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五年之后,武汉、成都、郑州、长沙、西安、重庆,你认为哪个城市会发展的更好?为什么?

我们有缘吗134


我选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

一个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宜居,一个不适合生活的城市,再怎么发展,最后也会遇到瓶颈,政策再倾斜也会有穷尽的那一天。在自然环境来说,武汉更优,水量充足,平原为主,气候湿润,物产丰富。而另外几个多少都有短板,在宜居这项上会扣分。

再看交通,武汉九省通衢,水路交通均发达,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无可比拟。

武汉疫情的发展,也说明了这个城市对于全国的重要性,武汉不能有事,有事就会变成全国的灾难性事故。相反,如果武汉欣欣向荣,全国也会从中受益。相信,武汉在疫情过后必然获得更加快速速的发展,有望成为核心。

这个英雄的城市有辛亥革命中的武昌首义,最终推翻了从黄帝算起的延续了4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最终推翻了帝制,实现了共和,这个城市的影响力无可比拟,武汉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拥有深植于文化深层的开拓精神,这是走向顶峰的必备素质。

五年后,我看好武汉。


大军开拔


先亮明个人观点,武汉的发展潜力在以上6个城市中是最好的。(武汉)

以上6个城市都是新一线城市,而且除了长沙之外,都是国家中心城市。

根据2019年新一线城市的排名,这6个城市名次层高到低依次是: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长沙、郑州。

那么在未来5年,谁最具有发展潜力?我们先来看一下,这5个城市在2018年的经济规模。

重庆20363亿元,成都15342亿元,武汉14847亿元,长沙11003亿元,郑州10143亿元,西安8349亿元。可以看出重庆明显领先于另外5个城市,其GDP已经相当于郑州西安的两倍及以上。排名第二的成都和重庆相比,规模也低了5000亿元。

用排除法就可以先把长沙,郑州,西安三个城市排出去。这三个城市在未来5年乃至10年都没有可能和重庆、成都、武汉叫上劲。理由无他,就是实力差距太大了。

在重庆,成都,武汉这三个城市中,个人更看好武汉。虽然武汉在经济总量上要比重庆和成都都少,但它的总体优势,并不比另外两座城市更低。和重庆、成都相比,武汉有两大优势。

第一个是交通优势。自古以来武汉就是九省通衢,北上南下,东进西出,都是极其便利。自从上一轮高铁建设以来,武汉已经成为全国三大高铁枢纽之一,米字型的高铁网络基本建成。现在,武汉又在规划到深圳、厦门等发达城市的高铁。

在交通优势上,偏于西南的重庆和成都,不太可能成为全国的交通枢纽。因此,在通达性上就要比武汉差很多。

第二个是科技优势。武汉是我国著名的大学城,是一座、科技、文化教育重镇。在国内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院校中,武汉座拥两所——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而成都和重庆没有排名全国前10的院校。

正因为科技优势的存在,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要比重庆和成都多大。2016年,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就超过了万亿元,成都市两年之后才破万亿,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至今还没有达到1万亿元。

综合以上两个优势,认为在未来5年,的发展潜力要高于重庆和成都。


财经知识局


我比较看好郑州,西安,长沙这三个城市,武汉是三合一,而且依靠着长江,民国时候就是前几名的重要城市,建国后,对武汉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就没停过,现在才发展到这样,可以说是倒退了。至于重庆,拿来跟省会城市比本来就有失偏颇,一个直辖市,比有些省份的面积还大,而且民国时候就是陪都,基建,政策,资源各方面都不是其他城市能比的,当年北京都未必比得过,如今还拿来跟副省级城市,有些还不是副省级城市比,可以说也是严重的倒退。成都就不用说了,天府之国,可就是距离重庆太近,会有政策和资源上分配差异的问题(比如北京和石家庄,上海和南京等)。

最看好的是郑州,西安,长沙这三个城市,郑州有整个中原做背景,西安也有整个大西北当后台,长沙在中南地区也是一霸,不仅发展实力强劲,还是省会城市,政策资源都在逐渐倾斜,所以说未来这三个城市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

在这三个城市中,我觉得各有千秋,先说经济,2019上半年,长沙5537.8亿,增速8.2%,郑州5106.9亿,增速7.9%,西安4142.4亿,增速7.0%,2018年的数据为:长1.1万亿,增速8.5%,郑州一万亿,增速8.0%,西安0.8万亿,增速8.2,同时长沙800万人口,郑州一千万人口,西安1200万人口。相比之下,西安这方面同郑州长沙不是一个级别。说到文化层面,长沙同郑州西安不是一个级别。教育方面,西安三所985,五所211,长沙三所985,一所211,郑州,只有一个211,河南省也就这一个,纵然河大曾经名气极大,但是如今也被拆的不剩几片瓦了,这方面,郑州和西安长沙不是一个级别。再说城市级别方面,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但不是副省级,西安是副省级,国家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长沙是新一线城市,但非副省级城市,也非国家中心城市。

既然河南陕西湖南都是发展省会城市一家独大的情况,那么再来说说城市占比和省份排名以及省会周边城市排名,这样也能看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可借力点,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占比不足20%,西安和长沙均在30%上下,三个城市面积来看,郑州不足7500平方千米,西安是近一万平方千米,长沙是近1.2万平方千米。市区建成面积中,西安221.74,郑州187.69,长沙144.85。省份排名及周边城市发展方面,河南排名第五,湖南第8,陕西第15,百强市中,河南上榜七个,湖南上榜五个,陕西上榜两个,几番对比下来,我觉得哪个城市发展最有潜力,哪个城市将会是未来发展最快的,大家心里应该有数了


声犹在耳伊人何方


这六座城市已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强的城市,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六座城市,其中除了西安之外,其余城市都是“万亿俱乐部”成员。2018年它们的GDP分别为:

重庆:20363.19亿元(全国第5)

成都:15342.77亿元(第8)

武汉:14847.69亿元(第9)

长沙:11003.41亿元(第14)

郑州:10143.32亿元(第16)

西安:8349.86亿元(第20)

小编认为这五座城市未来五年发展都会很好,除了重庆是直辖市之外,其余五个都是省会城市,受到不少国家政策扶持,比如除了长沙之外,其余五城均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如今抱团发展的大趋势下,以它们为中心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城市群,比如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等,它们都是国家级城市群。

此外,“强省会”战略在中西部省份当中普遍存在,其中以上城市就是典型的代表,用全省主要资源发展起来的省会,它们发展还会差么?从目前来看,近年来重庆经济增长放缓,如今处于6%~7%之间,正处于转型当中,因此个人认为未来五年它的增速在这几个城市里是最低的。而目前成都、武汉、郑州、长沙以及西安基本保持在8%左右的高速增长,至于未来五年谁发展得更好,确实难以定夺。

个人则更看好郑州的发展。郑州这些年来崛起速度很快,短短几年郑州相继跻身新一线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形成以它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带动整个河南的共同发展进步,2018年郑州正式跻身“万亿俱乐部”。郑州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中国南北向、东西向铁路、高铁都要路经此地,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未来发展前景是非常好的。


锦绣中源


我个人认为是长沙。1.在京广线上,为南北大枢纽。2.潜力比其他城市大。你想想,这整个城市还有许多楼盘没有建好甚至没有开工。地铁也有三,五,六号线没修完。另外,湖南省基本以长沙为中心。虽然西安也一样,但湖南的岳阳,常德,郴州等城市都还有强大的实力。要说陕西,还有几座城市能来补西安?3.个人认为,长沙的地理位置不输其他城市。有浏阳河,湘江两条河环绕城区,城北还有捞刀一河。虽是比不过武汉,但怎么着也不是阿猫阿狗吧!4.在教育上,这些城市中,高中实力长沙第一,没人敢反驳吧?我大长沙有长郡,雅礼,附中,一中,哪一所不是全国百强啊?长郡雅礼两所位居全国前五,可不是闹着玩的!况且,还有明德,周南两所全国前两百名高中。谁家没985?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大。211也有4所,自己去上网查。这是一座城市!5.近几年全国GDP排行中,长沙榜上有名,现在是比不过武汉北京,以后可不一定呢!长沙在全国GDP增速榜中排第二,然而却没有你们说的哪些啥啥。时代在变,这个国家也在变!


长不大的音久熊


成都

城市体量大,人口基数大,也是目前所有非一线城市当中人气最火爆的城市,已经从过去那个最安逸的城市变成了如今最“热闹”的城市。在最新一期GaWC世界城市名册当中已经成为Beta+城市,与波士顿、亚特兰大、多哈等世界名城同列,距离世界一线城市一步之遥。连续三年成为新一线城市排名当中的满分城市。城市发展定位已经放眼全球。

武汉

武汉是这些城市当中最没有短板的城市,城市综合实力在全国仅次于北上广,和南京不分伯仲。随着近两年经济转型和城市重新定调,武汉的格局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往日重工业城市的印象已然颠覆,独角兽企业、互联网企业和高精尖研发行业的崛起让这座城市焕发了新的升级。从连续几年招商引资和人才净流入数据来看,武汉的吸引力已经处于飙升通道。

重庆

重庆作为直辖市,整体实力不言而喻。但毕竟重庆是省一级的城市规模,虽然市区实力很强,无奈下辖县区众多,且多半经济发展较弱。跑车的发动机再强,拖着一辆货车前行也是很有难度的,自己开跑的同时还要兼顾车厢,所以起步之后自然不会像成都武汉跑的这么轻松。不过毕竟实力和向心力是在的,排在前三还是没什么问题。

郑州

整个中西部地区崛起速度最快的城市,几年之内相继跻身新一线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崛起,让河南不再是外出务工第一大省,也带动了整个河南的共同发展进步。之所以名次排在西安之前,主要是因为郑州地理位置更具优势,不论东西南北部哪边蓬勃发展,位居中原的郑州都可以占据有利位置。成为中心城市之后的郑州,会进一步加速前行,得到的重视和资源配比也会更高。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已经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六位,这已经是城市财力和地位的很好证明。


西安

沉寂许久的西安在今年入围国家中心城市,存在感被瞬间激活,成为了人气爆棚的网红城市。而今年的放开落户形成的巨大影响,更是让这座城市证明了自己的区域中心价值依然是无可替代的。西安是华夏第一古都,更是传统十大城市之一,底蕴和综合实力之强无可厚非。只是深处西北,过去难以发挥更大能量,但未来不同了,路网的日趋发达让西北充满了希望,西安的全国最大高铁站的建城更是让人们看到了西安重塑辉煌的决心。


长沙

长沙的人均经济数据是整个中西部最强的,但却偏偏北边有武汉、南边有广州、西边有重庆,区位辐射范围有重复,所以成为了中西部几个强市当中唯一没有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的。这是长沙排名最后的唯一原因,论综合实力,长沙至少应该在郑州之上,人均GDP更是吊打成都和重庆。所以长沙的实力和自身发展没问题,只是热钱和热点更喜欢看风向标,那么相比于其他几个中心城市,长沙的竞争力可能会比过去略打折扣。不过作为非副省城市当中的最强市,长沙的实力毋庸置疑。


城市发展报告


“以武汉为中心,带动长江中下游城市发展”

这是当初中央喊出的政策。

这也是近几年武汉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

军运会,马上又要举办湿地奥运会。

说下这几个城市,个人觉得郑州就先放一边吧,不是针对郑州,在那工作几年,这个城市太不思进取,而且国家政策也不会照顾到,不然为何人口过亿的大省,首府郑州只有一个211学府!全省每年近百万考生,只有30万人有名额上大学,河南,郑州太应该反醒自己!

重庆,直辖市,简单说目前重庆就是啃老,至于能啃几年,难说,重庆还是一个优点,大西南铁路交通枢纽,大部分货物从长江走水路到重庆再上火车运出国,中国的运输北大门!

但是山城,有他的优势就有劣势!重庆是地理形态,是他发展的最大局限,之前享受着国家政策,发展迅猛,后面要看自己了!

成都。四川首府,人多,毕竟四川感觉就成都是安全的。所以人都往那挤!天府之城,要发展成现代化城市,还是需要人才,企业!交通是成都的一大障碍,虽然有双流机场,但是高铁进成都,那速度不比平原上的普快 快多少,这样大大降低了运输效率。但是由于地势,进川必须降速。无法改变!

武汉,给人的感觉就是未来有无限可能,因为武汉的自然条件太丰厚了,江城,水陆空运输武汉名列前茅,教育,武汉大学数量排名全国第三,前二是北京上海!很多会说。那么多大学生,留下来的有几个?说这句时可以去普查下,每年留在武汉的大学生数量已经够多了,只因武汉每年大学生产量太过于庞大,这样才显得留下的人少!

武汉目前缺乏的是大型企业,这是一大短板!招商引资这块武汉要加把劲!

所以未来五年,重庆可能还是第一,但是未来10年,武汉肯定可以赶上!发展前景,武汉最好!

西安没去过!不谈


学习是种信仰


这几个城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毫无疑问是武汉。

全世界所有城市经济发展都与区位有关系,例如美国的纽约,座落在海边河口,交通方便,物流发达,在大航海时代,这是无可取代的绝对优势。

与之对应的是中国的上海,自1855年黄河改道将大运河山东段冲毁以后,上海就取代扬州成为近海南北航运的中心城市,后来的开埠更是提升了上海的区位优势,将其从国家级航运中心变为世界级港口城市。

内陆城市不具备沿海城市的绝对优势,但地理上的影响力依然无法忽视,中国古代的四大米市无一不是沿江靠河、运输发达,例如芜湖,原本是个小城市,自打李鸿章将米市从镇江迁移过来以后,犹如坐上火箭一般飞速发展,其中的经济学含义不言自明。

武汉成都郑州西安重庆长沙均为内陆城市,这其中武汉两江交汇,水路运输得天独厚,无出其右。

陆路运输同样不成多让,高铁米字形线路均从武汉经过,说是铁路中心城市也不为过,除此以外,武汉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运力不容小觑。

交通的发达不仅带来运输的便利和低廉的成本,还带动了经济辐射范围的扩大,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都是武汉的地盘,物资运输频繁,人流量巨大。发达的交通,让武汉雄厚的工业基础得以畅通无阻的发挥,原料可以源源不断进来,成品可以毫无阻碍的出去。

除了运输,武汉还有一个冠绝全国的绝对优势,那便是数量巨大的在校大学生,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科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提高,人才是发展科技的最大助力,这方面武汉走到了全国的前列,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但对付其他中西部城市绰绰有余。

以此两点为奠基,武汉在中西部城市中没有对手。

成都是一个很有趣的城市,农耕时代因为远离中原战火,加之气候适宜,得以自成一统,天府之国名不虚传,但这种地理上的隔阂对经济全球化却是一副毒药,交通上的闭塞让当地的产品运出成本高昂,多山的地理环境又注定成都难以发展重工业,纵然有不少的学校很多,也较难发挥作用。当然,成都也有自身优势,那便是西南地区一家独大,辐射作用强,区位优势高,即便是自成一统,也可以的吃的喝,加之生活环境闲适,气候养人,将来的发展不会太差。

西安是废都,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独一无二,但干燥缺水的气候和偏处一方的区位,让西安无力与东南竞争,仅这一点,西安就不是武汉对手。

郑州是个很有意思的城市,其历史地位远不如本省的洛阳及开封,但却因为搭上铁路时代的便车狂飙突进,上世纪90年代以前,郑州铁路局地位远高于武汉铁路局。近年来,郑州励精图治,大有复苏的态势。

说区位,郑州是中原的中心,说交通,郑州同样是高铁的中心,且市内有黄河穿过,说是水路中心也勉强。

郑州与武汉最大的差距其实是人才,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但人口不代表人才,郑州的高校,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不能与武汉比,其结果就是高技术产业选择武汉,例如华为腾讯小米;劳动密集型选择郑州,比如富士康,郑州要想在高科技时代迎头赶上,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重庆是直辖市,其政治地位比武汉还高,GDP更是在武汉之上,但重庆的GDP不是重庆市,而是重庆省,与其他单列市相比不公平。重庆最大的问题同样是区位,在西南地区,他不如成都,在中部,他不如武汉,论陆路交通,多山的环境让他无所适从,论水路交通,下游狭窄的河道和横空出世的三峡卡住了他,重庆很不错,但不是武汉对手。

至于长沙,我前段时间刚刚去过,这是我第一次去长沙,不客气的说,长沙城市硬件和发展潜力较武汉差很多。原因还是那么几条,人口不如、交通不如、高校不如、工业基础赶不上。长沙最大的优势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这点比武汉强。

真正能与武汉形成竞争的其实是--南京。

论经济总量,南京略逊武汉,但人均GDP,南京在武汉之上;论区位,南京依山伴水,丝毫不逊武汉,且地处长三角经济圈,其背后的实力远远强于武汉所在的湖北;论高科技,南京在校大学生虽然略少于武汉,但211高校数量高于武汉,质量也强于武汉;论交通,南京高铁,机场,水运,十分发达,且靠近上海港,其出口运输成本低于武汉,优势明显。

南京最大的问题是:被上海的光芒遮盖,且省内兄弟苏州无锡太强,分走了他的资源。

这几年南京正在努力振兴,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南京高校多,人才多的优势将厚积薄发,成为华东地区又一亮点。

除此以外,南京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优良,整体生活环境优于武汉,对人才吸引力也大于武汉,这些都是武汉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



日慕乡关


一个一个说吧,武汉,沿江工业重镇,但摊子着实过大,应已到了人力极限,且始终有长江水患,下一部优化升级才是正理。重庆,西南山城,特色鲜明,但和武汉一样过于庞杂,难有大的突破。成都,天府之国的骄子,更有交汇西南之重任,想不发迖都不行啊。西安,历史厚重,也有不少国之重器,但相信西北的风沙干燥会让不少人心存疑虑,且若不是为战备目的,国家的重心不可能放在西边,长沙同理,先天位置劣势。郑州,虽本身位于黄泛区,但有小浪底等水利枢纽的屏障,水患基本无忧,且本身纵贯南北,交汇东西,结交国家一带路战略,区位优势无以伦比,且周边有洛阳、开封这样的历史名城,洛阳更是建国初期一等一的工业重镇,群山环绕河道纵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加上中原地区特有的四季鲜明气候,只要逐渐改变河南人的负面形象,定会大有作为。


还行157117953


半斤八两,各有千秋,都无法成为全国性城市,在区域都是中心城市。在局部都极具影响力和吸引力,但是从全国影响力而言都差不多,宏观经济已经从高速度发展的速度转向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这些城市都失去了两位数以上的发展增速的宏观环境,所以也都失去了成为全国性城市的可能,但是在局部是核心城市。

1、从总量来说是重庆排名第一

2018年重庆的GDP总量是20363亿元人民币,从总量上市 排名第一位的,也是这五个城市中唯一的直辖市,在经济总量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主要还是依靠人口优势,在科研实力和企业创新方面并没有任何优势。排名第二位的是成都市,成都市是四川的省会城市,拥有省内的诸多资源优势,和重庆组成的成渝地区也是双子星座;排名第三位的是武汉市,同样作为湖北的省会,也是占据了相当的省内资源。长沙、郑州和西安在经济总量上和前面的三个城市又下了一个 台阶,平均GDP要低5000亿元左右。

从经济总体实力而言,重庆、成都、武汉是一个梯队的,长沙、郑州和西安是一个级别的,后面三个城市在全国城市的排名分别为13、17、21名。除去人口因素我们看看平均水平:

2、重庆具有绝对的人口的优势

重庆在人口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2018年重庆的常住人口是3102万人,排名第一;其次是成都,常住人口是1633万常住人口,西安、武汉、郑州都是同一规模的人口,分别是1000万、1108万、1014万,而长沙市人口最少,只有815万常住人口相当于成都的50%,重庆的26.3%。

但是重庆的主城区人口并没有这么大的优势,不过重庆的城区人口也是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以外第五个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也是四个一线城市以外的仅有的超大城市,武汉的城区人口是706万,成都城区人口690万,郑州城区人口596万,武汉、成都、郑州都是全国8个特大城市的成员。

3、人均GDP来看武汉和长沙居先

2018年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分别是长沙和武汉,分别是13.5万人民币和13.4万人民币,这个就从人均发展水平上基本相近;而郑州和成都发展相近,人均GDP分别是10万人民币和9.39万人民币;发展水平也相近,西安的人均GDP是8.35万,比前面四个城市要低不少,而重庆的人均GDP是6.56万元,是六个城市中人均水平最低的,这个也是由于人口巨大的缘故,重庆拥有相当于一个省份的人口数量,这个虽然让重庆有了和一省可以匹敌的GDP总量,但是从人均方面却比一个核心城市要低得多,如果只计算主城区的人口和GDP,那么数据就和前面几个城市相差无几了。

4、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是武汉

城镇化是另一个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这六个城市中,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是武汉,城镇化率是80%,其次是长沙,城镇化率是79.1%,这两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基本一致。西安、郑州和成都的城镇化水平分别是74%、73.4%和73.1%。重庆的城镇化率只有65.5%,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辖区的区县太多,重庆的人口规模是 相当于一个省的规模的(贵州省的常住人口也才3600万,比重庆多500万而已)。


从综合的水平来看你,各项指标都能够排名前三的只有武汉和成都,所以这两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人均水平相对最强,长沙的人均水平也高,但是人口太少,才815万人口,很难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获得优势,除非未来在城市人口方面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而武汉规划到2035年城市人口要突破2000万,相比而言武汉的远期规划要强得多。


重庆是省级行政区,也是国家中心城市(是2010年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的五个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其他的四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和广州,2016年又增加了支持武汉、成都、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其余四个城市均是一线城市)。

重庆、成都、武汉综合 起来看要优于长沙、郑州和西安,不过都无法具有全国的影响力,但是在区域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