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说几万块钱的面包车跑几十万公里没事,几十万的轿车却毛病一大堆,对此你怎么看?

余家大院1


经常能在网络论坛里面看到一些车子出问题的帖子,然后下面会有很多跟平回复,说什么几万块的面包车,开了多少多少万公里,多少多少年什么事都没有,反而动辄几十万的轿车经常容易出现问题。每每看到这样的评论,我都表示不屑一顾。关于这个问题,我只想说,并不是说面包车就不会出问题,只是某些主观上的因素导致的,我们看到好像面包车,不怎么出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关于面包车的事。

面包车不会要求太多

我们都知道,面包车价格正常也就是几万块,可以说是非常便宜的,主要用途基本上就是拉东西,偶尔多拉几个人,因此,车主往往是更看重面包车的空间和载货能力。车辆用了大几年开了几十万公里后,基本上很难找到一辆完好无损的,比较常见的车辆问题有:车内异响、功能键损坏、玻璃无法升降、空调无法使用、方向助力损坏、车轮跑偏等等。可是这些对于车主来说,其实并不影响车辆使用,只要启动后能够正常跑得动停得下来,其他的都不是问题。至于什么车漆刮蹭、玻璃破碎粘胶带等都是常规操作。毕竟对于面包车的要求就是能拉货能坐人,只要能够满足这两方面,乘坐舒不舒适、车况好不好?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而且很多面包车往往是作为企业单位或者小工厂的送货车,中间经手的人非常多,由于车辆又不是自己的,所以使用者往往操作都比较粗暴。如果车辆出现什么问题,也不会想着会去修理他,更多的是会想说,反正就当做练手车就行了,能开已经不错了,修不修理,那是老板的事情。而老板们觉得,车辆只要能开,那就没什么问题,反正自己又不开。

私家车比较讲究

而花个十几二十几万买台,家用轿车,性质就完全不一样,车主之所以愿意花大价钱买台车,无非就是追求一个享受的过程。对于车辆的配置功能,操作便利性等各方面,要求都比较高。且不说车内乘坐,部分出现什么问题无法忍受,即便是外观稍微有点划伤都难以接受。甚至有些车主在新车买来,短时间内对待它跟对待亲儿子没什么区别。什么漆面镀晶、全车贴膜、停车必上车衣等等操作,就差恨不能扛回家供起来。在这样的心态下,无论车辆出现什么问题,都会无限扩大化,也就给人留下了一种几十万的车容易出问题的错觉。

面包车构造简单、轿车构造复杂

几万块钱的小车不会有太多技术出现,厂家也仅仅是装了一个车架、发动机、变速箱、传动系统等等最简单的东西,而且还都是怎么便宜怎么来,毕竟本身车价就已经很便宜了,还要盈利的话,就必须严格控制制造成本。而轿车上为了保证各方面的性能比较综合,往往会使用大量的电子配置、科技配置,以及技术含量更高的各种系统。因为本身价格会比较昂贵,所以在制造成本上会有大幅提升,而厂家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制造成本,相应的增加更多的技术和材料,但是车辆集合了越多的技术和电子装置,车辆出问题的概率就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其实面包车不是不出问题,只是出了问题之后,我们也不会去在乎,也不会非常刻意的想去修理它,原本对他的要求就非常低,车辆只要能跑能动,能停得下来就可以了,你也无法指望面包车能给你带来多好的体验嘛!另外,也由于越贵的车辆,装配了越多的技术和电子配置,导致出问题的几率远远比面包车来得大。正是因为这两点,让很多人产生了面包车的质量更加稳定的错觉。


鸿渐谈车


其实还得看人开再加上保养,说点实际的,本人名下有辆刚刚报废的长安面包,战绩是10年4月份入手,18年3月报废,实表35万7千多,其实我都不舍得报废,毕竟有感情了,无奈验车过不了了,外观已经伤痕累累,0.8的排量,每天一吨货起,发动机到报废都没大修过,到5000公里就该哪里保养就保养,本来想找人验车,想想算了,该换了,名下还有辆新胜达,13万公里比面包早两月入手,无奈就是太费油,何况北京这种路况,开的少,也没出过毛病,关键自己开车还得懂车,建议开车的人多看看车保养的视频和主要事项,也主要是本人是爱车之人,谢谢!


张浠妍的爸爸


是这样的!还真是这样的!

本人1998年-2007年,一辆长安化油器6331型面包车,20万公里后一直没毛病,准备一付"刹车片″也没换,至今这剎车片还在家里。20万后08年卖掉了,就按规定换机油保养,换了四只轮胎也只是180元/只的"佳通胎″!换过一个"启动马达″,一个发电机,一个蓄电池,也就100-200元之间的价!

很好用,长途,高速照跑,专为客户送"冷冻食品",装800-1吨左右的货,也办了一个"货运证″,否则,公路上各地"运管处"专门查你"面包车拉货″!查到?最少3000元,多者扣车罚4万元!

行车路线:合肥至皖西南,皖西等山区几个县。

现在车?长安"欧力威″1.4,2014年购入至今无毛病!

这国产车使用成本低!基本维修费没有,只要车不被人撞,基本不会进修理厂!

本人开车20多年,从没被扣分,摄录,贴条罚款,也无事故!就这牛逼!


用户黄山路老芋头


有人说几万块钱的面包车跑几十万公里没事,几十万的轿车却毛病一大堆,对此怎么看?

几万块钱的面包车跑几十万公里没事?真的是没事么?鄙人这十几年来碰过的面包车大概不下20台,没有太新的,当然也没有跑到几十万公里的,大多十五万公里以内,但这些车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漏风。。基本上车车都会漏风;个别的漏雨;还有的缺块玻璃、少个安全带、拉门关不上!这叫没有事么?跑起来呼呼漏风这事还小么?50万公里的轿车也不见得会漏风、漏雨吧?


所以说并不是几万块的面包车跑几十万公里都没有事,恰恰相反的是以载货为主的面包车跑个几万公里基本上哪哪都是事(尤其是拉水的面包车,垮的更快),所谓的没事只是面包的车主们可以容罢了,也从没指望它能像轿车那样表现完美!期望值不同,出现问题后的反应也不同!面包车漏风的比比皆是,但作为一个干活用的工具车,车主往往不会在意这些;而家用轿车要漏风了,那就是大事!除此之外诸如什么异响、顿挫、烧机油对几十万的轿车来说哪个不是事?而这些对面包车统统不是事,面包车可以直接用水替代防冻液,冻了、开锅了人家也不心疼!轿车行么?别说是那些几十万的轿车,就算是一辆几万的二手轿车,大部分车友也会给它用防冻液!

人就是这样,随着金钱、地位的不断提高,对人、对物的要求、标准也会不断提高!没有钱的时候为了吃饱而奔波,而有钱了即便是一顿顶级大餐一样能挑出一堆毛病!因为见识、角度、标准都提高了,已经不单是为吃饱、更为了吃好!人都不能免俗,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那时候吃顿KFC简直完美了,而现在大饭店的菜有时候都吃不出个好赖!说到底其实并不是几十万的轿车毛病多、几万块的面包毛病少,恰恰相反任何一辆载货用的面包车的毛病都不少!差别就是面包车有1万个毛病,车主都可以忍耐;而几十万的轿车有一个毛病,车主就忍不了!

说到底这就是由于不同的标准导致的不同的对待方式!十几年前鄙人也曾开过一辆好几手的微面,连ABS都没有(算毛病么),车子开起来四处漏风、整车无节奏的异响、后车门子变形关不上,可即便这样鄙人也没在意过、也没修过,因为饭都吃不上了还修它干嘛?对它的要求就是,能跑就行!而对于一辆几十万的轿车会采用这样的标准么?当然不会,别说漏风了,就算偶尔一声异响,都会令车主将车开到4S店好好检查一番!还是那句话,标准不同决定了对待的不同,车主可以包容面包车一万个毛病(只要能跑即可),但却忍受不了家用轿车的几个问题!所以几十万公里的面包车并非没事,只不过是“大病小治”,几十万的轿车也并非毛病一大堆,只不过是“小病大治”罢了!


非专业车评


确实有这种感觉,为什么说是感觉呢?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评估的话我认为市面上大部分轿车的车况要好于面包车。为什么会有题目所说的那种感觉呢?从这几个侧面就能管窥一豹:

1、买车

你去买面包车,销售人员会说“皮实耐用抗造”。你去买轿车,销售人员会说“舒适豪华有档次”。总体感觉就是面包车买的是工具,轿车买的是档次和享受。

2、用车



面包车司机说:“这车质量好,皮实,拉一吨多照样跑,发动机也好,大冷天一打就着,从来没给我搁路上”,说话间过减速带,伴随着哐哐两声巨响面包车弹跳着通过了减速带,车厢里的灰尘都被震起来了,全车发出吱吱嘎嘎的摩擦声,玻璃也震得哗哗响。



轿车司机说:“我这车有点问题,当车速到40的时候会有轻微的噪音,你不仔细听的话听不出来,而且冬天刚发动时怠速太高,半天下不来,不会是哪里出问题了吧”。



从以上情况能看出来车主对车况的期望值不同。面包车大部分都比较便宜,也没有太多高科技配置,故障率自然低,舒适性也不是它的特长,司机也能忍受各种噪音震动,车况恶化后引起的震动、异响都习以为常了,只要发动机能响,车胎有气,刹车能停就只管开。而轿车各种高科技配置全副武装,更注重用车感受,车况的轻微变化都能立刻表现出来。打个生动的比喻:大冬天早晨面包车启动后发动机剧烈抖动,最终勉强没熄火,车主说车况还不错,一次就启动成功了。而轿车发动起来后转速表敢有一丁点儿波动司机心里就紧张了,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了?

于是面包车在敲敲打打磕磕碰碰中叮叮咣咣开了几十万公里,而轿车则像襁褓中的婴儿一样在万般呵护下也开了几十万公里……


爱车大家说


“几万块钱的面包车跑几十万公里没事,几十万的轿车却毛病一大堆”,这句话说的显然比较片面。这要从以下两方面说起。

一、面包车相对乘用车来说,结构较为简单

面包车和乘用车(轿车、SUV)等的开发是不具备可比性的,否则,也不会出现“百年奔驰”、“百年福特”等词汇了,可能更多的是“技术五菱”......面包车造的好、销量高等,并不能成为乘用车技术的主宰,反而品牌力会降低、会被人看不起。


结构简单的话,零件组成也少。众所周知,轿车一般都是由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电气系统、车身系统、内外饰等组成的,其中囊括了大约2~3万个零部件,目前轿车的发展更是偏向于实用、时尚等,会添加更多的智能化、新能源电机等等新科技,这些技术的加入只能“做加法”。

面对如此多的零部件构成,理论上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好比拿三轮摩托和汽车比一样。



二、轿车相比面包车来说,有着更严苛的乘坐标准

正如你所说,轿车是花几十万买的,并且厂商也标榜着“静音”、“强劲”等词汇,所以,车主对乘坐、驾驶的品质都有着严苛的标准。比如,发动机无力、中控台异响、车窗异响、风噪大、胎噪大、座椅偏硬、悬架偏软等等问题,车主都会第一时间暴出来。这样一来,轿车给人的感觉都是毛病了。

但面包车就真的没毛病吗?显然不是。如果细究起来,面包车只会问题远远多于轿车的。乘坐感似拖拉机的面包车,我们根本不会再去挑剔其他毛病了。


以上原创内容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要了解更多汽车技术、资讯等方面知识,请关注“有车时光”。


有车时光


几万块钱的面包车跑几十万公里没事,几十万的轿车却毛病一大堆?其实这个问题细想一下很正常,这并不是意味着面包车的质量更好,而是主要有这两个原因。

面包车更简单

一辆几万块的面包车,除了三大件以外基本上顶多给你加个空调和收音机,但是几十万的轿车功能就太多了。多功能方向盘、液晶仪表、导航、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倒车影像、天窗、电动尾门、无匙进入、自动大灯、自动雨刷等等等。这些配置给用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车辆出问题的概率。比方说假设每个部件出问题的概率为1%,面包车只有10个部件,那这辆车出问题的概率就是10%,而几十万的轿车上有60个部件,那这辆车出问题的概率就是60%。汽车的功能越多,出问题的概率也会相对更多。

设计初衷不一样

很多人说一辆面包车拉货烂路都能走,开了几年啥问题没有,但是轿车就很金贵,不敢走烂路怕磕到底盘,也不敢超载。这是因为两种车的设计初衷就不一样,从底盘来看,轿车一般悬架系统都是以四轮独立悬架或前独立悬架后扭力梁为主,乘坐舒适性较好;而面包车的底盘一般都比较高,一般都是前轮独立悬架后整体桥结构,也有前后都是整体桥的,乘坐舒适性较差,但承载能力较强比较耐操。另外发动机也不一样,轿车的发动机追求动力、燃油经济性、轻量化,还要考虑排放标准,因此运用了众多新技术,带来了一定的故障风险,但是面包车的发动机没有那么多的要求,耐操省油低速有劲就可以了,而且一般用的都是成熟可靠的机型,这样一来出故障的几率大大减小。

最后,轿车的品牌更多,车型更多,质量也更加的参差不齐,所以有的车质量稳定性差也是正常现象。而且质量稳定性这个东西,并不是一定和价格呈现正相关的,不然路虎怎么一直被诟病小毛病多。面包车比轿车故障更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老司机侃侃车儿


经常在一些评论中看到有人说“几万块的面包车开了多少年都一点毛病都没有,反而几十万的轿车大小毛病一堆。”然而实际上是这样吗?很负责任的说,大多数情况下这都纯粹是一种错觉,真实情况是几万块的面包车比几十万的轿车毛病多得多。之所以会有面包车不容易坏的感觉,是因为我们主观上的期待并不同。当然这个问题还能聊更多,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说一说。


人们主观上对面包车的期望值很低

几万块的面包车,基本买来就是用来拖货的,功能性才是第一位,所以大家更加看重它的空间和载重能力。开了几十万公里,就算出现异响、漏风、门窗卡滞、动力不足、功能键损坏等故障,驾驶员也无所谓。哪怕是机械上的故障,比如漏机油、动力不足、换挡不顺、跑偏、方向盘加重、尾气难闻等问题,只要拧钥匙能启动、踩油门能跑、踩刹车能停,那就不是事儿。更别说什么剐蹭了,只要车没散架就OK。大多数人对面包车的心理预期本来就是能拖拖货,坐坐人,根本没有什么舒适性方面的要求,要求低了自然就更加宽容。再加上很多开面包车的人都是替老板打工,不是自己的车就更加不在意车况什么的了。所以往往并不是面包车毛病少,而是大家对它的毛病有极强的宽容性,甚至可以说是熟视无睹。

家用车的小毛病不能忍

而几十万的轿车就不一样了,车主花了大把的钱,买来是用来享受的。不仅要求功能配置不能有问题,动力操控不能下降,就连内饰和外观的整洁性都要崭新如初。在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下,只要车子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车主如临大敌,各种玻璃膜、隐形膜、添加剂对付着,就怕把车子扛着走了,在这种心态下什么问题都是问题,什么毛病都是大病,所以这就给人一种几十万的车毛病多的错觉。

客观上面包车的结构简单,所以故障种类少

几万块的面包车就不要指望运用什么复杂的技术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4缸发动机,材料还是铸铁的,变速箱也大多是手动的,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也都是最传统简单的技术。此外车内的舒适性功能那更加是能省则省,所以面包车总体来说油耗、动力、排放、舒适性表现都很差,这就好比一个成绩已经很差的学生再差还能差到哪儿去?最多也就是考20分和考0分的区别,换句话说不是面包车不会坏,而是它实在没什么可坏的了。即使坏了故障种类也很少,维修的成本相对低廉很多。

反观几十万的轿车,首先最复杂的就是发动机,V6、V8还得加上个涡轮,缸体都是铝质的,而且为了兼顾动力和经济性还会运用各种复杂的传感器和技术,什么可变气门、可变进气道、阿特金森循环、电子节气门、防爆震等等数不胜数。变速箱也清一色自动变速箱,悬架都是复杂的多连杆式,甚至还有可能用上气动避震,转向系统都是电子式,车内的舒适性和主被动安全系统完善。总之一句话,结构复杂自然出问题的概率就大,这就像你想让一个考100分的学生次次都不出错是很难的。

其实有很多汽车相关的观点,都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出了偏差。有些车主说自己车的空调突然不凉了,其实是天气更热了;车子动力不足了,是因为自己车技更好了。总而言之一句话,面包车并不比轿车质量更好。


马头人车库


在日常生活中,买面包车来拉货或者载客的私营商户比比皆是,因为面包车皮实耐用空间大,能装能载,日常代步也不错。因为要经常出车,所以跑了几十万公里的面包车并不少见。有人说,为什么面包车跑了几十万公里没啥毛病,而几十万的车却毛病一大堆呢?之所以会有这样看法,这些原因可以解释。

越复杂越容易出问题

面包车价格大多在几万块左右,一分钱一分货,所以面包车的结构、技术等都是相对比较简单。如发动机是铸铁的,技术上也采用比较简单的多点电喷。还有配置上也比较“乞丐”,不像几十万的车有诸多的舒适性配置,面包车要的是实用和可靠。而正因为面包车结构简单配置少,所以电子元件少,更不容易出现故障。反而也复杂越多电子元件的,故障率更高。

车主的容忍度

不是说面包车就不会又问题,随着车龄增长,加上面包车整天载人拉货到处跑,长期的高负荷运作下怎么可能没有问题?但是几万块的面包车,出了问题车主一般都是随便处理,反正不心疼,能继续跑就行。如果说自己花了几十万买了车,当然对其的各方面品质要求会更高。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车主对其的容忍度会很小。觉得花了几十万,这品质对不住这个价格。而面包车不同,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大家都懂。

结语:其实很多面包车都是问题一大堆,即便快散架了,只要能继续开就会继续使用。所以不少面包车就这样不知不觉就行驶了几十万公里,看起来没毛病。而买得起几十万的车,说明车主的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可能这辆车毛病有点多,没开多少公里车主就把它卖了,再换一辆车。所以给人面包车几十万公里没毛病,几十万的车毛病多的感觉。


车早茶


廉价面包车不是不坏,是因为它有些小毛病车主一般并不太在意。而且小面本身技术比较老,配置普遍较低所以故障率偏低也是正常的。

九十年代开过不少小面,其实遇到的毛病并不少。什么花键磨平了,球头坏了,灯泡烧了,散热不好,中控按键断了,减震漏油,水箱漏水,白金触点烧蚀,烧机油等等该有的毛病一点不少。有些小毛病自己拾到一下接着用,有些去修理厂也不过百十来块就能搞定了。那时候大修个发动机也不过千八百的事,换了环和瓦跟新的一样接着用。小面还有就是基本没什么配置,电器部分除了发动机相关的电路,电子设备几乎就是灯和收音机了,正是越简单毛病越少。

再看现在的小车,一水电喷机器,ECU。再加上有些喜欢自己装音响中控大屏的,倒车影像,行车记录仪,改大灯的乱七八糟一大堆。装这玩意的时候还舍不得找正规的给装,路边摊随便给你接线就给装上了。也不看功放和用电器的功率有多大,也不管你这条线的负载有多大,到时候不出毛病才怪,自燃了都不新鲜。

再有就是现在的发动机压缩比都高,小面的发动机都是自吸压缩比7-8左右。现在的发动机动辄10点几甚至13,14的高压缩比,甚至还代涡轮增压器,使得发动机工作环境更加严苛,对材料和散热要求更高。如果厂家稍有疏忽或偷工减料的情况自然故障率就会大大增加。

第三是小面早年日本开发出来本身定位是工具车,后轮采用的是钢板悬挂,舒适性不好但的确是皮实耐用经糟能拉货。本身设计也不是高速车型,能跑个一百一二恨不得油门都快踩进油箱里了。自重更是非常轻,空车动力传动和悬挂的负荷其实非常低。综合这些因素它的机械故障率低就很正常了。现在的小车特别是高速车型,长期在市区低速拥堵环境下使用故障率升高一点也不稀奇。高转速发动机长期处于低速情况下就积碳一条你就受不了。

所以说,技术进步与技术成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如我国大力推广的新能源纯电动车一样,技术本身并不成熟可靠,现有技术仅能保证它作为城区中短途通勤和家庭第二辆车的程度。而我们现在却是要用纯电来替代燃油车,这就让纯电动车诸多问题瞬间暴露无遗成为矛盾焦点。日产聆风是全球销量最大的纯电动车,它的续航里程仅有二百左右,但在国外卖得很好。可国内续航号称四百公里的纯电仍然显得里程焦虑不实用就是因此而导致的问题。同时,因为强行增大电池容量增加续航里程导致可靠性下降,甚至自燃也是技术不成熟导致的。因此,小面这种老式车型和现在的小车比故障率的问题,既有它车辆技术成熟的一方面,也有车主自身使用和心理定位的原因,不能一言以蔽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