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之下,5個互聯網大佬對未來經濟的看法

疫情來襲,讓中國企業的數字化、科技化按下了“快進鍵”。

雷神山、火神山的遠程智慧醫療、生鮮配送中的數字化供應鏈協同、遠程辦公依賴的雲技術等,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字化、科技化的產業互聯網時代加速來臨了。

還是引用那句話:“疫情是強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獄。”

疫情之中有人抓住機會逆流而上,有的人被沖垮在洪流之中。在這樣一個“危”與“機”共存的特殊時段,企業該如何把握機會,找到新出口呢?為此未來標杆實驗室整理了疫情當下,中國企業大佬對於企業生存發展的看法,希望對你有用。

一、 馬雲

第一、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條件經批准的企業要迅速恢復生產,或者逐步恢復生產;沒有條件的,也應創造條件,練好內功,準備恢復生產。

第二、要迅速開始內部總結與反思,看看有哪些問題一定要改革,有哪些機會一定要抓住,盤點一下自己到底要什麼、有什麼、放棄什麼和堅持什麼,從危機與變化中找到方向。

第三、要迅速學習數字化辦公、數字化生存。

未來的企業,只分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和不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肯定生存能力更強,生存率更高。

疫情之下,5個互聯網大佬對未來經濟的看法

馬雲


二、江南春

面對突發疫情,線下渠道關閉,什麼是企業關鍵的反脆弱能力?答案是:企業的數字化。

在線化數字化是中國各行各業的必然趨勢,這次疫情讓我們再次深刻理解了lBM20年前的一個廣告: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

不確定的永遠是環境,確定的永遠是你自己的競爭力和應變能力。

除此之外,與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樣,疫情過後,大部分頭部企業和頭部品牌不僅不會踩剎車,而且會踩油門。 因為,疫情好轉,經濟車輪也必須復甦轉動,所有行業必然會有某種程度的復甦。而頭部企業是憋著勁要發力的,想一舉與第二梯隊拉開差距,想搶奪沒有競爭力的競品退出後騰出的市場空間。而有創新能力、有差異化價值、有充分現金流的行業第二則暗暗地在想如何彎道超車。


疫情之下,5個互聯網大佬對未來經濟的看法

江南春


三、李彥宏

“讓信息更加及時、透明並緩解焦慮;讓技術和大數據的能力在社會公共事件中更好的發揮作用,這正是百度作為互聯網信息和服務平臺的重要職責。”李彥宏說道。

李彥宏還表示,大數據、人工智能不僅僅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公共安全治理、提升城市運行效率,醫療技術攻堅等關鍵領域大有可為,在更廣闊的產業領域,在幫助各行各業智能化升級方面,人工智能更將發揮核心引擎的作用。


疫情之下,5個互聯網大佬對未來經濟的看法

李彥宏


四、雷軍

這場疫情會給我們帶來什麼變化?

雷軍:“非接觸經濟”未來會帶來更多改變。最典型的是遠程辦公,這幾天,除絕對必要的崗位,我們讓絕大部分同事都在家裡遠程辦公,就不要到公司了。

還有哪些變化呢?

雷軍:每次經歷災難考驗,都會讓人對生活更加熱愛,更加認真。抗擊疫情中,除了身體健康的醫治,大家的心理健康我們也應該更加重視。恐懼、悲傷、困惑帶來的壓力,要用勇敢樂觀和堅定的信心去消除。

疫情之下,5個互聯網大佬對未來經濟的看法

雷軍


五、李開復

這次疫情中醫生對疑似病例的CT影像快速診斷方面,已有智能醫療幫助醫生快速進行醫療診斷。

李開復提到,未來人工智能與人類共處可以有這四類方式:

第一,人工智能將代替我們承擔重複性工作。第二,人工智能工具將幫助科學家和藝術家提升創造力。第三,對於非創造性、關愛型工作,人工智能將進行分析思考,人類以溫暖和同情心相佐。最後,人類將以其獨一無二的頭腦和心靈,做著只有人類擅長、以人類創造力和同情心取勝的工作。

這就是人工智能和人類共生的藍圖。

人工智能可以幫助科學家提升科研的速度和效率,在這場疫情防護戰中,在藥物研發的實驗室裡,在治療感染冠狀病毒病人的現場,AI與人類發揮各自的優勢,開展互助合作。比如,研究人員將藥物的前期研發流程交給計算機,節省重複性工作,能大大加快新藥設計的速度和效率。可以說,在這個與時間賽跑的時刻,AI是科學家們得力的“左膀右臂”。

疫情之下,5個互聯網大佬對未來經濟的看法

李開復


真正神扎於產業,從逆境中尋找希望,用互聯網科技的能力來應對危機,是當下所有企業的必修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