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在職場中,作為新人我們應該做更多事嗎?


對於一個十年的職場人,R弟認為這是肯定的,但又不是絕對的。

做更多的事兒,意味著更多的投入,那就要講效益,能換回什麼樣有意義的結果,這個是我們需要考慮和平衡的。

一、肯定的是,有三個方面你能得到收穫

首先,積累有意義的經驗。企業中一般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你所能接觸的都是自己份內那點事兒,時間久了,你就會把事情做的機械化,你的經驗、技能就會在原地踏步,所以有些人工作十年,還是停留在工作一年的能力,這時你需要的是衝出自己的舒適區,去積累更多有意義的經驗。怎麼積累,多做事就是一個途經,把自己的職責圈自我擴大,把與別人交集的模糊職責邊界劃入自己的地盤,做得多了,你會發現自己有了更多經驗。比如,你是人事行政部門的前臺,你可以幫助HR接待應聘人員,從中學會察言觀色,由此可以慢慢介入招聘的工作;你可以幫忙業務部門接待顧客,從而瞭解公司的銷售。更何況,現在每個人都在爭做斜槓青年,更需要你在不同的領域有經驗的沉澱,單一的職業經驗,反覆做一種事情,就像溫室裡的花朵,遇到外部環境變化時,跑都來不急。還記得曾經一位高速路口收費員嗎?當面對裁員時,哭成淚人,這麼多年,只學會了收錢與找錢。

其次,獲得可遷移的技能。我們需要在每次有意義的經驗中去提升自己的技能,企業會倒閉、職位會消失,只有技能才是你可以帶走,併為你增值的。尤其是一些基礎技能,你的寫作能力、溝通能力、演講能力與人協作的能力、思維能力這些通過做更多的事兒,都可以得到鍛鍊,而且會以複利的形式給你帶來收益。新人要從簡單、重複的事情中找到規律,提升技能,有句話叫處處留心皆學問。有人做前臺幫老闆報銷,能夠看出老闆的喜好,業務特點、經營情況,可有人發票貼的不耐煩,覺得大才小用;有人幫公司打印文件,能夠看到公司的運營,甚至設計方案幫公司節省打印開支,有人只學會了按打印和複印按鍵。

第三,搭建持久的關係。職場是個生態圈,一切都離不開人。成功學告訴我們,人脈等於錢脈。通過做更多的事兒,幫助更多的人,就能夠得到領導、同事、商業夥伴、身邊人的認可,在此期間,就能建立穩固的人脈關係。當然,想建立人脈關係還得讓自己變得更朋價值,人脈的本質就是利益交換,所有可遷移的能力與有意義的經驗是為持久的人脈關係服務的。

二、又不是絕對的要做更多的事。因為人的經歷都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生命要投入到有意義的事情上,因此你也要學會說不。適時、適度的拒絕,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做不到的事兒,別逞能去做。一個好人,首先會是一個照顧自己的感受並且愛護自己 的人,而不是犧牲自己去一味的滿足別人無底洞的慾望。


HR弟


作為新人應不應該多做事分兩個角度

1. 應該

作為新人應該多做事的好處是:

-通過多做事,快速提升自己業務能力,實踐經驗

- 通過多做事,可以讓自己儘快適應環境、掌握技巧

- 讓公司知道你有能力,現在給你報酬太少,該給你加薪了

-就算不加薪,你待不慣了,去下一家公司,你的經驗會成為要價資本

- 小川叔在《窮忙》中談到,凡事多主動,而不是被動,提升自己業務能力,崗位技能,等待機會來臨時就上,這就是提前自我準備,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變要我做到我要做,讓自己戰無不勝

-你未來能獲得怎樣的薪資離不開現在的努力,現在的你是在投入,想要高產出,投入就要大

不應該:

1. 可能你的功勞不被看見,沒有回報

2. 可能努力沒有收穫而感到沮喪不值得

3. 不敢投入,怕別人以為你邀功、有目的、

4. 被壓制,被人借花獻佛

但是,儘管如此,我還是相信一句話,只有自己親身經歷和實踐的才是別人都偷不走的財富。雖然短期看不到回報,甚至沒有效果。但放長線來看,未來你能值多少和你現在的付出是成正比。正確的努力,正確的做事,不識你的伯樂,也不影響你成為千里馬



鵝妹子E


新人在職場要不要多做事,取決於你是想被老員工呼來喝去的使喚,還是想和他們平等尊重的對話做事。

一、多做事是做什麼事,有意義的事還是瑣碎打雜的事?

小李是個新入職的大學生,他想著剛進公司是新人,要姿態放低點,多主動積極的做點事,好拉近和老員工之間的關係,快速融入進去。

所以每天小李到公司都挺早的,幫著辦公室打掃下衛生,幫老員工和領導擦擦桌子、洗洗杯子,打打開水。

領導、同事經常安排他幫助跑跑腿、送文件,複印下資料之類的打雜的事情,他也廳樂意的去做了。

老同事的工作甩給他,即使心裡不太願意,還是接受了下來做。

就這樣快兩年了,小李依然是辦公室裡面最不受重視的那個新人存在。

領導和老同事拿他當個打雜的人用,除了正常的本職工作之外,還要幹很多跑腿、打雜的瑣事;很多其他同事不願意做的事情也都甩給他做。

二、要多做事就要做有意義的事

職場始終是一個講究實力的地方,有本事不做什麼事別人也會重視你,沒本事你就把做再多打雜的事你也只是個打雜的。

所以新人入職場要做的事都要應該是圍繞快速提升自己的職場實力開展

1、快速的熟悉數據

觀點、方案、思路、經驗你肯定比不上老員工,但是客觀的數據最可以把你們都拉倒同樣的水平線上,甚至超越他。

對數據的熟悉,尤其是當大家都對某個數據拿不準,需要翻查的時候,你能一口報出這個數據來,是能證明你對情況還是非常清楚的。

這就是在展示你的實力,贏得別人的尊重,還會給你貼上類似“上手快”“數據清晰”之類的標籤。

所以為了能快速的熟悉數據,數據資料整理,數據查詢、檢驗之類的事情你都可以多做,多記一些數據。

2、多做會議記錄

要想提升影響力的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對別人的工作內容和重要要熟悉。

多做一些會議記錄,別開會的時候只聽屬於自己的部分,講別人的時候就完全不聽。

做記錄一定要記全,

不是流水賬式的記法,而是記錄要點,尤其是對領導的講話一定要記。

這樣你才能知道每個人之間的工作內容、協作關係、近期重點。

也能對領導近期的重點工作導向有清楚的認知

不講大道理,分享職場乾貨,拿之即用,請關注“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離開正職崗位二年多,最深的感受就是,一個職場新人乾的工作並非乾的越多越好,你乾的太多,會讓人誤以為你的企圖心太強,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沒有人喜歡企圖心太強的人,會被認為是潛在的競爭對手。同時,你乾的多,如果不是自己份內的活,就會動了別人的奶酪。也會讓有些人覺得,這個人太出風頭了。

雖然已經是入職場十多年的老司機,但是我突然發現,新的環境與我過往在正職崗位的環境完全不同。在這種如今這種相對較官僚的行政體制當中,尤其是大家的工作有一定交叉,整個行事作風比較保守封閉的團體中,真的是並非乾的越多越好。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不必像我這樣過於謹小慎微,雖然適當的分寸感還是要有的,但是仍然以多學習多鍛鍊為主,即使多做了,也不會有人認為你是在搶風頭。能力都是在實戰中獲得鍛鍊的,只要沒有侵犯到別人的利益就可以了。

雖然是新人,但是不建議做更多的事情,除非是你的領導交接你的任務,或者說你是在你的工作範圍之內的,不然的話不要去多插手。否則最後還得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其他人看著你好相處,反而把更多的他本人的工作推脫給你做的話,但日子久了之後你就會發現越來越多人都會把他們的工作推到你身上給你做。情況的時候要學會合理的去拒絕,屬於自己的就好好做,不屬於自己的,不要去多插手,也不要多說話,因為職場是一個小社會也不可能保證每個人都是友好的。

進來單位或公司的話一定要多熟悉制度,還有同事們之間的一些相處的方式,這樣子的話快速能夠融入職場或者說融入新環境。要及時的向別人請教,再請教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有禮貌的去問對方,要一個問題,同時問三次或者四次,不然的話對方會覺得你事太多。

建議是:

1.謙虛學習,多思考。初入職場,遇到很多從未接觸過的工作內容,切忌心煩氣躁。沉下心來,利用互聯網搜索的強大功能,搜索相關行業資訊,閱讀10本行業領域的專業書籍,在心裡全面建立行業的業務架構。

2.溝通藝術,多學習。初入職場,會和部門內部同事有工作對接,會和部門外部同事有工作對接,也會和領導以及其他公司的業務人員有工作對接,良好的溝通能力十分重要。傳達信息的時候,要明確對方所需知道的信息,表達信息的時候要有邏輯條理。

3.舒緩壓力,泡個澡。初入職場,難免會遇到磕磕碰碰,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但要學會放鬆自己,一次美餐,一切煩惱都被洗掉。


職場生存狂


職場中都是真實的競爭,做為新人多做一些終歸是有好處的,我從幾個維度給你分析一下

1.能力提升,不同的工作都有很多的能力要求,新人只有通過更多的做事來提高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儘量多做可遷移的能力,因為每個人不可能總做一種工作,或者單一的工作內容,這時候遷移就很重要。

2.人際關係,新人在職場中往往是弱勢群體,搞好人際關係就尤為重要,尤其是和公司中的一些關鍵人物的聯繫,這個人不一定是領導,有可能是同事中的KOL,所以在溝通交流中要注意技巧的運用,恰如其分的讚美,還有就是多幫這些人做一些事情,讓對方與你產生好感,拉近關係。

3.職業規劃,新人在進入職場之後要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要一個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一般是三年左右的,這樣倒推回來你就知道當下應該做哪些事情,需要哪些資源,你該提升哪些地方,在選擇多做事情的時候就要有所選擇。

總之,新人在剛剛步入職場多一些還是可以,但要避免做無功之事,還要小心被小人利用。

於海教練,助力職場發展!


於海教練


觀點:作為職場新人,你將學習職場經驗的地方很多,請題主保持正確的態度 ,努力做事,在職場中,“吃虧就是福”,要想成長的快就得需要“快馬加鞭”,你會發現你的能力超乎你的想象。

在職場中,作為職場新人,面對自己猶如一張白紙,職場經驗就是在忙碌中才能儘快的積累起來,題主的顧慮顯然已經出現了不滿的情緒,作為過來人,建議題主如下:

一、保持正確的對待事情的態度

在企業中,新人的工作勁遠比老員工強,因為作為初入職場,對企業很多事情都不瞭解,好奇心會帶著你努力前行。但是久而久之,你會發現你沒有了剛進入職場的衝勁,因為你經歷了成長,經歷了職場複雜多變的處事分格,涉及就像題主所說的,比其他同事做更多的事情。像題主這樣的新人,在企業中非常平常,當然並不排除,有老員工的爭鋒相對。


但是,作為過來人,提醒像題主這樣的新人,保持好自己的心態,想想自己剛進入公司的衝勁,正視自己的狀態,將每一件事情保質保量的完成。

【結論】經歷一段時間的高強度工作,你會練就好的處事心態,切不可站在表面上看待問題,需要學習的地方多著呢,請保持良好的心態。

二、“吃虧就是福”,做的多很快提高接觸面認識

其次,在職場中,吃虧有的時候就是福,很多新人不是很理解,認為同樣一同進入公司的員工,憑什麼自己要做的比其他同事多。


舉例:自己身邊小王與小林是一同招聘進來的,時隔兩年後,小王坐上了儲備主管的位置,而小林還是助理工程師。因為,小王工作積極主動,部門林經理看重小王的務實,時不時的安排有挑戰性的工作給小王,而小林卻總是說小王“傻瓜”,這是領導的事情,你個新員工做什麼?小王只是笑一笑,仍是欣然接受了領導的安排,並把每一件事情都當成自己的事情。在儲備主管的提名會上,部門經理林經理提名小王擔任,實習期一年。

【結論】由此可見,平時林經理安排的工作,看似小王吃虧了,做了很多本來該是領導的工作,但小王通過接觸這些事情後,自己的工作接觸面同樣提高了。因此,“吃虧就是福”。

三、給與新人一定的壓力,才能快速的成長

再次,在職場中,新人需要有一定的工作壓力,有時需要有一些超出新人能力的工作安排,大大的培養了新人的為人處事能力。當新人們接到無從下手的工作任務時,會提前思考,請求老員工、領導的經驗,當自己完成這個工作任務後,會發自內心的欣慰。因為新人通過一次次鍛鍊,漸漸的成長起來了。

【結論】當進入職場,該奮鬥盡全力的時候請“快馬加鞭”,給予自己一定的工作壓力,才能迫使自己快速的成長,應對工作中的應變。

最後,作為職場老人,想說的是,一個表面看似成功的領導背後都付出了常人不可想的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換來的職位晉升,薪酬提升將受益終身,因為會更加珍惜來自不易的工作。所以,職場新人工作忙碌,你要慶幸自己終於有機會施展拳腳了,保持好心態,努力奮鬥,你的進步將成倍的增長。


職場勵志事兒


我是智創眾幫,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在職場中,作為新人我們應該做更多事嗎?

答案:是的,應該做更多的事,理由如下:

1、新人剛剛進入企業或公司你屬於使用期,使用期內合格不合格將決定你是否能夠留下來還是留不下來。唯一能夠證明你是不是合格的人,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通過你的做事來讓用你的人,感覺值與不值,通過你做事的結果和態度,別人可以考量你是不是企業或公司所要找的人。

2、一個職場中的新人,想要別人認為你值哪個價的工資,你就要做出和工資相匹配的價值,否則,不到試用期你就要走人了。

3、職場中多事,既代表你做事的態度也代表你做事的能力。一個不願意多做事的人至少別人可以這樣認為你比較懶,可能不是很熱愛這份工作。或者別人會根據你做事的態度看出你的內心深處是怎麼想的。一個積極向上願意多做事的新人,即使做事做的不到位,領導也會認為他比那些推推動動的人珍惜這份工作。

4、職場中的新人要過好三關,才有可能會被企業留下,那就是

(1)、信任關,讓人放心

(2)、能力關,讓人覺得你值

(3)、使命關,一起報團取暖

上述三關的考驗的標準就是你的做事態度和做事能力。

職場中有一句話,最值得年輕人思考

你現在的態度會決定你十年之後是人物還得廢物。

如果一個職場新人進入企業一開始就養成了偷奸耍滑的壞毛病和習慣,這個新人進入職場基本上前提就毀在了自由散漫上。

一個人的行為,看想法

一個人的內心,看做事

一個人的能力,看業績

一個人的知識,看談吐

一個人的心術,每眼神

一個人的過去,看歷史

一個人的為人,看朋友

所以,職場中,新人一定要多做事那事情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開一個好頭,千萬不可以偷奸耍滑。

多做事,多幹活,不吃虧。

即提升自己的能力,還鍛鍊了自己,更重要的是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非常重要。





智創眾幫


無論將職場如何概念,新人做更多的事,對人對己,均貽害無窮,不可為之。職場新人分為兩種,請結合自己實際,對號入座查看原因。

【職場中,作為新人】的第一種解釋:此前沒有進入過職場,俗稱職場上的菜鳥或小白。做更多的事,會讓你走很多彎路,浪費時間和精力。有句話說:樣樣通,樣樣松。正確的做法,是根據自己的優勢和興趣愛好,精準定位,專注地從事某種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職場中,作為新人】的第二種解釋:此前在職場中,剛剛進入某個公司的體系內,與大家和工作都不熟悉,是個新人。此時的你要明白三件事情:1.公司請你來,是做事的,不是讓你來學習的。2.要想獲得公司或者同事對你的認可,是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出成績,而不是其他。3.手不要伸的太長,事不要管的太寬,否則你會越權,會違反公司規定。

在第二種解釋中,也存在以上內容的例外,就是在別人需要你幫助的時候,要多做點幫助他人;在非崗位工作領域,比如公司組織的文體活動等,要多做事表現,以迅速進入領導視野;多做事不要搶了他人工作,多做事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因為職場上有情,但不完全講情。

END

以上內容如對你有幫助,請點擊關注 進一步認識職場、瞭解職場、看不一樣的職場


老於談職場


應不應該做更多事情,背後的疑惑也許是——做更多有沒有用,假如被安排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覺得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又沒辦法獲得真正的成長。

作為初入職場的新人,大多都衝勁十足,期待大幹一番,但不要忘記,新人的共同問題是迷茫而焦慮,從以下兩點入手,也許不僅可以解決題主的疑問,而且可以讓新人獲得更好地成長。

1. 想辦法爭取更多的試錯機會,找到自己的方向,告別迷茫

當新人沒有足夠能力的時候,一般在職場中很少能獲得好的機會,不被器重,乾的都是累的雜的活,這是很真實的事情。

如何讓自己獲得機會?不妨問問自己——能做什麼。從自己能做的事情切入,在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上表現出你的熱情和幹勁,也體現出你的實幹和敢於承擔的精神。

˙這種passion是會傳遞的,別人的潛意識裡你的形象就是有能量有幹勁的年輕人,這時初步的信任就建立起來。

只有你願意去承擔責任的時候,別人才會給你承擔責任的機會。有機會,就會想到你。

新人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會經歷第一個模式:蒼蠅成長模式

把一個瓶底是透明的玻璃瓶放在一個地方,放一隻蒼蠅進去,蒼蠅分不清方向就會咣咣咣咣一頓亂撞,最後就出來了。新人就是如同一隻無頭蒼蠅。拼命去攬更多地活、最更多的事,拼命嘗試,各個方向、各種嘗試、各種衝撞試錯,撞疼了、嘗試了、經歷了,最後你像蒼蠅一樣飛出去找到自己的方向。

主動爭取去做更多的事情,其實是給自己試錯的機會,直到找到自己的方向告別迷茫,你要給自己這樣的機會,因為有的人哪怕工作10年、一輩子都找不到方向而在迷茫中混吃等死。

2. 讓自己生猛成長,成為高手

我們再做個試驗,把那個瓶底是透明的玻璃瓶,讓玻璃瓶底朝向有陽光的方向,然後放一隻蜜蜂進去。因為蜜蜂是有方向性的,看到有光就拼命去撞向瓶底,它認為有光的地方就是出路,不斷拼命去撞,直到精疲力盡死掉為止,這就是

蜜蜂精進模式。

當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後,你就是一隻蜜蜂,在這個方向上,注意力高度聚焦,生猛成長,拼命突破。這個時候,完全沒有疑惑,沒有迷茫,在一個領域裡面,大量的練習,難度一層加一層,最後你只能成為這個領域裡的高手

關注 與你一起成長。


本時明的創想


我們都知道,不少職場新人都可能因為不明白職場規則,沒辦法在工作上取得讓自己滿意的成績。那你想過沒有,到底對90後的新人來說,欠缺哪種能力幾乎是致命的?

在解釋原因之前,我們先聽聽這樣一個案例。實習生李雷和韓梅梅同時接到了老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整理工作,老闆要求他們把文檔寫好後發到他的微信上。於是,李雷用word寫好文檔後,直接把這個文件發到了老闆微信。而韓梅梅呢,寫好後,多花了半個小時把內容編輯成了公眾號的圖文信息,再推送給了老闆。後面幾次類似的工作,李雷和韓梅梅也是這樣完成的。雖然整理的內容差距不大,但很快,老闆就把所有重要的整理工作都交給了韓梅梅,而把優先級低的任務交給了李雷。那你覺得,這對李雷來說是好事嗎?當然不是。後來韓梅梅的工資很快就漲了,而李雷一直在原地踏步。

聽完這個故事,你怎麼理解這兩個實習生產生差距的原因?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細節問題,因為格式不兼容的原因,就算你word裡的文字已經排好版了,在微信裡看起來也是擠成一堆的,但公眾號的圖文消息閱讀起來就很清爽。對一個老闆來說,他最缺的不是錢,而是時間,這是很多職場新人不知道的一個事實。老闆聘請僱員,不是他幹不了這活,本質上是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但你再深入想想就會發現,其實這不是本質問題,因為老闆不會僅僅因為一個工作細節節省了時間就更看重韓梅梅。深層原因是,韓梅梅在沒人提醒的情況下,就知道主動使用圖文推送來方便老闆的閱讀。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韓梅梅對老闆的需求有很強的理解能力,這才是韓梅梅被重用的真正原因,而不僅僅是因為推送細節。你想想看,老闆交代你一個任務,他只會跟你說,我要這個文檔。但肯定不會跟你強調,我要簡潔易讀的文檔,要很快能看完這個文檔然後方便決策,而且還會把這個文檔發給其他重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