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能否用一句话来怀念你的童年?

玖月牛牛


我是一名60后,每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真的是既心酸,又向往,五味陈杂。

最刻骨铭心的是饿,儿时是在农村度过的,打记事起,感觉除了过年就没吃饱过,为什么老是饿呢?因为那时的主食是,粗玉米面蒸糕,酸、涩,配老咸菜,苦、咸,全凭勇气去吃,全凭玉米糊冲。想不饿难。

偶尔奢侈一把,用丁点油炸2角干辣椒,满碗刨,挑辣椒籽吃,感觉山珍海味也不过如此。

就这样,也不是全年都能吃到玉米糕,断顿时,吃的是黑豆瓣窝窝头,腥、腻,吃到想吐,吃到不想张嘴。

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到掺少量白面的二面馍,二面馍默认为白面膜,没有完全意义的白面膜。

最奢侈的零食,要数三毛一盒,半斤包装的硬饼干,两毛钱的虾皮,能吃上好几天,乐上好几天。

那时,没有玩具这个概念,玩具只是现在的名词。

买上一本黑白小人书,会如获珍宝。你大可为此傲娇,颐指气使,别人想看,要做你的小兵,让干什么干什么,因为,一般人他买不起。

摆上大小不等的几块砖头🧱,竖起排列,保持一定距离,用手里的砖击中目标,击中最大的是大官,大官有权指挥全员,那成就感啊,犹如金榜题名。

玩腻了打官,就用小人书做图片,硬纸片做底片,做扑克玩。扯上一块白布,做几个布娃娃,玩皮影。

几个人照样板戏的样子,脸上抹黑扮坏人,脸上抹红扮英雄,也挺热闹。

馋的不行时,灌禾鼠、粘蝉、抓龙跳蚤,用泥裹了烤着吃,香死个人。

不过,最盼的还是过年,刚进腊月,就用攒了一年、数了无数遍的毛毛钱,分分钱,买上一大挂鞭炮,每天放几个,一直到过年。

年三十,虽然没有电视,没有春晚,可是激动的,马上要过年了睡不着,把那一挂鞭炮,看了又看,数了又数。

初一一大早,五点多的样子,就起床了,等大人上香祭拜完毕,急不可耐的放完鞭炮,把没响的仔细捡起来,一个也舍不得扔,当烟花放。

最盼的是正月初一的午饭,这是一年中最高规格的大餐。四个凉拌素菜,围着中间一个叫暖锅的热菜,暖锅是一种烧木炭的陶瓷锅,锅中食材是海带、酥肉、粉条、油炸豆腐、白菜等,上边摆一层熟五花肉肉片,边烧边吃,视为宫廷盛宴。

写到这里,也该收笔了,若要写,没有完,哈哈。

回忆童年,对比现在,真是天壤之别。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年轻一代们,你们有幸生在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应感恩社会,励志图强,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