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1.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張婆婆和我的朋友曉陽住在武漢的同一個社區裡。社區雖然不大,住的人也不多,但是在今年以前,曉陽並不認識張婆婆。

2020年初,武漢爆發了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傳染性極強的病毒開始在武漢肆虐,最後席捲了全國乃至世界上不少國家。

因為這場疫情,曉陽的社區裡所有居民都認識了張婆婆一家人。

曉陽說,在1月23日封城以前,鄰居們的生活依然如常。大家該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退了休的老人們在家帶孫子或者休閒地頤養天年。雖然當時有關疫情傳播的新聞報道強度已經開始加大,但是曉陽和她身邊的大多數朋友一樣,並沒有將此十分放在心上。

這樣的情況在1月22日發生了轉折。封城的消息,使曉陽和她的朋友和鄰居們突然之間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隨之產生的緊張氛圍慢慢擴大。大家開始頻繁地關注與疫情有關的新聞,採購生活必需品、防疫用品。曉陽取消了回老家過年的計劃,因為她和丈夫擔心,回了老家就不容易及時返回武漢,到時候會影響工作和孩子上學,所以他們一家人決定留在武漢,哪兒也不去了。

這期間,曉陽告訴我,武漢的大型超市裡供應齊全,沒有物品短缺,這讓我也放下心來。其實,與曉陽一樣,在1月22日以前,我也並不清楚這個所謂的“新型冠狀病毒”有這麼“毒”,收到武漢封城的消息時,我們正在自駕回南方老家的路上。

但是很快,疫情終於也傳播到了曉陽的社區。社區裡的張婆婆平時與兒子、媳婦住在一起,很不幸地,她們一家人成為了社區裡最早感染冠狀病毒的人。張婆婆的兒子和媳婦最先被感染,因為病情比較重,而且發病早,他們很快找到了接收醫院,得到了及時的治療。

令大家沒想到的是,初期一直沒有症狀的張婆婆很快也有了感染症狀。而此時由於被感染的人數越來越多,各個定點醫院幾乎沒有多餘的床位接收新的病人。而得不到及時治療的話,上了年紀的張婆婆將面臨什麼樣的風險,大家都覺得不敢多想。再加上,也許因為孤單無助,也許因為心情緊張,生病了的張婆婆常常在小區的院子裡徘徊,這也令小區裡的鄰居們感到緊張不安。於是,幫張婆婆順利住院成為曉陽他們社區的共同心願。

在小區社群裡,大家群策群力,紛紛打電話進行多方聯繫。就這樣,人多力量大,大家齊心協力,最終在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張婆婆順利地找到了定點醫院,接受了治療。

曉陽告訴我,在那幾天,幫張婆婆找到接收醫院成為全小區所有居民最關心的事情。社群裡每天都在討論各種方法和渠道,就是想讓張婆婆儘快得到治療、恢復健康。對此,曉陽雖然沒有更多地描述,但是我能聽出這件事情帶給她的觸動,——那就是在這樣的時刻,自救與救人同等重要,和眾志群情帶給人心的溫暖與愛。曉陽說:“這件事情是我親身經歷的,我覺得我是永遠都無法忘記的。”

善良的曉陽還說,現在大家還無法上班,她每天會在家裡完成日常的工作,並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她覺得自己沒有為抗疫做過什麼貢獻,比起那許多志願者來說,自己覺得很慚愧。

曉陽的話讓我想起媒體之前報道的武漢志願車隊志願者何輝先生去世的消息。與曉陽一樣,當時看到這則消息時,除了為何輝先生感到悲痛,我也同樣深深感到自責。

在這場抗疫戰爭中,不少醫生、護士犧牲在了最前線;更多的醫生、護士冒著生命危險,承受著巨大的身體、精神壓力,仍奮戰在最前線。而我們,雖然沒有醫生、護士們的回春妙手,但是我們也理應為這場戰爭出自己的一份力。

而我們能為這場疫情做些什麼呢?我想,照顧好自己和家人是我們能做的最起碼的事情。在疫情如此肆虐的情況下,不給別人添麻煩,不給社會添亂就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義務。

病毒無情,人卻有情。當我們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主動伸手拉他一把,而不是拒之門外、甚至置之不理,也是我們應該做的。就像曉陽的鄰居們那樣,用自己的熱心、真心,幫助張婆婆順利得到救治,就是我們該做的。

最後,曉陽告訴我:“這件事還讓我第一次感到病毒離我們每個人都那麼近,在這種情況下,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

注:為尊重個人隱私,本文所用的人物名稱均為化名。


1.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