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的啃老族已经占据了中国60%的家庭,你认为可能吗?为什么?

许三多爱生活


现在的年轻人爱攀比,就算自己存钱也想花父母的钱,现在的媳妇一嫁人就感觉婆家都欠她的,我家是种地的我们也没啥能力,给儿子买房付了首付还是用儿媳妇名字买的,当时都没登记,我就把她当自己家的人了。连结婚带买房我自己的钱没够,又借了十八万,儿媳妇买房时说帮我们还,可结完婚我们也没让他们还,他们都是研究生毕业,工资也挺多的自己挣钱存起来留着买校区房,我们欠着那么多的外债,儿媳妇嫌我们不给孩子钱,以前没钱我也就是买点水果蔬菜啥的过年也给一千的压岁钱,我们毕竟不是挣工资的也没有退休金,我们俩身体都不好,我家那口子今年得了脑梗,还有腰椎间盘彭出,我也有风湿和经椎病。长年的摘菜手都变了型,儿媳妇孩子都五岁了就结婚第一年回来一趟,每年只是儿子自己回来,今年因为这次疫情回来一直在这呆着,我是年前年后给孩子四千块钱,他们回来儿媳妇不吃主食只吃鱼肉和新鲜蔬菜,孩子也是必须得每天有新鲜的蔬菜水果,我这一年也没买过这么多的新鲜蔬菜,我家是种菜的我们俩这些年省吃俭用,家里有啥就吃啥。他们小两口一人一个苹果手机,都是两部,孩子上的也是高级别的幼儿园,带孩子出去体验旅游。过年回来连一分钱的东西都没买,也没给我们一分钱,我一天掉着样的给她们做吃的可儿媳妇连个好脸色都没给过,好像一个要账的就像我欠她似的,我和她说句话也就是哼一声,我就是这么伺候一个外人她都会感激我的,如果她去同事家或朋友家,会这样么?不知道为什么,儿媳妇嫁进门就感觉我们都欠她的哪?难到她们存着钱我们还得借钱养我们的孙女,养儿都不过如此,还要我们养什么孙子哪?她们结婚是为什么哪?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F


我80年的,给父母买房买养老保险,可以说生活的一切开销都是我包了,最近又想着他们住的那房太老了想给换一套好点的,而我弟90后,我爸使劲存钱给他买了一套房,有时挺想不通的,我那么节约为父母买这买那,他们却一心想着我弟,话说我弟比我工资高2000[捂脸],也许是每个人的心不一样吧,有的总想着长大了要报答父母,有的却想着父母天生为我服务只到最后一口气,不管怎样我只想做那个撑起一片天的女人,我只要身边的人因为我而越来越好!


用户3916177993042


一姐来了,咱也聊一聊这个话题

中国现在的年轻人,说啃老族的年龄,大摡也是九十年代以后这批人了,他们父母的年龄可能是60,70后这批人的子女,我是60后人,我的孩子是90后,现在也在啃老,因为还没有参加工作,继续读书,我们那个年代,是劳动人民最光荣,如果不干活吃家里的饭会被批评,说是寄生虫,兄弟姐妹也多,饭都不怎么够吃,年龄一到马上就要参加工作,自食其力.拚命赚钱,结婚生子后就怕自己孩子吃苦.

再看看90后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祖宗,从小家里把最好的东西全部给他,养成了唯我独尊的优越感,对父母也是呼三喝四的,父母一直捧在手心的宝贝,说不得,骂不得,全家人都得看他们的脸色,这样教育岀来的孩子,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习惯了,也不会心疼自己的父母.他怎么会愿意出去打拚呢,现在有些父母,是心甘情愿让孩子啃老,我家情况也差不多,那么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我们60后的子女,该怎样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一代人呢?这些成为独生子女的90后和00后,怎样逆袭成为比父母优秀的一代人呢,我们这代人逐渐的老去了,尽管靠曾经的打拚,买了房买了车,孩子不必为这些事有负担,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自己应该有赚钱养家的能力,还要承受越来越残酷的社会竞争,今年突发的疫情,参加一线的白衣战士们很多都是90后,她们不怕牺牲,不怕吃苦,敢于面对瘟疫,救死扶伤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又对这些可爱的90后有了新的希望,相信我的孩子,未来也一定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期待一代更比一代強,少年强,则国家强,加油吧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





一姐一聊


我们也不想啃老,说下原因吧!家族生意,经济公公抓,生活婆婆抓,临了,大伯赌钱把家都抛空了,生意也败没了,剩下的存款在公公手里,家里的房租金也是公公拿着,我现在是一无所有,出去打工养活孩子,月月光,家里的水电就用公公的了,房子也是住他的!


平果198100477


不管这个数字是否属实,存在即合理。水往下流,人往下疼,中国人这样的习俗已经沿袭了很多年了。老人有钱愿意用在儿女身上,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幸福,相对于西方国家父母把子女养到18岁就不管,中国人对于子女的爱更人性化。文化的不同,不能单纯的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如果说中国人也像其它国家那样把子女养到18岁就不管,那么直接会影响房子的销售,很多年轻人买房的首付都是父母的积蓄,有的甚至是父母在帮着缴月供,可以说,部分老年人充当了房子消费的主力。

现在的年轻人啃老,但也不完全是,因为这一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不过在消费上的确有些奢侈,甚至超前,缺乏储蓄意识,这是不好的一面,但是他们比他们的上一辈更有胆量和创造力,对生活更积极和充满信心。

一家人,付出是一种自愿,如果说啃老,也是基于父母对于下一代人的爱,做父母的不会去指望着孩子的回报,他们的付出是无私的,孩子们幸福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只是做子女的要懂得知足。

父母的今天就是他们孩子的明天,一直循环往复。





枫桦苇岸


感觉专家严重低估了这个百分比。不论是农村务农老人还是城市退休老人,全员都在一起助儿女。从购房、彩礼甚或嫁妆,以至带孩子。那一家老人不是倾其所有?!难道这些不算啃老吗?更多的是帮忙还贷款、养育孙儿等。不论孩子的收入多高,只要老人手中有点钱,还能能动,基本上是各种原因全部掏空。中国老年人是当今世界上最慈爱的父母,最可怜的群体。看看那么多孤独老人却又住不了了养老院就明白了。


子椿1


恐怕不止60%,原因太简单了,年轻人普遍花钱都大手大脚,要吃好的,穿好的,还要买车,但是能挣得多的人很少,毕竟大部分年轻人都挣普通工资,父母如果有退休金的,老两口每个月也花不完,孩子不够花,只能补贴孩子!其实看看中国办理透支信用卡的数量和人群就知道,有多少人是老年人,有多少是工作或者生意需要呢?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高消费,超前消费!


成者王H


现在的人都啃老吧,现在的年轻人跟着老人吃喝拉撒一毛不拔,唉!生儿子养儿子,给看孙子管做家务做饭,唉!想想老年人真遭罪



我弓长张


房子、车子、彩礼,还有教育、医疗、养老,哪样都是钱,不啃老钱从哪里来?由不得你不啃老,有人享受也得有人受苦!现代普通家庭的支出已大于收入N倍,腾空5、6个人的口袋都未必能解决以上问题!所以,这个啃老族要重新的定义,这已不仅仅是个人问题!


金剛妙華


看怎么定义啃老,若说到房子的话,年轻人是无法买房的。无论你考的什么大学,一线城市挣得高房价高,物价高;二三线城市挣得低房价还是高。读了研就25岁了,等到二十八九三十结婚能买起房子吗?我敢说100%的房子都是父母给首付或全款买的。所以都是啃老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