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我冒昧說一下中國小孩兒

最近遇到很多中國小孩兒,有些陌生,有些是認識。我觀察他們,發現有一箇中國很多小孩兒共有的特徵。


中國小孩兒不懂事情的難得。

我冒昧說一下中國小孩兒


我觀察中國父母們怎麼對待小孩兒,我看到很多父母給的不是教育,而是交易。


我有一次和西瓜的幾個中國人的朋友一起去泡溫泉,其中有一個爸爸帶孩子。我們泡露天溫泉時,小孩開始鬧著在溫泉池游泳,大聲喊叫,旁邊還有別的客人,從他們表情看出來他們很煩惱,因為他們想要安安靜靜地泡泉除掉疲勞,旁邊有一隻鬧著游泳的小孩兒怎麼能很放鬆地泡?當時小孩的爸爸跟孩子說了一聲“你聲音小點,不要游泳”。但爸爸的提醒,對小孩一點屁影響都沒有。我看爸爸的態度,也並不是很認真,很用心嚴肅的說,所以對小孩把爸的提醒不當一回事。


當時我提醒了小孩不要游泳,他被一個不是很熟的叔叔提醒了,所以他停止鬧了。爸爸接著說“你別再鬧了,要是再鬧了今天晚上不讓你玩遊戲。”


泡完澡了,在溫泉大廳跟女性們集合,在溫泉大廳有一個小超市。那個小孩看到那裡有很多餅乾,開始挑餅乾,他挑餅乾似乎沒通過一點思考,隨心隨意拿了很多。他媽媽說“我們現在不買餅乾,我們上午在超市已經買了很多了”“但我很餓”“我們現在去吃飯,你忍著”“我現在想吃”“如果你現在聽話了我們這週末帶你去~~玩兒。”


我冒昧說一下中國小孩兒


我當時心裡一直想:這不是教育,是交易。


難道在公共場合考慮別人不打擾別人是因有懲罰才能做到的嗎?小孩停止自己不負責任,很任性買餅乾,難道是一件要賞小孩的美德嗎?你不覺得你們這樣下去,小孩越來越狡猾?”


我觀察小孩,真的太經常看見很狡猾的小孩。


(在餐廳聚餐)

(點菜時)

小孩“我想吃麵!”

媽媽“好,那我點一碗麵了”

(別人點的炒飯先上來了)

小孩“媽媽,我想吃那個。”

媽媽“但你自己點了面呀”

(面上來了)

小孩“我不想吃這個,我想吃炒飯。”

媽媽“那我把我點的蓋澆飯給你吧,跟我的換。”

小孩“我不要蓋澆飯,我就想吃炒飯”

媽媽“你不能這樣”

小孩“那我不吃了”

媽媽“你不能不吃,你要吃”

小孩“我不吃”

媽媽“哎呀。好了好了,那我現在點炒飯了”


我冒昧說一下中國小孩兒


小孩罷工了,採取“不吃飯”的行為威脅媽媽。媽媽決定跟小孩交易,為了阻止小孩罷工,媽媽讓他再點炒飯。小孩贏了。但我心想,“你把廚師用心做的那一碗麵當成什麼?你就那樣很任心地仍了?雖然你媽付了錢,但也不是你賺的錢。即使你們付了錢,也不應該亂扔廚師個你用心做的面,你以為你是什麼?”


要我舉我看過的中國小孩的任性舉行,幾乎是不勝枚舉。


因為小孩懂父母,父母倒不懂小孩,每次小孩想要什麼,他們都能想到辦法得到。


我看那些被寵壞的小孩兒們,我發現他們有共同點。他們都“不懂事情的難得”。


我們活在人世並不容易,遇到各種挫折折磨困難困擾。人生人世,並不是有困難時都能得到幫助,得到幫助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是一件很難得的事。因此有人跟你伸手,你衷心感謝。


本來,無論是什麼小事情,人幫助人,是一件難得的事情。


有人給你做飯,有人給你洗衣服洗碗,有人給你打掃整理房間,有人給你買菜買餅乾,有人送你禮物。我說的不只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事,還包括各種服務。把街頭弄乾淨的清潔工,為了讓你開心吃飯給你服務的服務員,廚師,考慮使用人的舒適與方便研發馬桶的人,研發車的人,給你提供特別舒適空間的酒店以及員工等等,我們每天的生活裡,包滿許許多多別人的好意。但這好意,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有些人的服務有好意,但也有很多自己服務中沒有含好意的人。無論是你收不收錢,無論給你服務的人你熟不熟,每一個好意是很難得的。但很多中國小孩不懂事情的難得。


我冒昧說一下中國小孩兒


很多小孩,把很多好意當成理所當然的。很多小孩,以為世界以他們為中心旋轉,只考慮自己。很多小孩,不管自己的行為打不打擾別人,只要自己不受到損失(懲罰),就很任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我每次看那些寵壞的小孩,心的哪裡還覺得有點可憐。他們不懂事情的難得而很任性的做事情,但我很少看到他們得到真正的滿足。


有些小孩,吃到一個自己喜歡吃的餅乾,就很滿足,甚至很感謝父母給他買。一年一次的生日,父母給小孩買了一個那小孩一直想買的玩具,那小孩感到極其滿足,極其感謝父母。


但也有有些小孩,自己想要的,總是父母給,父母把東西賣給他們,對於他們來說是個交易。當父母給小孩買了個禮物,小孩會開心但不滿足,也不怎麼感謝父母(覺得這是應該的),也容易轉換心意去想要別的。


不懂事情的難得的小孩反而心窮,很多人給他的好意,因為不能欣賞其價值而不滿足,不感謝。反而,懂事情的難得的小孩心很富裕,一個人給他的一個好意,因為欣賞其價值而很滿足,很感謝。


我覺得,你真要小孩的幸福,你要培養小孩,培養成一個從心底說「ありがとう(謝謝/難得)」的人。就是,培養孩子培養成一個能欣賞別人的好意的人。


“因為我是你的父母而我愛你”的“愛”,並不難得。但“因為我愛你這個人而我愛你”的“愛”,極其難得。小孩總是考驗你的愛。


我冒昧說一下中國小孩兒



文章作者內藤要Naito Kana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