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不讓孩子玩手機玩電腦,看電視也得做完作業再看,這樣行嗎?

鐵頭師傅


與其用大人的權威來控制孩子玩手機、玩電腦和看電視,不如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①不玩手機、不玩電腦,不可能!誰沒有手機,誰家沒有電腦呢?又有哪個家長能做到不玩手機、不用電腦呢?尤其手機和電腦上的各種信息、遊戲、視頻等對大人都那麼的有吸引力,又何況是孩子呢?那難道說就放任孩子看手機玩電腦嗎?當然不是!

首先,除了特殊情況外,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能手機不離手,更眼睛不離手機,不能長時間玩電腦。如果你的手裡隨時捧著的都是書本,相信孩子也不會隨時嚷嚷著玩手機玩電腦。其次,要增加親子互動,可以跟孩子一起玩遊戲,跟孩子一起做手工,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跟孩子一起運動鍛鍊,帶孩子去戶外(爬山、野餐…)。再者,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有選擇性的、有時間限制的玩手機和電腦,切記不可盲目一刀切,越是得不到越是想要,孩子容易逆反。

說到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經驗(家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剛6歲,小女兒還沒到2歲):我在孩子面前一般不自顧自的玩手機,每天都有固定的閱讀時間(看不進去的時候裝也給孩子們裝一下😁);我會跟孩子們玩各種遊戲,他們最喜歡的躲貓貓、搭積木、玩太空沙、角色扮演過家家……跟孩子做手工,買了手工書、摺紙書,照著做就行;孩子們都喜歡聽故事,我會給她們講各種繪本故事,還會鼓勵姐姐給小妹妹講故事,鼓勵妹妹給她的毛絨玩具朋友們講故事,現在我們家小妹妹也是講故事高手了;每天都會跟孩子們一起做20分鐘左右運動,尤其是現在疫情期間宅在家中,沒有運動根本不行,我下載了雲麥運動,上面有系列的運動教程;疫情以前,我經常帶小姐姐去爬山,或者全家帶上帳篷和吊床上公園一貓貓一天,一者外面空氣好,二來孩子們親近大自然,也是很開心。再分享一下怎樣讓學習更有趣、讓孩子更願意學,那就是要玩中學,比如說帶著姐姐背古詩,孩子學幾遍就會背了,然後我就跟她一人一句這樣“接龍”的形式,包括三字經、弟子規、朱子家訓、老子等等,都是如此;帶老大學成語,我要麼講一個成語的故事或者就是像猜謎的形式來學習,比如說:最長的腿~~一步登天,最大的手~~一手遮天,並且互相考問。在這裡也推薦給你“凱叔講故事”app,我們家孩子都很喜歡聽。最後啊,我也會跟孩子們一起看手機,比如說看抖音,看上面手工視頻我們會照著來做一個同樣的手工,看上面的教畫畫的視頻,我們會一起畫一幅同樣的話,看上面做烘焙的視頻,我們會一起做餅乾烤麵包做花式饅頭等等,我也會給孩子讀頭條上的新聞,前幾天給老大讀一篇“鴨軍坐上飛機去滅蝗”的新聞,然後她還很高興的講給她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聽。

②關於孩子看電視,重在立規矩,因為孩子需要看電視,我家一般是需要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才能看,有時候她也會央求先看電視,並且保證看完電視馬上去完成學習任務,我也會通融她的,因為她說話算話了。當然如果孩子說話不算數,那你就堅持你立下的規矩就好了。孩子們需要看各種動畫片,一方面是幫助他們放鬆,另一方面也能拓寬他們的認知面,同時他們跟別的小朋友也更有共同語言。我也經常跟孩子一起看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是我們最近正在看的,強烈推薦。

③孩子習慣養成,手機、電腦、電視,您就把心揣到肚子裡罷!😄











小花朵喵喵


不讓孩子玩手機玩電腦,我真的特有發言權,最近可以說成功的把孩子帶離了手機電腦前。我是孩子的小姨,孩子跟她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兩個人一起看手機,有時候還會因為看哪個電視劇而爭吵,寫作業上我姐也是很發愁,每次她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從白天催到晚上,用老師的看法壓孩子也不管用。而孩子跟我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就一起鍛鍊,比如跳繩,石頭剪刀布,健身操等等,還會一起學習,我自學英語,她寫作業的時候我會把叫來一起寫,晚上睡覺前還會教她英文字母,她寫的也特別起勁。我爸都說我教孩子比她媽媽強。所以我覺得陪伴特別重要,如果你是玩手機的,家人也都在這玩手機,孩子也只能玩手機。陪伴就是陪她一起做你想讓她做的事情。

現在我就說一些我跟孩子在一起相處的有效方法。

1.寫作業方面,我會跟孩子一起學習,但她還是會發呆跑神,或者偷偷打開手機看,這時候我估計一下她寫完一項作業大概需要多久,或者寫完一頁需要多久,就跟她玩計時遊戲,如果規定時間內寫完就有獎勵,每次這麼做的時候,她的作業都能很快完成。

2.遊戲方面,其實每個孩子都愛玩,我第一次帶她跳繩的時候她說:電視有啥好看的,還是跳繩好玩。我就變著花樣陪她跳繩,有時候是我帶她一起跳,挑戰100個,有時候是看誰能先跳夠100個,有時候是石頭剪刀布,輸得跳30個。一個遊戲老玩她就會覺得沒意思,我也會想辦法用各種方式玩。有時候叫她,她急著看電視,但她聽到我在外面跳繩的聲音就會被吸引出來。說實話我把小外甥女當我的小陪練,陪我減肥,我還成功瘦了10斤。

3.第一次教她英語是她讓我跟她玩扮演老師學生的遊戲,後來她跟我睡的時候,我都扮演老師給她出題,她寫的時候我就可以學一會,她寫完我會給她打分,她因為追求得100分每次都特別認真。

4.當然,也不是說讓孩子完全脫離手機電腦,因為寫完作業,遊戲結束,她也沒別的事做,也可以適當讓她玩一會。建議幫孩子找一些能學到東西的電視看,我們家孩子喜歡看馬三胖,看完來找我們問隻字加一畫可以變成什麼字,沒有一個人知道,她就特別驕傲,所以看手機玩電腦有時候也會讓孩子得到一些意外的收穫,所以也不用控制特別緊。

這就是我的實際經歷和分享,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彤and曉


一、“不讓孩子玩手機玩電腦”。

針對前半句我有幾個問題:

為什麼不讓?

孩子全天玩手機電腦次數很多?

每次玩的時間很長?沒有規則管控很崩潰?

您跟愛人在家裡玩手機頻次和時間呢?

這些問題統一歸納為“以身作則和建立規則”。

我們都知道,我們孩子這這一代一定是會處於互聯網高速運行實踐的時代,這次疫情我們就看到了。雲辦公,在線網課等。如果全面禁止孩子玩手機和電腦,那麼會影響孩子在同齡人當中的電子技能和話題,是不利的。而且環境會推著我們前進,孩子用電子產品解決學習,生活問題必然是主流。您跟潮流較勁兒完全沒必要啊。

“看電視也得做完作業再看”。

很有必要。這就談到要從小給孩子建立規則。

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頻次,每天怎麼安排。這需要我們大人跟孩子共同建立。

二.分享下我自己跟孩子(5歲)建立規則的幾個小方法。

1.作為媽媽,跟孩子呆的時間最長,最久,一定不能長時間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遊戲,看肥皂劇,刷抖音等。爸爸要玩的話,呆在書房,孩子看不見的地方。所以也要跟爸爸好好溝通。

2.買看電子產品傷害眼睛的繪本,跟孩子一起讀,讀的過程中邊問,根據繪本內容提問孩子,為什麼他會這樣?後面眼睛受傷了,可怎麼辦啊?用第三方的平臺一起來引導他,而不是強制的說教。

3.每天早上引導孩子,規劃當天的時間怎麼安排?他說,你寫,當天計劃由他主導,我們輔助做出來的,他非常容易遵守。

4.規則建立好了,那麼我們要一起執行。執行的過程中,小朋友會耍賴企圖推翻,這時候不要心軟。要語氣柔但動作堅定。實在不行就轉移其注意力,比如,帶出去玩,比如玩其他室內遊戲,做手工麵條,包餃子等。

我用這些方法很好的引導了我的孩子,現在他一天有2次時間,每次25分鐘玩手機,遊戲,電視都行。每次到20分鐘的時候我會提醒他時間快到了,那麼25分鐘的時候我跟他說時間到了,他自己自動就給我了,然後玩別的。

希望以上拙見對你能有幫助!!🌹




蒲公英飛呀飛666


在孩子認真完成作業後,可以適當看一會兒電視。但建議家長要注意孩子在看電視時的距離和坐的姿勢,注意保護眼睛。電視節目也是小朋友們交流的一個項目,不過不能放任自流,家長要注意監管下時間,每次看電視的時間不可過長,也要適當注意電視節目的播放時間,時間太晚的話不建議讓孩子看,日常生活中要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


近視大醫生周躍華


限制孩子玩手機,父母應該怎麼做?

有一種能讓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約法三章”:玩遊戲可以,但要約定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要承擔違約責任。通過這種方法,沒有任何一方會輸,可以稱之為“沒有輸家”的衝突解決辦法。

跟孩子“約法三章”的好處是什麼呢?它會讓孩子更有參與感,孩子在完成約定時會更有積極性,成功率也更高。與父母強加給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會覺得約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對他自己參與制定的方案有更強的執行動力。

和孩子“約法三章”時,要注意四點: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為。

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要具體、明確,便於測量。相比“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太長”,“每天玩手機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就更容易測量。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要清楚地說明孩子完成約定可以得到什麼,和沒有完成約定將失去什麼。

在此過程中,要少說“不”,多說“可以”。比如:“如果你完成了約定,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而不要說“如果你沒有完成約定,就不能看電影”。兩個說法意思雖然相同,但如果孩子朝著積極的方向努力,他完成目標的可能性就更大。

要把約定書面化,並張貼在家裡的顯眼處,讓孩子和家長時時刻刻可以看到。

當孩子完成了約定,哪怕是階段性的約定時,父母都要及時給與鼓勵。當孩子沒有完成約定,需要承擔的違約責任也絕對要承擔。如果不追究違約責任,約定就沒有絲毫約束力了。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注重“約法三章”的 “約”字。

在達成約定的過程中,要儘量吸取孩子的意見。千萬不能把“約定”變成父母單方向的“命令”。任何時候,我們的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就,都必須建立在無條件的愛孩子、尊重孩子和信任孩子的基礎上。否則,無論我們的教育方法或教育內容是多麼的正確,對孩子的未來是多麼的有價值,都難以最後實現我們教育的期望,對我們的孩子成長構成真正的意義。

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有什麼需要注意?

手機不是洪水猛獸,光靠堵是無法阻擋它們的。堵則潰,疏則通。所以,不如給孩子設置一些合理的規矩,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四個建議和提醒送給各位家長:

限制時間

美國科學兒童會對孩子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時間給予了三點建議:

一、1歲半以下的寶寶應該禁止使用任何電子設備,除非是跟家人的視頻通話。

二、2-5歲的兒童,每天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三、6歲以上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時間在2小時左右。

睡前不許玩手機

睡前玩手機會影響睡眠,導致睡眠時間變短,不利於生長激素的分泌。

並且在床上玩手機時,孩子為了調整舒服的姿勢,會左右橫躺,長期這樣就會造成左右眼睛視力偏差。所以,最好在睡前一個小時,就要求孩子放下手機,準備睡覺。

選擇替代品

當孩子要求玩手機等電子設備的時候,家長們可以提供其他的選項作為替代。比如,可以陪孩子一起玩桌遊、打球、看書、塗鴉等,這些都是提倡的做法。

帶著孩子好好地玩,痛快地玩,讓孩子從中獲得滿足感和快樂,那手機對他們也就可有可無了。

家長要以身作則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通過孩子就能折射出來。很多孩子沉迷手機,更大的原因是家長沒有做好榜樣。

現在很多80後、90後的家長都是手機控,路上玩手機,吃飯玩手機,上廁所玩手機,睡覺前也玩手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會有樣學樣,把手機當成寶。

客觀的說,智能電子產品雖然有很多的弊端,但已經無法避免去使用它,而且它在教育和空間模擬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學渣逆襲菈


現在手機📱是人人必備,不可缺的隨身物品。

如果不讓孩子玩手機,首先家長需要做到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以身作則。

個人認為,也不能不讓孩子玩,適當的玩一下,時間不宜過長。孩子現在也正處於好奇階段,適當的讓他了解科技,也不是沒有好處。

但做完作業在看電視📺的做法,我還是比較贊成的。這樣有利於提高孩子行動力。


黑哥聊趣聞


完全禁止也不是很好的選擇,畢竟現在到處是電子產品,家長應該和孩子商定好紀律或者原則,比如作文全部按質按量完成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手機多久,或者玩的內容要是益智的才可以!


果果家的廚房


行,我給我家孩子立的規矩就是一週之內只能週五週六晚上能看電視,還得再完成作業的情況下。我們都知道電子產品的危害幹嘛還要讓他看呢?有時候學習必須用手機電腦了那沒辦法只能看了,平常一定不要看的。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多餘時間可以看書畫畫。



向善若水love


可以的,我和老公覺的孩子過早的接觸老子產品不好,對眼睛肯定有很大的傷害,也容易上癮。可以玩一下親子游戲或者一些戶外活動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玩一定要有耐心。

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接觸電子產品對孩子有幫助,可以讓孩子認識很多新鮮事物,和很多新潮的東西,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適當看會電視和電腦讓孩子放鬆一下還是可以的。


嗯快樂的我


絕對不讓小孩子玩手機不現實。那麼小孩子想玩手機怎麼辦呢?就要視情況,對小孩子加以引導,提高小孩子興趣,讓孩子明白玩手機與做作業的區別之處。讓小孩子快快樂樂做作業,高高興興玩手機。也就是玩手機時給小孩子溝通,讓他自己限制時間,讓他自己節制自己玩手機。提高學習興趣,快快樂樂做作業,成績就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