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他/她写的哪一个作品给你的印象最深?

hybeng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作家就是余华,我相信很多人都对他不陌生,也读过他的作品,尤其是对他所写的《活着》印象最为深刻。


我第一次知道这本书的时候,还惊讶于怎么有书的名字叫活着,活着不是我们眼中最为平常的一件事吗?可是当我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才明白,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东西而活着。

读《活着》的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主人公富贵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苦难,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相继离世,到了老年,只有一头牛陪着他。


可是富贵抱怨了吗?他对活着失去了希望吗?都没有。他还是想好好活着,就像家珍、有庆他们还在他身边一样。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作品当中,都充满着苦难。为什么作家不给我们讲童话?因为那不是真正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是喜忧参半的。原先家庭阔绰的富贵是春风得意的,但是一场豪赌,让他一贫如洗,此时的他是后悔的;家珍对他的爱是令他温暖的,可是当家珍合上双眼离开他时,他内心是悲凉的。


这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这样的苦难才是能让我们找寻“活着”的意义的。

我很喜欢余华的作品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可以透过他的文字,看到我们国家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所发生的时期。


可是余华没有直接写那些大事件,而是写这些时期小人物们的生活。他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感觉自己好像就生活在那个年代,好像他笔下的人物,就是我们自己一样。


我觉得一个作家最成功的一点,莫过于让读者在他的笔下,找到时代的痕迹与意义,而余华,他做到了!


因为《活着》,我也更加关注余华,看了他的《许三观卖血记》,一如既往的苦难,一如既往的深刻,一如既往的喜欢!

前段时间看了他的《第七天》,印象也很深刻,所有的故事都是以回忆展现的,作品的气息也更现代化了,其中所表露出来的亲情,依旧让我感动,可能这就是余华吧,用最普通的故事,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受!


如果您也喜欢余华,喜欢《活着》,可以去找一些余华的其他作品阅读,我相信,他的文字一定会带给我们心灵上的撞击。



林忆南


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

那年,我还很小,大概上三年级,我家的读书气氛比较浓厚,上学回家的兄弟姐妹,除完成作业外,都是人手一本书,当时的我还认不全字,但受家里形势所右,也随手抓一本书,装模作样的读,然后就抓住了一本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

这本书,是我哥从图书馆借回来的,那时候只要自认为是“文学青年”的,都会读鲁迅,而我哥恰巧就是这样的。

我读书,是紧跟我家形势来读的,在我家的氛围中,不读书即被认为不合群。

记得那不是鲁迅先生的合集,只是单独的一本《狂人日记》,印象中是一本32K大小,白色的双胶纸,骑马订,印刷的也不是太好,当然,当时并不懂这些,是现在想起来的。

只是随意读一读,但当我读到“我捏起筷子,便想起我大哥;晓得妹子死掉的缘故,也全在他。那时我妹子才五岁,可爱可怜的样子,还在眼前。母亲哭个不住,他却劝母亲不要哭;大约因为自己吃了,哭起来不免有点过意不去。如果还能过意不去,……”立即便惊恐起来,因为年龄不大,理解力有限,合上书用惊惧的眼睛看着我哥,心想“难道我哥想吃我?”但在心里又主观的想,这本书的话可能有其他意思,并不是书中所直接写的真正的吃人。

在看了这本书的晚上,一夜惊梦,都是有关吃人的梦。

第二天,悄悄的带上这本书,向语文老师请教,记得当时老师讲了很多很多,但记住的只有三个意思,第一,这本书是写吃人的封建社会,但不是真正的吃人;第二,不能从表面的字句去了解一本书,每本书都有中心思想;第三,要多读书,读书可开阔思维。当然,第二、第三个意思对当时的我来说,无关紧要,最关键是第一个可以释去我的性命之忧,不要担心被哥哥姐姐们吃掉。

放学后,就兴高采烈的回家了,应该是表情谄媚的向哥哥姐姐们问好,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眼里的狐疑。

从此后,就喜欢上了鲁迅。


天边的玫瑰园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东坡才华出众,人所共知。一个人能同时在诗词、书法、作画、散文等方面都堪称大家的,历史上并不多。然后才华并非我最喜欢苏东坡的唯一原因,更是因为他还具有非凡的阅历和人格魅力,在气质、胸怀、品格方面也有令人折服的力量。


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就如同一本乐观主义的教科书

苏东坡为人正直不阿,为官清廉,属于那种“君子群而不党”的人。他虽然反对王安石变法,却从来不针对王安石其人;他虽然站在范仲淹队伍,却又不是凡是附和。

苏东坡这种为官作风其实很不适合混官场的,后来终于受到“乌台诗案”的牵连,数番被贬,足迹遍及密州、黄州、杭州,甚至远至广东惠州、海南嶦州。被贬之人,所到之处莫不是穷困缠身。甚至在这些被贬的时间里,妻子儿子相继逝去。

如此种种的打击,放在一般人身上,只怕是长吁短叹、悲观失望了。即使是李白也发出“总教浮云能比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但是苏东坡就是苏东坡,他是那么的独一无二,财富、前途、自由的失去,亲人的逝去,却挫败不了他那颗乐观、豁达的大心脏。他把这种乐观写进他的诗词里,勉励自己,也鼓励了旁人,例如这首《定风波》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何等的镇定!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何等的乐观洒脱!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何等的淡然自如!


苏东坡伟大的咏月词和兄弟情

苏东坡拥有伟大的才华,却又不像李白那样持才傲物,他是“词仙”,却又是普通人,孝父母而亲兄弟。这从他那首千古传诵的《水调歌头》便可深刻体会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一首在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它情感真挚,构思奇拔,用词传神流畅,一气呵成,想像力丰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胡仔在《苕溪渔隐业话后集》中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用兄弟的思念之情贯穿其中,完成这样一首伟大的作品,不能不说苏东坡兄弟之情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


苏东坡感人肺腑的悼亡词和夫妻之情

苏东坡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在她深爱着的妻子因病去世后,他把亡妻安葬后,为她守墓三年,并在坟墓所在的山岗上种下几万课松树。

在某个晚上,苏东坡梦到了妻子,梦见妻子就坐在从前的小轩窗前梳妆。苏东坡梦醒后,积压多年思念亡妻之情终于忍不住流淌出来,挥笔写成一首感人肺腑、闻者泪下的悼词: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东坡这首悼词,写得情深意重,真挚动人,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这是苏东坡少有的伤心词,正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啊!


苏东坡的咏古怀旧之词,少有人相比

咏古怀旧,是古今往来文人墨客的惯有题材,苏东坡正是个中大家,例如下面这首也是我最喜欢的苏东坡作品之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念奴娇》真是苏东坡本色之作,写的气势磅礴,笔墨纵横,淋漓尽致,使人读后对当年那场战争油然生出向往之感,又身不由己跟随着苏东坡的笔锋感叹人生如梦。

此等功力有谁可比?唯辛弃疾而已。


唐宋散文选八人,苏东坡是其中之一

唐宋八大家,文学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字。但是和王安石、韩愈他们不同,散文并非苏轼专长,即使这样,苏东坡还是能跻身其中,这不能不让人感叹苏东坡的博学多才。


且看苏东坡散文名作《赤壁赋》一个段落: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写得多好啊,人不怕财富贫乏之穷,因为有才华,有胸襟,你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就如同苏东坡这样。


苏东坡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一个已经号称“词圣”、“唐宋八大家”的人,却还跨界和书法巨匠黄庭坚、米芾、蔡襄并列,这人是不是天才?我这样问是不是傻?

书法我实在是一窍不通,所以这里就评论了,历史早有公论。


名人论苏东坡

对于苏东坡的诗:《原诗》形容他的诗:“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对于苏东坡的词:“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

对于他的散文,和欧阳修齐名,合称“欧苏”。

对于他的书法: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对于这样的苏东坡,我能不喜欢?

苏东坡无与伦比的才华,正直忠义的品行,乐观豁达的心胸,重情重义的秉性,都是我最喜欢的。


而他的作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都是我最喜欢的作品。

谢谢~


文药书生


在众多作家中,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路遥。先简单介绍一下他: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家贫7岁即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完成百万字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于1991年获茅盾文学奖。此外还有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作品。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一、喜欢路遥的原因

1、路遥跟我一样,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再就是,路遥在七岁时过继给了伯父,而我也被过继给了叔父,冥冥中我对他有种同病相怜之感,而他的英年早逝也让我无限感慨。

2、路遥写出的作品大多都围绕农村生活展开,与我的童年少年时期生活相类似,读起来让人觉得倍感亲切——无论是让他名声大噪的《平凡的世界》,还是他的成名作《人生》等作品。

二、喜欢路遥作品《人生》的原因

非要说最喜欢,而且没有之一的他的作品,那么我会在众多作品中选择他的《人生》,因为这本书所描述的生活和主人公所处的境地与我很类似,也因为主人公高家林身上的特质深深吸引和鼓舞了我。

1、高家林身上有很多闪光点

高家林身上充满了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比他父亲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与当时留守农村的少年的我,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并激励和鼓励着我向高家林那样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逃离农村,去想去的城市和远方。

2、高家林最后的处境让我懂得:做人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至少要有生活的退路。那时我想,如果梦想达不成,最不济还有老家作为我最后的留守地,就像高家林在失望之余回到他的村庄。

3、高家林的爱情满足了一个少年对爱情的幻想

男主人公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很现实,也很梦幻,那种逐渐发展到最后成为悲剧的结果,让人慨叹,却又让我满足了对于爱情的所有幻想。

4、路遥笔下的句子,曾在时光洪流里给我很多的精神鼓励。

比如下面这些让人深有感触的句子:

1、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2、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3、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

三、结语

虽然《人生》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但路遥其他的作品也让很多人喜欢,包括我也是。我觉得,只要一个作者的作品能让人从中有所收获,就是成功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样的感受,欢迎和我交流。


顾南安


俄罗斯古典作家果戈理是我最喜欢的一位作家,他的代表作《死魂灵》《钦差大臣》早已读过多遍。人民文学出版社早年出版的《果戈里选集》及近期出版的《果戈里文集》已通读过。果戈里(1809一1852)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俄国文学中的“散文之父“。

果戈里的创作道路是从中短篇小说开始的。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彼得堡故事》。这是果戈里对沙皇时期首都生活观察和思考的产物。小说集从各个层次展现了彼得堡两种不同阶层中的社会生活:一方面是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穷困潦倒和痛苦屈辱,一方面是投机钻营,追名逐利的大小官僚的厚颜无耻和志得意满,花天酒地。通过对比描写,作者对不公正的社会表示了强烈的谴责。

今天介绍一下故事中的名篇《涅瓦大街》,这是一篇暴露性很强的作品,涅瓦大街是著名的闹市区,这里熙熙攘攘,万头攒动,有衣冠楚楚的达官绅士,有花枝招展的贵妇淑女,触目皆是大礼服,花领结,蜂腰纤足,珠光宝气,举止高雅,神态自若之人…,而穿插其中的是衣衫褴褛,瘦弱矮小,满身肮脏的庄稼汉,手工艺匠……。

在这一背景下,小说的两个人物,青年艺术家庇斯卡辽夫和中尉军官庇罗科夫出现了。年轻艺术家庇斯卡辽夫是位善良,熟情,富有理想,然而贫穷潦倒的画家。他专心于艺术,追求真,善,美,他真诚地相信人的外表之美和心灵美是统一的。有一晚上他和朋友庇罗果夫中尉在涅瓦大街散步,看到一位黑发美人,不禁为之倾倒。在他眼里,这位艳美无比的姑娘简直就是天仙下凡,这等光艳照人,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中之佳人。在朋友的怂恿下,他紧随美人身后而去。但使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看到那姑娘的居所,零乱肮脏不堪,活象一个妓女聚合处。莫非那位美人是一个妓女?他不敢相信这是真实,也並不因此失望,他相信,像这样美妙无比的灵魂是决不会自甘堕落的,一定遭到了什么不幸而堕入风尘的。他下决心拯救这位少女跳出火坑。但经他苦口婆心,再三规劝,那姑娘就是不动心,他希望她抛弃旧生活和自已结合,组建家庭生活,可这一良苦用心却遭到女方的嘲笑和拒绝。艺术家庇斯卡辽夫所追求的美的理想被冷酷的现实击得粉碎,幻想破灭了,结果,他在绝望和狂乱中自杀了。在这里,作者提出了美的理想与丑恶现实的矛盾问题,说明在当时这个社会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被扼杀了,美根本不存在,那些从表面看来似乎很美的东西,其实都是虚假的,骗人的,想在丑恶的现实中寻找美,只会令人失望。

而与青年画家不同,中尉庇罗果夫是玩世不恭,寡廉鲜耻之人,他的生活目标就是寻欢作乐,在穷奢极欲的彼得堡社会中,他适得其所,如鱼得水。他也遇到一位金发碧眼女郎,他以为是位供他玩弄的妓女,于是尾随跟踪,结果发现人家是良家妇女。但他不甘心,不罢手,几次上门搭讪,挑逗,最后被女人的丈夫臭骂一顿,饱以老拳,给扔出门外。当的气得那位庇罗果夫怒火中烧,愤恨之下,扬言要控告,报复。可当他走进点心铺,吃了两个美味的馅饼后,一腔怒气烟消云散,兴致勃勃地去另找女人,参加舞会去了,而且整个晚上过得愉快极了……这位花花公子也没失眠。

两个不同的人的不同结局,这命运…“善良,正直,献身理想的艺术家在彼得堡无立足之地,而像庇罗果夫这类既无德无能,只知吃喝玩乐的庸碌之徒,却在此如鱼得水,优哉优哉。这就是旧俄时代彼得堡生活的缩影,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幻影!作者的感慨,饱含着作家对丑恶现实的愤愤不平。

仅从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中,我们可以确认,十九世纪俄国古典作家果戈里是伟大的,他眼光是锐利而深刻,他的艺术魅力是永恒!





浙江湖州罗林


最喜欢沈从文了,喜欢他的文笔,朴实、温暖,浑然天成,不矫揉造作。最喜欢沈先生的《边城》,像一首田园牧歌,是我心中向往的世外桃源。

在茶峒山城,老人带着外孙女日复一日在溪中为来往行人渡船,“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但凡事需求个心安理得,过渡人每每过意不去,总是上岸前向船上抛几个铜钱,而老人必定追上老远硬是将钱塞回到过渡人手里,有时甚至推搡得双方面红耳赤,但大家皆是善意,末了行人只好接过钱哈哈大笑地走开了,老人亦微笑着轻松地回到船上。逢上了端午节等节日,老人想有些人进城看完龙船比赛天黑还要赶回家吃饭,便比平常多渡些时间,绝不让任何一个人渡不了溪。

老人有一个天真烂漫外孙女叫翠翠,一老一少相依为命,城里船总顺顺是一个大方洒脱之人,两个儿子——老大天保、老二傩送,亦都是一等一的年轻有为的好青年,天保喜欢翠翠,派媒人两次向老人提亲,老人都回答说看翠翠的意思,而翠翠总是不置可否,傩送也喜欢翠翠,翠翠也喜欢傩送,可是少女的情愫总是难以捉摸,往往表现得羞涩而又内敛。天保得知翠翠喜欢的是老二,心中愤然,决定外出下河到外地,不幸的是意外身亡,而顺顺和傩送父子却将不幸误怪罪于老人身上。

老人已经七十岁了,自知命不久矣,一心想为外孙女谋一门好亲事,当然,顺顺家两个儿子老人都欢喜的紧,之前不知道翠翠中意哪个,后来知道了,翠翠却表现得不尽如老人的意,以至于顺顺父子对老人印象逐日变差,“老的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老人看出了翠翠像她的母亲一样有着倔强强硬的性格,所以关于婚事一直不敢对翠翠挑明,总是旁敲侧击,而翠翠似乎心里朦胧,也总是表现得漫不经心,以至于老人不得不多在顺顺方面努力。可是,老大天保的死让老人无形中背了黑锅,老人对提亲的努力也愈发成了自讨没趣,最终郁郁成疾,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随着溪边白塔的坍塌而溘然长逝。

翠翠暂且在城里杨马兵的照料下,两人依然在溪边渡船,只是少女心中多了份希冀,不知那个彼此欢喜的人儿外出何时回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第一遍读,完全没有感觉,第二遍读,觉得真好,文笔清新,语言柔美。茶峒山城是一片未受世俗侵染的地方,民风淳朴,大家没有人会计较利益得失,人人怀里揣着一颗朴实浑厚的心。与现下的社会相比,可不就是一个世外桃源,所以往往会令人心往神驰。老人的为人,老人的敬业精神,以及老人对外孙女默默的爱,都让我觉得温情脉脉,老人的死让我有了些许的怅惘,毕竟他没有亲眼看到外孙女最后的归宿。





铁蛋不说话


国内作家喜欢路遥,他是黄土地的儿子,他热爱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他通过《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性,全景式地表现出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他是是时代的巨人,也是文学的巨人。

美国作家安德烈·艾席蒙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本书值得一读,讲的是两个同性恋之间的故事,18岁男孩爱上了比他大20岁的男人。本书把自己的心理想法以细致入微的手法描写的淋漓尽致,用词恰当,很有画面感和代入感,作者的这种细腻的情感和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比如这段:那不是激情的火,也不是毁灭的火,而是叫人瘫痪的东西,像子母弹的火那样吸光周围的氧气,让你气喘吁吁,因为内脏受到了撞击,而真空状态会撕碎鲜活的肺组织,让你口干舌燥。

再比如:我从来没想到他的碰触会令我如此慌乱,这完全就像处子第一次被心上人碰触时的感受。

在国内,性教育不被接受,觉得不好意思,甚至耻辱,但是,这才是我们成长必须要修的一堂课,父母应该在孩子懂事的时候教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要尊重男生女生,而不是避而不谈。

在国外,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我们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只注重结果,却忽视了过程,殊不知,过程才最值得人留恋,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地方。

我们很多人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没有了灵魂,如同行尸走肉,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想要怎样的人生。

多读读好书,书会告诉你答案。




邹佩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谁,她所写的哪个作品令我印象深刻?

因为本人热爱看书,所以喜欢的作家从古至今,由内到外,都是有的。不易分出到底是谁在我心里更胜一筹的。所以在这里就分享给大家一男一女我所喜欢的两位作家吧。

男作家就是大冰了,虽然他常常称自己只是个野生作家罢了。也虽然他每次出版的书籍,他的为人……常常被众人议论纷纷。

其实这其中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或许大冰作品不是很完美,对于文学作品来讲的话,但是也没一些人说得那么不堪,主要是看定位。至少当睡前故事还是很好的。

喜欢大冰说的一句:“并不指望让全世界都喜欢我,所做的一切只为让我更喜欢我。”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弥陀佛,么么哒》里的那个玩鲨鱼的女人,让我知道了小芸豆这位传奇女子。

书的刚开头是这样的,她说:你知道吗?走遍了大半个地球,才明白这两个字多么弥足珍贵。我问是哪两个字。她轻轻地说:担心。

记得也有人评价她是个长得像林黛玉的孙二娘,那人是拍电影的,导演冯小刚。的确,很好看。

小芸豆她常常分享着环球探险纪实拍摄视频,也传递自然环保理念及动物知识科普,真好。所以被大家冠以“新锐女探险家”的称号。

要知道一个女生能成为探险家,就很不易了。她还不仅如此,她会潜水,攀岩,攀冰,打南拳,开帆船……普通女生会的绘画,弹钢琴,舞蹈……就更不用说了。常常给我们惊喜。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她不混娱乐圈,可却和众多艺人,当红明星等是好友。

分享些大冰的一些语录吧,这些都是作者多年阅历下思考的结果吧。

情义这东西,一见如故容易,难的是来日方长的陪伴。

追求最适合自己的东西,就是追求的意义。

该来的、该去的总会如约发生,就像闪电消失后,是倾城之雨洗涤天地人间。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惜缘即可,不必攀缘,随缘即可,无须强求。


女作家就是三毛了,怎么说呢,都是有故事的人吧。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说的就是她了。

虽然她出版的书籍蛮多的,当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那本《撒哈拉的故事》,真的是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上的奇葩。

这本书里面也是有很多章节的,里面的《白手成家》,挺好玩的。

最后,也分享几句有关于她的语录吧:踮起脚尖,我们就能离幸福更近一点吗?

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

知道吗,男孩站在女孩的左边是因为那样可以离她的心更近一些……


君好哇


1、曹雪芹:红楼梦;2、罗冠中:三国演义;3、施耐庵:水浒传;4、鲁迅:故乡;5、茅盾:白杨礼赞;6、周作人:乌蓬船;7、朱自清: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8、张中行:负暄絮语;9、钱钟书:围城;10、沈从文:边城;11、周立波:暴风骤雨;12、刘白羽:红码瑙集;13:杨朔:雪浪花;茶花赋;14、秦牧:贝壳集;艺海拾贝;15、孙犁:荷花淀;16、汪曾祺:大淖纪事;17、路遥:人生;18、杨沫:青春之歌;19、梁斌:红旗谱;20、杜鹏程:保卫延安;21、周国平:守望的距离;22、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23、梁衡:梁衡散文集;24:王充闾:王充闾散文集;25、鲍尔吉.原野散文集。(国内部分)


沧海一粟172978748


很高兴受邀来回答此问题。

我最喜欢的作家是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是最爱。

希望回答能有帮助。

宏结岷山诗词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并原创诗词文学作品,在账号里面的文章栏目里面发表了部分诗词作品。欢迎品鉴和建议,关注宏结岷山诗词,更多干货,一起交流吧,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