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从2020年1月中下旬爆发以来,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了,停工停业停产对各行各业的负面影响已经非常明显了。于房地产而言,售楼部关门、工地停工、营销暂停、上下游停业,直接叠加显示到了成交量上,“暴跌”都不能形容出行业之痛。

2020年1月份,大成都新房网签成交面积182万平米,同比减少了8%;2月截止26日,才成交36.5万平米,同比减少了68.6%(环比减少80%),预计整个2月的成交量在52万平米左右;3月份的成交目前来看也不容乐观,房地产虽然陆续复工了,但是购买力和市场信心没有恢复。也就是说,整个2020年一季度的成都楼市成交量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下滑,二三四季度的不确定性还非常之多,得看市场恢复情况和调控政策如何运作。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单位:平方米;数据来源:成都市住建局网上政务大厅;数据截至2月26日)

当然,成都楼市不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全国大抵如此,举国上下战“疫”,房地产业因此被“冷落”。据勾股大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2月11日,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仅为5.04万平米,大幅低于往年水平。同时,兴业银行统计的全国43个重点城市,2020年春节后第三周新房成交量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83%,二手房减少了82%。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2015年的成都楼市

低利率低首付 买房最佳窗口期之一

2015年是全国楼市政策放松的一年,去库存是中央的定调!

2008年的4万亿投资刺激了中国楼市一路高歌猛进,房价上涨,泡沫加剧,到了2012年调控收紧再度占据上风,利率上调、限购、9070政策纷纷打压楼市,2013年至2014年中国楼市遭遇寒冬,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新开工面积等各项指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经济也受到拖累。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2014年6月27日,呼和浩特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限购的城市,随后全国实施限购的41个城市全部陆续取消,“去库存”和棚改货币化安置成为这一时期显著的楼市基调。2015年更是买房的黄金时期,央行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2015年10月24日,基准利率达到了历史最低的4.9%,而且银行普遍还有利率折扣优惠(八五折到九五折较为常见),个别银行的折扣有打到七五折(相当于利率3.675%)。此外,当时还可以首套房首付2成,认贷不认房,不动产没有全国联网,甚至个别开发商还有首付分期、首付贷等政策。

当时的利率有多优惠呢?我们可以做个对比,2020年2月20日央行的LPR利率报价为4.75%,这还是降息2次以后的结果;如果按照2015年底的基准利率4.9%打九五折是4.655%,也都是远低于现在的LPR利率的,这还是没有考虑LPR要加点的情况。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2015年全国宏观经济政策;来源:2015年中成房业年报)

一系列宽松的政策导致了成都楼市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逐渐地由供大于求转变成供不应求,房价又出现了上涨,以至于2016年以来又出现了万人摇号、十几秒售罄的哄抢现象,以及茶水费、渠道费、更名房、全款优先等乱象,自2016年10月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控: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直到2018年“5.15新政”才压住了虚火,楼市进入了平稳发展期、细水长流,购房者买房不慌,开发商则更多的关注产品打造和营销推广。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2017流行的网上选房,售罄时间以“秒”来计)

近日,有不少自媒体、“专家”都在宣传现在又到了“最佳购房时机”。小编认为“最佳购房时机”远没有到来,限购、限售没有取消,限贷依旧很严格,利率也还很高,房企的各种打折、促销,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晕头转向的,就像2019年双11电商平台的各种优惠一样……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假如政策环境回到2015

谁会获益?

我们先不讨论政策环境能否回到2015年的宽松时代。假设楼市政策回到了那个宽松的时代,那么谁会成为赢家?

首先要分析的就是开发商,土地储备多,而且能够快速入市、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必然有更大的优势。

从近三年的土地成交来看,万科、中海、保利、中南置地、龙湖、新希望、中国金茂、华润、德商、金科、新力地产以及兴城人居、城投置地、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华侨城、清华紫光等品牌房企在成都拿地比较多。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2017-2019年成都拿地面积TOP20企业

但是从拿地到能够开盘销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像兴城人居和城投置地拿了很多人才公寓用地,不能面向普通购房者销售,以及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的TOD项目用地,也存在很长的开发商周期,以及华润、城投置地的大运会配套建设用地,要等大运会主场馆封顶以后才能销售。把前述的特殊土地都排除以后,在成都项目比较多的有万科、中海、保利、中南置地、龙湖、新希望、中国金茂、华润、德商、金科、新力地产等。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龙湖深耕成都,在售很多;截止2019年12月底)

其次要看的是购房者。目前来说,截至2019年底,中国的整体的城市化率在60%左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异,而且城市之间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未来一二十年仍旧会是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农村进城市、小城市到大城市、旧房换新房会带来很大体量的住房需求,住房对很多人来说依旧是刚需。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小编建议近两年有购房需求的人,现在可以先做好充分准备,等政策到位,立马下手。首先要准备资金。其次要准备看房,考虑好想要在哪个区域买房,买什么样的房子,包括地段、户型、开发商、价位、学区、地铁这些都要充分的比较。2015年、20016上半年的政策虽然宽松,但是房地产供不应求,很多没有准备好的人依旧没买到房子,摇号又摇不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房价上涨,望房兴叹。

其实地方政府也是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赢家。据恒大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测算,房价的百分之六七十要通过各种形式回归到政府手中,比如土地出让金、税、费等。当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假如成都楼市政策像2015年那样宽松,谁会是赢家?

最后,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小编一同学,2011年大学毕业后在主城区买了一套80多的小户型,结婚生子后,想换个大房子,2016年就经常向我打听各种楼市情况,预算两百万,想买一套一百三四十平米的改善,那个时候这样的楼盘多、价格符合的也多,200万的预算,多数楼盘都可以全款了(至少可以付八九成房款,贷款利率也优惠)。他也看了不少楼盘和户型,一直嫌这嫌那的,没买下来,眼看着房子被抢完、摇号中不到、房价上涨;到如今,他依旧没买到房子,想换房,但是200万可能也就只能够五成左右的首付,而且如果贷款利率还上涨……

虽然小编认为2月份没到“最佳购房时机”,但是2020年绝对会是2016年以来的一个最佳购房窗口期!谁会是赢家?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