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農村老人:“農民上了樓,好日子到頭”,為啥有農民不願住上樓?

不僅僅城裡人,農村農民也一樣,咱們都希望日子能越過越好,其中就包括了老百姓對居住環境改善的殷切期望。近些年國家就改善農村居住環境,給予大量的政策與資金支持,既在搞新農村建設,又在搞農村危舊房屋改造,等等。

說實話,這些政策都十分好,不少老百姓都也很支持,可是基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終究原因還是地方幹部理解政策和落實要求出了偏差。

比如,在新農村建設上面,就有一些地區的農民總結出一句順口溜“農民上了樓,好日子到了頭”,那麼為什麼這些農民不願意上樓呢?

農村老人:“農民上了樓,好日子到頭”,為啥有農民不願住上樓?

當前一些新農村建設的做法是這樣的:將農民的聚居點集中建設在一處,將其建成能容納上千至萬的“農村新型社區”。這種“攤大餅”式的新農村,看起來確實很高大上,也有點像是過著城裡人生活的意思,但它卻偏離了農村居住的本質,即親近自然、融於自然。農民居住在這種“新農村”裡,或許談不上幸福指數有提升,並且由此還會給農民帶來一些煩惱:

1、種地不方便。

將新農村居住建設在一處,勢必會造成不少農民耕田種地不便的問題,進而會增加農民的種植成本,加快農田荒廢。當前很多農村,一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農民在耕種,青壯年因為種地不掙錢大都進城打工了。如果居住在這樣的“新農村”裡,將促使這批老農民也棄耕、荒廢土地。畢竟老了以後經常出現身體不適、腿腳不便的問題,他們僅會耕種離家較近的土地,較遠的農田都不會種了。

農村老人:“農民上了樓,好日子到頭”,為啥有農民不願住上樓?

2、生活不方便。

居住在“大社區”,必然會影響每家每戶的建築面積,可能新家還沒有老房子大,這就會出現家禽沒地方養、農具沒地方放等問題。而且,聚居地大了以後,還會存在火災、治安等方面隱患。另外,一些新農村建設,將房子蓋成了7-9層的樓房,卻沒有加裝電梯,增添了農民的上樓麻煩。

農村老人:“農民上了樓,好日子到頭”,為啥有農民不願住上樓?

所以,對於一些地區的新農村建設的做法,老百姓是看得比較透徹的,他們權衡利弊之後,自然就選擇不願意上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