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大年初三晚,安靜的武漢突然間齊刷刷地打開了不計其數的窗戶,隨即吶喊的聲音在空中飄揚。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這是一次群眾自發組織的活動。響徹夜空的加油聲落幕,不知是誰,唱起一段熟悉的旋律。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

遂有兩三和,繼而七八和,終於零星的聲音連作一氣。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是啊!這旋律我們再熟悉不過。勝利時歌唱《我和我的祖國》是我們內心無以復加的喜悅,災難時我們歌唱《我和我的祖國》是我們倔強的眼神。

當我們正想著該如何安慰武漢人的時候,武漢人卻用他們的歌聲帶給我們鼓勵。

中華民族是堅韌的民族,自古至今,無數次的災難面前我們沒有倒下。

橫行歐洲的黑死病被我們擊垮;唐山汶川的地震毀的掉房屋,卻毀不掉我們重建家園的步伐;2003年非典?你看,它的到來反倒讓電商興起得更快,我們又何曾害怕?災難中,反盛開出黎明時的花。

一首《我和我的祖國》,是數萬萬中華兒女共同的情懷。

武漢人民不害怕!因為他們知道,中華民族最不缺少的就是逆行者和英雄。這是一個英雄的民族,每當災難來臨,總有人挺身而出,你看,此時的他們,氣吞萬里如虎!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十七年前老將軍決戰非典一身都是膽,十七年後耄耋之年鍾院士掛帥又親征。

八十四歲的年紀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安逸,然而本該坐享天倫之樂的您卻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趕往了武漢。

在去往武漢的動車上,鍾南山院士疲憊地閉上了雙眼休息。這只是一輛普通動車的普通車廂,上面人來人往,那輛車上的乘客,絕沒想到眼前這個坐在車廂的座椅上閉目養神的老者,竟是曾經拯救中國於水火,如今又將赴一線行救世之舉的大英雄。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2003年,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鐘南山接到了省衛生廳的通知,前往中山市兩家醫院調查一種“怪病”。憑著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多年的臨床經驗,鍾南山院士立即察覺到這次的病症不一般,再加上不斷傳來醫務人員被感染的消息,情況已經十分惡劣。

這個不一般的病毒,就是非典。

面對這樣一個惡劣的新型病毒,鍾南山院士主動請纓收治危重病人,全力以赴制定醫療方案。他率領著團隊日夜堅守在第一線,抗擊非典的勝利,鍾院士功不可沒。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鍾南山

他曾這樣說過,也的確說到做到了。

在疫情剛剛有苗頭的時候他就衝在了武漢前線,並緊急做出應急指令:“把武漢封城!”

我們都應該感謝鍾老,他這一聲號令,是大慈大悲舉,不知救了天下多少蒼生!

華夏史: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有鍾院士,黃髮者,名南山,歲耄耋,赴以抗疫,有子驚曰:“八十有四,豈可犯險?”答曰:“義之所在,不得不為。”

華夏烈兒女,義士聚荊門

這不是武漢的事情,而是全中國的事情。

全國各個省份都派出了醫療隊前往支援,不對的醫務兵更是以迅雷般的速度趕往前線。<strong>他們夕陽下的背影將會是中華史冊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劉麗原本清秀的臉龐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印痕。媽媽看著你的臉,眼裡噙著兩眶熱淚。

“放心,以後還是漂亮的乖女兒。”

你這樣安慰著她,目光堅毅。作為一名軍人,你為臉上的痕跡感到自豪。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武漢護士肖思孟,到前線三天,就剪掉了自己一頭烏黑的長髮。

因為穿了防護服,頭髮很不好打理,而且長髮本身很容易成為冠狀病毒的傳播載體。90後的你,又何嘗不以這一頭美麗的秀髮而自豪,但是三千煩惱絲,擾我報國志。

原來90後,這麼快就已經長大了。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朱海秀被稱為最美洛陽女孩兒。

她的確很美,清秀的臉龐站在人群裡很顯眼。她是個今年剛畢業的學生,做了有幾個月的護士。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疫情爆發後,她主動報名,以志願者的身份去了武漢。這件事情,她沒有告訴父母,因為她心裡很清楚,一旦告知,父母說什麼都不會讓他去的。

但是紙裡永遠包不住貨。前兩天父母給她同樂電話,她說:“爸爸在電話裡哭了!這是我第一次見他哭,長這麼大了,第一次見。”

<strong>她卻不能流眼淚。因為流淚會讓護目鏡變得模糊,模糊就會影響工作。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可愛的女孩兒,如我們一般的平凡。也許,她也喜歡逛街,喜歡劉昊然,喜歡喝多加珍珠的奶茶,在這平凡裡盛開了花,亦如太陽般的偉大。

此時的武漢不知有多少像她一樣的女孩兒。<strong>二十出頭的年紀,正是青春最好的年華。誰又不是父母掌上的寶,不是男朋友百般寵溺的她?

她們只是一群孩子啊!卻不得不卸紅妝上武裝,學著前輩的樣子從死神手裡搶人。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29歲的年輕醫生再過幾天就要與未婚妻晚婚了,卻不得不將婚期推遲。他在昨天接到了指示,被派往武漢,支援一線工作。他心中暗喜,有用之軀得意報效祖國,此生無憾。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真的就必須現在去嗎,我們晚婚之後再去可以嗎,你情況特殊,向上面申請一個啊。”


“武漢的病人等不及啊。沒事,等我回來了,咱就晚婚。”

可是這一次,他沒能履行對妻子的承諾。

他倒在了一線。病床上的他擺著勝利的手勢,臉上的笑容一如我那個日的陽光。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看到他生前最後一條朋友圈,令人淚目。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疫情烈傳:問曰:“此行這般,可有悔意?“答曰:“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歌唱家韓紅這些年一直身先士卒做慈善,這一次也不例外。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就備好了一車急需物資前往武漢。她開了十幾個小時的車,到了武漢,親力親為,發放物資,終於累到在了病床。這些年為了做慈善,韓紅老師幾乎捐空了她的積蓄。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各界人士也紛紛出錢出力,解囊相助,這之中,當然也有平凡的你我。

那天您在山東日照東港區的一個派出所留下了十七秒鐘的身影。

您留下一萬塊錢和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給白衣天使加點兒油“落款“東港環衛“

後來找到了您。您是個羞澀的老人,一直推推掩掩,被問得沒了辦法,才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您叫袁兆文,68歲,每個月的收入只有600多元。

疫情下的中國:這些身影,讓我熱淚盈眶

疫情雜記:問曰:“何有此為?“老者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拼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是中國的脊樑.

——魯迅

華夏史:己亥末,庚子春,荊楚大疫,逢年節,染者數萬計。舉國防之,皆閉戶,以隔新冠。有南山守江南都,率白衣眾數萬抗之。九州齊心,青絲白髮者,皆身先士卒;布衣商客,亦爭相解囊。月餘,疫盡去,華燈初上,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