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王凌迷信天象,卻不知謀反的消息早已洩露

西晉和東晉(27)淮南一叛(二)


就在張式在白馬尚未回來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意外——令狐愚病死了,這對於王凌來說打擊是巨大的,不只是失去了親人。曹彪方面一直都是令狐愚在策劃聯繫,他一死,曹彪和王凌之間就沒有了紐帶,更嚴重的影響就是王凌失去了兗州的軍事力量。兗州軍隊為了快速應對孫吳入侵,常年駐紮在靠近揚州的平阿,距離壽春不過百里,調動方便。失去了兗州軍,王凌只能依靠揚州軍起事並沒有多大的把握,文欽、諸葛誕都不是他的嫡系,一旦舉兵無法保證所有人都聽他的,搞不好還要受到兩人的反對,王凌需要迅速找到應對辦法。就在躊躇之間,洛陽城裡發生了更讓王凌想不到的事,自己和令狐愚的勾當被全部曝光。

兗州刺史從事楊康與別駕單固同為令狐愚心腹,全程參與了謀反的策劃工作。令狐愚死後,單固以病辭職,楊康應闢司徒府當差。楊康來到洛陽後,曹爽謀反案的氛圍還未消退,城內依然在流傳夷族時的慘相,楊康聽聞十分害怕,自己也參與謀反了啊,一旦東窗事發全家都要上斷頭臺了啊。楊康越想越怕,決定向有司揭發王凌、令狐愚策劃謀反一事,妄圖將功贖罪。

王凌迷信天象,卻不知謀反的消息早已洩露

司馬懿聽到彙報仔細分析,區區小吏舉報死去的上司和位列三公的重臣一同謀反,僅憑一家之言並沒有多大的可信度。司馬懿決定不予追究,但寧可信其有,防備措施還是要做的,他迅速派遣親信黃華出任兗州刺史,打入淮南內部,另外讓老二司馬昭以安東將軍、持節的身份坐鎮許昌,共同震懾王凌。

黃華,涼州酒泉郡(治所今甘肅酒泉)人,史無傳記,只有些零星記載。曹操時期涼州各郡共同造反,黃華也據本郡加入,互相攻擊。當時曹操尚無餘力平叛,放任不管。文帝繼位重設涼州,派遣官員前往接管,黃華綁架了朝廷任命的酒泉太守,自稱太守繼續反叛,後因害怕被打歸降曹魏。從此黃華的記錄一片空白,直到被司馬懿任為兗州刺史。在關鍵時刻被派往兗州監視王凌,黃華當屬司馬懿的絕對親信。

此時的王凌尚不知曉陰謀洩露,仍然思考著如何拉攏其他勢力加入。兩個耄耋老人隔空較勁,比的是忍耐。嘉平二年(250年),司馬懿以年紀太大身體不行的理由不去上朝,在家休養,朝廷每有大事,曹芳需要親自去司馬府詢問司馬懿怎麼辦。消息傳來讓王凌感到非除掉司馬懿不可,碰巧此時有熒惑入南斗的天象出現。

熒惑就是火星,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地外行星,和地球進行相對運動,地球的公轉速度比火星快,就像是地球在內道追趕火星,從地球上看火星的運動軌跡是自西向東;追上時,火星會停在原來的地方不動;超過時,火星就自東向西運動。由於距離的遠近,火星在天空中顯現的亮度也會有變化,所以古人稱之為“熒惑”,意思是這顆星星飄忽不定,捉摸不透。火星地表的土壤和岩石都是橘紅色,反射光為淡淡的紅色,在天空中就像微弱的火花,火在五行中屬破滅,因此火星在我國古代寓意著戰亂、疾病等災禍。在古西方,火星也同樣因為顏色被認為是戰神之星,火星英文名Mras即來源於希臘神話中戰神阿瑞斯的名字。南斗六星,即人馬座中的鬥宿一、鬥宿二、鬥宿三、鬥宿四、鬥宿五、鬥宿六等六顆星星,在我國古代天象中主天子壽命,也主宰相爵祿之位。

王凌迷信天象,卻不知謀反的消息早已洩露

王凌喚來擅長星象的東平(今山東東平)人浩詳,詢問熒惑入南斗的寓意。浩詳本已推斷出此象預示吳主孫權當死,但懷疑王凌是為了別的企圖,瞅準王凌的心意改口稱南鬥代表吳、楚之地,熒惑入之當有王者興。淮南就是楚地啊,王凌喜出望外,認為鬥中有星會給自己帶來暴貴,更加堅定了自己的計劃,將失去兗州後援的不利條件拋於腦後,一心只想等到機會就調兵起事,迷信害人啊。

嘉平三年(251年)吳國大帝孫權邁入70歲古稀之年,早已不復當年“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英氣。先太子孫登死後,孫權陷入了選擇繼承人搖擺不定的狀態。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明爭暗鬥,牽扯大批朝中重臣,就連國之棟樑陸遜因上表參與太子之爭被孫權斥責,以至羞愧而死。陸遜之死讓孫權意識到兩宮之爭已經嚴重威脅到國家根本,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快刀斬亂麻,軟禁孫和、賜死孫霸,並選擇年僅八歲的孫亮為太子,終結了朝局動盪。為了防備曹魏趁機入侵,為年幼的孫亮創造一個較為安穩的繼位環境,孫權趁著現在尚有精力時特意派遣十萬大軍(此刻莫名的想到了張遼)欲堵塞長江北面的塗水(今滁河)以形成大片的泛濫區,給長江天險再加道險。

王凌迷信天象,卻不知謀反的消息早已洩露

孫權畫像(閻立本《歷代帝王圖》)

吳軍進犯,王凌苦等的機會終於來了。王凌於嘉平三年(251年)正月下令全軍戒嚴,上表請求針對吳軍的行動調兵防禦。司馬懿正在密切注視著王凌的動作,不予批准。朝廷不同意打仗,王凌就無法名正言順的進行調兵的。王凌可不願意讓苦等出來的機會溜掉,不管朝廷的事了,時不我待,決定憑藉自身的威望裹挾軍隊直接反了。

在王凌的規劃中,兗州一直是個非常重要的犄角力量,就算令狐愚死了依然如此。王凌並不知道如今的兗州刺史黃華和司馬懿的關係,更不曉得黃華坐鎮兗州的目的。王凌為了增加勝算,竟然要拉攏黃華這個不生不熟的外人跟他一同起事,他派遣部將楊弘前往兗州面見黃華圖謀大計,順便通知曹彪南下應援。不料楊弘直接叛變,將王凌的勾當向黃華全盤托出,二人立即聯名將王凌要反的消息上報給司馬懿。

王凌迷信天象,卻不知謀反的消息早已洩露

面對王凌反叛,司馬懿不敢大意(圖片來源於網絡)

司馬懿這才知道楊康所言不虛,不過時間容不得司馬懿後悔,他需要快速思考對策。昔有孟達反叛,司馬懿八天奔走1700餘里兵臨新城活捉孟達,他不害怕有人造反,但王凌這個人卻讓司馬懿有些擔憂,比起孟達來王凌的影響力大多了。王凌出身太原王氏,又在曹魏為官幾十年,親友遍佈朝野,和郭淮、王昶、王基等封疆大吏都有瓜葛。雖然說這些人不至於為私誼去跟隨王凌反叛,但是王凌起事一旦曠日持久,難免會造成人心波動,到那時這些手握重兵的一方諸侯是否響應就是個未知數了。為了避免最壞的結果出現,必須要將反叛扼殺在搖籃裡。想到這,司馬懿不顧年老體衰決定親征,重演當年新城一幕。

(未完待續,還請關注本頭條後,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