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个孩子背着妈妈缝制的麻袋书包上学,羡慕其他孩子,你怎么看?

勤奋的小牛


一个孩子背着妈妈缝制的麻袋书包上学,羡慕其他孩子,你怎么看?


其实说到底还是贫穷所导致的,我想作为小朋友的他肯定是羡慕其他同学的书包,那些明亮的、五颜六色的,各个精致漂亮的书包才应该是身为小学生应该背的书包吧。

这个新闻一出来我就想起来了我们当年学过的一篇课文,是当时大作家铁凝写的《哦,香雪》,书中的女主角和这个孩子非常相像,可是香雪在最后用了鸡蛋换到了新的文具盒,可是这个孩子只能用家里面的蛇皮袋,编织袋来做书包,可见家里面是多么困难呀。

我们现在虽然说是人人都有饱饭吃了,以至于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奢靡之风,有些有钱的在买买买,可是在山区有些穷人,连好的衣服书包都没有,这样下去贫富差距变大,两极分化,带来的矛盾以后将是不可逆转的危险。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义务做好事的,就算没有旧衣服,书包捐助到山区里面,平时也应该勤俭节约,在实处为国家做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作用。


而这个山区的应该是贫困户,就和我们之前看的雪花男孩一样,从家里面到学校走了好几里山路,等到了学校以后头上的头发和眉毛,已经一片白了,之前网上的小马云一家也是一样,家里面父亲残疾,母亲精神残疾,还有之前的安徽大眼睛求知女孩一样。

无数家境贫穷的孩子们生活辛苦,上学辛苦,所以我们平时能捐助的就捐一点,国家也要做到平衡一点,不能贫穷山区的地方学校建设,村镇扶贫做的不好,更要加大力度,治理贪污腐败也要,扶贫教育更要搞,双管齐下,争取早日人人有书读,人人有好衣服好书包用。


最好做到一线城市和贫困山区的孩子享受同样的教育福利,生活福利。

 


条友们如果家里面有剩余的衣服好的书包,能捐的就捐助了吧,家境富裕的可以去山区扶贫,家境一般的平时也要节约。


自由史话


孩子背着妈妈缝制的麻袋书包上学,羡慕其他孩子,感觉像穿越到了小时候。以现在的生活水平,以及国家的大力扶贫政策支持,像这样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偏远山区的孩子也会不会惨到背这么丑的书包。当然,这样的情况曾经发生过,我小时候也经历过这种贫穷。


记得我上学前班时,别的小朋友都有新书包,就我没有,妈妈把表姐背过的一个军用黄挎包给了我,就这样上学了。年纪小的时候背什么都无所谓,而且书包旧一点还没那么多讲究,有时半道走累了,就随地就着书包一坐,倒也觉方便。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种自尊的东西就跑出来了,和同学们相比,我的穿着打扮太不一样,总之一个字,土。两个字,还是土,感觉不是个滋味。

上体育课时,别的同学都是穿球鞋,只有我一个人穿着妈妈给做的千层底,偏偏体育老师火眼金睛,把我从人群中提溜了出来,让我站了一节课。她事先已经和我们说过,要买双球鞋上体育课,全班都买了,就我一个人没买。可能她觉得挑战了她的权威吧,她哪里知道,家里经济条件太差,连9块5毛钱一双的球鞋都不舍得买了。这件事让我感到很自卑,也很无奈,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自信心大大受挫。整一节课,全班人的眼睛刷地盯着我,太难受了。


我并没有因此埋怨父母,因为我知道他们不容易。平时也不会乱花钱,而且在学习上更加刻苦了,父亲鼓励我,一定要把书读好,读好书,以后才有出路。困难都只是暂时的,也不要害怕别人的眼光,做好自己,不偷不抢,贫穷并不可耻,只要努力,我们家一定会好起来的。那时的父亲虽然在病人,但还是会想办法赚些小钱,让我们不要中断了学业。我们非常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学业上的成就冲淡了物质上的馈乏感,我们甚至感觉比别人拥有得更多。

当家庭物质条件不如人意时,家长更应该乐观地引导孩子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要在意眼前的得失,而是要有勤奋的双手,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未来。记得小时候,我们在学习之余会自己创造收入,去山里采一些中草药和蘑菇去集市上卖,然后给自己买想要的文具,有时还有多的钱给母亲买盐,那种自己劳动所得的幸福感令人难忘。


现在回想起来,父母的睿智在于,不自怜自艾,哀叹自己命运不济,不会赚钱,而是引导我们积极乐观地想办法创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其他孩子相比,我们成长之路虽然坎坷,但是没有走过弯路,没有犯过大错。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困境,都能泰然处之。我想,这也应该是题目中的家长应该要教会自己孩子的道理。大家觉得呢?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程俊,教育领域创作者。分享养育孩子的快乐与烦恼。谢谢大家的关注留言与转发。

程俊谈教育


我家有过类似的情况,我姐小时候,有一次她说没衣服穿了,我妈翻出来她年轻时候的粉红色的衬衣让我姐穿,我妈还说这衣服一点没破,跟新的一样,是跟新的一样,可是那衣服一看就是上个年代的粗布料子,颜色也没现在正,气的我姐哭,虽然我姐是全校学习第一,依然弥补不了她的自尊心,现在想想我家并没有穷到连件衣服都买不起的地步,可是那时候小,我们就以为家里没钱了,连上课都在操心家里没钱了怎么办,很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我认为想让孩子跟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学习,那他们就得是一个圈子,这不是偶尔一次相处,日子久了,肯定会有学生议论,谁都有自尊心,不说必须在一个层次上,但不能让孩子太突出吧,一个班里特别有钱的也没几个,大部分都是一般家庭,让孩子在穿衣吃饭上跟大家相匹配,我感觉可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一方面如果这个孩子学习好,老师可能会作为正面教材,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可能老师会说家里条件不好,学习又不好,干脆别上了,这就成了一个反面教材了。不要老拿艰苦朴素来说事,毕竟孩子是生活在现代,以前艰苦,是大家都苦,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特别重要的。有些家长老是说孩子没有格局,没有目标,那家长就要考虑你从小给他这样的条件了没,如果家里真的穷到连个书包都买不起,那孩子的目标可能就是赶紧出去赚钱,哪儿能全新全意学习?


已昏已婚


我上次看到一位大V写的悼念他同学的一篇文章。大V当年家里挺穷的,他学习好,靠着读大学走出了农村,现在是个知名人士,财务自由,有社会地位。他的同学中年就去世,跟他平常没有来往,属于班里的差生,没上完初中就出去打工,生病去世。


大V在悼念文章里,说感谢这位同学。因为他家当年很穷,但并没有自卑心理,因为那位同学家也很穷。他说,就因为有同伴存在,自己就没有自卑感,以为世界就这样。等上了大学才发现,原来世界是有贫富差距的。但上大学的他,已经有了判断力,不会受这些东西影响了。

而图中的这位小孩,背着妈妈缝的麻袋书包,明显跟其他人格格不入。不仅仅是书包,还有衣服、鞋子。不仅仅是贫困,还有肮脏。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心里是有些心疼的。


这个世界是有贫富差距,但这么赤裸裸地让一个6、7岁的孩子来承担,稍微有些沉重。


首先,我不知道他家是什么情况。因为看其他小孩的穿着,不太像贫困地区的孩子。这表明这孩子家比较特别,这么贫困,应该有具体原因,不知道是家里有人生病,还是发生过重大变故。

<strong>

其次,如果我是这孩子的父母,家里如此贫困。我肯定会把原因告诉孩子。因为孩子会困惑,为什么别人家日子好好的,自己家这么艰难?父母一定要讲清楚原因。如果不讲清楚,孩子甚至会自责,会想是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家里的不幸?


第三,不管家里有没有钱,干净是第一位。我认为一个爱干净的家庭,最终命运不会太差。虽然我家里很穷,但是我是勤劳、干净,有自尊的人。我奶奶就是特别爱干净的人,家里当时很多孩子上学,很穷,但衣服都干干净净的,补丁也补的很整齐。这些东西会让人振奋。

第四,如果家里贫困,父母不应该抱怨,而是要展示给孩子看,大家一起努力,改变生活。我总认为,贫困是个现状,但态度决定着未来。只要乐观、努力,最终会翻身。


最后,在城市中,虽然没有像图中的这位小男孩那样,贫富差距看起来如此明显,但实质的贫富差距也许更大。家长对于孩子也需要解释,为什么我们家是这种情况,别人家为什么会有钱,父母有没有局限性,钱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这些事情也是必要做的。


大家觉得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小伙伴们,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实,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也是看到题目从网上搜索到的,其中也有的网友给出了各种不同的评论。

看这张图片,有不少孩子背着漂亮的书包。而他背着妈妈为他缝制的麻袋书包(编织袋书包)

我想起了我的小的时候,哪有什么书包啊。也是妈妈用军绿色的布缝制的书包。跨肩式的,能比他的编织袋缝制的好一点点。我并不感到自卑,我感到实用就可以了。当然,我也想有个好书包,我也羡慕别人有好书包,好的铅笔,钢笔,文具盒,橡皮和作业本。

我什么都没有,只有妈妈给我亲手缝制的布书包,而且书包里除了几本教科书,就是爸爸用来包中药的马粪纸做的作业本。

人家其他同学有漂亮的自来水钢笔,我没有,我只有几分钱能买到的蘸水钢笔尖,用筷子用细线缠上,自制的蘸水钢笔,写在马粪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人家其他同学交上的作业是整齐的买的作业本,我交上去的是用马粪纸装订的不太合群的黄色的作业本。老师并没有嫌弃,还照样批改,我并没有因为这点比别人差,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原因。

照片里的这个小男孩,我想和我当时是一样的。什么自卑,攀比,憎恨都是你们给加上去的,他这么想了吗?

我想他会羡慕其他的孩子,他的心灵深处也渴望有个好的书包,好的学习用具,但现实的贫穷他无能为力。

其中,有个网友说,告诉孩子,你有无价值的闪光点!说得真好!

如果孩子把目光放在物质上,就会把贫穷无限放大。

如果把目标放在未来上,努力学习,孩子,你就有无价值的闪光点!

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欢迎留言讨论。


任哥论道


我就觉得现在有的学校让孩子们捐东西,规定必须捐新的,大家钱也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有几个愿意买新的捐出去,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再说新的给谁了都不一定,说不定拿去卖了,现在城市孩子生活条件好东西也多,捐个七八九成新的还可以用的,不是比这强吗,再说孩子小羡慕别人是肯定的,但大人得疏导孩子,我儿子一个十多块钱的书包,背三个学期了,背带都坏了好几次了,还照样背呢,我给他买了个贵书包,人家都不背,让我把坏的缝上在接着背,


琦萱40595034


我也是两孩子的妈妈,如果是在我上学的时代背着妈妈缝的书包背正常,80后的农村孩子我相信应该几乎都背过,但是现在有应该很少了吧!我不会给孩子缝的书包!时代不同了,我想不止是羡慕吧!还有一点自卑吧!我们家不是很富裕但我会买我经济范围内的


平淡


这个新闻出现很久了,但是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教育者忍不住要回答一下。背着麻袋书包的孩子其实无时无刻不想低着头,这样的年纪已经懂得了贫富差距,对这个孩子的影响会很大,当然积极引导很重要。写到这想起了小时候的事。

街上叫卖雪糕的小贩和吃不到雪糕被嘲笑的孩子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其实那个时候农村的生活差距并没有多大,街上的孩子都一个样,当然独生子女条件会好一些。夏天东北的天气也是很热的,雪糕自然就是消暑神器,那个年代大多数吃的都是一毛钱的冰棍。

街上叫卖的小贩卖力的聊着,每次卖雪糕的一来小伙伴们就纷纷回家拿钱去了,当然基本上人手一个冰棍。起初的我也兴奋的跑回到家里伸手要钱买冰棍,可是每每看到父母辛辛苦苦在地里干活时就有些不忍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卖冰棍的一来我就回家了,等小伙伴们吃完我再出去玩。

当然久而久之小伙伴们也意识到了,开始嘲笑我,说实话那时候我就并不以为然,渐渐也就习惯了。

童年的对比可以有伤害,但是教育好了会更积极

故事还没有完,渐渐开始上学了,家里条件不好,自然衣服鞋子都不是新的,多半都是亲戚给的,上了小学就知道爱美了,可是真的没有那样的条件。

童年里好像所有的孩子都光鲜亮丽,每年都是过年之后的时光最难过,因为伙伴们都有新衣服而我没有。渐渐的自己就懂得了是有贫富差距这件事的,但是并没有抱怨,因为父母已经尽力了。

童年的对比会在心里留下伤害,但是教育得当依然会有好的效果。从小家里人就告诉我要好好读书,读书能改变这样的生活。在那个小村子里其实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但是唯一的信念就是考大学,于是我比别人努力,也最终考上了大学,而且是唯一的大学本科生,其他的孩子不是辍学就是混个技校。

结语

其实打不到你的终将让你坚强,那些被打到的也终究变成了不想变成的模样。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穷志短。只要孩子的父母好好教育,相信通过努力孩子会得到不错的结果!


宪平说教育


穷人的心酸,谁人知!


很多答主都PO出了那个背麻袋书包的小孩,可是你知道吗,还有太多这样的孩子。

你看这名年仅4岁,就要帮助家里割草的小女孩,你看她的欲哭无泪的表情!

这名孩子前几天我们已经提到过了,父亲不幸去世后,母亲改嫁。14岁的姐姐勇敢地接过了8岁弟弟的照顾任务,甚至要去给弟弟开家长会。

这是孩子。

还有成年人,何尝不是各种心酸?


12月6日,河南焦作的一名48岁男子韦某,原本正在医院治疗的他,因为不舍得10万元的治疗费用,也不想给老婆孩子增添麻烦,默默离开医院后轻生。

想来,这位父亲并不是不怕死,他一定不舍得离开还在读大四的儿子。但是,贫穷,是压死这位父亲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并不想让儿子还没毕业就身背巨大的债务。

为了孩子,他选择了死。


这种悲凉,只有穷人才会有体会。

贫穷,会让穷人,本能地把自己与其他人划开界限。背麻袋的孩子未必是自卑的心理,而只是觉得自己在同学中是个另类,他自动把自己划到了另一边。



上图中的这位民工师傅,带着孩子,却坐到了地上。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坐到座位上?他一笑说,觉得自己身上不干净,别弄脏了椅子。

有位网友说:

热门微博紧挨着两条,上面是民工坐地铁怕弄脏椅子带着孩子坐地上。下面是李小璐的女儿画国旗庆祝祖国生日。本来没什么的,紧挨在一块儿两条博文突然让我心情低落。。。

总结:回到题目中,希望这位背麻袋书包的孩子,能够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摆脱这种贫困的状态。


夏酱Summer


我小时候对外在不讲究,没有什么羡慕不羡慕的想法,就是特别特别皮的熊孩子,爱打架,爱爬树、爱在泥潭里抓牛蛙,新衣服穿上没几分钟就破了,所以特别怕穿新衣服,怕一顿揍。新书包刚买给我用,被我弄丢了,回家怕一顿揍,那个麻袋包真的很适合我,我喜欢,又环保又安全又实用,揍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