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云南也是非洲猪瘟的疫区,规模猪场得非瘟的极少,主要是小猪场,为什么?

草木七舍


概率问题,首先规模化的养猪场各个省份都是少的,云南大的规模化养猪场也少。但是,规模化的养猪场对猪瘟,猪疾病的防控都是有一套系统流程的,包括远地,污染物的处理,饲料的选择和运输,生猪出栏拉出,日常消毒等等,都是有一套规范化的操作,所以,对非洲猪瘟和其他传染病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当然,如果工作人员粗心大意,一样挨上非洲猪瘟的。

而小猪场,大家也知道资金有限,在一些设施上是没有投入的,如果附近有非洲猪瘟出现,被传播的几率极大,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为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多,基本无治疗。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猪都是正常死亡的。


汪汪看点评


你信他各鬼,大猪场灭门的大巴,他们没有报出来而已,广东死亡母猪大到80%,广东养猪大区只有20%的猪了,你说呢?广西博白你知道的是只报了一头,几乎留下的也就20%左右了,大大小小猪场几乎没了,主要是太密集了,其他我也就不说了,你说那个公司没有挨,就扬翔这边保住的猪比较多了,我现在还在猪场外围巡逻呢!温氏,大北农,牧原大公司也有死的差不多呢,都来我公司学习防非保猪了








全州鲜品百果汇


云南也是非洲猪瘟的疫区,规模猪场得非洲猪瘟的极少,主要是小猪场,为什么?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中旬爆发以来,至今已历时近十个月。到去年底,黑、浙、苏、徽、辽、湘、云、蒙、贵、鄂、渝、川、晋、吉、京、津、沪等17省市爆发过非洲猪瘟疫情。到2019年4月,全国不是疫区的极少。


图为猪瘟疫情封锁区内,工作人员在向地面倾倒消毒液。

利好的消息是,据农业农村部通报,截至6月16日,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37起,其中今年以来发生38起,月均发生起数明显减少,且均为点状发生。目前,已有26个省(区)解除疫区封锁,生猪调运秩序逐步恢复。

从统计上看,到2019年1月底,云南省已有5例非洲猪瘟病例报告。当然,比起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还算是少的。



从目前我国疫情看,非洲猪瘟这种病毒性传染疾病,并不分大规模养殖场,还是小型养殖户,都有感染该疾病的可能。


据农村农业部公布的传染途径,认为主要有三种:

1、\t生猪及其产品跨区调运。异地调运引发的疫情占全部疫情的19%;

2、\t餐厨剩余物喂猪。因此餐厨剩余物喂猪引发的疫情占全部疫情的34%;

3、\t人员与车辆带毒。这是当前最主要的方式,引发的疫情占全部疫情的46%。

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态势



目前,各地所采取的防控措施是:

1、车辆控制:收猪车辆尽量远离圈舍,车辆喷雾消毒后装猪。猪只出售前提前选好,一经装车严禁返回。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2、用具控制:售猪后对用具、雨鞋、衣物、出猪台等用具消毒,猪舍工作人员不参与装车。

3、严格消毒:合理选择消毒药,最有效的消毒药是10%的苯及苯酚、去污剂、次氯酸、碱类及戊二醛。碱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氯化物和酚化合物适用于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酒精和碘化物适用于人员消毒。

4、频繁消毒:疫区周围猪场每天消毒3~5次,连续7天,之后每天消毒1次,持续消毒15天;疫区临时消毒站做好出入车辆人员消毒工作,直至解除封锁。

5、媒介控制:疫区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6、饲养控制: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由此措施可以看出,所制定的应对措施,基本上针对主要传播途径进行管控。


云南最先发生非洲猪瘟的疫点是昭通镇雄,2018年10月即收到疫情报告。具体发生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在随后的全国性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云南的疫情一直得到较好控制。

个人认为:从自然区域上,主要得益于云南高海拔的地理优势。强烈的紫外线,是病菌、病毒的天然克星;从生产区域上,云南养殖场密度不大,场之间间隔较远。各场之间流动性较小。另外,云南养殖场使用泔水喂猪的现象较少。或许正是由于“云南特色”,原来的养殖短板,反而大大降低了非洲猪瘟的影响。

我还记得“非典”的时候,虽然云南也处于非常紧张状态,但云南发生“非典”病例的报告几乎没有。我们可以统计一下传染性疾病在云南的发生情况,大致上会发现这一特殊现象。

当然,由于云南养猪届的朋友及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行动起来,采取了必要措施,才避免非洲猪瘟危机在云南大面积爆发!

我们从非洲猪瘟病毒特点来看:

1、 病原:非洲猪瘟病毒属于DNA病毒目,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成员, 是一种具有20面体结构,直径为175~215nm, 基因组全长170~190kb,含有151个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50~200种蛋白,具有囊膜的双股线性DNA病毒。非洲猪瘟可分为23个基因型。

2、 特性:

a)\t该病毒为囊膜病毒,能够抵抗蛋白酶的作用,对乙醚及氯仿等脂溶剂敏感,但易被胰酶灭活。病毒在ph4~10的溶液中比较稳定,但对温度非常敏感,病毒可在5℃的血清中存活6年,56℃加热70min或60℃加热30min可使其灭活。

b)\t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能够在污染的环境中保持感染性超过3d,在猪的粪便中感染能力可持续数周,在死亡野猪尸体中可以存活长达1年;

c)\t病毒在肉制食品中亦比较稳定,冰冻肉中可存活数年;半熟肉以及泔水可长时间存活;腌制火腿中可存活数月,未经烧煮或高温烟熏的火腿和香肠中能存活3~6个月;4℃保存的带骨肉中至少存活5个月。

3、 宿主: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它动物不感染该病毒。

4、 媒介:软蜱是非洲猪瘟的主要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按软蜱的生活习性,在云南分布也很广。钝缘蜱比硬蜱更能适应干燥和高温环境。因此,具有传播该疾病的媒介基础。据此,我们可暂时认为,云南绝大区域的钝缘蜱并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因为,一旦钝缘蜱携带该病毒,蜱与蜱之间的非洲猪瘟病毒能够通过交配、经期、经卵等方式传播。

有实验表明,人们在爆发非洲猪瘟一年后的疫情地区采集蜱虫,使其在饥饿状态下保存3年以后,还是能在蜱虫体内检测到非洲猪瘟病毒。可见这种蜱虫生存的地区,就很难彻底剿灭非洲猪瘟。

所以,云南养殖场的大佬们,不要掉以轻心。千万要注意猪场生物安全,一刻不能放松。

天然有利的条件,使我们在非洲猪瘟这场灾难中损失不大,但饲养管理、生物安全问题,一刻不能放松。


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


小猪场是农户分散养猪的一种家庭副业生产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年出栏猪数一般在100头以下,不能全年均衡提供商品猪;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一些精料,饲养管理较粗放;猪舍较简陋;卫生防疫较差;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生产投资低;劳动生产率低;所以易得传染性疾病!


规模化养猪是养猪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简称,指养猪生产规模的大小。与传统养猪相比,其主要特征为:年出栏上千头或更大规模、基本采用四阶段生产流程(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保育、生长肥育),“全进全出”生产工艺,全年均衡提供商品猪;采用优良品种;自繁自养或专业化经营,繁育体系健全,使用混合或全价配合饲料;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有必要的机械设备,注意冬季和夏季猪舍的环境控制;卫生防疫较好;经营管理水平较高;所以患传染性疾病较低!!!


不管是规模化猪场,还是散户只要做好猪场的疫各项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自己的损失!!!

谢谢大家阅读!如有不正之处请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欢迎大家关注“兵团娃”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兵团娃


当然不只是小猪场,只要是猪都会感染非洲猪瘟病毒!规模化猪场发生非洲猪瘟概率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比较好,一般猪场要求隔天甚至一天消毒一次,而且严禁外来人员的造访,再者外来的拉猪车和运输饲料的车都会进行严格的消毒措施,这样就不容易将非洲猪瘟病毒带入猪场。

还有关键一点就是一些散养户习惯使用泔水喂猪,泔水中虽然本身不会携带非洲猪瘟病毒,但是泔水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很容易被非洲猪瘟所感染,因为饭店用的肉等食材都有可能携带,一旦携带了非洲猪瘟病毒就可能传至猪场内导致猪场发生。

所以,大家也不要有非洲猪瘟只感染散养户不感染规模化猪场的错觉,只要是猪都会感染,规模化猪场不会感染就是因为他们生物安全做得好,非洲猪瘟病毒没有传入猪场的机会,这样自然就不会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养殖老农李柯


传播非洲猪瘟的几个主要途径:

1、运猪车辆,尤其是运淘汰母猪的车辆被称作“播种机”。

2、进出猪场人员,不管是场内人员外出后回场,还是场外人员进场如施工人员,都会带来传播风险。

3、场内人员外购的生活及工作用品,猪场不能做到完全与外界隔离,一些生活必须品还是要外购,必然存在传播病毒风险。

4、飞鸟及小型动物的传播。

5、肉制品食品和饲料及原料。

规模猪场被传染非瘟的少,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

1、规模猪场防控做的好,例如在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规模长为了切断病毒传播,围绕在猪场周边5公里处建立了隔离墙,切断一切进出物和人,必须品进场需要经过严格消毒。

2、规模场个数本来就少,被传染个数也一样少,但是被传染概率是一样的,只不过数量少而已。

个人建议,不管是规模场还是散户,都应该建立严格的防控。


猪小侠


非洲猪瘟是全球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尚无解药。现如今对于非洲猪瘟主要还是隔离、预防为主。

正规化、科学化养猪

大型规模化养猪场的基本条件建设要比你小养猪场要好很多,大型养猪场都有自己严格的饲养制度,小型养殖场基本是厂主自己喂养或雇几个人就可以开小型养猪场了。小型养猪场对于卫生、防疫、饲养方式都还是比较传统的,基本还都是人工喂养。然而大型养猪场有自己的防疫站、病菌化验室、消毒室,对于饲养人员衣服、工具等都有专门的消毒措施,进入猪舍都是穿有消毒后的衣服、鞋帽、口罩等措施,小养猪场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措施。

高科技养猪方式

现代化的养猪场基本是自动化为主,投料设备,都是自动化的,无需人工干预。系统会根据猪的进食量自动调整投放量,大型养殖养猪企业现在用AI智能化养殖,AI系统有自动识别功能,可以记录每头猪的生长情况,包含体温、进食量、喝水量、睡觉时间等都可以在这样系统查询。现在某东的生态农场就是使用这样的智能化养殖系统。

屏蔽传染源,减少传染几率

对于非洲猪瘟,小型养殖场对于预防措施不为,增加了传染几率。而大型养殖场基本都是有机器设备去喂养,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从而就会降低了传染性。没有病原体的接触就不会有非洲猪瘟的感染。这就是为什么大型养殖场感染的几率比小型养殖感染的几率要小很多。

总结:在这场全球性非洲猪瘟防疫站中,没有解药。只能是预防为主,减少非洲猪瘟造成的损失,建立良好的卫生环境、消毒措施、是现在唯一能做的。


起点农业


我只能说,我们的统计很专业!


德宏饲料商


因为你被骗了


不知道最好8578


对于目前非洲猪瘟爆发的高峰期,暂无疫苗时只能以隔绝和消毒预防为主,那么如何做到有效预防生物安全的发生呢?


一,猪场外部的防范措施:

1.猪场必须要有全密闭的围墙(包括实体、彩钢瓦),作用是防止其他有无易感动物进入场地;

2.距离猪场50-500米的道路设置前置消毒点,使用消毒设备(高压清洗机功率2200W),使用消毒药(戊二醛、邻苯二甲醛、聚维酮碘、季铵盐配比1:500),进入猪场的任何车辆(包括自家车辆)都要进行车身、车底盘彻底消毒;

3.猪场大门必须也是密闭式大门,作用也是防止其他有无易感动物进入;

4.前大门必须有车辆消毒池,使用的消毒药(烧碱2-3%)一周更换一次;


二,猪场内人员管理:

  1. 场内所有人员不要随便去农贸市场、菜市场、堆放垃圾的地方;

  2. 场内所有人员禁止接触拉猪车、商贩、疫区、其他猪场等易感区域;

  3. 场内所有人员禁止携带肉制品、腌肉制品进入场内,包括猪肉、牛肉、腊肉、鸡肉等。


三,猪场内部管理:

1.猪场必须设置有人员进场消毒通道、洗澡间,所有人员进入都必须消毒、洗澡更换场内衣服方可进入场内;

2.场内工作人员进入猪舍内时也必须更换工作服;

3.每栋猪舍门口都要设置脚踏消毒池,使用消毒要卫可(1:200)一周更换一次;

4.场内外道路、化尸池、化粪池每周进行一次白化,使用消毒药烧碱(2-3%)加石灰(15-20%);

5.圈舍消毒根据猪群大小、阶段情况,对猪舍内进行雾化消毒(聚维酮碘等),注意不要使用喷水式消毒,要使用雾化消毒,注意不要直接喷到猪身上容易引起猪群感冒;

6.所有进入猪场的物质都要进行消毒,特别是饲料,进场前彻底消毒,进场后放置密保饲料库房消毒,使用臭氧消毒机消毒或烟熏宝消毒8-12小时;

7.每次给猪打针或者打疫苗前、后都要对注射器的工具进行煮沸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