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一本什么书是你常常想去翻翻看的?

寂灭轮回-情殇


《道德经》是我常常翻看之书。

《道德经》揭示宇宙万物之理,精深微妙。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其于变化中自然运行。物极必反,周而复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对天地人之间的关系,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可视为全篇主线。抓住准绳,或略知大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之道,即为自然之道。

天地有序,人各有道。圣人之道,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凡人之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墨舞人生


《论语》。

正式通读过5遍,并写了读《论语》之一至七:《“人不知而不愠”二解》《君子器还是不器?》《天下无道时,君子仕还是不仕?》《富贵与骄亡》《“加”可反训为“减”》《〈论语〉之问》《读〈论语〉札记》,共两万余字。

我写的关于《论语》的下面100字在第二届“伯鸿书香奖”活动中获优秀奖——活动由中华书局、桐乡市人民政府、光明日报社、人民网、百道网、大佳网共同组织;项目之一为“‘我读《论语》’微征文(包括标点符号不能超过100字,每人仅限1稿,微博跟帖投稿)”,设大奖3名、优秀奖10名: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易”前或脱了“不”字,此句式或当如“为君难,为臣不易”。窃以为,要么两难,无怨难,无骄难;要么两易,生怨易,生骄易。史鰌曰:“富而不骄者鲜。”“富二代”现象可休矣!



丐丏读札


在我个人看来,读的书并不多,所以还不具备评判一本书所谓的好与坏的能力,只能运用我有限的认知,聊一聊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书。仅代表个人观点,是否妥当,还望读者自行甄别。

不同的年龄阶段,对感兴趣的书的类型是不同的。

小学阶段,受武侠电视剧的影响,对武侠类小说比较感兴趣,尤其是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那时候边翻字典边读,也是一种乐趣。这本书不用多做介绍,想必每个人都熟悉。

中学阶段,鲁迅先生的文章开始出现,加上受老师的指点,开始读一些鲁迅先生的文集。小说如《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杂文如《且介亭杂文》等。当然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这个年龄段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较晦涩难懂。我个人认为,需要有大量的历史知识做铺垫,才能自发地从鲁迅先生的文章里领悟其思想精髓。

大学阶段,自己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读的书相对来说多且杂,不一一举例。

迄今为止,《白鹿原》是我常常会拿来翻看的书。这本书我完完整整看了三遍之后,偶尔会再拿起来,不一定要从头仔细翻看,而是随意翻到一个章节,通过阅读这个章节,来回忆前后以及整本书,也是一种阅读乐趣。

在我有限的认知里,《白鹿原》是当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在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中,还要名列前茅。正如陈忠实先生引用巴尔扎克的话“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一样,《白鹿原》算是比较露骨地展示了中国自清末到解放这段近代秘史,很值得仔细品味。

以上代表我个人观点,望斧正。



业余文学爱好者林原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个好女人,让你爱不释手、流连忘返、而欲罢不能!

如果你也有闲暇,不妨坐下来读一读《唐诗宋词元曲》,真的不错哦



平阳一虎


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和帮助非常大。

即使没有月亮,心中也是一片皎洁。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时代精神

主人公孙少平不论经历多少凄风苦雨,都努力的追逐时代的潮流,尤其是钻在煤矿看书的场景,给我的思想和内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他无时无刻不在用知识武装自己。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对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的渴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奋不顾身,敢于追求的爱情观

一个村庄困住了两天硬汉,一条河流阻碍了两只鸳鸯。经管在当时由于教条主义和封建思想情况下,孙少平和田晓霞经济地位如同皓月与萤火,千差万别。但是田晓霞奋不顾身,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断的让对方变得更好,无不令人敬佩!

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人生

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是那么平展,有时又是那么曲折。每个人都有自己平凡的世界,每个人都在努力的驾驭自己“平凡的世界”这辆马车。

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旧充满泥泞!


春夏秋冬L


我是糖中宗,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古代的有趣知识。


我认为常常想去翻看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有一定的价值,不管是文学价值和现实价值也好;第二,有趣,读的下去。

在我心里,只有《红楼梦》可以让我时常翻看。

首先,《红楼梦》是什么?它是一部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百科全书式的小说。

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阅读它,便会得到不一样的感悟。而且它是章回式的,前80回,随便翻开一章都很精彩。

年少时读红楼,我们为宝黛的爱情悲剧而惋惜;年轻时读红楼,我们叹服曹雪芹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塑造的如此丰满;中年读红楼,我们对里面各方政治势力的波谲云诡感兴趣;老年读红楼,我们方能看清里面的人情世故。

这本书是难以被定义的,所以才会又那么多的红学研究者,因为它确确实实是值得反复阅读的,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初次读可以并不急于读原版,可以读一读《蒋勋细说红楼梦》,蒋勋的语言就好像涓涓细流,让你觉得红楼的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的真实可爱。

如果对红楼里面所映射的政治社会环境感兴趣,可以从《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开始》。

里面不仅介绍了各种版本的红楼梦,各种分析也是有理有据。如果要读原著,可以先看看这本书,再决定读哪个版本的原著。


糖中宗


红楼梦放在书桌上已多年了,书皮已掉,由于是硬皮书,就没有再粘上,而是放在抽屉里雪藏了。

曾经跟朋友大言不惭的说:宋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有我一部红楼读半生。虽有些夸张,但是红楼梦却是经常读的。想那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块弃之不用的石头,幻化成人,为谁情种,化作相思泪。

曹雪芹出生在一个显贵之家,在他12岁时曹家两次被朝廷抄家,彻底破产,曹雪芹也由贵族公子沦为落魄文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含泪写下了这部登峰造极的巨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前八十三回,章章精彩,且不说家喻户晓的黛玉葬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落絮轻沾扑绣帘。真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海棠诗社里咏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香。十二首菊花诗,这些只能是冰山一角,里面提到杜工部、陶公,还有信口拈来的彼此的称赞和打趣,不能用任何语言评价他们的才情和纯真,只静静地看,任何语言都会污秽了他们。

芦雪庭联诗,史湘云夺得头魁,都笑说是那块鹿肉的功劳。

贾母是这个大家庭的灵魂人物,见惯了世道的风风雨雨,并且蕙质兰心,洞察秋毫。中秋节带领众人赏月闻笛,笛声从桂花树下细细的吹来,诉说着中秋佳节倍思亲,月挂树梢。四更天了,众人都熬不住才散了。黛玉和湘云并没走,两人在凹晶馆说话,品谈陆放翁,东方朔,高雅又博学,两人在湖边又联起了诗,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花一般的女子,花一般的年纪,都是无父母的孩子,有很多的知心话互相诉说。

还有宝玉到栊翠庵,找妙玉乞红梅,妙玉赠送给每人一枝红梅,白雪红梅配佳人。人总是对美感兴趣,对文明的、有教养的有不可抗拒的喜爱,妙玉气质美如兰,颇有红梅品格,高洁,有傲骨。白雪红梅妙玉栊翠庵,这世上还有如此白璧无瑕的美丽吗?

从第八十四回,红楼梦的文风变了,变得没有神韵,看的少了,趁这个机会,再静下心来,不管是曹公所写,还是高鹗代续。红楼梦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流芳百世。


沁香对月


由大作家柯岩先生主编丶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巜与史同在/当代中国新诗选》(上下卷),我会经常阅读。这套书辑录了新中国成立到2005年的所有知名诗作。我所著《毛泽东之歌》(原名巜咱们的毛泽东》),有幸与艾青丶郭小川等前辈的作品一道,列入此书中的“长诗存目”部分。


领袖诗人卢伟宗


《平凡的世界》

在读《平凡的世界》之前,我读过路遥的《人生》,二者同样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爱情与生活的冲突。《人生》以爱情为主线支撑全书,而《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内容则更加广博,家庭、劳动、理想……《平凡的世界》所展现的是一个更为丰富的世界。

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平凡的世界》讲述的就是一个追求理想又眷恋家园的过程。这是一个矛盾又痛苦的过程,他先是历尽艰难挣脱这桎梏,而后又不顾一切地回到了曾经束缚他的桎梏。他曾经的囚笼,成了他现在的信仰。这很可悲,也很真实。那些曾经在城市乡村之间苦苦挣扎,心中迷茫追求又反复的人们,是否也像孙少平一样?这是痛苦的,也是幸福的。

小说的结局似乎是悲剧主义。一开始读者所期待的有情人都没能终成眷属。润叶另嫁他人,丈夫残疾;少安妻子因病去世;晓霞被洪水冲走,少平毁容;金波再也没找到他心爱的藏族姑娘。晓霞死了,秀莲也死了,少安少平的爱情不得善终。全书都属于现实主义,只有结局路遥安排成了他个人的理想化。看起来孙家兄弟很可怜,但是他们只有爱情不够美满。如果说悲惨,《活着》中福贵比他们更为悲惨,他不仅失去了爱情,还有财富,家庭,亲情……所有人都死了只剩他一个。少安砖厂办的风生水起,马上奔小康;少平回归煤矿,等待升职。福贵已经成了行尸走肉了,而少安少平只失去了爱情,他们还有生活的希望,所以这是最好的结局。

郁达夫说:“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路遥生于陕北贫困之家,因为贫穷被父亲过继到大伯门下,历尽沧桑坎坷,爱情不幸。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写不出那种烈火烹油鲜花灼锦的富贵气象。同样,曹雪芹生于钟鸣鼎食之家,所以他能写出“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黻黼焕烟霞”的《红楼梦》,家庭的巨变又让他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底层的艰辛。路遥的作品中,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少平想要进入城市逃离农村一如他想摆脱农民身份;高加林被黄亚萍抛弃一如他被初恋林红抛弃。这些都是烙印在他灵魂深处的片段,忘不掉,还时不时地痛。因此路遥在创作时这些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跳出来提醒他所受过的伤痛,所以他的作品中主人公结局并不是和美圆满的。但是正因如此,才显得更加真实,因为生活不是童话故事,不可能都尽如人意。

《平凡的世界》所展现的就是一个平凡人对命运的抗争。为什么不试着去改变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因为主宰你生活的,是你自己。被欺骗又怎样?你可以东山再起。

人们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是属于中国的黄金时代。可是这一切,真如人们所描绘的那样美好么?如果仅有物质缺乏信仰,又比《平凡的世界》中物质匮乏却信仰坚定强出多少呢?那个时代,农民的信仰是土地,青年的信仰是知识;那个时代,人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却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而现在,人们告别贫困日渐富足却日渐迷茫精神空虚。应该感谢路遥,他燃烧了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故乡黄土地写下一部著作,也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见证。即使遥远,也有文字忠实的记录下来,人们才能时刻警醒反思,才能创造出真正的“黄金时代”。

在读《平凡的世界》小说之前,我看过剧版。普通话方言夹杂,服饰土里土气,还原度很高。但是不知道是否因为时代差距太大,总给我一种距离感。而当我阅读原著时,那种距离感没有了,只剩下震撼与冲击。他们的形象,曾经无比模糊,如今甚为清晰;他们的感情,曾经困惑不解,如今甚为明了。《平凡的世界》让我直接清晰地窥见了七八十年代的陕北风貌。它是一面镜子,时代的镜子。没有比文字更直击人心、更有力度和深度的记录方式了。所有文艺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很少有高于原著的评价。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平凡的世界并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没有写完他们的一生,我不知道他们今后的生活如何。但我猜,一定有苦有乐,有笑有泪,被击垮了也不放弃希望。正如欧·亨利说的那样:人生是个含泪的微笑。




熊猫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是东野圭吾早期的推理小说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

之所以最喜欢,原因有两点:第一,打破了警察K.O.罪犯的破案设定,让帝都大学的物理学教授汤川担负起了正义联盟的智商担当;第二,男主石神哲哉低调地诠释了“我用生命去爱你(们)”这件壮烈的事。

米兰·昆德拉有一部小说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觉得东野的《嫌疑人x的献身》的主题应该是“爱不能承受之轻”。

WHY?我们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那就是热恋期恋人们经常会说:“我会全心全意去爱你。”说白了,就是我会用心用意去爱你,但,我们很少听说:“我会用生命去爱你。”那些“我愿意为了你去死”的情话,不是年少无知夸下的爱情海口就是用决绝的方式任性赌气罢了。

《嫌疑人x的献身》讲述的是高中数学老师石神哲哉发现了隔壁花冈靖子母女合力杀了富㭴慎二(靖子前夫),为了保护这对母女,石神用自己的高智商设计了一个杀人游戏,使警察费尽周章也不得案件要点,而这时石神的大学同学汤川学(后留在帝都大学任教,为物理学教授)无意中破解了整个案件,最终石神去自首,真相大白——

石神为了牵制警察的注意力,制造了一个案件盲点,即自己也杀了一个人!

看到汤川最后破案时说出的这个真相,我。瞬。间。被。石。化!

我被石化的原因很复杂,到底是因为汤川的推理和破案能力?还是因为石神《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般的爱的牺牲?还是石神的良苦用心在靖子的投案后摔碎洒了一地?小说最后结尾说,石神像“呕出了灵魂”!到底是怎么样的激烈情感会使一个沉默寡言的“零表情”大叔失声大喊?是汤川无情地踩碎了他精心布设的局?

我想,应该是汤川将他的良苦用心告诉靖子后,靖子前来自首吧。

靖子的自首,有两种解读:

第一,她听到自己女儿在学校自杀,自己良心痛了,不愿意一个陌生邻居为了保护她们而牺牲自己,所以她来自首,是为了和石神共同分担这份罪,所以这是一种无言的爱吧。

第二,靖子的自首其实等于白瞎了石神所有的努力,所以我能理解《白夜行》里面唐泽美穗最后看到桐原亮司为自己摔死后不能回头的原因,所以靖子的自首其实就是告诉隔壁邻居:“我宁愿自己赎罪也不愿接受你的爱。”

所以,如果是第二种,我真的觉得彻底的爱的悲剧。

《白夜行》里面有一个争议不断的命题就是美穗到底爱不爱亮司?这个答案是什么不好给,因为怎么能不爱呢?但怎么就只有男女之间的爱呢?那是一种被生存的意志的和生活的磨难研磨以后的爱,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爱,是一种不能承受的爱。

所以,如果有一个人为了爱你去死,你愿意接受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