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商洛教师余军平:语文线上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丨“防疫有我·空中课堂”

疫情面前,我们感动于白衣天使、逆行英雄、武警战士、社区防疫工作人员的感人事迹等一切正能量的同时,各种潜藏在黑暗中的负能量的东西也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在这纷繁芜杂的现象面前,如何保持理性客观的心态去面对,如何去伪存真、提升自己的鉴别判断能力,这就需要各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网络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认识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们如何在语文线上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思维呢?通过近期的语文线上教学,结合一些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我总结出以下途径和做法。

商洛教师余军平:语文线上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丨“防疫有我·空中课堂”

本文作者、商洛市洛南县城关中学教师余军平

结合疫情和语文学科特点设计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主题辩论活动。比如,在疫情突发初期,网民们痛斥造成新冠肺炎病毒突发的那些“破坏自然,肆意滥杀捕食野生动物的行为”,以及呼吁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共同认知,于是我就找出老教材中严春友写的《敬畏自然》这篇课文,给学生们上了一节主题辩论课。教学重点围绕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对“人定胜天”“天定胜人”这两个对立观点的辩论。这个辩论话题在QQ直播间一经抛出,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讨论热情,彼此之间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毫不示弱。思维的触角不知不觉延伸到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通过辩论,学生对文中观点认识越来越深刻,许多思想火花惊艳绽放,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搜集资料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培养了学生质疑批判精神,释放了学生焦灼情绪,缓解了学生的思想压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和育人效果。

结合教材内容搜集整理网上的时评文章,开展线上对比阅读教学。比如,我在网上微信公众号中搜集到一些适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时评文章,经过节选后,保留了作者的观点和主要论述,适当裁减了篇幅,先在班级QQ群中下发阅读学习任务清单,布置讨论话题,在直播课上开展了课文与选文的对比阅读教学。通过在网络直播课堂集中研讨,分析质疑和辨别文章之间的异同点,同时组织学生对彼此不同思想进行辩论,学生思维被激活,质疑声不断,讨论热烈,有效拓宽和加深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维度,多元思维方式得以建构,批判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巩固,加上我的适时引导,同学们逐渐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有了深刻理解,对疫情防控期间“不信谣、不传谣,相信党和政府的权威”这条纪律要求又有了具体深度的认知。

多方搜集作文教学素材,实施有思辨色彩的线上作文教学。在线上作文教学中全面展示含有正负能量的作文素材,引发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深入探究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正学生三观。比如,在线上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在疫情防控期间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等无数白衣天使、逆行英雄、韩红等公益事业践行者、公益捐助者、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加班加点生产、各地驰援武汉、社区执勤人员、青年志愿者坚守工作岗位的感人事迹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同时也把近期以来许多贪生怕死、玩忽职守、敷衍塞责、肆意妄为,不服从疫情防控人员检查辱骂和殴打工作人员,制假贩假、诈骗造谣、歧视病患等劣迹一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显赫的事实面前思考,引发学生对国难面前责任担当的思考,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家庭命运的思考,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美丑的思辨。在网络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发起质疑辩论,教师则要做好引导组织,支持学生批判地接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在此基础上开展作文教学,鼓励学生把所思所感行诸文字,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总之,疫情防控期间,语文线上教学可以在充分积累发掘网上鲜活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切实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整理资料,分析思考和质疑,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方式,在疫情这场大考中赢得真正的胜利。


相关阅读:


作者:余军平(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城关中学语文教师)

商洛教师余军平:语文线上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丨“防疫有我·空中课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