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容貌俏丽的玛蒂尔德,由于不能认识有钱有地位的人,勉强嫁给了一个小科员。因为贪恋豪奢,爱慕虚荣,在一次舞会后,弄丢了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钻石项链,从此债台高筑,十年艰辛偿还债务的故事。

上学的时候,读这篇课文,看到的只是玛蒂尔德的爱慕虚荣,甚至为认为她十年的节衣缩食、食不果腹是生活对她的惩罚,认为那是她应得的下场。时光荏苒,20年后的今天,再读这篇小说,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况味。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1、表面上是虚浮惹的祸,实际上是在困境中学会了承担和付出,找到新生

玛蒂尔德自以为生来就是到人世间享受豪奢生活的,她梦想着穿着水晶鞋嫁给王子。

那怎么可能?一个人的交际圈子决定了他结识人的阶层。

玛蒂尔德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她没有办法结识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自然就谈不上嫁给这些人,也只能不情愿地嫁给了一个小职员。

好多时候,欲望,让人痛苦。

婚后,玛蒂尔德因为房屋的寒碜和墙壁的粗糙痛苦伤神,因为家具的陈旧和衣料的庸俗长久的心酸懊恼。

实际上,她的婚后生活并不是十分难堪,因为她有“那个替他照料琐碎家务的布列尼省的小女佣”,也就是说,马蒂尔德家有女佣,她也不用做家务,这是真正贫穷的家庭主妇不能享有的。

可是,人总是想着得到更多的东西。

她每天都梦想着比这更好的生活,想象着自己住大别墅,有更多的佣人听她使唤,有密切的男性朋友陪她闲谈,并适时送上甜蜜的微笑。

丈夫骆塞尔为了让玛蒂尔德高兴,想法弄来一张参加晚会的邀请券,岂料,玛蒂尔德把参加晚会借的钻石项链弄丢了,店里相似的项链虽然可以降到3.6万法郎卖给他们,但这对于玛蒂尔德夫妇来说,仍不啻为天文数字!

为了还朋友的项链,玛蒂尔德夫妇四处借钱,不惜借高利贷。从此,玛蒂尔德和丈夫走上了还债的道路。

也许有人会说,玛蒂尔德过上这样的生活,完全是她浮夸虚荣,是她咎由自取。可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谁又保证每一步走的路都无憾呢?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出事后,玛蒂尔德没有崩溃,没有哭天抹泪寻死觅活,也没有想赖账。她挺了起来,她得还债。

莎士比亚说过: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那笔骇人的债是必须要还的。她打算将这笔债一分不少地偿还。

重读这本小说,我看到了玛蒂尔德的“英雄气概”!

她和丈夫辞退了女佣,搬到了狭仄的阁楼,玛蒂尔德也从幻想的女人,变成了“粗妇”,她忙着洗盘子、碗,每天搬垃圾下楼,提着篮子到蔬菜店讨价还价。

10年艰辛,她和丈夫还上了所有的外债,包括高利贷者的利钱和利滚利的那些钱!

有人也许说,玛蒂尔德是人生悲剧的制造者,可是,你没看到的是,她没有让悲剧延续和搅乱她的一生,是她的果敢与承担,和丈夫一起努力,结束了悲剧,获得新生。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把悲剧人生扭转为喜剧重生。

贝多芬说: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2、10年拮据生活,在琐碎中她懂得了婚姻里那个男人平凡的爱

好的婚姻,会让人成长。

玛蒂尔德最初嫁给骆塞尔,是满腹委屈和勉强的。骆塞尔不能给她美味佳肴,不能给她光洁的银器,甚至,不能给她一身华美的衣服。

所以,即使骆塞尔为了让他高兴,想法设法弄来一场能看到政界人物晚会的门票,反而增加了玛蒂尔德的愤怒和痛苦,她向骆塞尔大发脾气,说自己没有漂亮的裙袍。当骆塞尔狠心拿出自己的400法郎让她买裙袍时,她又苦恼自己没有佩戴的首饰,

从同学那里借到首饰参加舞会,玛蒂尔德在晚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是晚会最漂亮的女宾,万众瞩目,迷人漂亮的她不断微笑,乐得发狂,所有的男佳宾都想认识她!她一直跳到第二天凌晨四点。

而骆塞尔,那个在她身边的守护者,十二点的时候就在一个角落里睡着了,一直等着她。

一个爱你的人,总是怕给你的关心不够,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守护着你。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他们回到家,玛蒂尔德惊呼丢失了项链时,骆塞尔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立刻返回,又找了一遍,在有重谢的寻物启事无果后,默默和玛蒂尔德一起担起漫长的还债生涯。

他签了许多借据,订了许多破产性的契约,和那些盘剥重利的人,各种不同国籍的放款人打交道。他损害了自己后半生的前程,他不顾成败利钝冒险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姓……在傍晚的时候替一个商人誊清账目,时常到了深夜,他还得抄录那种五个铜元一面的书。

真正爱你的人,都会默默地陪你吃苦,和你共赴有希望的将来。

十年之后,历经磨难的玛蒂尔德再遇到借给她项链的伏来士洁太太时,她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们花了十年时间才还清那些债务。我们本来一无所有,你能想象的出这有多艰难,……如今我们总算是把债务还清了,我心里也就安稳了。

玛蒂尔德由十年前强调自己没有这个,缺少那个的“我”,到十年后“我们”的脱口而出,显然,她早就不是那个幻想着,带着爽朗的微笑去倾听男友柔情蜜意的女人了。

10年风雨还债路带来的蜕变,使她她深深体会到,平凡普通的生活中,丈夫无言付出的爱是最真实的。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3、看清世态,自信和尊严才是一个女人终将要活出的样子

周国平说,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面对苦难的态度,最能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内在的尊严。

为了戴上能出席晚会的首饰,玛蒂尔德和她的富人同学伏来士洁去借。

来看看玛蒂尔德的言行:在镜子前试首饰,不停地问伏来士洁好看不好看;当伏来士洁答应借给她钻石项链时,激动地亲吻伏来士杰;兴冲冲拿着那个漂亮的假项链奔出去……

被伏来士洁好多珠宝弄得眼花缭乱的玛蒂尔德,当时恐怕不会听出她这位朋友的漫不经心:你想要哪个就选哪个吧,还有很多呢,你随便找吧。

10年之后,当玛蒂尔德回首往时,应该会从这种漫不经心里体会出两种不屑:对这些首饰的不屑,因为是假的;对玛蒂尔德的不屑,因为没见过世面的玛蒂尔德连首饰的真假都看不出来。

有些人非得跌了大跟头,才会蜕变成长,玛蒂尔德就是这样的人吧。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今天再读小说,倒是觉得丢失项链,实际上是成全了玛蒂尔德。在十年的还债生涯中,她付出的是辛苦和辛酸,但是同时也收获了自信,得到了朋友的另眼相待。

毕竟,承担天文数字的债务,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众所周知的台湾明星明道的哥哥,因为负债千万,产生轻生的念头,勒死了妻子和孩子后,最后自杀了断了自己的一生。

媒体报道中,那些因欠债喝农药的、跳楼跳河的、撞向汽车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遭遇生活中这些所谓的厄运之时,玛蒂尔德却选择了直面和相迎,是勇气让她赢得尊严,给了她底气。

所以,文中结尾部分,10年之后,还清所有的债务,在大街上再次遇到了伏来士洁,虽然玛蒂尔德已经变得皮肤苍老,却平静而坚决地走向依旧年轻貌美的伏来士洁。

玛蒂尔德迈动坚实的脚步,迈向的不仅仅是伏来士洁,更多的是对自己摆脱当时资产阶级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恶劣社会风气的宣告,也是她自信地迈向新生活的的开始,因为她明白,自信和尊严才是一个女人终将要活出的样子。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4、在任何境遇中,努力生活的人,值得我们大家尊敬

玛蒂尔德用十年的艰辛努力,换得了不惧任何挫折的坚强,她是值得我们尊敬的。现实生活中,那些努力生活的人,同样是我们的榜样。

在浙江杭州,有一位患侏儒症的残疾人,他叫郭艳男。郭艳男12岁时身高就固定在1米22,快30岁的他,再没长过。

虽然身体被有些人指点,但是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开过超市、经营网吧,最后干起了快递员。在每天的奔忙中,他一个月工资可以拿四五千块,还努力首付了一套房子。

郭艳男说,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是他活得跟正常人是一样的,有手有脚的,啥都能干。假如他不能面对所有人的眼光,他不可能出来送快递。他说,别人能做到的,他也可以做到。

卢梭说,磨难和不幸,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莫泊桑《项链》:褪尽虚浮,在俗世中奋力生活,平凡中体悟真爱


一场新冠肺炎,不仅考验出了人性,也考验了每个人在遇到不测面前对待生活的态度。

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里面,正在读高三的杨一帆,一家都被新冠病毒感染,父亲、母亲和他,都成了客厅方舱医院的患者,但是他并没有被病魔吓倒,也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病患就萎靡不振。

在方舱医院里面接受治疗时,他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高三学子,在病床前,他埋头苦读,每天按计划完成复习任务。

医护人员都称赞他是“耀眼的存在”。

无论在任何境遇下,热爱生活,努力生活的人,都是耀眼的存在。

总结:

今天,我们重读莫泊桑的《项链》,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带给读者的思考却是深刻的。

古希腊哲人彼亚斯说:“一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是真正不幸的。”

是的,人生中最大的不幸不是跌倒,而是不敢起来向前奔跑。那些在挫折和恼人的境遇里努力生活人的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他们追求人生的样子真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