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对待父母宁愿负债也要建房子,丝毫不考虑如果急需用钱的问题,该怎么办?

梦醒人自醉


大家好,我是雪临生活,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如何对待父母宁愿负债也要建房子,丝毫不考虑急需用钱的问题,该怎么办?

我老家的房子就说题主所说的情况,就是父母执意要建的,下面说说当时的情况:

我结婚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幢四层的房子,是我哥结婚的时候父母盖的两层,然后我哥自己加了两层,房子自然就是我哥的了,我是奉子成婚,岳母又执意要在孩子出生前结婚,再盖房子肯定是来不及了,我哥就把房子全部装修了一下,腾出一层给我当新房。

结婚后,我在那个房子住了十几年,这中间父母也有提过再盖一个房子给我的事,都被我以各种理由推了,因为我跟老婆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在家里只有过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孩子是岳母带,房子盖了也没人住,主要还是我不想在老家村里住,老家村里不到200多人,有的人搬出去了,交通也不方便。

直到前几年,城里房价升高,二胎政策放开,父母觉得村里大家都有建新房了,就我还没盖。手里的钱可以在城里付个首付,父母想让我再生一个孩子,然后在老家盖个房子,这个我也没同意盖。后来,父母说:村里人都住新房子了,我们老了,你也该盖个新房给我们住几年了。

父母说的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想想这几年,我都是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才回家,还是住在哥哥的房子,他们也想我在老家能有个自己的家。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就在老家村里盖房了,现在房子装修好都两三年了,空在那里,他们也没去住,只有夏天偶尔会住几天,平时让他们去住,他们都推说还是住老房子习惯,毕竟老房子是他们结婚后亲手盖的,住了半辈子。

所以,我觉得,父母举债也要建房子,是想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让孩子结婚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做为子女,我们应该要理解父母的这份苦心。


雪临生活


很多时候,人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就会隔你的梦想差一步。

建房子这件大事,并不是说要攒够了钱,万事俱备,才开始动工。

20年前,我们家还住着瓦房,爸妈手里只有两万多块,但是想盖两层楼房,说干就干,爸爸先去所有亲戚朋友那里跑了一圈,看看谁能借点钱,心里有点底之后,很快就请人把老房子扒了。

当时正值暑假,伯伯他们先答应借,后来估计又不想借了,来看了一圈,放出一句话:这么热的天,还没盖就别盖了!

啥?房子都扒了,你说不盖就不盖了?

钱,很显然是不够用的,为了省钱,房子结构很简单,就是几个大通间,谈不上什么设计。窗子上水泥挡板是自己做的,窗户玻璃是自己装的,框架起来了之后,一套房子就全完工了。

后来,我们家还了好几年的债,那几年的艰辛自然不必说。

现在谈起来,爸妈都感叹当初花了两万多就盖起了楼房。

我们现在买房也一样,等你攒够了钱,再留上急需用钱的备用金,我怕是你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的速度。

对于这种情况,就只能咬着牙,干!船到桥头自然直,很多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别总是担心家里有急事急需用钱,那种概率是很小的。

你的父母虽然年纪大了,也比你有勇气,有魄力!宁愿负债也要建房,你作为子女,还有什么理由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呢?


梦里花开2019


可以尝试做点小生意,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等等同龄人喜欢的卖给小伙伴们。当然,绝对不能做违法的事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夏朵红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首先了解父母为什么宁愿负债也愿意建房的内心想法,其次我觉得和父母的经历是密不可分,最后处理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1.父母那一辈,都是白手起家,从小外出打工就是为了能有个房子,吃了不少苦从来没有向生活底头,有房才有家的信仰影响他们一生。

2.父母想给儿女筑起最后一道屏障,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儿女有最后的退处,可怜天下父母心。

3.农村修建房屋是大势所趋,房屋成本不断攀升。

4.农村闭塞,根文化影响,邻居攀比心理。

建房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父母出发点更多为了这个家庭平平安安不求大富大贵,而作为我们年轻人不想负债遇到事情缩脚缩缩手,我们更具有创造力和活力。综上所述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自己向父母保证会加倍努力,早日完成他们的心愿,让父母对你充满信心。

2.鼓励父母应该多享受生活,不要被事俗牵绊。

3.有机会出去旅游开眼界,打开心结。



泥土香


可以尝试做点小生意,把自己的图书,玩具,等等同龄人喜欢的卖给小伙伴们。当然,绝对不能做违法的事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柠檬爱旅游


对于农村的人来说,土地和房子都是他们的命根,哪怕负债累累也会先把这个根扎深了,扎实。对于他们来说,只有这样内心才会踏实和安宁。相反,有闲钱没有根他们就会像没了魂一样。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