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王凌迷信天象,却不知谋反的消息早已泄露

西晋和东晋(27)淮南一叛(二)


就在张式在白马尚未回来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意外——令狐愚病死了,这对于王凌来说打击是巨大的,不只是失去了亲人。曹彪方面一直都是令狐愚在策划联系,他一死,曹彪和王凌之间就没有了纽带,更严重的影响就是王凌失去了兖州的军事力量。兖州军队为了快速应对孙吴入侵,常年驻扎在靠近扬州的平阿,距离寿春不过百里,调动方便。失去了兖州军,王凌只能依靠扬州军起事并没有多大的把握,文钦、诸葛诞都不是他的嫡系,一旦举兵无法保证所有人都听他的,搞不好还要受到两人的反对,王凌需要迅速找到应对办法。就在踌躇之间,洛阳城里发生了更让王凌想不到的事,自己和令狐愚的勾当被全部曝光。

兖州刺史从事杨康与别驾单固同为令狐愚心腹,全程参与了谋反的策划工作。令狐愚死后,单固以病辞职,杨康应辟司徒府当差。杨康来到洛阳后,曹爽谋反案的氛围还未消退,城内依然在流传夷族时的惨相,杨康听闻十分害怕,自己也参与谋反了啊,一旦东窗事发全家都要上断头台了啊。杨康越想越怕,决定向有司揭发王凌、令狐愚策划谋反一事,妄图将功赎罪。

王凌迷信天象,却不知谋反的消息早已泄露

司马懿听到汇报仔细分析,区区小吏举报死去的上司和位列三公的重臣一同谋反,仅凭一家之言并没有多大的可信度。司马懿决定不予追究,但宁可信其有,防备措施还是要做的,他迅速派遣亲信黄华出任兖州刺史,打入淮南内部,另外让老二司马昭以安东将军、持节的身份坐镇许昌,共同震慑王凌。

黄华,凉州酒泉郡(治所今甘肃酒泉)人,史无传记,只有些零星记载。曹操时期凉州各郡共同造反,黄华也据本郡加入,互相攻击。当时曹操尚无余力平叛,放任不管。文帝继位重设凉州,派遣官员前往接管,黄华绑架了朝廷任命的酒泉太守,自称太守继续反叛,后因害怕被打归降曹魏。从此黄华的记录一片空白,直到被司马懿任为兖州刺史。在关键时刻被派往兖州监视王凌,黄华当属司马懿的绝对亲信。

此时的王凌尚不知晓阴谋泄露,仍然思考着如何拉拢其他势力加入。两个耄耋老人隔空较劲,比的是忍耐。嘉平二年(250年),司马懿以年纪太大身体不行的理由不去上朝,在家休养,朝廷每有大事,曹芳需要亲自去司马府询问司马懿怎么办。消息传来让王凌感到非除掉司马懿不可,碰巧此时有荧惑入南斗的天象出现。

荧惑就是火星,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地外行星,和地球进行相对运动,地球的公转速度比火星快,就像是地球在内道追赶火星,从地球上看火星的运动轨迹是自西向东;追上时,火星会停在原来的地方不动;超过时,火星就自东向西运动。由于距离的远近,火星在天空中显现的亮度也会有变化,所以古人称之为“荧惑”,意思是这颗星星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火星地表的土壤和岩石都是橘红色,反射光为淡淡的红色,在天空中就像微弱的火花,火在五行中属破灭,因此火星在我国古代寓意着战乱、疾病等灾祸。在古西方,火星也同样因为颜色被认为是战神之星,火星英文名Mras即来源于希腊神话中战神阿瑞斯的名字。南斗六星,即人马座中的斗宿一、斗宿二、斗宿三、斗宿四、斗宿五、斗宿六等六颗星星,在我国古代天象中主天子寿命,也主宰相爵禄之位。

王凌迷信天象,却不知谋反的消息早已泄露

王凌唤来擅长星象的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浩详,询问荧惑入南斗的寓意。浩详本已推断出此象预示吴主孙权当死,但怀疑王凌是为了别的企图,瞅准王凌的心意改口称南斗代表吴、楚之地,荧惑入之当有王者兴。淮南就是楚地啊,王凌喜出望外,认为斗中有星会给自己带来暴贵,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计划,将失去兖州后援的不利条件抛于脑后,一心只想等到机会就调兵起事,迷信害人啊。

嘉平三年(251年)吴国大帝孙权迈入70岁古稀之年,早已不复当年“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英气。先太子孙登死后,孙权陷入了选择继承人摇摆不定的状态。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明争暗斗,牵扯大批朝中重臣,就连国之栋梁陆逊因上表参与太子之争被孙权斥责,以至羞愧而死。陆逊之死让孙权意识到两宫之争已经严重威胁到国家根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快刀斩乱麻,软禁孙和、赐死孙霸,并选择年仅八岁的孙亮为太子,终结了朝局动荡。为了防备曹魏趁机入侵,为年幼的孙亮创造一个较为安稳的继位环境,孙权趁着现在尚有精力时特意派遣十万大军(此刻莫名的想到了张辽)欲堵塞长江北面的涂水(今滁河)以形成大片的泛滥区,给长江天险再加道险。

王凌迷信天象,却不知谋反的消息早已泄露

孙权画像(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吴军进犯,王凌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王凌于嘉平三年(251年)正月下令全军戒严,上表请求针对吴军的行动调兵防御。司马懿正在密切注视着王凌的动作,不予批准。朝廷不同意打仗,王凌就无法名正言顺的进行调兵的。王凌可不愿意让苦等出来的机会溜掉,不管朝廷的事了,时不我待,决定凭借自身的威望裹挟军队直接反了。

在王凌的规划中,兖州一直是个非常重要的犄角力量,就算令狐愚死了依然如此。王凌并不知道如今的兖州刺史黄华和司马懿的关系,更不晓得黄华坐镇兖州的目的。王凌为了增加胜算,竟然要拉拢黄华这个不生不熟的外人跟他一同起事,他派遣部将杨弘前往兖州面见黄华图谋大计,顺便通知曹彪南下应援。不料杨弘直接叛变,将王凌的勾当向黄华全盘托出,二人立即联名将王凌要反的消息上报给司马懿。

王凌迷信天象,却不知谋反的消息早已泄露

面对王凌反叛,司马懿不敢大意(图片来源于网络)

司马懿这才知道杨康所言不虚,不过时间容不得司马懿后悔,他需要快速思考对策。昔有孟达反叛,司马懿八天奔走1700余里兵临新城活捉孟达,他不害怕有人造反,但王凌这个人却让司马懿有些担忧,比起孟达来王凌的影响力大多了。王凌出身太原王氏,又在曹魏为官几十年,亲友遍布朝野,和郭淮、王昶、王基等封疆大吏都有瓜葛。虽然说这些人不至于为私谊去跟随王凌反叛,但是王凌起事一旦旷日持久,难免会造成人心波动,到那时这些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是否响应就是个未知数了。为了避免最坏的结果出现,必须要将反叛扼杀在摇篮里。想到这,司马懿不顾年老体衰决定亲征,重演当年新城一幕。

(未完待续,还请关注本头条后,持续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