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人民大會堂出現“分餐制”,餐飲業能否全面推廣?

餐謀長™導讀:非典期間,全國很多城市把推行分餐制、公筷製作為預防和遏制病毒傳染的有力措施。而今年的這場新冠肺炎,也再次讓我們領悟到推廣分餐制的重要性。

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已於2月16日正式在華開展工作。考察組已在北京、四川和廣東同中國同行一道努力,試圖針對新冠病毒疫情的一些未知問題尋找答案。

考察組部分中外專家2月22日赴武漢,與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座談,並參觀有關醫療衛生機構。


人民大會堂出現“分餐制”,餐飲業能否全面推廣?

是趨勢 也是機會

如今疫情在控制之下,情況逐漸好轉,但距離餐廳全面恢復營業還距離有一定時間。即使疫情結束之後,不少人在短時間內對於外出就餐的安全仍然保有擔心。

分餐制既然能夠有效的減少細菌傳播,提升用餐的安全性,不少人推測,今後會有越來越多人習慣這種就餐方式,這樣做的餐廳也會越來越多。

如果此時餐廳能抓住機會提前有一些措施,讓食客覺得安心,那麼就能在他們心中埋下好感的“種子”,尤其對於餐飲品牌來說,這便是一次獲取食客信任的好機會。

根據餐飲企業不同的業態和規模,分餐制形式包括服務員在餐桌分餐、上菜前分餐、自助餐、擺放公筷、公勺和一人一份的用餐方式等。

講究出品的餐廳,可以像天然臺1908一樣將菜品設計成“位上”,講究服務的餐廳可以設置專人“分餐”,講究效率的餐廳也可以直接把菜品分成“很多份”……

未來也許還有更多分餐的辦法,但無論哪一種,只要是關於健康飲食,都是餐飲人應該思考的方向。

七成人支持分餐制

青年調查聯合問卷網曾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了一項調查。

數據顯示,67.1%的受訪者認為分餐制更加衛生,72.9%的受訪者支持“分餐制”用餐,15.6%的受訪者不支持,11.6%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在北京某銀行工作的鄭微認為,分餐制不僅能很好地預防疾病傳染,也能表現出一個人的禮貌和素養,還能提高擺盤的美觀程度。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王世平表示,分餐制一是衛生,二是可以節約食物材料。

調查中,受訪者認為分餐制最大的好處是衛生,可以預防各種疾病並減少交叉感染的機會(67.1%),其它好處還有:有利於控制飲食量(49.5%),有利於改變大吃大喝的習慣(47.8%),有利於防止偏食(37.6%),有利於減少幽門螺桿菌等病菌的傳播(34.8%)。

網友說:

如果這次疫情,能把國人的飲食方式改為分餐制,我覺得倒是好事。

——@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

有點不太可能,但是可以建議公筷制。

——@斯文陳先生

連酒文化都變不了,更別說分餐了。

——@萬存心天

我家分餐吃好些年了,各人分量隨便,真的方便!

——@王方子

每次吃飯記得嘬筷子,為推進分餐製做一點微弱的貢獻。

——@反手就是一巴掌

早在2003年5月,中國飯店協會制定了《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

該標準是在參照國際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於飯店與餐館食品安全的相關規定的基礎上,經全國餐飲業專家委員會反覆討論醞釀而成的。

目前,該標準已正式向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申報強制性國家標準,並將於近期向全國餐飲企業推廣。

在《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中將分餐制標準分為三個部分:

設施條件:餐飲企業營業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同時接待100人以上筵席的,必須嚴格實行分餐制;小於300平方米的餐飲企業應積極採用分餐制的用餐方式。

服務規範:餐飲服務人員要進行分餐制培訓,接待高檔宴會時,應更多地實行服務員分餐制;一般筵席(包括婚宴、旅遊團餐、零點等),實行一菜一公筷公勺和一人一盤的用餐方式;會議用餐,更多實行自助餐和公筷公勺用餐方式。快餐和送餐實行一人一份用餐方式。

衛生要求:所有食品必須在保證衛生的條件下采購、驗收、儲存、製作和出售,所有設備必須按規定進行消毒,從業人員必須養成按衛生規範工作的習慣。

不難預測,疫後人們的生活方式將進一步改變。健康是國家的話題,更是永久的話題。

你認為,分餐制能否全面推廣?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