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引言:公元前374年,齊國臨淄城西稷門外的空地上,一群刑徒之人被驅趕至此,接受一項新的任務。美好的構想從最枯燥的勞動開始,新鮮的泥土被填進狹長的夾板之間,然後被一層層夯實,這種繁重的勞役在系水河畔日復一日的進行著,一聲聲粗獷的勞動號子裡,一座建築漸漸顯出它宏偉的輪廓。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高等學府即將在這裡誕生,而百家爭鳴的景象也將在此迎來高峰。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稷下學宮百家爭鳴

公元前500年前後,一次偉大的精神覺醒幾乎同時降臨在地球上三個互不知曉的地區。中國、希臘、印度,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思想超越的黃金年代,更是當今主要文明的精神原點,歷史學家稱之為軸心時代。那時在神話和巫術的話語中率先覺醒的先哲,開始用人類自身的理性思考世界的真相,這是對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不同的求索方式決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國不同的文化傳統。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軸心時代區域:中國、希臘、印度

中國早期的思想之光出現在山東半島。很久以前,華北平原還是一片浩瀚的海彎,泰山山脈則是海中零星散落的島嶼,當古黃河衝出中國版圖第二階梯的山地後,地球填海造陸的運動在這裡上演。滄桑鉅變中,泰山和黃河聯手塑造了山東半島的地理形態,與此同時,山東半島也天然的以泰山為界,形成了兩個相對獨立的區域,三千年前它們分別被標誌為齊、魯。春秋戰國時期自孔子開始,這裡先後匯聚了數十位影響後世的思想巨人,他們從禮崩樂壞的現實出發,試圖梳理這個世界的秩序,由此打開了一個無比廣闊的精神世界。而此時,一處思想的高嚷也在泰山以北的齊國悄然醞釀。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孔子像

齊桓公尊賢尚功

公元前374年,齊桓公田午剛剛即位,然而他的臉上卻一點都看不到成為新君的喜悅,在他自幼以來的記憶裡,這個國家和他的家族便在接連不斷的震盪中度過。我們都知道“田氏代齊”,因此篡齊的指摘和姜姓後裔的反撲,時刻威脅著他的王位,篡國與弒君的雙重罪惡,更折磨著他敏感的內心。為了坐穩他的王位,也為了使齊國變得強大,因此他需要很多人來支持他,擁護他。田午也明白,沒有什麼比讓這個國家恢復元氣,更能收攏人心。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齊桓公田午塑像

當時由於私學的興起,一個擁有知識的士人階層開始大量湧現,並奔走於列國紛爭的舞臺。士在當時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層,當時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叫做士為知己者死,也就是說如果這個國家的君主真正重視士的話,那麼士人是願意去為這些國君們奔走效勞的。

為爭奪人才,禮士、養士逐漸成為各國的一種風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禮賢下士,這是當時的一個社會風氣,也就是各國的國君都以尊重知識分子為榮,所以也可以說,士這個階層在戰國時期的地位最高,且是最揚眉吐氣的一個時代。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諸侯王禮賢下士圖

齊國建國伊始,姜太公便根據當地的齊風齊俗,定下了因其俗、簡其理,以及尊賢尚功等治國策略,這些原則奠定了此後齊國政治制度的基石,並逐漸影響著齊文化的核心精神。什麼叫尊賢尚功呢?就是我們講的任人唯賢,尊重有才能的人,提拔有才能的人做官。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姜太公尊賢尚功

田午深知尊賢尚功的傳統,曾讓齊國由一片貧瘠蠻荒的濱海之地崛起為東方的大國。而他要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變成國家長久的制度——開設學宮。儘管我們已無法考證田午做出這個決定的具體日期,但我們或許可以確信,那可能是田午一生中最偉大的決定

稷下學宮的建立

根據考古學家的勘探,齊都臨淄分為大小二城、大城為姜齊時所建,田氏代齊後,為新建王宮,在大城西南角另築小城,稷門即在附近。城西系水沿城北流,系水河畔便是稷下學宮的所在。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齊都臨淄遺蹟

公元前374年的一天,中國最古老的官辦大學稷下學宮在臨淄西門外開始破土動工。因為齊國的城牆有十三座城門,其中有一個城門叫稷門,在稷門之外設立的官辦大學,因此這個地方叫稷下學宮。臨淄城外宣嚷的聲音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那些漸漸而起的臺基,讓田午第一次見到了國家欣欣向榮的期望。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稷下學宮遺址

公元前357年,田午繼位的第十八個年頭,齊國的變化似乎比他想象的要緩慢得多。史書記載,田氏代齊以來,齊國曾與燕、魏、魯、趙、衛為共陷入十八次正式戰爭,但卻都戰而無功。這十幾年艱難的歲月中,田午的心境如何,我們已不得而知,但至少稷下學宮的設立使田午政權得到鞏固,並未出現大的亂子。而此時呈現於世的稷下學宮,或許正是一所大學最原始的形態。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稷下學宮遺址

可以想象兩千多年前的臨淄城外,一座雄偉壯闊的學宮巍然屹立,從此講訟不息,而熙攘的城內士農工商分業聚居,則過著最熱鬧繽紛的世俗生活,他們共同創造出一幅大國都會的繁華景象,這或許就是田午的期待。

空前絕後的創造

為了顯示招賢納士的誠意,稷下學宮在建立伊始,便恪守著自由開放的原則,任何學者都可以在稷下設壇講學,言論不受限制,人身來去自由。遊學稷下者稱為學士,前輩稱為先生,尤為尊貴者則推為老師。稷下先生祿養豐厚,往往享受士大夫待遇和不治而論的特權。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淳于髡:歷史上第一位有明確記載的稷下先生,以博學多才、滑稽善變著稱。

自建成的那一天起,稷下學宮便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創造。在齊國的慷慨資助下,這裡很快成為戰國的學術中心。而另一方面,這個集合了諮議、學術、教育等諸多目的的設計,讓思想與文化的事業從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這又何嘗不是田午一種高明的戰略。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稷下學宮百家爭鳴

因為稷下學宮的建立,對於齊國學術地位的提升,還有對於士人地位的提升,以及讓諸侯對於學士的尊敬,應該說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對於中國整個古代學術的發展都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結語

整個世界範圍內稷下學宮也足以與同時出現的雅典學園相提並論。在雅典學園曾活躍著最負盛名的希臘先哲,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而稷下學宮則是中國百家爭鳴的中心所在。稷下學宮與雅典學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集教育與學術為一體的文化機構,雖分列東西,卻共同啟迪了人類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

稷下學宮:中國最古老的官辦文化機構

拉斐爾《雅典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