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职业化的上司该如何要求自己

不做第一个破坏规矩的人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高层主管不重视或不增强自己的职业化呢?做领导的可能会认为,我的职业化轮不到你说,你没有资格管我有没有职业化。是的,他讲的完全正确,确实没有几个员工敢说:“老板,你不够职业化。”“曾董,我觉得你不够专业。”“陈处,我觉得你不够职业化。


没有几个人斗胆跟领导讲这样的话。

职业化的上司该如何要求自己


案例:

有句话叫“女为悦己者容”,现在大家都开始越来越在意美。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男人真的在意一个女人的胸部的美,反正有很多女孩子都开始去隆胸。过去曾流行将一种俗名叫奥美定的东西注入乳房里面来达到隆胸的目的。但是这个东西一旦注入乳房以后会产生化学变化,这是很多女人都没有想到的。注入奥美定之后,乳房会硬得像石样。最痛苦的是一旦注入就拿不出来了。它和人体细胞和内存组织融合到了一起,要再把它抽出来几乎不可能,再抽下去的话就会导致把乳房整个切割掉的严重后果,这对女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极大的伤痛。在这类事情当中,全国受伤害的女人有很多,但是出来说话的却很少,为什么?因为怕她的家人或她的男朋友知道啊。一旦她的男朋友知道,往往就有可能拂袖而去。这里之所以说这个例子,只是想提醒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医院敢做这样的事?更有趣的是,正当全国上下正在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又产生了另外一个行业,即专门帮别人抽奥美定的,并且保证不痛,而且收费低廉。他真能保证抽干净吗?不可能的。一旦固化以后就很难抽了,而一旦发生病变,会产生脂肪肿瘤或者产生乳房肿瘤,那时恐怕就只有切割了,这多痛苦啊。这就叫做没有职业化道德。


医院出现这样的事情,是从护士开始还是从医生开始的?是从院长开始还是从门卫开始的?很显然,当然是从院长开始的了。这就叫做职业化从上面开始,做主管的不应该当始作俑者。

要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管理者应该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放在如何将企业职业化上,而不应该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放在购买奢侈品上。

职业化的上司该如何要求自己


案例:

2005年上海举办了一个展览,叫奢侈品大展。据统计,三天之内参观人次达到了七千,消费了两亿元。结果引起了社会上的一片指责。


我们中国正在改革开放,国家有太多地方需要建设,还有希望工程等着大家捐款呢,可是这些人两天却花掉两个亿去买那种超级奢侈品。要是把这些钱拿去捐捐学校不好吗?与此相对比,有一个美国的典范人物—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其一生遵守基督教徒的教义,一辈子没有抽过一根雪茄,没有喝过一口酒,死的时候把90%的财产全部捐赠。


我举这个例子并非有意在这里标榜别人,想想看,我们国家也有这么多达商贵人,为什么不能学学人家,也做做这些事情呢?有钱不必表现在消费奢侈品的浮华上,而应该多在自己的品牌下点工夫,在自己身上多下点工夫。与其去消费奢侈品,买游艇,买钻戒,买五六十万的一块手表还不如把自己的品牌和职业化好好打造一下。毕竟打造职业化也是需要费用的,即使是几本书也叫做投资啊。但是一遇到这些事情反而舍不得花钱。这就是我所说的概念的问题。

职业化的上司该如何要求自己


案例:

在德国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对我说:“余先生,我要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最近买了一部奔驰450。”奔驰450是一个跑车,于是我说,恭喜你啊。”他为什么要告诉我买一部奔驰呢,在德国买奔驰有什么了不得的?不,我在德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知道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一个人如果开奔驰,他穿的西装、打的领带,哪怕是穿的袜子都是要合乎奔驰的档次的。他的领带和袜子可能是丝的,他的西服很可能是毛料的,他抽的那个烟斗,带的金丝眼镜很可能都是非常有质感的,而至于他的家那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是漂漂亮亮的,客厅一定是很干净的,弄不好后面还有一个小型的游泳池。而在我们这里,可能有的人为了炫耀,买辆宝马、奔驰,带一块劳力士手表,戴一个大钻戒,但是家里却弄得像个猪窝,客厅乱七八糟,厨房不像样子。可是他觉得无所谓,把门一关,谁知道?反正又没人去。


买奔驰、开宝马是这个道理,打造职业化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我们不注重自己,从自身打造职业化呢?也许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吧!这也就是我们的主管不注重从自己身上进行职业化的原因吧!


不给自己的懒散找借口


为什么高层主管不重视或者不增强自己的职业化呢?案例就不再讲了,答案已经很明显了。他们的理由是:


第一个,我很忙,我累得要死,我每天开会、出差,我一天到晚接领导,我没有时间。你觉得这话有道理吗?这世界上谁不忙啊?难道比尔盖茨不忙吗?韩国三星的李健熙不比你忙吗?他们也是职业化的啊。所以今后不要说我很忙,我很累,我没有时间。实际上,我自己也很忙,但是我从来没有不注意提高自己,我一直尽量地做到职业化。所以忙只是借口。

第二个,你要听我的,我是你的老板,你的领导。客户要看的是你不是我,去,客户在等你呢。这句话也是错的。客户之所以看到员工不职业化,是因为他身后一定有一个不够职业化的主管。我太太是当老师的,她就说过,只要一看到一个女孩就能够想象她的母亲是什么样子,只要一看到一个学生就猜得出来他们家是什么样子。我太太有25年的教书经历,她总结25年的教书经验所说的话我想还是有些道理的。问题学生一定来自问题家庭。所以作为主管来说,你的员工也是一样,他们的身上都是有你的影子在里面的。你的员工出去,人家就知道这个人的老板大概是谁完全是可以猜得出来的。

第三个,我们中国人的眼睛总是习惯于往上看,只要领导喜欢我就好,底下人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客户喜不喜欢有什么关系?领导爱我就行了,更何况他是我爸!由此我也终于发现一个事情,为什么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中囯的家族企业做着做着就垮掉了?因为儿子比爸爸强,孙子又比儿子强的一百个里面没有十个。全世界都是这样,不是只在中国才这样。家族企业在全世界经营超过三代的不到十分之一。


由此得到的结论就是,爸爸不管儿子的职业化,儿子不管孙子的职业化,不断地纵容,不断地宽佑,终于造成今天这样的结果。最后奉劝大家,身为一个主管或者老板,应该严格要求员工的职业化,但是在要求他们之前,还要记住,要先从自己开始。一旦你自己完成了职业化,了解了这个过程之后,你就可以要求他了。而如果你自己偏偏无所谓,那么他们当然也无所谓了。


向日企员工学习职业化


日本是个非常团结的民族。第一,他们的员工在移交工作时,很少是同一天移交的,他们中间还要在一起工作一段时间,通常是半个月,至少也得一个星期

职业化的上司该如何要求自己


第二,日本的老职员很少有丢下新的职员不管的现象。你注意看,在日本公司里经常会发现一个年纪大的日本人,带着个年纪小的日本人,这叫做“母鸡带小鸡”。

第三,日本人很少在离开的时候,一句话都没有讲,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他们一般都会有一本备忘录,留给后面接任的人继续阅读。在我们国内这么多企业中,很少看到有哪家企业主管在交接的时候,留下一本备忘录给后面的人阅读。

第四,日本人还会做到所有留下的关系统统不会断掉,所以他们在业务交接的时候,都会带着新的干部去拜访政府官员、同行,甚至有竞争的对手与大客户,他们称之为关系。

第五,日本人到每个国家做事情的时候,都对这个国家的情报非常感兴趣。

以在中国的日本商人为例,他们每个月都有一本书,叫做《中国情报》。上面写了个“密”字,弄得像个秘密档案似的,而且其管理与流通也相当严格。只有日本人自己可以读。所以你问日本人我们的某某企业的情况时,他们都非常了解。反过来他们问到我们中国人:“日本小泉首相结婚了吗?”许多人就一头雾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