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東北大米種植面積在全國的佔有量並不算太大,為什麼感覺超市、市場到處都有東北大米?

四季村


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假的[靈光一閃],因為大家普遍都任何東北大米,也聽說過東北大米,所以就有不法商販拿劣等米冒充東北大米,以次充好。


櫻色小蘇打


還是讓我這個東北人來回答一下這個東北大米的問題吧,根據2016年中國大米區域市場結構調研的情況,全國最大的大米產區在華中地區,佔全國大米總產量的34.29%,其次是華東地區大米的產量佔全國的29.46%,而我們東北地區的大米產量只佔全國的24.95%,也就是說,東北大米的產量佔全國的1/4左右。



而東北地區的人口總數大約在1.3億,東北地區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總比例的大約10%,按這個比例計算的話,除了東北自銷10%自產的東北大米之外,東北地區每年有大約15%左右的大米調運到全國各地的,也就是說在,在全國各地除了東北自己食用的大米之外,全國各地只能有15%左右的東北大米的!



而在東北地區,黑龍江省的大米佔東北地區大米總產量的47.81%,吉林省的大米在東北地區大米總產量的31.6%遼寧省的大米麵積在東北地區是最少的了,佔大約20.59%,由於東北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溫度環境,東北地區的大米一年只種一季,所以東北大米就的質量和口感也是非常好的!



如果你是東北人,你在東北的市場買到的大米都是純正的100%的東北大米,但是在全國各地其他的大米市場上,也只能有15%左右的大米是東北大米的,就是說,在全國各地的大米市場上,每100斤大米,也只能有15斤大米是東北大米,而其它標誌是東北大米的大米,都是假冒的了。



過去東北種植的大米都是普通的大米,現在通過改良之後,東北大米的品質又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什麼稻花香,長粒香品牌帶香字的大米,那些不帶香字的品牌大米,那也都是名不虛傳的,你用手手抓起一把大米聞一聞的話,大米的香味就會鑽入你的鼻孔之內的,當用鍋做這樣大米飯的時候,大米還沒有熟的時候,大米飯的香味就會瀰漫在整個房屋之中的,而當大米飯做之後,你吃一口感覺感覺,那口感,那香味,那糯味,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在東北三省,不管是黑龍江省,吉林省,還是遼寧省,所有的大米都是非常好吃的,而且這三個省都有非常好的大米品牌的,在這裡我就不能一一介紹的了,因為介紹這些大米品牌也是有廣告嫌疑的,不過只要你到了東北三省,你一定能吃到東北三省最香最好的東北大米的!

去年末我到南方去,也到了大米市場去看過,大米的商標都是東北大米,抓起來聞一聞,看一看,都不是東北的大米,就是賣米的商販也會告訴你,他們也知道這些大米不是東北的大米,就是包裝袋上標誌的都是東北的大米,所以,他們也拿他當東北米大米來賣的,在他們賣的大米當中,也確實有一種純正的東北大米,那個大米的價格也是高於其他大米的!

雖然全國各地的超市,商場都有東北的大米出售,而純粹的東北大米只能有15%左右,所以,你在商場超市買大米的,一定要謹慎的,可以少買一點回去做飯嘗一嘗,你嘗完之後感覺到這個大米很好吃,或者你認為是東北大米的話,你再去買多買一些吧,這樣的話,你就不會上當受騙了,你也就能能買到純粹的東北大米了!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東北大米,雖然在全國的種植佔有量並不算太大,但是確實在各地市場,常見有標示著東北大米在出售。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農大的一位朋友就是做糧油生意的,我從他那裡瞭解關於東北大米的一些事情。

東北大米以五常大米最為優質,但五常大米種植的面積並不大,據瞭解五常市共有水田面積也就在200萬畝左右,每年大米能上市流通的充其量也不會超過100萬噸,但是目前在市面上出售的五常大米,據說已經超過了1000萬噸,這一看就是明顯的造假,這些大米都是哪來的呢?

據我那位做糧油生意的朋友講,很多所謂的東北大米,但未必就是純正的東北大米,有不少都是其他省份的大米,在裡面勾兌相應比例的一些東北大米,就被稱作東北大米了,甚至有的根本就與東北大米沒有一點關係,也被稱作東北大米進行出售。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冒充東北大米的呢?這也是因為東北的黑土地,土壤肥沃,營養豐富,生長出來的大米品質更好,口感好,價格好,這就是粉粉冒充東北大米的原因。

就拿五常大米來說,每年有限的產量,卻又在市面上出現了五花八門的五常大米,像這些所謂的五常大米,是真正五常市所產的大米很少,因為真正的五常大米,就到不了上市流通,每年在沒有上市前,都會被訂購一空。

有一些五常大米充其量是離五常比較近的一些縣市,所種植的大米,也以五常大米的名號進行出售。還有一種就是把外地的大米,與五常附近種植的大米進行混合,也稱作是五常大米了。據瞭解,甚至都有外省份的大米先運到東北,在東北進行包裝之後,在以東北大米的名稱運回其他省份進行出售。

所以說,現在市場上的東北大米,有不少都是魚龍混雜,有真有假,還真讓人難以分辨。農大認為,無論是哪個地方的大米,以好吃為原則,與其購買假的東北大米,還不如購買其他地方的真正的原地產的大米。

關於大米的問題,本人並未實地考察,是從一些做糧油生意朋友那裡獲得的消息,以上屬於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農大知事


80後農村小夥,來談一談,為什麼感覺超市,市場,處處都是東北大米,以及這背後潛藏的原因。

超市,市場上處處有東北大米很正常,因為東北大米,對外出售,哪個地方有點都很可以理解,不一定都是假的,但是其中的貓膩,無非就這幾樣,買陳化糧磨成的米,摻雜在新的稻米里,陳化糧與水稻新糧相差5毛左右,陳化糧磨出的米發汙,有的還有黃粒,但是一進加工廠,射選,加水拋光,和新米在外觀上一樣。


往米里摻雜碎米的,碎米價格是一元左右,好米價格都超過兩元。頂著東北大米的名字,賣的是別地方的大米,這種情況,一般沒經驗的人,基本分不出米和米之間的差別,等到做熟了,知道也晚了。

玉米,大豆,水稻,是東北的主要種植作物,這幾年,玉米,大豆價格持續走低,水稻只是小幅度下降,所以農民,在能滿足水稻種植條件的地塊,紛紛改種水稻,我們這三年前,村裡有五分之一是旱田地,現在連一塊旱田地都沒有。



周圍的村屯也都是如此,沒水的,打深水井,買深水泵,地塊零散的互相換,地不平,用平地儀推,無論多大成本,就是改水稻,以前被廢棄的鹼地,也有人開發出來種水稻,雖然大多賠錢,可從大局上看,東北水稻的總產量在增加。

有名氣,又好吃的大米,與普通米相比,必定是好賣的,就像大家都賣,東北的五常大米,可是哪有那麼多五常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摻假的,可銷量一直很可觀,超市與市場,也是這個理,雖然大多數人,都懷疑是假的,但有東北大米這旗號,還是好賣。


要想買到真正,好吃的東北大米,儘量應季買,而且價格要超過2.5元,現在大米出加工廠的價格,就是2.1元左右,賣米的就是不掙錢,也要賣你2.5元一斤,何況他還要賺錢。

如果是自家吃,就聯繫東北本地的農民,東北當地都有小型加工廠,可以自己磨,怎麼摻假你怎麼買的都是東北米,而且是新米,就是快遞費貴一點,但能吃的健康,快遞費貴一點不算什麼。我是田俊超白,喜歡請關注哦。(我家東北的,有米哦(´-ω-`))


田俊超白


東北大米種植面積只有全國的3%,而超市,市場上到處都有東北大米賣,如果你這個東北大米種植面積數據屬實的話,那隻能說明市場上,超市裡的大部分東北大米是假冒偽劣產品了是吧,為什麼呢?


大家都想一想,東北大米種植面積只有3%,還要養活東北三省上億的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剩下來的東北大米才能有多餘的拋售到市場上去賣,而市場上的東北大米價格還真的參差不齊,有2塊多少錢一斤的,有3塊多一斤的,有十幾塊,甚至幾十塊一的的東北大米出售,可以說東北人那3%的水稻種植面積,可以養活大部分的中國人,佔據了全國大米市場的半壁江山了。

七星老農在城裡生活了二十多年,也天天吃著市場上的東北大米,奇怪的是咱們湖南省也屬水稻種植大省,但是七星老農在市場上很少見到過湖南大米,這種現象不簡單了吧。

東北大米種植面積只佔全國水稻面積的3%,而市場上與超市裡都處有東北大米出售,不排除市場上的東北大米被人貼牌了

東北大米在人們心目中,主要以優質無汙染的糧食作物之一,特別是東北五常大米聞名於海內外,大家都人人喜歡吃它。

不過總有些違法經營的人,不排除他們複製東北大米包裝在市場上弄虛作假,欺騙消費者們是吧。


所以,七星老農個人認為,東北大米只佔全國水稻種植面積的3%,而市場上與超市裡到處都有東北大米出售,不排除不法分子們弄虛作假,以次充好,把其它產地的大米,灌成東北大米出售,以假亂真,所以建議大家購買東北大米時,一定要認準商標,發現問題及時拔打12315電話投訴。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都發表評論!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大米是水稻的稻穀經過加工處理之後的產物,說白了就是水稻的果實。隨著水稻種植技術成熟大米產量逐年上升,並最終和小麥一起成為影響百姓生活的重要食材。大米可以用來做飯湯,也可以用來蒸米飯,甚至製作成麵粉狀用來蒸饅頭。從目前的大米市場來看東北大米的名頭最響亮,特別是五常大米的牌子最硬,可以說累年銷售量相當好。

水稻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有所種植。水稻並不是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全生長週期都泡在水裡,等水稻臨近成熟著手收割之前的一段時間,也需要放幹稻田中的田水硬化稻田等待收割。過去我們本地有旱稻種植,前年探望朋友,偶爾看到一塊兒旱稻田,當時並不知道是旱稻,已經收割了,但從茬口上看不是穀子也不是小麥,朋友說是旱稻。

個人感覺,大米的口感最重要,而且口感最好的大米就是東北大米。名字雖然叫東北大米但追求起東北那個省市產的大米最好吃,有人說當然是五常市,其實不盡然。估計連東北本土的朋友都不一定說的清楚。東北能在全國打響名號有兩個因素,其一是重要的工業基地,很多重工企業都興建在東北,其二是全國糧倉,是全國重要的糧食基地。

在那個時代,東北的糧食多是大豆、大米,正如現在某首歌曲所唱到的“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隨著東北地區的大米供應全國各地,東北大米外形晶瑩透亮口感緻密香甜的特徵迅速征服全國人民的味蕾。民眾只知道吃的大米來自東北,但要說來自東北的那個省市誰也說不清楚,反正是東北的大米最好吃,東北大米從那個年代一直火到現在。

東北大米之所以能夠在大米市場獨佔鰲頭,當然不僅僅靠的是量大低廉,更多的是靠自身的軟實力。全國各地的水稻,一般不是一年兩熟就是一年三熟,唯獨東北地區的水稻只能一年一熟。一年一熟的農作物品質必然比一年多熟的農作物品質要好很多。我們本地也種玉米,但和東北地區的玉米比較,聽幾個東北朋友說單長度上就差好幾公分。

敲個黑板:東北大米之所以能保持銷量,有其多年來積累的口碑,但更多是自身過硬的軟實力。最常聽的說法,東北大米即便蒸米飯之後涼著吃也同樣香甜可口。但東北地區適宜水稻生長的區域面積並不太大,產量有限根本不能滿足當前市場需求。為了利潤問題,一些不良米商就把其它地區的大米與東北大米混摻銷售,更有甚者乾脆直接貼牌,既損害自身利益,也影響東北大米的名聲,好在東北地區已經開始注重品牌保護,打假一直在行動。


海棠小醉


作為一個東北人,是種植水稻的,還是種植全國最好吃的大米,最瞭解大米這方面的知識,身為東北人高興的是,全國都在賣東北大米,這證明東北大米好吃,有銷路,能受到全國人民的歡迎。下面我來講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為什麼到處都是東北大

東北是全國主要種植水稻的產區,一個北大荒是主要產區,包括我們這裡基本是種植水稻的,這些是不夠的,主要原因我說一下。

東北大米包裝,隨處可以買到,很多地方都在冒充東北東北大米在銷售,這這樣的利潤能增加不少,還有好的銷量。

調和米、現在市面上出現一種米叫(調和米)就是勾兌米,利用東北大米,和別的產地的米按比例來進行勾兌,一般人是出不出來的。


不敢說實話怕得罪人,有可能會被投訴,但是自從接觸種植大米,我知種植農民一年的種植下來真的不容易。

現在面臨的問題,主要是市面上冒充東北大米的太多想辦法查你是查不過來的的。之前我寫過關於大米怎樣去辨別是否是陳米,和調和米,現在磨米機器設備先進,陳米發黴的米機器走一遍和新米一樣,在打上包裝和日期不是專業的你是發現不出來的,


還有很多話想說,購買大米要注意,要是有好渠道最好是去找的,(農村種植合作社)或是農戶手裡直接購買,我就不多說了。

之後我還會更新關於大米方面的,先了解很多可以關注我,我是新農人海龍,感謝閱讀。


海龍五常大米


有相關數據統計過,目前人們在所吃的主糧佔比中,以大米作為主食的比率最少佔一半以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所吃主食的口感,所以東北大米也成了人們心中高品質的優質的代名詞。確實在全國各地的超市都可以看到東北大米的身影。

如果說東北大米的種植面積在全國佔有量的問題,應該能從以下數據看出東北大米的產量,根據2017年的國家統計,我國稻穀的總種植面積在4.53億畝,而東北地區的黑、吉、遼三省的水稻種植面積是黑龍江大約4073萬畝,遼寧855萬畝,吉林1200萬畝,光這三個省的水稻種植面積就佔全國稻穀種植總量的14%,再加上內蒙古的東部地區從地域規劃上也屬於東北,當地也有很多水稻種植用戶,所以從實際數據上看,東北地區的稻穀產量不小了。

為什麼超市、市場到處都有東北大米?

1、本身東北大米種植的面積很大,即使在全國佔有量不大的情況下,當地仍然消化不了,所以走入全國各地流通是很正常的事情。之所以人們看到東北大米眾多,這也是因為東北大米的品質高,在任何地方都容易吸引別人的眼球和目光,所以在市場上大米品牌眾多的情況下,人們當然會對東北大米更為印象深刻,而忽略了其它的大米品種,所以造成了市場上到處是東北大米的感覺。2、東北大米品質比較高,受環境影響當地特有的一年一熟的種植方式,以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三江平原為主的種植地區黑土肥沃,加上東北地區普遍種植粳米的口感較好,所以迎合了人們對於食物高品質的追求,所以既然品質好,銷售到全國各地當然也是應該的。

3、還有就是有一些無良商販知道人們對東北大米的喜好,會把其它產地的大米進行換包裝,冒充東北大米銷售。這也會使人們感覺處處都有東北大米。

為什麼超市、市場到處都有東北大米?大家認為是什麼原因?歡迎大家交流探討,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

響水大米


東北大米種植面積在全國的佔有量並不算太大,為什麼全國超市到處都有東北大米?

看問題不能看表面現象,要再問幾個為什麼。東北大米種植面積不算太大是絕對不大,還是相對不大?東北和南方的大米的消費量和消費習慣有什麼差別?瞭解了這些之後你對東北大米行銷全國的現狀就不奇怪了。

不要忘了,東北是農業產區。儘管水稻主要是種在南方,東北的水稻很少,但這個所謂的“很少”說法並不準確。以黑龍江省為例。黑龍江省農作物播種面積1.8億畝。水稻面積雖然居玉米、大豆之後,但仍然有4000多萬畝,仍然是全國水稻第二大省。但它只有3800萬人口,平均每人水稻竟多於一畝。一個人一年怎麼能消費500公斤水稻?


再看廣東省。廣東省水稻是當地第一大作物,佔農作物播種面積50%,但也只有3000萬畝。而廣東人口達1.1億,每人不到0.3畝。廣東人又是以大米為主要口糧的地區。相比之下,黑龍江人又不怎麼喜歡吃大米,所以黑龍江的大米要到全國各地去找出路。你在全國各地的超市裡可以看到黑龍江的大米,卻看不到廣東的大米就不足為怪了。

還有一個現實:儘管南方人並不怎麼喜歡北方的粳米,但還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南方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偏愛北方的粳米。而北方人實在接受不了南方的秈米,在東北的超市裡也就根本看不到南方的秈米,因為真的沒人買。

只有粳米能做出這樣的米飯:


種田博士後


市場亂像,以食品為最,東北大米全國人民天天吃都吃不完,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一定有東北大米賣,同理,東北的非轉基因大豆,產量不算大,所產的豆油,標識非轉基因大豆油,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一定有賣不完的非轉基因大豆油,而每年進口了幾千萬噸的轉基因大豆所生產出的豆油,不知消費到哪裡去了,還有個搞笑的例子,葡萄酒廠生產的92乾紅,賣了十幾年也沒賣完,估計92年的葡萄酒產量,可以吃一輩子,食品亂像,該誰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