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你们有哪些评价?

舒心心理


《西游记》中的人物。唐僧弟子。他好吃懒做,贪图享受,好卖乖使巧,为自己打算,但往往吃亏受苦。他愚笨可笑,形象丑陋,但力气大,能忍耐,心地善良。是个喜剧性的艺术形象。 法名 猪悟能 。本是 天篷元帅 ,因罪被谪,误投猪胎而生,后随 唐僧 往西天取经。身粗力大,很能干活。但好吃懒做,贪图女色,喜进谗言,好用小手段沾便宜。

但是大家又想一想,猪八戒是不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最重要呢?有时候比孙悟空还聪明呢,从电视剧西游记到西游记后传,两部剧看完了后觉得猪八戒又比较聪明。

比如有一回,小儿城,孙悟空追妖怪追到一片树林,情急之下不知道怎么办?突然猪八戒来了,叫猴哥,孙悟空还觉得烦,可是八戒一说,哎,猴哥,你聪明一时糊涂一世,找妖怪问土地爷啊,一时帮助了孙悟空。

再比如西游记后传,不知道有人看过吗,快大结局的时候孙悟空被五天关在黑暗之源,哪里的河谁去了谁死,可是偏偏一人不会,那就是猪八戒,因为他拯救了孙悟空,还算一个大功成。

猪八戒本色是好吃懒做,但关键时刻还是聪明的,虽然没有成佛,但也知足!!


九零後潇灵儿


在《西游记》里,猪八戒封菩萨之命,在高老庄等候取经人经过,之后便跟随唐僧一路西行。不过猪八戒的性子依然还是比较散漫,有点好吃懒做的样子,并且食量非常大,有时候甚至大得有点吓人,可能是错投猪胎的缘故,不算稀奇,也不算太大毛病。

反而,猪八戒另外有个癖好才叫人惊讶,那就是藏私房钱。

万万没想到,作为出家人,虽然猪八戒肯定是做不到四大皆空的,更不用说真正的“八戒”,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猪八戒竟然还有藏私房钱这种癖好,唐僧肯定是想不到的,就连发现者孙悟空也是无意中得知,那是在孙悟空一行人路过狮驼岭的那一回,孙悟空前去营救,故意装扮为地府鬼差要拘猪八戒的魂魄,并吓唬他不给盘缠就马上索命,结果猪八戒胆小一下子就暴露了,且看原著描述:

八戒道:“可怜,可怜!我自做了和尚,到如今,有些善信的人家斋僧,见我食肠大,衬钱比他们略多些儿,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有五钱银子。

唐朝时期,金银算是比较稀缺,大概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左右的幅度,五钱是一两的一半,所以猪八戒藏的私房钱大概就是五百块左右,这个数目略显寒酸,让人感觉猪八戒毫无大志,为何猪八戒只藏这么一点,那是因为他藏钱的地方是耳朵里面,虽然他耳朵比正常人大很多,但是也藏不了多少。

作为出家人的猪八戒为何会偷偷藏私房钱?

众所周知,猪八戒曾经在天庭担任过天蓬元帅一职,统率天河八万水军,贵为“北极四圣”之首,地位和权势可以跟当时的托塔天王李靖相提并论。不过,也正是因为猪八戒有过这样辉煌的过去,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重,从堂堂的天庭元帅,一下子变成山野猪精,猪八戒的内心肯定是一下子接受不了的,陡然遭受的巨变让猪八戒变得很敏感,或者说很没有安全感。

所以,即使后来他经过菩萨的点化,跟随唐僧西行取经,但是他依然还是担心,万一哪一天这个取经队伍解散了呢,他又该何去何从,又回到深山里当妖怪靠吃人度日吗?原著里猪八戒多次以为唐僧或者孙悟空惨遭毒手,取经队伍要散的时候都叫嚷着要分行李,而行李里面不外乎就等于物质,能换钱的东西,这些东西对猪八戒来说就是一种依靠,一种安全感,跟他所藏的私房钱一样,都是以防不测和遭遇变化时的一种保障,所以即使他那么能吃和好吃,都要每顿省下那么一点钱来存着。

结语

每个人都有内心脆弱的时候,同样每个人都有寄托心灵的事物,猪八戒藏私房钱的心理其实与寻常人并无太大区别,甚至猪八戒内心甚至更敏感一些,毕竟不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遭受那么剧烈的变化。




影视天下汇


原著中讲是八戒和沙僧轮流挑担子,挑担子一个人就够了,为什么弄两个人呢,下面就分析一下猪八戒的人设.

首先看唐僧收猪八戒的过程,

猪八戒虽然错投了猪胎,但是还是比较自由的,没有受刑,孙悟空就不用说了,罪过比较大,但是沙僧就打坏个杯子就要每天受万剑穿心之苦,而猪八戒都调戏嫦娥了,才只是被贬下届,要不是有神仙在从中使坏,不至于投猪胎.

可见猪八戒下界是玉帝特意安排的,目的就是搅和取经这件事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1.猪八戒即使不取经,也没关系,生活自由自在,有家有业的

2.猪八戒的兵器,九尺沁金耙,原著中介绍"何怕你铜头铁脑一身钢,钯到魂消神气泄\

小黑评热点


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

他还是一个战神级别的人物

波斯人的不败军神,大地女神的拯救者,汉地的第一个出家者,女真人崇拜的战神图腾,北斗星宿之一,摩利支天的坐骑,古老的水神,北极紫微大帝最信任的部属,酆都与三十六将的统领者,掌管死亡的神,礼记为之名——刚鬣·猪。

那一年女娲补天,他与魔王黑冉亚克沙(Hiranyaksa)缠斗了一千年,将大地再一次从无尽的海水中托起。

那一年晏子使楚,居鲁士二世向他献上了祭品,在军神的护佑下,波斯的军队征服了巴比伦富饶的城邦。

那一年亚历山大东征,他用獠牙打断了雅典娜的长矛,用鬃毛承受了宙斯的怒火,却依然无法阻挡马其顿骑兵的铁蹄。

那一年姜维第五次北伐,他在洛阳白马寺登坛受戒,为了忘记中原大地的苦难,他背起行囊,走向了未知的西边。

那一年安史之乱,被天使围攻而夺路东逃的他再一次保护起了自己的子民,回鹘佣兵在十权能的加持下重新夺回了大唐的长安。

那一年是万历四十四年的寒冬,那个女真人的婴孩被赐予了他的名字,而不久之后,这个孩子的后人将入主中原,终结汉人王朝最后的天命。这便是他的故事,死亡之神,战争和胜利的落寞神明——猪八戒。


豆米Oo


猪八戒又名猪刚鬣,法号悟能,是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四大主要角色之一,是唐僧的二徒弟,孙悟空的二师弟,沙僧的二师兄。武功高强,精通36般变化,所持的兵器为九齿钉耙,

在小说描述当中,猪八戒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后因喝醉酒调戏霓裳仙子并大声喧哗,被玉皇大帝责令两千余锤贬下凡间。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后又因在高老庄调戏高翠兰,之后被观音菩萨点化成为唐僧的二徒弟,与孙悟空,沙僧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

1:八戒贪吃,在“猪八戒吃西瓜”这一段中他的特色最为突出。

2:八戒贪色,看到年轻貌美女子,总是喜出望外,心花怒放,其中对嫦娥仙子恋恋不忘。

3:八戒贪财,取经路上每每遇到挫折困难,八戒总是惦记着私分沙僧肩上的集体财物

4:八戒爱偷懒,在孙悟空被赶走的这些时候里,它又因为贪睡,害得唐僧被妖怪抓走。

5:八戒胆小怕事,遇到困难后当八戒第一时间打退堂鼓,老是爱提各走各的路。

6:八戒心宽,西天取经的路上,无论孙悟空怎么拿捏他,他从来就不计较。就算孙悟空掂着八戒的耳朵骂他是呆子是蠢货,八戒一回也没有生气过,还是一口一个大师兄。





怪鱼超然混剪


您好!

1、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原名叫猪刚鬣,拼音:zhū gāng liè,注:刚鬣:猪。

猪刚鬣(又作“朱罡烈”) 即猪八戒, 原是玉帝驾下的天蓬元帅,因为喝醉酒调戏嫦娥而被问斩,多亏太白金星求情,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不想错投猪胎,变得猪模猪样。

猪悟能是猪八戒的法名,唐僧经常称呼猪八戒为悟能,而不是八戒。比如在浮屠山前,三藏停鞭勒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须索仔细,仔细。”

猪刚鬣受了观音菩萨的戒行,法号悟能。他断了五荤三厌,只等西天取经的僧人,唐僧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叫做“八戒”。

2、《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磨难(连同唐僧出生到取经前的磨难共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记载)。取材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民间传说。

3、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进谗言。他常常想捉弄人,但不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就是作茧自缚。

猪八戒这样的性格却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佛封为“净坛使者”。这与猪八戒的知错就改,能听取他人意见有重要联系,他能做到了悬崖勒马、甚至是浪子回头。在取经事业中的他对师兄的话还算得上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总算是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才有净坛使者的美好结果。




影乐电影剪辑


西游记承载了我的童年,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虽比不上孙悟空,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 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做了回主人翁,可谓辛苦之至、烦恼至极,他在悟空、唐僧的眼中、嘴中是典型的呆子,给人以呆头呆脑、贪吃贪睡、贪生怕死,整日絮絮叨叨的印象,八戒常常在妖怪面前忍着记忆的创伤大喊一声:“吾乃天蓬元帅也”,本想用来吓退妖怪,但谁知妖怪却是愚昧之至、毫不领情却又把八戒追的狼狈而逃;惟有沙僧还尊称八戒一声“二师兄”,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因为身材的肥胖,没少被人取笑。他常年身穿宽松的僧袍,但是却包不住他那向外突出的大肚腩,连带着也没能挡住胸部,形成一副袒胸露乳的形象。肥头大耳加上突出的大肚腩成了猪八戒的标志。上面这幅猪八戒图片就将猪八戒的这些特点都展示了出来。

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它虽好吃懒做,却是孙悟空的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虽然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但对师傅却很忠诚。

有人说猪八戒对唐僧西天取经没有帮助,一直在增添麻烦。猪八戒的脑瓜不好使,经常干一些蠢事被孙悟空取笑,被孙悟空叫做呆子。他没有孙悟空的机灵又没有沙和尚的勤劳,好吃懒做又贪睡,一直拖后腿。他好色,因为好色他被贬下凡间,因为好色他总是被那些有着姿色的妖精骗,害的唐僧也被抓;他胆小怕事,每次遇到了困难便打起了退堂鼓,不敢出面解决。

猪八戒是唐僧西天取经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伙伴,他们虽然是师徒关系,但是没有特别严肃的师徒关系。


虾鹿鹿影视


猪八戒的形象具有时代意义。在《西游记》中,猪八戒不习惯更不喜欢长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护僧取经是出于无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难,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要散伙,嚷着回高老庄做女婿、种地过日子,这种回归土地、眷念家园、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长期依附于土地的典型的农民意识和农民心理。可以说,猪八戒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劳动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着土地而养成的顽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对立,表现着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猪八戒身上贪财、贪色、自私自利,还表现着明代社会好色好货思想的沉淀,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具有那个时代的思想特色。因为,随着明代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新生的市民阶层继宋、元之后进一步壮大,并在社会中开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中国已经衰落的封建经济仍然非常强大,整个社会仍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所以,明朝新兴市民阶层中仍然存在着进步与保守两种因素。猪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阶层中具有普遍性,是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是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一个代表着农民阶层并具有市民特征的下层人民形象。


邹大鹿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其实就是西行路上的搞笑担当!猪八戒的一生,用八个字概括最为贴切:贪吃,贪睡,贪色,贪生!

贪吃:

天蓬元帅被贬下凡,掉进了猪圈,化身成了猪的模样,而猪都有贪吃的特点,这是天生的本性。猪八戒吃东西,不挑肥拣瘦,也不仔细品尝,都是一个劲儿的往肚子里吞。大家还记得,猪八戒吃人生果的时候,一个囫囵吞枣,连味都没尝出来。猪八戒的饭量实在太大,总是吃不饱,往往饿肚子,能吃饱就成了他人生的最高目标。高老庄那一集,他吃东西,都是整屉的馒头,这还不过瘾,就连早上吃点心,也要100多个炊饼。取经路上,大师兄每次化缘回来,他都是跑的最快的一个,也是吃的最快最多的一个!这吃相,看的观众都饿了!

贪睡:

猪除了贪吃,当然也贪睡,猪八戒倒是很好的继承了下来,而且是睡得很死的那种级别!猪八戒睡觉从来不挑地方,在乱石堆上他能睡得着,在草地里他一样也能睡得香。平时为了能多睡会,经常借口说自己长得难看,出门容易吓住人,总是让大师兄去化斋。甚至当他晚上睡觉的时候,哪怕师傅叫醒他,他都要生气的。

贪色:

猪八戒的好色是出名的,猪八戒的前身是天蓬大元帅,统领天河十万水军。就是因为好色,调戏嫦娥仙子,才被玉帝贬下凡间。可是本性难移的他,又在高老庄看上了高老太爷的闺女,强行娶亲,若不是观音菩萨指点,恐怕早已经被孙悟空当妖怪给打死了。取经路上,但凡看见美女就喜欢搭讪,走不动道凑近乎。因为好色,还和盘丝洞的蜘蛛精一块洗澡,差点被吃掉!女儿国那集,当大家都要离开了,他还念念不忘想当上门女婿,好逗又好笑!

贪生:

猪八戒的贪生怕死主要是体现在取经意志不坚定,每次只要遇到一点困难,就吵嚷着要分行李散伙。西游记中,前前后后好几回,经常惹得大师兄孙悟空对他恼怒不已。《西游记》中狮驼岭那一集,当青狮精把孙悟空吞进肚子后,猪八戒以为孙悟空死了,直接放弃,也不打了,干脆跑回来分行李,准备打道回高老庄。这贪生怕死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上内容就是我要表达的观点,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可以发表留言讨论,谢谢






大豫老吴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做了回主人翁,可谓辛苦之至、烦恼至极,他在悟空、唐僧的眼中、嘴中是典型的呆子,给人以呆头呆脑、贪吃贪睡、贪生怕死,整日絮絮叨叨的印象;八戒常常在妖怪面前忍着记忆的创伤大喊一声“吾乃天蓬元帅也”,本想用来吓退妖怪,但谁知妖怪却是愚昧之至、毫不领情却又把八戒追的狼狈而逃;惟有沙僧还尊称八戒一声“二师兄”,八戒本就对他不感冒,也就不在乎是否出于真心。

西天取经归来,如来佛祖论功行赏时给八戒下了个结论:“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可谓对八戒进行了客观的定位和评价,但最终为什么又对八戒“加升职正果,做净坛使者”呢?八戒自有其过人之处,不妨细数其为人处世哲学。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猪八戒本为神,在天宫贵为天蓬元帅,掌管十万天兵,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威风八面。但八戒空为神仙,却有一颗凡人的心,为情欲所困,不能自拔,最终由于酗酒而醉,借酒吐真言,向嫦娥吐露爱慕之情。却不知嫦娥另有心上人,恼其言行、告其调戏,天庭震怒,贬其下凡,孰知错投猪胎,一失足铸成千古大错。但八戒是个敢爱敢恨之人,在高老庄又恋上高氏之女,谁知孙悟空棒打鸳鸯,破坏了他的美好因缘,无奈地跟随着唐僧踏上了漫漫取经之路。取经路上,八戒几多烦恼几多忧,常常回头用幽怨、无奈的眼神望着广寒宫:“孤寂的娥儿,你还好吗?”八戒知道嫦娥在看着,甚至嘲笑着他,但八戒没有怨言和悔恨,他知道,为爱执着乃男人本色。夜半醒来,八戒常常泪湿衣襟,高氏之女实在让他放心不下,不知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总梦见了她,梦见与她拜堂成亲的情景,八戒难以割舍这段真情,他常常暗下决心:“如果今生能和她破镜重圆,他可以放弃一切,甚至冒着再一次被惩罚的危险,与唐僧分道扬镳!今生难能比翼飞,来生再作鸳鸯鸟!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吾八戒生死相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能寻求真爱,八戒可以不顾一切!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说句内心的话,八戒实在不愿意跟随唐僧去取什么经,整日躲在温柔乡里那有多好啊,但往往天难能随人愿,跟着唐僧长途奔波,还要受弼马瘟的气那真是不得已而为之!八戒在取经路上,只能算是个配角而已,出头露脸的事都由那猴头干了,担子也多由那沙傻子挑着。有人老说老猪偷懒,那是不了解八戒的苦衷!取经路虽然前途坎坷、多有险恶,但我堂堂天蓬元帅怕过谁?其实老猪只不过是个不多事的人罢了。取经路上,险难困阻、妖魔鬼怪何其多也,哪一次少了老猪的参与,又有多少次那猴头舍我等而回花果山,还不是我去费尽口舌把他劝回,有多少次唐僧遇难、悟空受困,还不是我去南海找观音菩萨帮忙,又有多少次大家在口干舌燥之时不是我老猪去化缘。但老猪又挨了多少骂呢?扪心自问我,八戒是个性情温和的人,有人惟恐天下不乱,但我八戒却愿天下永享太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老猪做人处世的原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老猪一生的至高追求!

落井下石,排除异己

在这竞争激烈的世界上,你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有自己存在的理由和能力,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势必会被淘汰的!谁都可以看出,悟空是香饽饽,取经路上困难何其多也,他神通广大,有呼风唤雨之能、擎天举日之力,可以说悟空为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我也佩服他。但我不能容忍的是他太张扬且目中无人,有时还出言不逊和那唐僧一个鼻孔出气!用恶毒的语言骂我是呆子!所以八戒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让悟空知难而退!“落井下石,排除异己”是对付猴头的唯一办法。在《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一节中,八戒把“落井下石,排除异己”用的恰到好处:在悟空第三次打死尸魔时,唐僧肉眼不识妖魔真面目,为达到不悟空赶走的目的,八戒在一旁说到:“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耳目哩!”八戒真的很高明!当然八戒的所作所为别人也是看的一清二楚,悟空曾多次吩咐沙僧:“贤弟,你是个好人,却提防着八戒的谗言谗语……”可以八戒之心,路人皆知,但在世上到底有多少这样的猪八戒呢,让我们防不胜防!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世上的庸人很多,他们却又常常疾贤妒能,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存在的理由,猪八戒就是典型的例子。因调戏嫦娥而被贬到人间且成了猪样,这是令八戒想不到的事,也是他一生痛苦的创伤,但八戒为爱而牺牲,无可厚非。在高老庄成亲未果而又走上了取经之路,这是八戒的宿命所归。取经路上,心却无佛!相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却是八戒坚持不变的信条。这里有八戒自己的理由:斗妖不敌、临阵逃脱是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贪吃贪睡是养精蓄锐、以图发展;耳朵里藏着银子是防取经不成,回高老庄寻亲!谁说八戒是呆子,应当掌那弼马瘟的嘴巴,从这些可以看出八戒是个心细如发的鬼精!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正如佛祖如来所说:“因如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八戒的处世哲学世人应当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