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年人不顾及子女,变得极端自私,甚至无端迁怒子女,怎么办?

碗里无姜


大多数老年人顾及子女顾及了一辈子。到了老年儿女不知道感恩老人非常寒心的结果。年轻的时候养五六个孩子,操劳一辈子。到了老年,五六个孩子养不了一个老人。这就是三四三四十年代,老年人的悲剧。五六十年代老年人的悲剧就是养了一个小皇帝。到了老年不仅要给带孩子还要给娶媳妇给买房子交首付。如果你这些做不到,那么就没人给你养老。老年人自私点,可以理解。现在有多少啃老族?有多少老年人敢迁怒于子女。都在努了的维系着子女的婚姻生活。还动不动就被儿媳妇威胁,不给我看孩子就不给你养老。老年人醒醒吧。还是存点钱自己给自己养老。老年人的自私都是被儿女逼出来的。




云舒250


我爸爸53了开始倚老卖老了,一不顺他的心就大吼大叫,说话能呛死人,人家63的73的也没见他这样,我遇到困难了,我妈让他把钱拿出来帮帮我,他一声不吭的,喜欢吃肉喝酒,就算我困难中他也不管直接管我要,说养20多年白养的啊,就把这句挂嘴上,真不知道过十年又会怎么作????


夏天


由“变得极端自私”的”变得”一词可以读出,老人以前不是这样的,是现在变得这样了。我身边也有几个例子,分析可能的情况有四:

一,老人患有精神类疾病。

比如老年抑郁症、痴呆早期。

痴呆老人大脑细胞部分死亡,脑的思维功能和运动功能都不同程度的受损,支配不了自己的言行举止,所以说话做事都不着调,不在常理。

我的大嫂就是这种状态,有时气得我侄女就像训自己儿子似的训她,她更是气的脸红脖子粗地训我侄女:当年你爸在泰安部队上,一年回不来一趟,我在济南一个人拉扯你们仨,还得上班……,我侄女顿时就偃旗息鼓了,让我嫂子尽情地撒气。几个小时后一吃饭就都忘了,一切如常。其实,只要子女们不跟她抬杠,顺着她,就啥事没有。

可很多子女不了解这是老人的病态,不免会责怪老人不顾及子女。

人老了就是老小孩,其实还不如小孩的脑子灵光。子女要把老人当不懂事的婴儿或者病人看待,别计较老人现在不好的性情,多想想以前老人对子女的疼爱情景,不争辩自己的对,不纠正老人的错,就随着老人不着调的思路哄他们高兴,照顾好他们的衣食起居,这就是孝顺。

所谓孝顺,说的不光是孝,还有顺。

二,老人身体有病不适。

比如有些老年慢性病,如心脏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骨质疏松,关节病,更年期延长,等等,不仅身体难受,还有会导致内分泌方面的问题,从而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异常。

这种情况下,子女会误解老人,把病人当正常人了,以为老人无病呻吟,不帮自己看孩子做事, 对老人的痛苦不闻不问,甚至冷漠反感,就会使老人很伤感。

对比自己对子女的疼爱,老人心里有落差,感叹子女不孝,醒悟靠子女养老不靠谱。因此,开始为自己的养老考虑,才变得自私。

三,子女啃老在先

子女向老人不断索取,比如要老人给买房、买车、彩礼、满足其他消费等等,这是子女自私在先。

老人能力有限,满足不了子女的所有消费要求,子女认为是老人自私,舍不得给子女花钱,不疼爱自己,而没有体谅老人的艰辛,是否有实力满足你。

这也是老人教育子女方面的缺失,比如溺爱,从小没有给子女尝试生活艰辛的机会,所以子女就养成了啃老的习惯。

当老人没有能力去溺爱了、并且自己也需要关爱时,才发现过往的溺爱换来的是失望,悔不当初,心态失衡,因而变成现在这个“极端自私”、又爱冲子女发火的样子。是子女自私在先,老人感悟,自私、对立在后。

四,老人的秉性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老人年轻时就如此,自私、脾气暴躁,对子女的关爱少,为自己考虑的多,这种父母也是有的,但极少。一般与老人小时候的家教及经历有关。

老了以后,随着脑功能的不断退化,这种脾性更严重了,也是必然。

总之老人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一般是因为病态或者失望所致。

只要父母没有抛弃子女,把子女养大的过程总是辛苦的,没有功劳还有苦劳。

即使子女对老人没有了感情,还有血缘,如今他们老了,也该尽子女的赡养义务。

人老是自然规律,没有一个人逃脱这个规律而不老。

将心比心,用自己对自己孩子的那种感情去理解老人,让他们过个轻松的晚年,到自己老时,自己的子女也会有样学样的。


Shuang降


你说的迁怒子女亲,我家公公是面对儿女,是一副受委屈的样子。我每月挣钱,从未给过我父母,每月都要交给身无分文的公婆五百元,哄他们开心,没想到他们竟然认为我傻,他儿子不在家时,对我撒野啊,姜还是老的辣,那个苦啊,郁闷啊!现在我想开了,什么面子孩子,已经气的我一身病了,想离婚,可老公不同意,可能我身上的血他们还没有榨干

我觉得你说的老人脾气变坏,你们作为儿女,可以跟他好好谈谈,到底哪方面不舒心,不如意,尽量满足他!再就是问问他身体有哪里不舒服吗,如果有,去查查体。其他的也就是老人年轻时,就脾气不好,那也可以送到养老院去,面对外人,他总不能为所欲为了吧,你们兄弟姐妹们,可以共同商量对策!

现在的老人也是参差不齐,让儿女各种不省心,这还是品德高尚的!象那些专业打媳妇,打儿媳妇儿的老人,更无德!

祝你早点找到解决方案



对自己好一点点


我的母亲临过世的时候,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但是那是我的母亲,我不能代替,只有想尽一切力所能及的办法减轻她的痛苦和恐惧!有时候也会说两句气话!可是过后还是老老实实伺候她老人家!想过小时父母照顾的辛苦!所以才能心平气和伺候老人家!不过老人和孩子对比!还是小孩好伺候,只要吃饱穿暖,干净卫生,小孩子一点都不闹!可是老人家就不行了!特别是至死都头脑清醒的老人,可以一天一顿!也可以一天二十四顿!不给还不行!一顿一口水一口饭!在喂不吃了!饱了!夜里你还不能睡觉!因为老人家特别怕一切东西,连大声说话都要害怕!哎!妈妈,愿你和爸爸在天堂安好!儿子想你们!


家有一宝no1


老年人的难处年轻人应该体谅,我看到一为位老人七十多岁因为儿子出轨小三上位,儿媳妇带走了两个可爱的孙女,老两口男人得了小脑萎缩,不认亲人,女人得了脑血栓,家里没有了欢乐,这样有伤痕的老人还会顾虑什么,只有不解和悲伤。


荣990


曾经听别人说过一句话:“五十岁左右的父母是香饽饽,大家都抢着要,六七十的父母惹人嫌,大家都想往外推”。究其原因,五十岁左右的父母还不太老,有精力帮着儿女洗衣做饭,接送孩子,处理各种家务琐事,甚至在金钱方面也可以贴补孩子。在孩子眼中,虽然父母还是爱念叨自己,生活习惯也和父母不太一样,但是,自己有求于父母,父母是来帮忙的,能帮着自己解决大部分后顾之忧。这个时候的父母,总的来说,对于子女来讲,是可敬可亲的。

仍然有精力的父母,含饴弄孙,有很多事情做,也不会时时伤春悲秋,把注意力都放到子女身上,与子女产生过多的矛盾。


六七十岁左右的父母,精神都大不如前,甚至有的还疾病缠身,这时候子女和父母的矛盾都会一一凸显了。养儿防老,儿女认为让老年人吃饱穿暖就好了,一般不会去顾及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如果老年人还有其他方面的诉求,有的儿女甚至认为无理取闹。为了老年人的安全或者居家的和谐,子女甚至可能强硬地和父母说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但是,老年人一辈子的习惯不是轻易能改得了的,改不了,就容易激发矛盾。一有矛盾,儿女委屈,老年人也自感委屈。

对于老年人来讲,自己正常的社交生活没有了,就会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到儿女的身上,但是子女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伴父母,如果父母强行和自己说话,东拉西扯,就会很烦躁,不自觉地就态度不好起来。这时,老年人就会认为自己老了,没用了,遭到儿女的嫌弃了,很容易变得敏感多疑,暴躁易怒。有时候,听到只言片语,就会联系到自己身上,就会想冲子女发火。

自己感觉老年人不顾及子女,变得极端自私,甚至无端迁怒子女,不妨反思一下是不是之前父母太无私了,一旦父母帮不了自己时,不分实际情况,就认为父母变得自私了;是不是自己对父母要求太多,自己对父母的一些要求是否不那么合理,父母不是不顾及子女,实在是无能为力。或者在我们不知不觉时,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受损了,已经成为“老小孩”的父母,已经不能正常地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了。如果真是老年人的错话,能劝就劝,实在劝服不了,把握住一个度,体谅对待就好。


和则久


很多人都不知道,老年人不同程度患有老年痴呆(又称:阿尔兹海默症),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去怪老人,要多关心陪伴!再说,我们小时候父母是怎么养育我们的?现在到了该回报的时候了!所以要忍忍忍!要耐心照顾好老人!自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特别是患老年痴呆的老人,认知能力明显变差,凡事都会有担心,表现出来就是“自私”或“恐惧”。所以,对待有这些现象的老人,一定不能按正常人的思维去和他们交流,一定要像对待婴儿那样去照顾!这样,他们才会有安全感。建议去头条了解一下阿尔兹海默症的相关内容。



老姜班长


你说老年人不顾及子女家庭幸福,就是瞎扯淡,常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都是父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每一个子女都是父母亲的每一根手指头,十指连心啊,那个做父母亲的不指望子女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快乐,极个别的人才会做出不一样的事情,还需要看子女是怎么样对待父母亲的,有些子女不顾及父母亲年老体脉,寂寞,孤独,空虚,甚至几个月,没有一个电话,没有一句话,两句话问长问短,关心,体贴,更谈不上照顾。做父母亲的心寒,现在的年轻人只知道自己的切身利益,心里根本就没有长辈,父母亲辛苦一辈子,人老了,身不由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你还想要什么呢?如果说父母亲身边还有一点积蓄,他是想着防病,防老,不可能全部积蓄给你,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老年人活一天算一天,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父母亲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打算,所以说做子女的需要理解你父母亲的心情,多体谅,多沟通,多交流,多关心,多照顾,常言道儿女自由儿女福,不要为儿女做牛马,做子女的需要自己努力创造财富,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力更生才能够丰衣足食。常言道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这样说呢,家庭富裕的人就不会去继续努力,这就叫坐吃山空。本人年龄65岁退休了住在儿子家里带孙女接送孙女上学放学,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辛苦了自己,为了子女夫妻日子过得幸福美满,退休工资每个月5300,给儿子还房贷每个月5000元,自己不抽烟,少量喝酒天天中午喝白酒一两,平时爱好运动跑步,做到早睡早起,生活饮食有规律,这就是我的心里想得,老年人的心里话。





袁老师164034506


是我们家老人的真实写照,任何事都必须依照她个人的意愿来,自私自利,完全不顾及子女的困难和感受,任何事都得以她为中心,个个都必须顺从她,脾气还特别暴躁,特别难以沟通,事事都要占上风,在她面前是无理可讲,无计可施,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