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农村里的傻子,为什么会被称为“守村人”而且每个村庄都有?

农夫老岳


傻子,她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他还守什么村呢?他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自由的很,没人去招惹她,他也守不了村


风语天下之有情


在在农村有一句老话叫做“无傻不成村”,意思是说每一个村子里面肯定都会有一个傻子,当然了,傻子在我们这里叫做瓜娃子,这也仅仅是各地风俗语言称呼的不同,实际上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在农村的朋友,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应该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这样的一个说法:傻子是村子里面的“守村人”。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到底什么是“守村人”?今天老张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我们村子里面有一个瓜娃子,年纪比我还要大一些,记得小的时候,我们不懂事都喜欢欺负这个瓜娃子,但是每次这个瓜娃子总是憨憨的。后来我们读书上学之后,每天放学这个瓜子都会在村口的路口等我们,可以说得上是风雨无阻。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这一辈人很多人都离开了农村,同龄人也相继娶亲生子,而这个瓜娃子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没事的时候大家也不喜欢据在村口了,都是回到家里,把自己家大门关得紧紧紧的。

不知怎么的这个瓜娃子居然染上了烟瘾,但是又没有钱买烟,所以经常在垃圾堆里捡别人的烟屁股。随着年纪大了,自己也有了老婆孩子,看到和自己同龄的这个瓜娃子也感觉挺可怜的,所以经常遇到也会给瓜娃子发两根烟,有时候自己不穿的衣服也会给这个瓜娃子。再加上现在农村大家的生活基本上都越来越好,一个村子里很多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瓜娃子的父母不在之后,村子里很多人自家的剩饭就给瓜娃子吃。不过这个瓜娃子也不是一无是处,村里有的老人自家的孩子都在外边打工,经常要去磨面、打米,是有的年纪太大或者身体不好的,就喊来瓜娃子帮个忙,自己在边上帮衬着,瓜娃子也是可以的。就在去年的时候,瓜娃子被送到了福利院,这样渐渐的很多人就发现没了瓜娃子还不习惯了。以前只要一回家,瓜娃子总是在村口冲着自己打招呼,而且大家也喜欢围着瓜娃子开玩笑,现在瓜娃子突然没了,仿佛大家在一起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之所以瓜娃子被称作“守村人”,从老张个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主要是现在农村发展很快,年轻人基本上都已经离开农村,村子里面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可以说任何人都可能离开村子,但是傻子是不会的,基本上傻子都会在自己村子里边一直住下去,除非是被送进福利院或者有其他的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傻子虽然在智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毕竟在一个村子里面和大家生活时间很久,很多人遇见傻子的时候,总会或多或少的回忆起自己以前的人和事,或许也只有不会耍心眼的傻子才是这人世间留下为数不多的期盼和牵挂吧。

当然了现在我们国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不光农村取消农业税,傻子也享受到了国家发展的红利。在我们这里村子里面的傻子现在都会被统一送到福利院,在这里有人照顾他们的起居,再也不用担心风餐露宿、饿肚子了。无论怎么样,在老张看来,村子里的傻子我们还是要善待一些,尤其注意积口德,因为我们在骂傻子的时候,或许会伤透傻子的亲人,他们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傻子,已经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你们说是不是呢?


老张谈三农


我们村头十年有个人,是个哑巴,精神也不正常。但是凡是周围十里八村谁家盖房上梁,谁家孩子过生日,谁家娶媳妇,又或者老人过大寿摆酒席的。肯定能见着他!!真是神了,而且他还不闹事,多多少少的帮你干点活儿,拿块砖啦捧片瓦啦劈块木头啦等等,总之不白吃。临走时还帮你扫扫地,顺便用手比划要盒烟。我结婚,儿子生日他都来了。真事!!!后来听人说死在草垛空里了,病死的。有十年了,现在我还能记得他模样,上身老式黑棉袄,头带大盖帽,一只脚旅游鞋另一只脚棉解放。一年到头这打扮,抽烟用报纸卷的老旱烟!那烟卷能有一捺长大母指粗。!!


情深1999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我们村真实的“守村人”他的做行动让我们整个村里的人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并且村民有吃的只要见到他都会给他一些,这件事是发生在2008年的夏天,当时天气特别的炎热,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在夏天的时候,一般在村里各家各户都在忙着收自家地里的麦子,因此家里的孩子一般都是留在家里,或者有的是带到田间地头玩耍。

但是大家也知道留在家里的孩子由于一时无人看管,而小孩的安全意识也不高,因此有的小孩比较顽皮就趁着家长不在的时间,去河边玩然而到了河边的小孩一步小心滑到了水里,这个时候我们村的这位“守村人”他正好在河边捡啤酒瓶子,当他看到以后直接就跳到了河里,当时河水不深但是对于孩子来讲特别深,于是他就把孩子从水里抱了出来。

上岸之后这个守村人就走了,小孩回到家以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其父母立马就提着东西去看望这位守村人,后来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纷纷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直到现在我们村的这位守村人依然自由自在的生活着,那么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守村人一般是对智商有缺陷的一种别称。


但是他们内心很纯洁善良,当然之所以称呼他们为“守村人”也就是因为他们常年累月的在农村老家,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可是在这里我想说“对于这样的群体我们同样也要关爱他们”毕竟他在农村老家为我们守望着家乡。


纪录乡土


说起村子里的“守村人”,不得不说题主的描述还是很形象的,好像每个村里都会或多或少有些智力有问题还有精神失常的人,他们一辈子都呆在村子里,不出村子,但是满哪溜达。小的时候口无遮拦,会叫他们“傻子”,其实他们一点都不傻。作为“守村人”大多数是男性,很少有女的,因为哪怕精神失常她们往往也嫁得出去,去了婆婆村就不在娘家村守着了。



我们村也有这种一个“守村人”,只不过后来好多年再也没有见到过他。小的时候,他家就住在我们家前面那一排,家里有的时候没人看着他,就会把他反锁在家里,每天他都会爬到平房上大声呼喊,不是喊爸爸就是喊妈妈,要不就是看见谁叫谁,有时父母下班回家了他就被“放”出来了,跟我们这些邻居小孩儿玩,他比我们都要大,但是一点不欺负我们,很有大哥哥的样子。

小孩子们的游戏通常都很幼稚,满街疯闹就是游戏,我们喊他“大笨蛋”然后轻轻在身后拍他一下就跑,他就跑过来追我们,“傻孩子”长得又高又壮,追上我们别说打了,就是轻轻拍一下,小时候的我们都受不了,所以他不打我们,就只是陪我们疯玩疯闹,一边追一边喊,追上之后就放开了。而我们这群小孩子也不是真的骂他,有好吃的大家也会分享给他,后来长大了,我们都上学了就不跟他玩了,而他也越来越少出门,只是有时候还能看到他爬上平房,望向外面。



后来又过了几年,我们就没再怎么看到过他,因为听说他的姐姐找了一户非常有钱的人家嫁了,他和父母也跟着姐姐搬到了城里的楼房去住,现在年纪应该也不小了。

其实我们村的这个“守村人”不光守着村子,还守护了我们这些小孩子,不知大家有没有跟“傻子”在一起说过话,聊过天,他们其实什么都懂,门儿清,你对他好,他绝对对你好,而且会全心全意的帮助有需要的人,不主动欺负人,这一点可比那些“不傻”的人强多了。



一品小十六


请不要以农村的傻子来形容守村人好不好?守村人不单单是农村里的傻子,还有那些脑子不灵活的人,残疾人,其实守村人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单身,守村人不是傻子,或者说不全是傻子。

比如我们村里的守村人,有一个是哑巴,一辈子哪也没去过,那个可以说是我爸那一辈的守村人,而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是半语子,能说话但是很吃力,说他是哑巴吧!却有时候能说出几个字来,农村里有老人去世的时候,他就是那个打灯笼的人。



所以说不要对农村的守村人有一个误解,其实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我村里的守村人,总喜欢宅在家里,哪也不想出去,我觉得我都不如那些守村人,最起码他们过的很开心。

当然,现在政策好了,对于那些家里有残疾人或者是智障人士,村里就给他们评选为贫困户,就会享受到很多的福利,比如我们这里的守村人,家里的房子都是村上人给盖的,每天小日子过的还算舒心,主要的是没有婆娘没有娃,家里只有老人,生活简单而充实着。



其实他们并不傻,就像这次疫情到来的时候,我有一次倒垃圾时,看到了守村人,他离我很远的地方就把自己的口罩带好了,不得不佩服他的防护做的如此到位。

在农村,守村人这种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到孩子这一代好像没有了,毕竟现在都是优生优育,加上医疗水平的进步,像这种残疾人智障人士会越来越少,更何况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只要懂得学习,就会改变现状!

外村里还有一位女守村人,结过一次婚却又被赶了回来,因为男方发现她傻的太过离谱,连饭都做不了,因此只能待在娘家一辈子,也可以说是一个守村人吧!



说她傻,但是村里的人她几乎全都认识,谁家有个家长里短,她是最了解的,表面上与外人看起来没有差异,同样说话的时候就是与正常人有一些差别,一辈子没念过书。

守村人这种现象在农村已经有好多好多年了,以后会不会有,只能是越来越少了,不过守村人的人情味特别足,与他们交流真的是很轻松,或者说所有的人都喜欢与这种人交流,也算是一种特色吧!


乡村小二哥


所谓的“傻子”,泛指智力不健全的人。这些人天资愚笨,拙嘴拙手,少有非分之想。如果让他们出村溜达,恐有归不了家之虞。因此,他们只有守在村里,成为从不出村或很少出村的“守村人”。以前,我们村就有个叫贺三的傻子,由于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他妈说的),智力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被称为“智力残疾”,从小就很少出过村。

贺三人虽然傻,但很善良。有一次,邻居的小孩滚落到了沟里,当贺三发现后连忙下到沟底将小孩儿抱了上来。还有一次,一只大黄狗在疯狂撕咬一头猪,当贺三发现后,会奋不顾身地扑向大黄狗,尽管自己也被大黄狗咬了,但足见他的善良。

有人说,善良是人的本性,而智力和私欲可以泯灭善良。如果仔细想想,就会认为非常有道理。一般来说,当人类智力健全之后,就会产生复杂的思想,当自己的思想复杂之后,就会有私欲膨胀,而当私欲膨胀之后,就会压缩善良的空间。因此,就有可能干出坏事来。

记得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叫富强的人在三十岁那年因抢劫罪而被捕入狱。这令认识富强的人倍感到惊讶。因为在认识他的人的印象中,富强可是一个好人。据认识他的人讲,富强小时候很善良,非常乐于帮助别人,曾经无私地帮扶过五保户,曾经勇救落水儿童,被誉为“五好少年”。因此,许多人都为富强的抢劫行为感到不解。其实,这都是因脑子中的私欲膨胀而压缩了善良的空间所造成的。因为小时候富强并没有多少私欲,脑子中的善良占据了优势;但在长大成人之后,尤其是在看到别人拥有大量财富之后,自己的思想起了变化,私欲开始膨胀,从而削弱了善良的成分,最后变成了抢劫犯。

因此可以说,傻子是最善良的一种人。因为他们的思想单纯,除了做人的本质之外,什么都没有。因此,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善待傻子。

至于你所说的每一个村都有傻子是不正确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村子里就没有傻子。起码我们周围的几个村子里就没有。

好啦!就说这么多吧!最后希望全社会都能关心傻子,让傻子也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从而使他们为大家更好地“守护家园”。


老胡说三农


做为农村长大的孩子,这些外人所为的“傻子”在我们村里都是从在的,他们大多数都是从出生就这样了,以前农村贫穷,孕妇从来都不检查,连孩子出生都是接生婆接生,不去医院,这就难免造成了他们的存在。也有一部分是后来受了刺激,变成了那样。他们的智商大多停留在4.5岁左右,一般别人不去招惹他们的话,他们大多都不敢去攻击别人,只有少数部分有可能会辱骂别人,只要你不理他们,他们也不敢把你怎么样,只要你愿意给他根烟,他会见了面就跟你打招呼,村里人也不会叫他“傻子”,反而会直呼其名的,他们也乐呵呵的点头答应。村里遇到红白喜事几乎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他们有些会帮忙挑水,烧火,主家也给烟,给吃的,他们也乐在其中。几乎成了农村不可缺少的存在,也有些人喜欢捉弄他们拿他们开玩笑。他们也只敢怒视,不敢言语。

为啥称呼他们为“守村人”,他们大多数一年冬春四季都不出村,一个是他们不敢出去,怕找不到回村的路,在一个是家里人都吓唬他们说出去了会被警察带去精神病院关起来的,所以他们一般不敢出去。现在农村大多数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他们跟老人小孩都留在村里,夏日村里老人有的都会下地干活,只有他们闲的在路上晒太阳。所以才称呼他们为“守村人”,随着农村生活条件改善,人们对医学的重视,我个人觉得这类人以后在农村会越来越少的,甚至会慢慢的消失,世上少一个“树先生”对于他们自己有时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西北岷龍


现在村里智障孩子几乎没有了,过去可能是因为农村人生活条件差,生病没有钱医治,记得我们村就有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人,就是小时候发烧引发了其他的病。听大人们说过去生产队,孩子在家发烧好几天,她父母也没钱给孩子看病,天天还去生产队干农活,后来孩子倒是保住了命,但是脑子却烧坏了。

过去农村智障人数多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近亲结婚的比较多。我们从电影电视上可以了解到,过去农村人很多都是姑表亲、姨表亲结婚,近亲结婚的孩子,智障儿的几率高于普通联姻的孩子,有时候即使当代孩子没啥问题,却也不能保证隔代孩子不出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那时候农村很喜欢同村人联姻。过去农村闭塞,跟外界几乎是隔绝的,大山深处的人更是一辈子也走不出来,适龄的青年男女可能只认识自己村的人,大家天天在生产队一起劳动,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感情,所以那时很多青年男女都喜欢在自己村里找对象。现代科学证明,距离不仅产生美,夫妻之间的距离越远,所生孩子聪明的几率就高很多。

说到农村的守村人,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虽然这些人可能反应迟钝甚至是傻,但是他们都很善良,要比一些心眼儿齐全的人值得交往。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帮忙跑腿,做些简单的事情。其实我觉得虽然这些人可能的确是心眼儿没有那么多,可他们有时候并不傻,谁好谁坏他们心里明镜一样。而且越是这类人,反而容易成为怪才。



我们村有个叫来福的人,今年大约六十多岁了,其实来福一点儿不傻,只是说话不太清楚,表达能力没有那么好,可是来福画的一手好画,而且看见什么画什么,我们村的房子外墙上面,有很多来福的画作。他从没进过学校,也没人教他画画,但是他画的大公鸡展翅欲飞,画的火车冒着青烟驶过村庄。村里人都说来福画什么像什么,如果上学读书,应该是一个画家。学过画画的人,也未必有他画的好,一支粉笔就可以作画,不需要纸张,水泥地、平坦的墙壁,都是他的画布。我们村的房子墙壁上,随处可见来福的画作。

大家不必瞧不起这些“傻子”其实他们跟我们正常人一样有感情有思维,只是他们的世界里更干净更纯真一些。


灵子


基本上可以确定,每个村都会有那一个或者几个,我们老家称这些人为“朝巴”,是傻子的俚语表达。在我小时的记忆中,村子里的几个“朝巴”,可以说给我小时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见了他们我都躲着走,就怕他们打人。

类似这样的人,从我小时记忆开始,村里起码有五个以上。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离我家不远的,住在村里大街,我上学的时候经常要路过,害的我远远看到都要转路走,但是他虽然傻,干活是一把好手,放牛推车收拾庄稼,很少见他闲着。去年,我到市里的一所福利院办事,还遇到了他,现在年龄快小五十了,他居然还认得我,在那高兴的哇哇喊,还拉着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衣服指着我,没想到他还认得我。那一刻,我感觉非常有亲近感,心里暖暖的,从我当兵离家之后,二十多年没再见过,以前想着他还是一个小伙子,没想二十多年再见时成了小老头。

还有印象深刻的一个孩子,年龄比我小一些,是养父母从隔离村捡来的,我们周围村子都知道是谁家的孩子,因为他的生母就是傻子,连续了生了几胎都一样。我们村的这一对养父母,家庭条件很好,一儿一女也很出息,谁曾想捡了这么个傻儿子,村里人都说他们聪明一生糊涂一世,半路捡了个麻烦。这个傻小子是真傻,在街上的臭水沟里吃死老鼠,吃一切可以吃的东西,不管在马路上还是水沟里,或者垃圾堆里,鼻子一天天流的老长。后来,听说冬天在外面冻死了。

为什么以前农村这样的傻子多,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村近亲结婚的基因因素,二是代际遗传的先天因素,父母一方,或者双方都是傻子,生的孩子基本也都是傻子,三是后天的疾病原因,我们村和我同年就有一个,小时候得了脑炎没及时救治,长大就傻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