刚过六岁就成为一名小学生啦😄😀一年就刚开学,我们就商量着怎么让她进入这种学习模式,就是专人负责管理她的学习制度,任务就教给爸爸了!爸爸是受过中西方文化熏陶的,他对于孩子的分数,成绩都不看重,主要就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他吧观念就是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好,那么成绩也不会差。我女儿是下午4点20放学,回到来需要5分钟这样,回家后,厕所,点心……这种规定15分钟完成,然后就进入写作业的模式。刚开始的一个星期都是爸爸带着她写(因为识字量不够,很多子还需要教她认识,理解字的意思)小学作业还不算多基本也就半小时可以完成了。这样的模式连续了两个星期后,就给姐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了,遇到不懂的可以跳过,等全部作业写完了可以过来找家长解决。当然在她写作业的期间我们都不要进出她的书房(在这里特别的备注一下,小盆友上学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给他们自己一个学习的地方,一个类似于家庭的读书吧,让他们知道这个地方就是学习,看书,写字的地方),每天自己完成作业后我

也都会有她喜欢的零食,玩具,文具……的小奖励。每次领奖品的时候她都是很兴奋,久而久之这习惯已经养成了,姐姐现在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科了,每天我下班(我下班也是六点,回到家也是六点10分这样)进门的时候她都会跑过来说:妈妈我今天的作业写完了,晚点我们去练钢琴吧!

其实姐姐她现在对于时间规划得很好,她知道自己每天需要做什么,每天要完成什么,都会很自觉的去做,做完后就属于她自己玩的时间的,这时候妈妈会陪着她玩过家家,画画,做小裙子给娃娃,吃零食,看动画片……她会觉得很满足!

所以养成好的习惯至关重要,适当的监督,在加奖励,奖罚分明,这些一定要灌输给小孩。

所以学习前就该培养好的习惯出来,而不是等着孩子已经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才来亡羊补牢,虽然为时不晚,但是有一部分的小盆友也是很难纠正过来。即使打骂可能还会适得其反,遇到这种小盆友也只能鼓励鼓励要鼓励,一定记得是亲生的,亲生的,尽量不过过多的批评。软硬兼施应该可能慢慢改过来的。

教育任重道远!

'


宝妈的生活记录


我就是老师,但是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身心俱疲啊我家的孩子也是拖拉,陪他写作业心太累了。后来我就给他规定时间,假如作业10分钟能写完,我就给他20分钟的时间,如果做不完,就罚他再做一篇。一个星期后,再鼓励他,规定时间做完,给奖励。下一个星期再惩罚,反反复复,好像有些变化了。


YE爱你在心口难开YE


我家的孩子算是最墨迹的了,一年级开始光为写作业这事就的把我整的头大,什么方法也用了,就是不见效果。我看着他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手上小动作太多还话唠,写不完最后急的自己哭,现在四年级了,比以前有点进步了,不那么不爱写作业磨蹭了,也行是大点了自己觉得作业不写不行了


紫云7372


我家孩子也出现这样问题的,所以我直接不让他做作业了,等上课的时候老师找他的时候,我狠狠地批评几次,还有当他边写边玩的时候,可以叫他不要写,帮忙做家务活,和他边做边聊,这样,试试和他谈谈心,让他开窍开窍,等开窍了,自然而然就会省心了。他自己的作业呀卫生啊,什么都回自己做起来,家长要慢慢来,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过来的,多试几次,就会好点!


姐姐弟弟弟弟


辅导孩子作业,意味着亲子战争的正式爆发,写作业慢更是一个普遍的爆发点。但是,展现出来的只是结果,我们需要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源头出手解决问题。

1、日常的时间概念培养:吃饭、睡觉、看电池,这些日常行为是否有让孩子有时间的概念,及时的奖励是什么,迟到或拖拉的后果是什么。时间概念很抽象,所以需要给孩子再特别具体的事件中感受与学习。

2、做好事前准备。在开始做作业之前,喝好水上好厕所,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桌面只留必要的学习用具。甚至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比如每次在做作业之前做一些特殊的动作,长期以往形成生理记忆。当日后再做出这个动作时,身体自然进入做作业状态。

3、写作业时的时间概念。需要说明,3年级之前孩子的自主意识并不强烈,需要有大人的陪护与指导。写作作业时,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个计时器或者表。每做完一个作业,就在本上记录,以此自我挑战更能激发成就感。但是时间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还不能完全理解,需要家长协助。

当孩子步入校园,就意味着求学时代的开启,这期间还会有大量的问题爆发。作为大人,不能只关注与问题的表面而忽略背后的原因,否则治标不治本,只要小学阶段用心陪伴和引导,初中后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家长们们就能轻松很多了。


老张聊教育


孩子做作业太墨迹,是说太磨叽吧。

太磨叽可能有下面3种情况引起:

1,孩子到了一年级,性格较散漫,做事用心不专一,还没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2,完成作业有一定的难度。a是嫌作业太难自己做不到;b是作业多做完信心不足。

3,对做作业少兴趣少爱好。

性格、习惯问题,是我们家长在孩子启蒙期缺了正确引导和用心培养。过去的事情难有后悔药,好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急在当下也可向学校老师求助,家校合力对孩子进行“做事用心专一”的性格教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使孩子转变回到正确健康轨道。

做作业有难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孩子做不到的多做一些启发辅导,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作业多激励孩子下功夫能完成,即使不能完成,也应该教育孩子不要畏缩不做,尽力做完该做的才是好孩子。

对做作业少兴趣少爱好的磨叽,要谈“怎么办”还真不是几句话能够说得伸。学习目的教育、好玩的兴趣爱好与主业任务的合理位置摆放、教育孩子转变过程中的循循善诱,重在启发沟通,重视孩子的些小变化要鼓励,还有可能涉及到适当的惩罚教育和限度孩子一些权益教育。说起来一大堆,但要点核心就是怎么教育有效就是好办法,怎么能转变孩子都是值得我们家长去做的。

这只是我个人浅见。


钱德铸


我家孩子上一年级了,基本上每天都会留一些作业的,但是孩子总是不写作业,第二天班主任打电话说孩子没写作业,怎样教孩子记住写

孩子爱玩是天性,但是一旦孩子只会玩而忘了学习,怎么办呢?这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下面是学大考试提供给家长的一些方法,效果不错,您可以试试:

1、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游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集中完成学习,提高写作业效率。比如:玩扑克游戏,就可以很好的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家长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还能增强亲子关系。

2、提高记忆力。学习中记忆力非常关键,家长可以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让孩子坚持做练习。

3、对于这些刚刚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认识到写作业的重要性,爱玩的心总是让他们很难安静的坐下来写作业,这时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来写作业



璐璐在努力


什么大多数孩子会排斥写作业?

各位我们回想一下,平时是怎么提醒孩子完成作业的?

“好了,吃完饭了,赶紧去写作业去吧。”

“认真写,好好写......”

“写不完今天就别吃饭。”

也许这时候,听话一点的孩子可能会自觉跑到书桌上认真完成作业;不自觉的孩子也许会磨蹭一下,直到在你的严厉警告下,不情愿地走到书桌前,边磨蹭边写作业。

在你的一声声:“快点写,怎么还没写完?不要磨蹭……”的催促中,艰难地完成作业。

除了做作业真的是一件费力又费脑的苦差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你用上面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时,他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其实是:被命令、被控制。

当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的时候,大脑首先输出的信息其实是“拒绝”,而不是“行动”。

所以说,当你命令孩子写作业时,他已经本能在抵抗了。

当一个人发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的时候,取得良好结果的几率也就微乎其微。

很多老师、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总是习惯性地命令、要求,挂在嘴边的总是这几句,“你该做什么?你不该做什么?你在这个时候要学什么?你该怎么听话......”

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你要不要做什么?你想做什么,接下来,你该怎么做......"这就难怪很多孩子做起事情来特别被动,完全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与积极性。

参与感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大多数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学习中,往往都不太喜欢发号施令的人,因为那意味着你处于被动的状态。

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一份子的时候,你才会真心去为你的团队努力,这个团队可以是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小组……对孩子来说,应该是能让其参与学习任务的任何团体。

换句话说他们让你有归属感,你对他们有参与感。

就拿做作业来说,如果你只是每天让你的孩子去完成作业,那么对他而言,他只是在完成老师的要求而已,事实上,这个时候,孩子往往呈现的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

  1. 只有当他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完成作业这项任务的一份子,并且是最重要的主体时,他的大脑才会输出积极主动的信号。换句话说,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意识去主动完成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