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踐行“五個紮實” 回答“四個問題”奮力譜寫宜川追趕超越、決勝小康新篇章


踐行“五個紮實” 回答“四個問題”奮力譜寫宜川追趕超越、決勝小康新篇章

中共宜川縣委書記 左懷理

2015年以來,宜川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來陝回延視察重要講話統攬各項工作,緊扣追趕超越,聚焦脫貧攻堅,踐行“五個紮實”要求,認真回答“四個問題”,擔當作為、埋頭苦幹,奮力譜寫新時代宜川追趕超越、決勝小康新篇章。

一、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切實發揮果業、天然氣、旅遊三大特色資源優勢,積極培育轉型發展新動能。一是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大力推進蘋果產業後整理,新建標準化蘋果示範園1.5萬畝,建成智能選果線8條,宜川蘋果通過央視《焦點訪談》《中國推介》等欄目,衝出國門,走向世界,延安蘋果·宜川產地品牌彰顯出巨大的市場競爭力。二是新型工業提速發展。持續加大天然氣、光伏、風能等產業開發力度,20萬方液化天然氣處理、4.44兆瓦光伏扶貧電站等項目建成投用,40萬噸LNG天然氣處理項目穩步推進,工業弱縣的歷史即將改寫。三是文旅產業提檔升級。強力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和壺口景區5A創建工作,黃河古渡口特色小鎮等一批旅遊項目投入運營,《黃河大合唱》、壺口瀑布4D影院實現常態化演出,我縣榮獲“中國最具特色旅遊休閒度假名縣”等多項稱號。

二、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宜川告別歷史性貧困。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兌現莊嚴承諾,做到決戰決勝。一是夯實政治責任。推行了“主要領導親自抓、所有常委參與抓、四大班子齊上陣、鄉鎮部門強攻堅、幹部幫扶全覆蓋”等工作模式,聚焦一線盡銳出戰,下沉力量攻堅拔寨,推進工作高效落實,確保了精準脫貧人人過硬、戶戶過硬、村村過硬、鄉鄉過硬。二是堅持精準施策。突出責任落實、產業先行、設施完善、民生保障、群眾主體、長效機制六大重點,精準施策、精準幫扶,全縣4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2896戶7796名貧困群眾摘掉貧困帽子,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4.03%下降至目前的0.46%。2019年5月,宜川告別歷史性絕對貧困,2016年-2018年我縣脫貧攻堅工作連續三年獲得省級優秀。三是鞏固脫貧成效。深入開展“三比一提升”行動,健全完善了“企業+基地+貧困戶、企業+旅遊+貧困戶”等穩定增收幫扶機制;購買農業生產和重大疾病等“五大保險”減貧防返貧機制;兜底保障動態管理機制;建立安全飲水和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管護保養機制等,全面鞏固提升了脫貧成果。

三、強化文化教育引領,全面凝聚發展正能量。深化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一是輿論宣傳聚能量。強化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樹形象,積極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創作推出了《蘋果情緣》《那個知青》等一批感人肺腑、催人奮進的時代佳作。二是教育再續新篇章。極課大數據學情采集與分析診斷系統全面推廣,“因材施教、精準育人、減負增效、均衡發展”綜合效益落地宜川,全縣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宜川中學高考成績連續14年位居全市各縣區前列,先後兩次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三是文化引領鑄活力。大力弘揚延安精神,始終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實事求是、為民服務的觀念和作風,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奮鬥力量。積極挖掘整理盤古開天闢地、大禹治水等歷史傳說,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唱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集聚起加快宜川高質量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四、牢固樹立民本思想,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以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目標,努力實現發展成果人人共享。一是城鄉建設穩步推進。2015年以來,累計投資104.8億元,相繼實施重點項目202個,宜川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群眾生活全面改善。大力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國控斷面水質消除了劣Ⅴ類,穩定在Ⅲ類,完成各類營造林40萬畝,我縣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二是民生事業全面發展。堅持每年辦理10件惠民實事,百姓關注的醫療衛生系統綜合改革深受社會各界好評,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市級優質醫療資源的願望成為現實,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城鄉低保、農村“五保”實現應保盡保。三是社會治理成效明顯。法治宜川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高。

五、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加速釋放發展新活力。把深化改革作為解決宜川發展難題、實現追趕超越的有效途徑,著力在釋放改革紅利上下功夫。一是重點改革高效落實。黨政機構改革、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一批重點改革任務全面完成,政府投資類項目、企業投資類項目全流程審批事項分別壓縮52%和59.2%,市場活力持續釋放。二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企業負擔明顯減輕,嚴格落實“四張清單”制度,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嚴肅處理和公開曝光坑商、害商等不法行為,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三是法治建設穩步推進。全縣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持依法治縣、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充分運用法律手段保護生態環境、化解信訪矛盾、維護群眾合法利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障了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六、全面從嚴治黨管黨,切實提高黨的執政力。持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從嚴治黨強大力量,不斷開創黨建工作新局面。一是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定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進工作,紮實開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黨內主題教育,補足精神之鈣,築牢思想之魂,錘鍊了黨員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二是基層基礎不斷夯實。累計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56個,村黨組織書記“一肩挑”比例達到93.75%,基層組織戰鬥力持續增強。不斷深化“三項機制”,讓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成為常態,有力激發了全縣上下追趕超越的精氣神。三是政治生態持續優化。始終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有效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一步強化,全縣黨員領導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幹事創業新動能全面激發。

五年來,我們深切感受到,堅持黨的領導,是宜川實現追趕超越、全面決勝小康目標的根本保證;踐行“五個紮實”、回答“四個問題”,是推進宜川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指引宜川未來發展的根本動力;保持低調務實不張揚、埋頭苦幹勇擔當的工作作風,是促進領導幹部奮發有為、幹事創業的根本保障。我們堅信,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我們一定能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