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能否用一句話來懷念你的童年?

玖月牛牛


我是一名60後,每每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真的是既心酸,又嚮往,五味陳雜。

最刻骨銘心的是餓,兒時是在農村度過的,打記事起,感覺除了過年就沒吃飽過,為什麼老是餓呢?因為那時的主食是,粗玉米麵蒸糕,酸、澀,配老鹹菜,苦、鹹,全憑勇氣去吃,全憑玉米糊衝。想不餓難。

偶爾奢侈一把,用丁點油炸2角幹辣椒,滿碗刨,挑辣椒籽吃,感覺山珍海味也不過如此。

就這樣,也不是全年都能吃到玉米糕,斷頓時,吃的是黑豆瓣窩窩頭,腥、膩,吃到想吐,吃到不想張嘴。

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摻少量白麵的二面饃,二面饃默認為白麵膜,沒有完全意義的白麵膜。

最奢侈的零食,要數三毛一盒,半斤包裝的硬餅乾,兩毛錢的蝦皮,能吃上好幾天,樂上好幾天。

那時,沒有玩具這個概念,玩具只是現在的名詞。

買上一本黑白小人書,會如獲珍寶。你大可為此傲嬌,頤指氣使,別人想看,要做你的小兵,讓幹什麼幹什麼,因為,一般人他買不起。

擺上大小不等的幾塊磚頭🧱,豎起排列,保持一定距離,用手裡的磚擊中目標,擊中最大的是大官,大官有權指揮全員,那成就感啊,猶如金榜題名。

玩膩了打官,就用小人書做圖片,硬紙片做底片,做撲克玩。扯上一塊白布,做幾個布娃娃,玩皮影。

幾個人照樣板戲的樣子,臉上抹黑扮壞人,臉上抹紅扮英雄,也挺熱鬧。

饞的不行時,灌禾鼠、粘蟬、抓龍跳蚤,用泥裹了烤著吃,香死個人。

不過,最盼的還是過年,剛進臘月,就用攢了一年、數了無數遍的毛毛錢,分分錢,買上一大掛鞭炮,每天放幾個,一直到過年。

年三十,雖然沒有電視,沒有春晚,可是激動的,馬上要過年了睡不著,把那一掛鞭炮,看了又看,數了又數。

初一一大早,五點多的樣子,就起床了,等大人上香祭拜完畢,急不可耐的放完鞭炮,把沒響的仔細撿起來,一個也捨不得扔,當煙花放。

最盼的是正月初一的午飯,這是一年中最高規格的大餐。四個涼拌素菜,圍著中間一個叫暖鍋的熱菜,暖鍋是一種燒木炭的陶瓷鍋,鍋中食材是海帶、酥肉、粉條、油炸豆腐、白菜等,上邊擺一層熟五花肉肉片,邊燒邊吃,視為宮廷盛宴。

寫到這裡,也該收筆了,若要寫,沒有完,哈哈。

回憶童年,對比現在,真是天壤之別。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年輕一代們,你們有幸生在了這個偉大的時代,應感恩社會,勵志圖強,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