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华中师大数学教师做数据分析 不漏一个可疑数据小区持续零感染

“4栋1单元的这位居民上报的体温连续5天都是36.5℃,需要重点关注一下。”志愿者范琼指着电脑,提示社区工作人员:这位居民有可能没有认真上报体温。

范琼是华中师范大学数统学院的数学老师,家住洪山区珞南街玉兰苑南区,听说社区招募志愿者,她立即报了名,在自家小区成为一名志愿队员。

“我是教数学的,数据统计就由我来吧。”玉兰苑南区共有11栋楼27个单元378户,看到社区工作者在繁忙的日常工作后,还要汇总统计数据,她主动分担,在志愿服务队伍中牵头数据统计组的工作,分析居民体温等各类数据,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平时,范琼需要完成网上授课、备课、写教案等本职工作,当上志愿者后,她工作量更大了。每天,她将志愿者综合协调组收集的居民体温情况数据汇总,手工整理,科学排序,形成每日居民健康情况报告,并及时在居民微信群里公布。社区工作者都说,范老师当上统计员,居民健康信息出来更快了,又全面又准确。

“不能漏过一个可疑数据,任何一个小疏忽,可能都会发展成严重后果。”范琼说,虽然下沉小区的干部在小区推广了填报体温的小程序,但居民难免有漏报、错填或不认真报送的情况,这些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修正,确保信息对疫情防控起到作用。范琼有着对数字天生的敏感,数学逻辑思维能让她在浏览数据时,敏锐地发现“疑点”。

“这一家,5人体温都是填的37℃,可能没有逐一测量。”“今天收到了两个5栋3单元501的数据,应该是某家填错了房号,马上核实一下。”“今天,他报的家庭人数突然多了1个,得电话确认下。”……根据数字判研,范琼频频给出提示,及时调查,修正数据。

范琼透露,目前她正与一位武汉理工大学数据统计学专家志愿者商量,编写一个数字筛查小程序,将有望实现每日收集可疑数据自动排查。“高龄老人和独居老人有14户,患有基础疾病的有21户……”这些数据也是范琼等志愿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目前这些特殊群体已被志愿者特殊关照,在物资采购、生活料理等方面加强了服务。

目前,玉兰苑南区的志愿者队伍已达60多人,其中很多人是高校教师,他们根据各自特长分成综合协调组、疫情防控组、后勤保障组等7个小组,各司其责,共同努力下,这个小区持续零感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