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我們村裡有很多以前生產隊種植遺留下來的茶樹,要怎麼修剪?

北部灣阿弟弟


我們村裡有很多以前生產隊種植遺留下來的茶樹,要怎麼修剪?

生產隊種植遺留下來的茶樹幾十年了,已經是衰老的茶樹,這類茶樹樹勢衰退,苔蘚地衣遍佈,芽葉稀少,產量極低,用常規修剪難以恢復樹勢,需要採用修剪程度比較重的重修剪或者臺刈,更新樹冠,復壯樹勢。

要怎麼修剪?

1、重修剪,對樹齡不很老,因為管理不善的未老先衰的茶樹採用重修剪,要因樹因地制宜,過重過深,樹木損傷大,樹冠恢復比較緩慢,對產量的影響也比較大,過淺則達不到改造復壯的目的。通常是剪去樹高的二分之一或者稍微多一點,離地面30—40釐米開剪,切口光滑,同時,清除叢內的枯枝、細弱枝和病蟲枝及雜草。


2、臺刈,生產隊種植遺留下來的茶樹時間很久,一般採用重修剪不能恢復就必須採用臺刈,大葉種茶樹,留樹樁宜高,一般15—20釐米。灌木型中小葉小葉種,離地面釐米左右或者齊地面剪去。留樁高,萌發的新枝數多但是細弱,留樁低,萌發的新枝數量少但是比較健壯。臺刈抽發新枝後,進行定型修剪,重新培養樹冠。一般下春茶結束後進行,減少當年損失,效果比較好。


臺刈後為了使剪後茶樹恢復快,生長好,達到修剪目的,必須加強管理,要注意深耕改土,重施肥料。培養樹冠,合理進行定型修剪和採養結合和注意中耕除草以及病蟲害防治。



老周說三農


在我們高海拔山區,因為雲霧多,雨量充沛,空氣溼度相對較大,所以茶樹也比較多。根據多年的修剪經驗來看,光照是茶樹生存和茶葉質量的關鍵,所以修剪就極為重要。



我們習慣把茶葉簡單地分為臺地茶和大樹茶,根據題主說的,村裡有很多以前生產隊種植遺留下來的茶樹,我估計是臺地茶,因為我們這裡就是這種以前栽種遺留下來的臺地茶比較多。臺地茶大多數為灌木形態,樹齡相比大樹茶來說要短,其品種也較為新,這類茶如果修剪極為重要。修剪一般情況下有兩種,一種是春季修剪,一種則是夏季修剪。


首先說說春剪。春茶是一年中品質最好的茶葉,多數是摘心為主,一般只採摘幹萌發但是還沒舒展開的茶尖。如果是要讓茶葉定型而修剪,根據我們當地氣溫相對較暖的實際,我們一般就會把時間選在每年的2月底3月初,因為明前茶葉最鮮嫩,品質最佳,所以一般在清明節前一個月左右修剪四最合適的。


春剪我們也叫“輕剪”,也就是說不宜大刀闊斧進行,修剪的時候只是在茶樹的樹冠採摘面上進行一次輕修剪即可,目的就是讓茶樹的樹冠採摘面最大限度保持強壯、整齊的發芽率,有效促進嫰尖芽的生長,減少開花結果。春茶修剪之所以強調“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要剪掉冬季已經萌發的新茶芽,因為這類茶芽葉子較薄,味道偏苦,質量不高,所以適當修剪掉,讓茶樹冠重新發出新鮮的嫩芽。


還要是修剪掉當年部分秋天萌發的茶稍或者是少部分的夏稍,如果剪重或者過了,就會導致茶樹芽頭少、發芽率低下等,從而影響春茶品質和質量。其次說說夏剪。按照時間來說,夏剪就是在5月底6月初,等摘心的明前茶採完,之後接的採摘完一芽二葉,也叫一心兩葉的雨前茶後,觀察茶苔枝葉長到約20公分左右的時間就可以進行修剪了。夏剪我們叫“重剪”,即可以打範圍內進行一次徹底的修剪,把茶樹的高度大體修剪恢復至常年保持的高度,並進行整形修枝。


總之,無論是春季的輕剪,還是夏季的重剪,一定要注意保持好茶樹的樹形和高度,只有把有效的修剪管理和水肥管護緊密結合起來,才能讓茶樹或茶地發揮最好的效益。


花腰妹


我是信陽茶鄉小張,很高興為你解答“我們村裡有很多以前生存隊種植遺留下來的茶樹,要怎麼修剪?”作為來自茶產區的三農人,我就以我們信陽地區修剪標準來說說這個問題?

信陽毛尖茶紫茶

一、夏季摸底修整(管理第一年)

對於你說的老茶園裡的茶樹,一般修剪都是要摸底修剪,這樣茶樹才會旺盛與利於管理,因為考慮是老樹茶枝,第一次修剪必然也是要做到徹底,所以摸底修剪是前期工作。

經過修剪重新生長茶樹

二、二期輕剪(第二年)

考慮到上一年茶園的茶葉生長緩慢,此時更應該留住茶枝,使茶樹能夠快速生長起來。像我們江北茶區一般只進行一次夏剪,而不同南方茶區採摘前期的平整修剪,信陽毛尖茶在氣候與環境缺少先天條件,所以二期輕剪也是需參考各個茶區修剪技術要求。

長期荒廢的野茶園

三、三期視天氣與環境情況修剪

為什麼到了第三期就變成了視天氣與環境情況修剪,因為茶樹的生長情況和天氣與環境是有關聯的,所以彼時就按照當地實際天氣與環境作修剪標準。


茶鄉小張


你好,我是大磊,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參觀過茶園的朋友們應該都會發現,有時候會看到茶園的茶農們把茶樹修修剪剪的只剩一點,既然茶農會修剪茶樹,那麼就一定有他的道理,茶友們知道為什麼嗎?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茶樹為什麼要修剪,並且應該怎麼修剪。

  茶友們可以發現,有的茶種的茶樹在春季修剪、有的茶樹在秋冬季、還有茶樹修剪在穀雨與立夏之間。春季,對茶樹進行合理修剪,能改善茶葉品質,提高茶葉產量。剪可便於茶園管理和茶葉的採摘。而茶樹修剪在秋冬時期因為這個時間茶樹進入休眠期,又以保護;而臺刈要在穀雨與立夏之間,因為這個時間的茶樹生長旺盛,利於恢復。茶樹的修剪時間取決於茶樹的茶種,每種茶樹都有其修剪的方法,小翁今天就籠統地為大家介紹,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各位茶友一同探討。

  修剪分為幼齡茶樹和成齡茶樹以及衰老茶樹的修剪。

  幼齡茶樹的修剪。因其生長旺盛,可塑性大。為了促進分枝,培養骨架,塑造豐產樹型,可採用定型修剪法,宜適當重剪。

  成齡茶樹的修剪。此時樹體已基本穩定,投產鮮葉質量好,產量高,是茶樹一生中最有經濟價值的時期。修剪的目的是調節茶樹側枝的生長,實現持續優質高產,因而應適度輕剪。

  而衰老茶樹的修剪。對枝條密佈而高、枯老病蟲枝不多,但萌芽稀疏、對夾葉多的茶樹,可重剪除結節、彎曲、纖弱及枯死的枝條。

  我們就可以瞭解到,通過定型修剪,促進分枝,控制高度,加速橫向擴張,使單軸分枝儘快轉變為合軸分枝,使分枝結構合理,骨幹枝粗壯,為培養優質高效樹冠骨架奠定堅實的基礎。

目前,我國推廣應用最多的修剪方法有定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臺刈五種。

  定型修剪主要起培養樹冠骨架,促進分枝,擴大樹冠的作用。輕修剪主要起整理樹冠的作用。深修剪、重修剪和臺刈的主要目的是更新復壯樹冠。根據茶樹的生長髮育特點、樹勢和相應的環境條件,合理應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及其配套技術措施,才能達到增產、提質和高效的目標。

  定型修剪

  單條和雙條種植的灌木型茶樹定型修剪一般進行3次。

  第1次定型修剪:修剪時間視苗木生長的高度而定,當一年生茶苗75%~80%達到30釐米以上,主枝粗達3毫米以上時,並有1~2個分枝時即可開剪。 對於正常出圃的無性系茶苗,第1次定型修剪可以移栽時進行,但對於生長較差的茶苗,未達上述標準時,定形修剪應推遲到次年進行。定形修剪的高度以離地15釐米左右為宜。修剪時用整枝剪,只剪主枝,不剪側枝;修剪時剪口應向內側傾斜,儘量保留外側的腋芽,使發出的新枝向外側傾斜,剪口要光滑,以利癒合。修剪時間以春茶前為宜。定形修剪後,要注意留養新梢,切勿採摘,並加強培肥管理。

  第2次定型修剪:一般在上次修剪1年後進行,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0~15釐米,即離地25~30釐米處修剪。若茶樹生長旺盛,樹高達到了55~60釐米的修剪標準,也可提前進行。

  這次修剪可用籬剪按修剪高度剪平,包括側枝也要剪去,剪後立即施肥。修剪時間以春茶前進行為宜,但對土壤肥力較高,長勢旺盛的茶樹,也可在春茶適當打頂採後進行,以提高茶園的經濟效益。需要指出的是,春茶打頂和剪後的夏、秋季打頂輕採均要採高養低,採頂留側,採強扶弱,以進一步促進分枝,擴大樹冠,增加茶芽密度。

  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定型修剪1年後進行,若茶苗生長旺盛,同樣可提前進行。

  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基礎上再提高10~15釐米,即離地40釐米左右處用籬剪將篷面剪平即可。一般要求在春茶前修剪。但對於樹勢旺盛、採摘名優茶的地區,可以採取春茶前期早採、嫩採名優茶,20天后結束採摘,再進行第3次定型修剪,夏、秋茶打頂養蓬。

  幼齡茶樹經過3次定型修剪後,樹冠迅速擴展,已具有堅強的骨架,第5~6年即可採取春茶前期多采名優茶,中期提前結束採摘,在上次剪口上再提高5~10釐米進行整形修剪,使樹冠略成弧形,並正式投產。

  輕修剪

  輕修剪的方法生產上常採用的輕修剪方法有兩種;即輕修剪或修平。

  輕修剪是將生長年度內的部分枝葉剪去,一般在上次剪口基礎上提高3~5cm進行輕度修剪,或剪去樹冠面上的突出枝條和樹冠表層3~10cm枝葉。輕修剪每年進行一次,如果樹冠整齊,生長旺盛,也可隔年進行一次。輕修剪太淺,達不到刺激生長的目的;但剪得太重,又會影響樹冠面生產枝的結構和數量,不利茶葉產量的提高。

  因此,在確定修剪深度時,應根據生態條件、茶樹品種和新梢生長勢等靈活掌握。一般氣候溫暖,肥培管理好,葉層較厚,生長勢強的茶園可適當剪重些;反之,氣候較冷,肥培管理差,葉層較薄或採摘過重的茶樹宜輕為宜。修平只將茶樹冠面上突出的枝條剪去,平整樹冠,程度較輕。一般多用於有性系品種種植的機採

深修剪

  深修剪方法深修剪的深度以剪除“雞爪枝”為原則(圖7-6),一般剪去樹冠表面10~15cm的枝葉。深修剪一般安排在春茶結束後進行,按樹冠形狀用採茶機剪去表層枝葉。深修剪後茶樹葉面積銳減,甚至沒有,應留養一季夏茶。對於採摘大宗茶的茶園,秋茶可打頂輕採;對於採摘名優茶的茶園,留養夏茶和前期秋茶,7月中下旬輕修剪,秋末採製名優茶。茶樹深修剪後,新形成的生產枝較未剪前略有增粗,育芽能力有所增強,為控制樹冠高度,應與輕修剪相配合。

  一般深修剪後應每年或隔年輕修剪一次,輕修剪數年後深修剪(回剪)一次。這樣輕修剪和深修剪交替進行,可使採摘面上較長時間保持旺盛的生長枝,延長茶樹的高產優質年限。另外,茶樹深修剪後,茶行兩邊未剪到的枝條應用單人採茶機及時進行修整;最好還能用整枝剪進行疏枝,即剪去樹冠內部和下部的病蟲枝、細弱枝和枯老枝,以減少茶樹養分消耗,進一步提高茶葉產量和品質。

  深修剪週期茶樹深修剪的週期視茶園管理水平和茶樹蓬面生產枝育芽能力的強弱而定。對於採摘大宗茶,對茶葉產量有較高要求時,深修剪週期一般控制在5年左右;對茶葉品質要求較高的茶園,特別是採摘名優茶的茶園,深修剪週期應適當縮短,一般可控制在2~3年,夏秋茶留養不採的名優茶園,甚至可以每年深修剪1次,由於夏秋茶留養積累的養分和腋芽較多,翌年春茶品質好,產量也較高;對於量質並重的茶園,深修剪的週期以4年為宜。

重修剪

  重修剪的方法重修剪一般剪去樹冠的1/3~1/2,通常是離地40~50cm剪去地上部樹冠。重修剪一般在春茶後進行。剪後2~3個月,當新梢長到20cm以上,新梢基部5cm左右半木質化時,在重修剪剪口上提高5cm進行一次定型修剪,秋未氣溫降低,新梢進入休眠期時進行一次輕修剪,第二年可正常採摘。重修剪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設定的高度用修剪機或鋒利的柴刀將上部枝葉全部剪(砍)去;另一種是在每叢茶樹的邊緣留3~5根骨幹枝不剪,其餘枝條全部剪(砍)去,經過一個多月的生長,當修剪枝條長出新梢後,再在同樣的高度剪去留下的枝條,這種方法叫留枝回剪法或肺形修剪法。

  重修剪週期茶樹重修剪的週期與茶樹生長勢,重修剪與輕、深修剪的配合,以及茶園肥培管理措施等有關。一般來說,茶樹重修剪後,當年因留養較多,產量有所降低,但次年茶葉產量有所提高,特別是茶葉品質明顯提高,第三年產量可比剪前提高20%左右.

臺刈

  衰老茶樹臺刈,一般在根頸處或離地5~20cm處剪去全部枝條。臺刈要求剪口光滑,傾斜,切忌砍破樁頭,以防止切口感染病蟲,或滯留雨水,影響潛伏芽的萌發。所以,臺刈應用鋒利的彎刀斜劈或拉削,或用園盤式臺刈機切割,以利傷口癒合和抽發新枝。

  臺刈的茶園往往產量較低,為有利於樹勢恢復,臺刈時間以春茶前為好。臺刈後的茶樹會抽發大量的新枝,為培養骨幹枝,最好進行疏枝,留下粗壯的5~8枝,保留新枝當年留養,第二年春茶前或春茶後離地30~35cm進行定型修剪,以後打頂輕採,第三年離地45~50cm再定型修剪一次,春茶打頂輕採,夏秋茶留葉採摘,第四年起輕修剪,開始正常採摘。生產實踐和大量的試驗研究表明,臺刈雖能明顯降低茶樹地上部階段發育年齡,更新樹冠,促進營養生長。

  但臺刈後抽發的新枝多而密,骨幹枝的培育較為因難,樹冠表層生長的芽葉較為細弱,茶葉產量的恢復緩慢。茶樹改造太輕,如深修剪對茶樹的刺激作用不大,修剪效果較差;但修剪程度太重,如臺刈後的茶樹,茶葉產量也較低;重修剪茶樹恢復快,增產作用也最明顯。因此,對於骨幹枝粗壯,生育能力較強的茶樹,不要輕易進行臺刈,而宜採用重修剪改造樹冠。

  對於十分衰老的有性系茶樹,採用換種改植的方法發展無性系良種則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目前,有些茶樹並不衰老,但採取臺刈,甚至“三年二頭刈”。這種做法長出的新梢雖然粗壯,容易採摘,但芽葉數量少,產量極低,不但不利於茶園經濟效益的發揮,而且茶樹經多次臺刈後,發出的枝條越來越細弱,茶葉產量和品質不斷降低。另外,經常臺刈的茶樹樹冠矮小,茶園裸露面積大,水土流失嚴重,從而影響茶葉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茶樹修剪是樹冠培養的重要技術措施,但最佳修剪效果的發揮不僅與修剪本身的技術有關,還與其它農業技術措施有密切的關係。其它農技術措施配合得當,有利於茶樹樹冠的培養,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則可能產生抑制作用。

  今天介紹的內容不針對一種茶,只是通過整理讓各位茶友認識到茶樹修剪的這麼一個過程。所以茶友們在喝到好茶時候也別忘了感恩每一位茶農的用心培育


魏大磊生活錄


修剪茶樹有很多種方法,茶樹生長的不同時期修建方式也不相同,修剪茶樹主要考慮這兩個因素:茶樹修剪多少、何時修剪。

我是一個山區農村人,我們山區家家戶戶都種植茶葉,每年都會修剪茶樹,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皖西大別山區霍山山裡人是如何修剪茶樹的。

何時修剪茶樹為宜?

茶樹和其它果樹不同,修剪需要在一定的時期內進行,否則會嚴重影響第二年茶葉的產量。比如說我們霍山山區,一般只採一季春茶,所以開春以後肯定是不能修剪茶樹的,否則當年茶葉產量會極低。一般來說,茶樹修剪都是在採茶期結束以後為宜,比如說春茶一般在五月份左右開始修剪,所以我們山區農村種植的茶樹普遍在5月中旬左右開始修建。

如何修剪茶樹

茶樹修剪要選用合適的工具,過去農村人用專門的修枝剪刀修剪,後來用大剪刀,再後來用專業的修剪機,但是無論使用何種修建工具,修剪茶樹的方式都是一樣的。

一般來說,茶樹修剪分這兩種:

1,修剪嫩枝,去除嫩枝。茶葉採摘結束以後,用修建工具修剪茶樹的嫩枝,一方面使得茶樹的外形更加整潔,另一方面使茶樹萌發更多的紙條,這樣能夠提高下一年的茶葉產量。

2.從茶樹根部修剪,砍掉整棵茶樹,只保留地上10釐米左右的主幹。對於一些茶樹造型不好,長期沒有修剪得茶樹,一般採用這種方式修剪為宜。用刀或者專用得修建工具,砍掉茶樹得地面10釐米以上得部分,茶樹就會從根部重新發出枝條。

總之修剪茶樹需要注意的兩點就是時間和修剪方式這兩個主要因素,採茶期前一段時間不適宜修剪,因為這個時期修剪茶樹,會導致茶葉減產,最好是在茶葉採摘期結束以後修剪為宜。


醉美皖西大別山


主要看目前茶樹的生長情況來定。

如果是以前生產隊留下來的茶樹,茶樹的樹齡較長,而且長期沒有較好的管理的話,需要重修建。

針對未老先衰的茶樹和一些樹冠雖然衰老,但主枝和一、二級分枝粗壯、健康,具較強的分枝能力,樹冠上有一定綠葉層,管理水平尚高的茶樹,採取深修剪已不能恢復樹冠面生長勢。

重修剪程度要適當,過重過深,樹冠恢復較慢,恢復生產期推遲,修剪度較輕達不到改善目的。

重修剪常用深度是剪去樹高的1/2,長年失管的茶葉離地面高度30-45cm的主要骨幹枝部分。





這裡面有故事


 衰老茶樹的修剪可分為重修剪和臺割兩種。

  1、重修剪。適用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樹,其樹齡不一定很長,但其多數主枝尚有一定的生活能力,對這種茶樹可實行重修剪更新復壯,一般是剪去樹冠的1/3-1/2。

  2、臺割。十分衰老的茶樹,即使增施肥料也很難提高產量,對這類茶樹採用臺割更新,於大寒前後在離地面15釐米左右高處鋸或剪掉全部枝幹,重新養蓬。實行重修剪、臺割的都應在深翻施足基肥後進行。


阿龍在鄉村生活


對於老茶樹,建議可以修剪重一些,因為茶樹是越修剪發枝越多,而製作茶葉又是主要用新葉為主,在大枝上做修剪,長出來的新枝也粗


愛過一根蔥


剪枝


鄉村娃崽


請專家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