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治的主旋律是门阀与皇权并存,“九品中正制”的推行是门阀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九品中正制”导致阶级愈加固化,造成社会士人在仕途上呈现出“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景象。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将“九品中正制”在中国的推行,归咎于曹丕和陈群。曹丕为了使士族势力支持汉魏禅代程序,拥立自己为帝,故而采纳了陈群所倡导的“九品中正制”,给与士族子弟更加优越的仕途环境。其实这是一种误读,因为这误会了曹氏推行“九品中正制”的苦心,也高估了汉末魏初时期的士族力量。

“中正制”究竟始于何时?

“九品中正制”并非始建于曹丕,其实曹操生前便已大力推行“中正制”。史书中记载: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魏武帝曹操画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证据能证明“中正制”源于曹操时期。在研究《司马防残碑》时发现,碑的背面刻有立碑者十四人的题名,他们皆是司马防为京兆尹时的郡吏(门生故吏为主公立碑,乃汉魏时期的惯例)。题名者中有一位名叫杜豹的官员,就曾担任过京兆的中正。司马防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病逝,他担任京兆尹的时间必然早于曹丕即位,那么杜豹在司马防治下担任中正的时间自然也要早于曹丕即位。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司马防残碑》碑阴刻文

由此可见,早在曹操执政期间就已经开始推行“中正制”了。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难道不是与自己倡导的“唯才是举”的选官用人思想背道而驰吗?其实曹操这么做,正是为了贯彻自己的用人思想,打击东汉中期以来社会中弥漫的浮华、虚伪之风,利用“中正制”擢用真正才德兼备、务实的人才。

东汉时士人出仕中央的主要渠道为“察举制”,通过察举孝廉、茂才的方式迈进仕路。当时的察举考核十分看重道德层面,并且非常重视士人在家乡的风评,要求被举士人既要有较高的才能,又要明礼仪、知孝悌、有德行。

这看起来挺不错,但做起来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最终完全坏了味道。士人们为了做官,便结党互相吹捧才能和道德,互相营造名声。更有甚者,居然伪造孝行,明明父母没有去世,却硬要宣称自己坚持守孝数年,将自己的孝心描绘得感天动地。桓灵年间流行一句童谣:“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便是当时官场的真实写照。

在虚伪造作的风气下,政府举用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没有真才实学,处理政务极不务实。随着豪强渐渐势大,他们开始左右地方政府选举人才,门第渐成为迈入仕途的关键因素。举个例子,曹操年方弱冠(古称二十岁为弱冠之年)便被家乡举为孝廉,显然凭借的是家族势力。凉州韩遂的家族势力较弱,四十岁左右才被举为孝廉,与曹操是同一批孝廉郎,门第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曹操剧照

汉末大乱令全国哀鸿遍野,饿殍遍地。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中,不少士人开始对过去社会风气进行反思,认为造成社会崩溃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群体集体腐化,变得浮华、虚伪、结党营私、不切实际。因此汉末魏初非常提倡公正、简约、务实的政治形态,“中正制”便应运而生。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促使曹操推行中正制,即“人士流移”。汉末军阀之间的频繁战争导致大量士人背井离乡,寄寓他域,这批士人当中不乏才华横溢者。如何给与他们仕宦渠道,让他们效力于曹操,则是一项重要课题。地方察举在原则上只能面向本地人,不能察举外乡人,所以曹操需要创建一个崭新的、包容外乡人的官员选举制度。

综上所述,“九品中正制”并非是曹丕用来拉拢士族豪门的工具。曹操创此制度,是为了应合时宜,也是为了更加清白、务实、高效地选举人才,涤清社会中浮华虚伪之流,只不过这项制度在曹丕执政时得到了更广泛、更规范的推行。

曹魏士族力量薄弱,曹丕无需对其让步

汉末大乱时遭殃的不止是老百姓,还有那些世家大族。很多大族在经年累月的战争中为保全性命,只得避难逃亡他乡,比如陈群、荀彧的家族。陈群与父亲陈纪曾逃往青州,又辗转到徐州避难,荀氏宗族也曾逃至冀州。

地主和农民为躲避战争四散逃亡,长此以往,导致大量土地成为无主之地,无人兴理,渐渐荒芜。昔日最为繁华的首都洛阳,在黄初年间竟然树木成林,可见一斑。曹魏将这些无主之地收归国有,交予流民耕种,运行屯田制。之前流亡的地主豪强再回家乡后就没有了土地、租客,便失去了经济基础。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魏文帝曹丕画像

至于那些未逃亡的豪强,在累年战争的冲击下,也只能苟延残喘罢了,势力早已大不如前。加之曹操政府又在积极打击豪强力量,各地大族著姓哪敢张扬?曹魏虽然是通过禅代形式建立的王朝,但有着强大的武力基础,是在废墟中厮杀出来的政权。士族在经历汉末浩劫后大洗牌,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武装力量都难以与政府抗衡。

在曹氏十多年的经营下,早已营建出天命在身的公众形象,在社会中拥有众多支持者。士族子弟卑躬屈膝侍奉新王朝都来不及,哪敢要挟曹氏割让政治权力予他们?曹氏又何必通过让步放权的方式拉拢他们?魏初士族还没有形成门阀政治,曹氏与士族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曹氏占有绝对主动地位,因为曹氏轻而易举地便可让一个家族兴起或者没落。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荀彧剧照

举例来说,颍川荀氏便是汉末时期依靠曹氏崛起的家族之一,荀彧任尚书令,荀攸任军师,荀衍都督河北,荀悦任侍中,一家人俱是高官显职,一时风头无两。后来荀彧公开反对曹操建立魏国,反对曹操经营禅代,不久后荀彧便被曹操调离中央,在寿春逝世。至于其子嗣,仕途环境也一落千丈。荀彧的幼子荀顗(yi)年少时被朝廷任为中郎,小小中郎做了数十年,一直做到四五十多岁,才凭借司马懿的赏识而得到升迁。荀氏相比其他积极效忠曹氏的家来说,境遇十分悲凉,家族差点走向没落。

在这道选择题上,又有几个家族敢选择对抗曹氏,不支持曹氏称帝呢?因此,曹氏根本不需要割让太大利益,绝大多数家族也会在自身利益考虑下选择随波逐流。毕竟选错答案的代价太残酷了,因站错队而销声匿迹的家族比比皆是。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曹丕剧照

魏末晋初腐化

在魏前中期,士族尚孱弱,但“高平陵之变”改变了这一切。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外出谒拜高平陵,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控制了洛阳禁军,曹爽无奈投降,司马懿掌握了曹魏政权。

司马懿掌握曹魏政权后,野心空前膨胀,竟想效仿昔日曹操父子,通过经营禅代的形式取代皇帝。但司马懿不同于曹操,司马懿是通过阴谋政变才得以掌握国家,曹操则是凭借武力征服。所以司马氏既没有足够的威望取得群臣支持,也没有完全听从自己的铁杆军队。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曹爽画像

司马氏想要经营禅代,势必要向群臣、大族不断割让利益,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司马懿便在“九品中正制”上动手脚。起初司马懿未打倒曹爽时,就曾提议每个州设“大中正”选举州中人才,遭到曹爽党羽曹羲的强烈反对。曹羲认为各地“隔郡如隔国”(古代交通不便,故常说邻郡之间也如同两个国家),郡与郡之间互相不了解,最终州中正仍需听从各郡中正的建议,所以完全没必要设州中正。

朝廷也认同曹羲的观点,认为司马懿的想法简直是画蛇添足。其实司马懿背后另有深意。各地设州中正是为了加强中正的力量,加强中正的话语权。如果再安插一些自己想要拉拢的大族子弟担任州中正,便能轻松取得他们的支持。如今曹爽已灭,朝政被司马懿一手把控,司马懿再提此议自然无人反对。司马懿通过设立州中正拉拢出一批支持者,却也因此滋生了“九品中正制”的腐败。

曹魏苦心经营九品中正制,选官风气终有所改变,却毁于司马懿之手

晋宣帝司马懿

后来司马昭、司马炎又发明了“以资定品”,即以父辈的官职高低、资历深浅作为中正品评的标准之一,这导致大族开始利用“九品中正制”垄断机遇。寒门子弟的父辈有机会当一介小吏就不错了,哪有机会做高官呢?

中正原本是以才能、德行两个标准,将士人评出九等,所以才又叫九品。等级越高,仕途环境越好,越容易升迁。司马昭、司马炎在原本的才能、德行的标准中,加入了父辈资位,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改之前“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的风貌。

司马氏不仅在政治上不断给与士族好处,经济上也利用“品官荫客占田制”准许士族合法荫客,合法占有田地。政治、经济双管齐下,两项制度相辅相成,令各地士族愈加放肆,不断进行土地兼并,甚至超过国家法度允许。司马氏政府不但不看管,反而一再放纵。在政治、经济等多重利益割让下,士族力量空前膨胀,这在制度上为门阀政治奠定了坚实基础。门阀政治的序幕就此拉开,而中国则陷入了数百年的黑暗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