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聽吳強講“疫期反詐”

鑫融街公益講堂直播間2月26日中午1點鐘開設課程,由吳強老師講“疫期反詐”的話題。課程名稱叫作:共克時艱,防騙戰疫。這堂課深入解析了疫情期間電信欺詐的手法及防範措施,講得生動、通透,令人長見識、受啟發,對消費者權益保護、對案件防控工作具有很強的價值。現將自己的點滴學習體會做簡要梳理。

1.被騙的人往往不認為自己會被騙。老師講了一位上海老奶奶的案例和一位北京老爺爺的案例,令人深為嘆息。上海老奶奶還好,總算攔下了,沒有被騙成功。那位北京老爺爺就沒這麼幸運了,一生積攢的600多萬元血汗錢,分四五次,全部給騙子打走了。做公安的,或者做銀行的,常常會遇到這樣被騙人很固執、很執拗、甚至很頑固的情形,要勸阻他被騙,非常不容易。對這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老師用了一句話概括,叫“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話雖有些不好聽,但是蠻精準的。好多人都是高估了自己的智商,低估了騙子的智商。做反詐工作必須明白此點。

2.千萬不要低估了騙子的智商、勤奮和與時俱進。從騙子團伙的工作場景,可感覺到他們是多麼勵志。從他們那麼多先進的設備、先進的作案手法,不由你不驚歎其用心之良苦、準備之充分、做事之嚴謹。老師解析的殺豬盤、殺魚盤、殺鳥盤等騙子手法、套路,令人歎為觀止。老師開玩笑說,那種嚴謹、精益,甚至可以做戀愛寶典了,也可以做任何一本銀行培訓教材的範本。所以對騙子的本領千萬不可小視,千萬不敢看不起騙子。況且誰是騙子又沒有在臉上寫著。事實上,好多騙子甚至堪稱心理學大師。有一個案例,直到騙子被抓,一位被騙的女士都不相信他被騙了,最後說,被騙120萬就當是消費了,花了這麼些錢,天天有男人哄著,也挺好。竟然不怎麼恨騙子。這騙子的高超技藝和功夫,也真稱得上一流了。

3.所謂新型詐騙的“新型”,主要就體現在非接觸性。什麼是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就是指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短信、互聯網的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不法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

4.戰疫特殊時期要保持嚴打高壓態勢。疫情相關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類型,主要包括:虛假售賣口罩詐騙;繳納學雜費/培訓費詐騙;假“獻愛心”詐騙;車船機票退改簽詐騙;提供醫院床位詐騙;推銷假藥詐騙。以口罩為例,大致已經歷三個階段:1月中下旬,在湖北開始零星出現;1月底到2月中旬,全國蔓延,非專業騙子操盤;2月中旬以後,專業騙子入場了。需要特別瞭解的一點是,有些在平時可能就是以糾紛來處理,但在戰疫時期,就有可能作為詐騙案件對待,而且會從嚴從重從快。這也告訴我們,一切發國難財的想法都是可恥的。就法律和道德的關係而言,二者具有一致性,都是對人的行為的規範,雖然有邊界,但在深層次上是相通的。

5.一些年輕人臨災起意走向詐騙,非常可惜,教訓十分深刻。說到底還是三觀不正,底線紅線防線的意識不強。有一個案例,是上海破獲的“小鮮肉”黃智博以賣口罩為名詐騙案,本來是個名人了,還幹這個,實在不划算。這人生的帳算得太差了。說到底還是思想品德課不及格,他可能沒想到這樣做是錯的,不知曉這樣做的後果有多嚴重。缺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課。還有一個案例,好像年齡更小,是一位00後的年輕人,搞了些三無口罩計劃賣,還發了朋友圈,朋友圈有人提示說這可是犯罪呀,他還回復了,說自己算過,最多判三年,現在要趁年輕賭一把。結果真就被抓了,真判了,兩年零八個月,算得也真精準。知法、懂法,但就是要違法,抱著很大的僥倖心理,真是腦子進水了。更深層次說,就是良心大大地壞了。

6.關於預防詐騙“五要、五不”。陌生來電要警惕,不大意;網絡信息要查證,不輕信;可疑鏈接要謹慎,不亂點;資金轉賬要核實,不著急;一旦受騙要報警,不猶豫。

7.關於加強防範的三點思考。一是用好法律武器。提到85號文、261號文、法釋15號文。二是全國警企聯動。全國各地的反詐中心、銀行、支付機構,要建立對接,通過各自系統內的協作,實現跨區域、跨平臺的反制力量。三是建立交流平臺。隨著犯罪手法更新,及時調整打擊和反制策略。以上三點歸結起來,一個總體思路就是:協作(以專業打職業,以團隊打團夥)。面對犯罪分子的猖獗和花樣翻新,如果國家力量互不銜接,就會被鑽空子,反詐工作就會很難。事實上,犯罪分子就是這麼幹的,非常會鑽空子,他一定會跨平臺,比如從阿里跨到騰訊,這樣跨平臺、多平臺之後,協調成本就大了、反詐就難了,甚至會無法追蹤、無法破案。所以協作很重要,我理解,幾乎可以說協作是反詐工作的生命線。只要團結起來、協作起來,犯罪分子就會無所遁形,以國家機器的專業團隊,打犯罪分子的職業團伙,當然會贏,一定可以無往而不勝。

(2020.2.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