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歌曲创作是先作曲,还是先作词?

志超0210


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先确定原创主题目。

然后,再围绕着主题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创作并为题目写歌词。

歌词有了,才能够在歌词情怀表达含义的要求下,转换成为用乐符表达的方式。

这就像是解码一样。

也有先人已经写好的诗词,后人为了更为广泛地推广给人们欣赏,拿来配上音乐流传。

这种情况也是先有歌词,后作曲。

这是通常情况下的做法。

也有特殊情况下的情形,当音乐已经有了,这时有人认为再给它配上词句可能是更为美妙的事情,那么,很多音乐人就会作曲给它配上。

有很多戏曲,它的曲调有固定的板眼和旋律,这时候配词也是曲子之后的事情。


才瓜止仆


每个人创作方式应该都不一样,按照我自己的习惯来说,我喜欢先作曲和编曲,然后填词这样的顺序。先作曲和编曲,是为了先把大致的框架搭好,接下来就可以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各项创作,比如去根据现有的旋律去适配合适的歌词,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一些其他的调整。


钱正昊


我写歌的习惯呢,是先写旋律,再出歌词。但出旋律的时候,我已经有歌词主题的概念了,知道词的方向。


金志文


写歌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就像你吃一顿饭一样,你不一定知道你是先吃素菜还是先喝汤,先吃大米饭还是先喝饮料,每一次都是根据情绪和真实的生活带给你的,所以我没有办法确定这个过程真正的顺序,但我一定确定的就是,这一定是生活中来的。

常石磊


这个是没有固定的先后之分的。

词作人林夕应该说出来都不陌生吧,与多位乐坛大佬有过合作,为好多歌坛大腕儿都填过词,据统计至今已为人作词400余首,作品获各类音乐奖项无数,被尊称为“词圣”。(他的词以精美、细腻、有意境而闻名)


作词经常被叫做填词,注意说的是“填”词,顾名思义就是说人家给他编写好的曲谱,他再按照曲谱规定的音节往里面加字,从而做出一首完整而又通顺连贯有深度的歌词。

比如JJ林俊杰的那首《可惜没如果》,当时JJ灵感突现,无意间哼出了这首歌的小调,之后谱成曲子(编曲是蔡政勋),却为歌词发了愁,无奈只好求林夕帮忙作词,并把对这曲子的理解跟希望表达的内容讲给林夕,希望林夕可以用歌词写出自己对曲子的感受。四个月后,拿到歌词的JJ看着歌词,只是试唱了一遍就差点把自己给感动的大哭。


这是先曲后词的例子。接下来说说先词后曲的例子。

说到作曲厉害的,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周杰伦。周董是公认的音乐鬼才,这评价很大部分来自于对他作曲功力的赞扬。有人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有周杰伦负责作曲,那这首歌已经红了一大半!可见周董的作曲能力有多强,事实也正是这样。杰迷应该都能感受到,不管你懂不懂歌词,只要周杰伦唱出来,那旋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周董有一位御用词人方文山,很多人也都知道。很多人经常讨论他们二人究竟是谁成就了谁,其实根本没有意义。方文山也有“词圣”的美誉,作词风格一般都是很晦涩难懂,带有浓烈的中国风韵。

方文山在音乐上的合作伙伴主要以吴宗宪与周杰伦为主。而在与周杰伦的合作上,因为周杰伦的作曲才能,很多时候都是周董看过他的词然后自己作曲,这可能就是我们说的自信吧。

以上两个例子只是为了表达观点。作词与作曲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歌曲更多的应该在于特定的一种灵感。当然,当有一个出现灵感的人写出了词,另一个出现灵感的人谱出了曲,而两人的灵感又近乎相似的时候,注定会有一首动人歌曲的诞生。所以,做音乐更需要合作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观影小破孩儿


先有歌词或先有谱子都可以,没有固定模式和要求。古今中外有很多经典歌曲,或先有歌词,或先有谱子,都没有影响其广泛流传。

当年,电影《英雄儿女》中“英雄赞歌”的歌词写出来后,作曲家看过电影精彩情节很是兴奋,一口气就把谱子写了出来。之后,余味未尽,感觉收尾很不过瘾。干脆自己写了一段歌词。结果,高潮突起,成为经典。

中央电视台著名纪录片《长江之歌》,在全国开展征集歌词。也就是说,谱子早已有了,就是《长江之歌》主题音乐。词作家也是听到雄浑、高亢、壮美的主题乐后,一气呵成,写出了轰动全国的歌词:“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从远古走来,春潮荡涤着尘埃……”

更精彩的是,还有歌词和谱子同时出现的。二战期间,前苏联作曲家参加战斗。在队伍行军中,耳畔战士们整齐的脚步和高昂的气势,在哼哼中连词在曲一起唱出来。从此,这首歌曲迅速在军中流传。记不清是《喀秋莎》还是《共青团之歌》亦或《苏维埃进行曲》。

还有做词高手,能把错终复杂的交响乐填上歌词。有谱曲高手,把句子长短不一、韵律丝毫不挨边的诗歌谱上曲子经典范例。





0大木瓜0


一般来说,歌曲创作的顺序是先有词后有曲,词作者先写好歌词,曲作者按照歌词的内容进行音乐创作。但是也有例外的,是先有曲而后有词,这里有以下两种。

1 某些作者的创作方式原本就是与常人有别,比如说日本的曲作者三木刚和词作者荒木丰久。这两位可是大名鼎鼎,红极一时,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爱人]、[别离的预感]就是他们的作品。以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介绍三木刚到台湾邓丽君的墓前演唱特意创作的歌曲[聴かせて」。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就是,三木刚先写出曲调,哼唱后录在磁带上寄给荒木丰久,然后荒木丰久仔细聆听后再写出歌词。

2 在港台,对日本歌曲的翻唱曾经盛极一时,这些翻唱歌曲也算是先有曲后有词了,最成功的有陈慧娴[千千阙歌]、王菲[容易受伤的女人]、周华健[花心]、任贤齐[伤心太平洋]等等,出色的填词人有林振强、厉曼婷、潘源良、林夕等人。


毁树容易种树难












张永科38


《北京欢迎你》绝密档案告诉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江湖就会有争斗。

地球上词曲界的争斗由来已久。一派,先听曲再作词没有曲子不能作词派。一派,先看词再谱曲没有歌词不能谱曲派。蛋生鸡鸡生蛋,争执不休,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水火不能相容,无有一日安宁。
十年前,蓝星将举办一次巅峰盛会,规模千百倍于华山论剑,囊括全球英雄,车如流水马如龙。奥运会。北京。

躬逢盛事,词曲界当然不能免俗。一声令下,英雄帖遍洒江湖,两位英雄,应声而起。一位,先听曲再作词没有曲子不能作词派执牛耳者,林夕,江湖人称:林爷。

另一位,先看词再谱曲没有歌词不能谱曲派领头羊,小柯,江湖外号:柯镇恶。

那一年春天,北京的柳树条子还没有抽绿,天地间隐隐一片萧杀之气。两人,摆开阵势,干上了。
林爷幽默地表示:“填词是光绪,作曲是太后,光绪一般都要受到太后的限制。所以我一般都是先有旋律后填词,旋律起码要听到30到50次。”对面柯大侠请出招。
对面柯大侠面无表情,两手一摊,表示没有词给我看我有个毛线,林爷先请。

于是,林爷就拖啊,等着柯大侠出招。

于是,柯大侠就拖啊,等着林爷出招。

于是,林爷就拖啊拖啊,等着柯大侠出招。

于是,柯大侠就拖啊拖啊,等着林爷出招。

两位高手就这样僵持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像白马一样,无数天过去了,现场气氛蜜汁凝固。

林爷熬不住了,双手一抱拳,转身溜回香港吹冷气去了。柯大侠也熬不住了,悲愤交加欲哭无泪。

但是柯大侠有办法,只见柯大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抓起一支笔,闭上眼睛,在自己的白大褂上狂写一通,胡乱写了一大通长短句,跑回家照着白大褂上的字迹,思如泉涌,一个音一个音,总算谱上了曲子。

林爷拿起柯大侠的曲子,定睛一看,思如泉涌,一个字一个字填上了词。《北京欢迎你》横空出世。

有江湖不要紧,记住: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具体怎么样?事做成就好。

九万光年


歌曲创作是先作曲还是先作词,一般在音乐人之中是个很纠结的问题,有的人是先有曲再填词,有的人说是先有词再谱曲,从强叔多年从事音乐相关领域的工作的经验和个人看法来说,起码我认识的大部分音乐人都是先有词再谱曲编曲,所以我个人也认为是先有词再作曲,为什么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每个音乐歌曲作品背后都应该有故事,歌词的创作内容应该来源于歌曲背后的背景故事

我们爱音乐和喜欢音乐的人,大概都知道,每首音乐作品的创作灵感不是凭空而来的,在一首歌曲的在创作初期应该是有相关的基础性的创作资料的,比如写给某一个人、写给某一个地方、或者写给某个事件等等,所以强叔觉得创作的方向和相关资料就确定了这首歌的创作方向,然后根据这个大的方向和资料来有音乐词作人做相关的灵感创作,所以就生成了这首歌大的主题架构,根据这个架构来作词,这就相当于完成了整首音乐的大纲,等歌词完成定作后,再由作曲人根据这个作品的风格和大致内容以及主题来写谱子以及配乐器,这样的流程我觉得才是一步完整的作品正常的顺序。

歌曲创作不同于普通的音乐和旋律创作,一个是完全来自于灵感,一个来自于生活激发的灵感

一般的歌曲有词有曲有谱有唱,它不同于音乐创作,很多的音乐创作只是单纯的旋律,可以是钢琴曲、可以是吉他曲、也可以是其它任何的乐器,大部分是这种创作都是来自于曲作者的灵感,甚至有时候是突发的灵感。但是歌曲不一样,他是要搭配才能成形,一首只有曲没有词的作品只能叫曲,不能叫歌。所以歌曲的创作时,是不能来自突发的灵感的,但是词不一样,词就算是来自创作者的突发灵感,他也是有特定的环境和事件来触发的,所以大部分的歌曲创作一般都是来自于生活的个个方面,由作词人在这个环境和相关事件中找寻这个触发的灵感,甚至为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要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为的就是来触发创作的灵感,所以归根结底一个是完全来自于灵感,一个则来自于生活相关环境中的特定环境和事件激发灵感,所以从这点强叔也认为,歌曲创作也是先有词再有曲。

综合上面我们所分析的几点,强叔认为“一切的艺术创作都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差不多就是可以说明今天所说的这个问题,没有方向是没法创作好的完整的歌曲作品的,但是没有方向可以做出好的曲,我们没有异议。

我是大家的好朋友强叔,以上只是强叔个人的一些拙见,如果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其他的老师们批评指正,最后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