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要做好湖泊(湖濱)旅遊規劃和湖泊湖濱旅遊開發要注意四個問題

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認為:要做好湖泊(湖濱)旅遊規劃和湖泊湖濱旅遊開發要注意四個問題:

第一,不要把湖泊旅遊理解成遊艇碼頭

第二,不要把湖泊旅遊理解成酒店別墅

第三,不要把湖泊旅遊理解成高爾夫球

第四,不要把湖泊旅遊理解成4A5A景區

全國湖泊、湖濱旅遊開發絕大部分都是綜合了上述四種做法。只有共性,沒有個性。開發商和政府要開發當地的湖泊旅遊,首先想到的是做規劃,規劃拿來一看都是上述幾個套路,但開發商和領導不是行家,他們思考的著眼點都是本地思維,一看這四大件不錯啊,本地沒有,隔壁城市也沒有,太好了!一個抄襲複製、不動腦筋的旅遊規劃公司複製粘貼出來的毫無價值的旅遊規劃方案,就是這樣輕而易舉搞定老闆和領導的!

中國99%的旅遊規劃都是平庸之作!但都能忽悠甲方,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兩點:一是項目要立項必須做規劃,老闆拿了地,政府催得急,旅遊規劃好壞不重要,時間最重要,所以,先把規劃做出來報上去,把項目批下來。這個一急,就讓多少劣質規劃堂而皇之寫進了政府法規。

二是前面講的,拍板的人和買單的人大部分是本地思維,在他們的觀念裡:只要本地沒有的項目都是好項目。所以,只要把定位口號提得大一點、把地塊分區功能氣勢搞大一點、把酒店外觀搞漂亮一點,把國外模式拿來借鑑一下,把毫無創意的項目效果圖搞震撼一點,最好再加點3D動漫演示,讓甲方彷彿一下感覺成功撲面而來,城市馬上就能跟國際接軌。所以,中國有極其大量的平庸規劃大行其道,大量雷同相似的項目“創意”氾濫成災!

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認為,要做好湖泊(湖濱)旅遊規劃和湖泊湖濱旅遊開發,一定要做好三個工作:

吃透本土文化,找出震撼定位。

不管你領導和老闆出過多少國、見過多少項目,這不重要,複製抄襲來的項目永遠沒有生命力!旅遊項目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植根本土文化,做出獨特創意,才有永續發展的可能。不然,全國所有的湖泊旅遊都搞成一模一樣,遊客見就吐,你還怎麼發展?

因此,要吃透本土文化,找出震撼性的定位來,並讓項目圍繞這個定位創意建設,才能形成自己的特點和賣點。舉個例子,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負責宿

遷駱馬湖的旅遊規劃,我們的定位是從宿遷的地圖上發現的!原來駱馬湖形狀像一隻蝙蝠位於宿遷西北部,而宿遷西北部的地圖像極了一匹馬,馬背上一個湖、一隻蝠,不就是“馬上湖”(馬上福)嗎?所以,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把駱馬湖取了個別名叫“馬上湖”,定位水到渠成“遊馬上湖,馬上有福!”當地政府極有效率和魄力,三天把全市廣告牌全打上“遊馬上湖,馬上有福”的廣告,一個月後全國媒體有全世界爆炒此事!轟動全國!當地領導興奮地說“你們給我們省了兩個億廣告費!”。

記住:四平八穩、波瀾不驚的定位和口號幾乎等於宣告景區的失敗。讓人一聽就記住、一看就想來,並且巧妙難忘,這才是成功的形象定位。總之,定位一定要震撼!

之前,駱馬湖四大件全搞了,還有人造沙灘湖濱浴場,有用嗎?根本無人知道,也沒有市場需求,這些不動腦筋、毫無創意、氾濫成災的項目根本不能吸引外面的遊客,只能產生本地消費,因為本地人一是見得少,二是路程近,所以很多湖泊景區都把旅遊做成了“郊遊”——本地市民節假日郊區一遊!

我們的老闆和領導不要再沾沾自喜,別再選個高峰期帶人參觀,看所謂的人山人海,你知道就那麼幾天旺旺,就那麼幾個本地老鄉來走走。別再自我麻醉。要判斷你的景區是否成功,只要數數你有多少遠程遊客?你有多少外省遊客就知道了?本地遊客不算數的,人家渴了自帶水、餓了回屋吃,累了回家睡,你有什麼經濟效益?你拉動什麼地方發展?在家門口玩能叫旅遊嗎?那叫遛彎和郊遊!

吃透全國市場,做出震撼景觀。

全國的湖泊成千上萬,別聽學者和所謂專家胡縐,什麼這個湖的水壯闊,那個湖

的水柔美;這個湖的文化厚重,那個湖生態優美。旅遊不是寫文章,遊客也沒有騷人墨客的敏感。大家千山萬水過來,千元萬鈔花出去,要看到一目瞭然、震撼心靈的東西。也不要按那99%的平庸規劃方案來建設:水邊搞個騎水長廊、島上供個南海觀音、岸上搞個漁人碼頭、亭臺樓閣、海濱浴場、水上狂歡……等等,一堆不經過大腦、抄來抄去年抄了幾十年陳芝麻爛穀子!我們在這行當十幾年,每年都要看到這堆東西幾十上百次,每次看到都有嘔吐感。

開發旅遊一定要拋掉本地思維,一定要有全國思維和世界思維。怎麼講?就是不

管項目大小,一定要站在全國及世界的角度來創意建設項目。全國和世界上已經聽說過、看到過、出現過的,我們就不要做,只有大家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創意和項目,我們才去做。但是,一定不能認為天馬行空就是好的旅遊規劃,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看這個創意是否符合遊客的需要,而且是全國遊客的需要,而不再是本地遊客的需要!這十分重要,因為你用本地思維、考慮本地遊客,你的項目最後的結果就是複製抄襲,因為本地人就需要這個,你複製來本地人肯定來玩,最終你就是搞了個人民公園和郊遊樂園。跟“旅遊”這兩個字還差得遠!

怎麼做出全國人都需要的震撼性景觀?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有一句話“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預算之內,市場之需”,符合這個條件基本就對路了。通俗理解就是,要創意和建設獨一無二、有本地文化支撐、造價不高、全國人都必須來看的景觀!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為九華湖創意設計了“天宮”和佛光塔,你都聽說過,沒見吧?想見嗎?13億人人人都想,這是不是震撼性的創意!這是不是賺大錢的生意!

第三,吃透全民需求,實施震撼營銷。

說到湖泊旅遊的營銷宣傳,又是一大把無限氾濫、中學生一節課就可以想出無數個的不動腦的“創意”:賽龍舟、划艇比賽、摩托艇、鐵人三項、烤魚節、龍蝦節、開漁節……,我們不想再對此表達不滿,套用古龍先生的一句話來對這99%的旅遊規劃創意“致敬”——第一個想到“聽雨軒”的人一定是個大雅,第二個、第三個、第七個、八個還在用“聽雨軒”的人不僅俗還無賴。

不是說通俗的活動不好,通俗很好,但別人都搞了幾百遍的東西你還拿來用,一定沒有市場!你會說,別人搞的是梅子節,我搞李子節行不?別人搞的是梅花節,我搞桃花節行不?這種看似有小聰明、動了小腦筋,其實是最大的無腦!全國三千多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產,一個來一個節,有什麼看點?有多少人來?這是嚴重岐視當代遊客的智商和審美,你以為還是一千年前古人踏青賞花的旅遊階段?互聯網都佔領人腦了、衛星都上天了,你還在用一千年前的方式來胡弄遊客,你只有一種客戶群:請古人從電視劇裡穿越到你的景區來吧!

上述這些套路,也是本地思維的結果,一定是本地人最愛看,外地人不來看。怎麼搞點外地人想看的呢?就是要吃透全國人的心理需要,創意出震撼性的營銷事件來。再舉個熊大尋旅遊規劃公司的案例。2009年我們這樣營銷浙江寧海的溫泉,把寧海溫泉用十幾輛水罐車裝車運送,車身上打上跟風世博會的廣告“要讓生活更美好,常到寧海泡泡澡!”,一路好奇的全國媒體全程跟蹤,因為把溫泉送出去讓人泡,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稀罕事!絕對的新聞價值!水罐車把寧海溫泉水保溫運送到上海世博會建設現場,請世博會的建設者和農民工兄弟現場泡澡,現場立即建起幾個巨大的充氣墊式的露天浴場,標語打出“世博建設者們,你們辛苦了!”隨即奉送中秋月餅。上海市相關領導及世博會指揮組領導高度關注!全國媒體全程報道!《浙江日報》頭版刊載!後來幾個巨大的充氣墊式的露天浴場,被反覆運作到各省會城市的廣場和商場,一次又一次把寧海溫泉送給各地市民。

全世界的溫泉都是請人來當地泡,寧海的是把溫泉送出去給人泡。你想到過嗎?同樣是搞活動搞宣傳,我們沒搞溫泉節吧!也沒搞比基尼選秀吧!不是這些活動不好,而是別人都搞過了。我們再搞對不起自己的大腦!更對不起遊客的大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