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荔枝蝽象如何防治?

荔乡问答


更多农业养殖知识和种植技术,请关注三农堂广讯,诚邀您的关注,共同探讨三农知识。

马上就要进入3月,南方这个季节也是荔枝和龙眼的生长期,到了每年的3月以后,就是害虫荔枝椿象出没的时间,荔枝椿象也是我们常说的臭虫,有的地方也叫臭大姐,这汇总害虫除了侵害荔枝和龙眼以外,对于其他的作物也是有着危害,尤其是对于人类来说,要是不小心被它碰到了的话,身体就有可能出现过敏,引起人的身体出现疼痛,每年都有很多的种植户在治疗荔枝椿蟓的时候受伤,对于这种害虫也是比较让人头疼的,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个荔枝椿象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荔枝椿蟓属于半翅目椿科,是一种刺吸式的害虫,主要是以吸食荔枝的嫩梢、花穗或幼果的汁液,对于被吸食的部位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每年因为荔枝椿象危害的荔枝园区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在发生严重的地区,荔枝椿蟓可以造成荔枝减产在30%-50%以上,有的年份适合荔枝椿象生存环境的时候,都能在成荔枝园区绝收,所以说对于治疗的荔枝椿蟓在前期也是要刻不容缓,否则带来的危害也是让种植户受到比较大的损失。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这个荔枝椿象的体态特征

荔枝椿蟓主要是以成虫,若虫,卵组成,对荔枝树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和若虫进行侵害,我们来看下荔枝椿象长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

成虫:体长26-28毫米左右,身体呈椭圆形,类似盾牌状,触角有4节,呈黑褐色,头部和身体呈不同的形状,头部向下倾斜,腹部是橘红色,尾部有臭腺,遇到危险时,臭腺会喷射出臭液。

若虫:若虫分为5龄段,1龄段的若虫身体呈圆球型,身体颜色为蓝色,头部为红色,后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后身体呈棕黄色,2龄段的若虫颜色就变成了棕黄色,体长长度约为10毫米左右,身体的边缘为蓝色,腹部的背面有两条蓝色的条纹,3龄段的若虫颜色接近了成虫,体长约为12-14毫米,4龄段的若虫长度约为16-18毫米,此时的若虫翅芽比较明显,5龄段的幼虫长度约为20毫米左右,此时翅芽伸展,第一腹节开始退化,羽化成虫后,身体会白色的粉末包裹。

卵:卵为圆球形,一般雌性成虫在叶背部产卵,直径在3毫米最有,卵前期为浅绿色,后期到了孵化的时候变成了粉红色,偏于紫色。

荔枝椿蟓的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

荔枝椿象一年只发生一代,成虫随着天气变冷后会进行越冬,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一般在3月份开始,成虫出蛰后开始活动,此时正是荔枝花期,雌性成虫和雄性成虫为在荔枝树梢上和花穗上进行产卵,当气温达到18-20度的时候,产卵的时间比较快,尤其是到了4月份的时候,是荔枝椿象产卵的高峰期,雌性成虫会在荔枝的叶背部,花穗上,叶面上产卵,雌性成虫每次产卵一般为14-16粒,卵粒分布排列的比较整齐,到了4月份中旬的时候,气温会升到25度的时候,卵粒开始孵化,雌性成虫产卵周期多为6-10次,初期幼龄若虫就会危害果树。

幼龄若虫的危害方式主要是以前期聚集在一起,刚孵化后的幼虫会快速的聚集在一起,然后过了1-2个小时后,幼虫就会开始分散进行侵害果树,幼虫孵化的时候,也是荔枝果树抽发嫩梢,花穗期,其次是幼果期的时候,幼虫就会出现,然后幼虫会以刺吸式的侵害方式吸食果树枝稍和花穗,果实的汁液,遭受到侵害的果树部位快快速的枯萎,每年的4-6月是荔枝椿象危害期,这个时候的果树被侵害后,可导致花轴不结果,果实快速脱落,嫩梢枯萎等症状,每年受到侵害的果树在不及时的治疗的情况下,会对果实造成严重的减产。

荔枝椿象有一定的防御性,而且比较狡猾,具有假死性,平时的时候,幼虫会躲在叶背面,受到惊吓的时候,幼虫就会加装死亡,然后快速的掉入地面,然后觉得危险解除后,会快速的爬向树上,成虫在产卵后孵化期在20天左右,幼虫一般在6月份羽化成虫,老成虫大多数在6月份也会陆续死亡,新羽化的成虫会存活一年以上,到了冬季就会在园区的草丛中,土缝里,屋檐底下进行越冬蛰伏。对于平时荔枝椿蟓出没的时候,大家也不要去触碰它,荔枝椿象感觉到危险后,会喷出臭液,如果臭液接触到咱们身体上,会造成灼痛。

荔枝椿象的防治技术措施

1,降低果园的种植密度,前期对于种植的果树要保持一定的密度,提高园区的通风性和采光性,避免因为密度过大造成虫害增加,平时加强对荔枝园区的管理,冬季清园是很有必要的,对于荔枝园区在采收后,要及时的进行清园,尤其是一些适合荔枝椿象的藏匿的地方要进行清理,草丛,土缝都可能是它们藏身的地方,这些都要清理干净。从荔枝椿象的特性来看,到了低温的时候,成虫一般不会飞,有的成虫会躲在树上,我们在霜冻的时候,使用木棍或者竹竿敲打树体,让成虫掉落,我们可以收集后统一烧毁,或者是使用人工踩踏致死。

2,对于前期,我们为了能降低成虫产卵量,在雨水节气前就要安装使用捕虫网进行捕杀,同时为了能防止有漏网之虫,我可以在补虫网上喷洒药剂,或者是用人的尿液在捕虫网上喷洒,成虫闻到尿液后,自然就会被熏晕,然后我们收集后统一处理即可,对于到了3月份后,我们就要加强园区的巡视管理,此时正是成虫的产卵期,我们可以巡查果树的枝叶,发现有虫卵的时候,可以使用人工除卵。

3,杀灭若虫期的虫害,在出现若虫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竹竿在绑一些稻草,稻草前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喷洒,或者是使用尿液喷洒也可以,然后使用稻草扫落若虫后,翻个防止部分若虫会再爬向果树,我们在果树的树干上使用胶带缠绕,或者是涂抹黏胶,这样若虫就不会爬上果树,也可以使用草木灰在树干根基处覆盖一圈,可以预防若虫再次爬上果树。其次,对于荔枝椿象有趋光性,也可以在园区使用黄色板涂抹药剂进行诱杀。

4,药物灭杀害虫,由于荔枝椿象具有较长的存活期,所以果园打药一次二次是不灭杀干净的,所以要多次进行灭杀,在3月份的时候,此时的成虫刚出蛰,还没有产卵,这个时候建议使用使用敌·氯乳油,氯氰菊酯乳油,敌百虫晶体,马拉硫磷·氯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进行喷洒第一次,到了4月初的时候,这时是产卵的高峰期,我们进行第二次的喷药防治,到了5月初的时候,是虫卵孵化的时候,我们再进行第三次的灭杀,到了6月初的时候,在进行第四次灭杀即可。喷药的次数要根据喷药的情况来定,如果8-10天害虫不多的时候,可以不喷,如果害虫增多,一个月就要喷洒两次。

5,对于园区的荔枝椿象天敌要进行保护,像螳螂,平腹小蜂,鸟类,对于果园专门进行放置平腹小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放蜂前的10天打一次药,放蜂后就不要打药了,放蜂期间一月之后才可以使用化学农药,对于天敌类的昆虫要予以保护。


三农堂广讯


蝽象在我们农业种植过程中非常常见,不仅危害我们的农作物和果树,它释放的分泌物非常的臭,只要碰到一点点,臭味很难除去,皮肤还会灼伤,也正因为如此,在我们恩施当地叫臭屁虫。



荔枝蝽象主要是每年3~5月爆发严重。此时是产卵高峰期,若虫数量自然就多,它们主要危害荔枝嫩梢、花穗、果实等,最终会导致枯梢,落花落果,产量骤减。



那么,我们要如何防治蝽象的发生呢?醉美雪岩认为要做到“三防三治”,防主要是冬季的清园、施药、消毒三个方面,治一个是越冬成虫尚未恢复活动时,对越冬成虫进行集中捕杀;另外一个就是若虫刚刚孵化形成时,对若虫进行捕杀。最后一个就是在荔枝果实形成时,对残留成虫和若虫进行最后捕杀。



一、【三防】

三防主要是冬季对荔枝果园的一个合理管理,有效降低来年蝽象以及其它害虫的高发,有利于提高荔枝的产量与品质。

1、彻底清园

越冬前要对荔枝园进行彻底的清理,枯枝和落叶是一切病虫害越冬的重要载体之一,一般在秋梢全部老熟后就要进行清园工作,在年前就要将枯枝、落叶、杂草等其它杂物全部清理出园集中烧毁。同时对树体病虫部位进行挂皮处理。

2、喷药防护

在初步清理荔枝园和刮除病斑后,对全园进行喷施“护树将军”,并对病斑处进行涂药,使其迅速干枯脱落。全面用药,主要是对荔枝园做一个全面的保护管理,将树上残留的病虫源进行杀灭。为了节约管理成本,同时增加树体营养,促花保花,增强花穗抗性,施药时可以与叶面肥一起喷施,对叶面、叶背及树冠内的枝条进行无死角喷施。

3、地面消毒

树上部分工作做好以后,越冬前最后一部就是消灭地面和地下的病虫源,我们可以在年前撒施一次生石灰。不仅可以杀菌消毒,还可以有效改善土壤酸化,提高来年开花、坐果率,同时也能增加树体钙元素的含量,减少挂果期裂果、落果。石灰用量根据树的大小,按照每株5斤左右进行树盘扩散式撒入。




二、【三治】

三治主要是开春之后对荔枝园蝽象病害发生的各阶段进行不同而有效的治理措施。

1、捕杀越冬成虫

主要是利用温度和蝽象成虫的假死习性、低温活动力差、喜集居避风、向阳的密叶丛的特点,在开春以后,一般是2月~4月左右,温度尚未回升到10℃时,清晨时我们可以用力摇动树枝,使越冬成虫坠地,随机集中捕杀,同时可以在树干上涂上一圈粘虫胶,防治地面成虫上树产卵。此时也可以进行用药化控。

2、捕杀初孵若虫

从每年4月~6月,温度回升时,荔枝蝽象就会开始产卵。此时我们应该每周放蝽象天敌平腹小蜂一次,可以放3~5次,放蜂根据荔枝树势大小进行300~600只左右。如果荔枝蝽象密度特别大,我们可以先进行化控后进行放蜂。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螳螂、鸟类等天敌。

3、捕杀漏网成虫

在挂果初期,为了降低落果,提升荔枝果实品质,此时应该进行最后的捕杀阶段,将漏网蝽象一网打尽。此时重点是采用施药防治,可以从花期到果期,多次采用敌百虫进行喷施。

注意:不管是成虫阶段还是若虫阶段,我们都可以采用药物治理,一般可以使用敌百虫进行喷施,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药物交替使用。我们经常还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按照每亩20~30克左右进行稀释后喷施,它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整个生长周期最多使用两次;也可以采用4000~5000倍液的10%稀啶虫胺可湿粉剂进行喷施,次药一般在若虫期进行,它的安全间隔期为14天,每季最多用药两次。



三、【壮花保果】

荔枝种植过程中,除了要防治蝽象引起落花落果,同时我们要做好壮花保果工作,避免荔枝严重的生理性落花落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座果率提高达到丰产目的。

1、培养健壮的花穗

只有加强荔枝日常管理,培养健壮的秋梢结果母枝,为开花和结果打下基础,培养出短而壮、发育健全、雌花比例相对高的花穗,这是荔枝保果的前提。因此在花穗生长期可以使用“智精农花力壮碳酶高磷型有机水溶肥”并加入“芸苔素生长精”为壮花,为保果打下有利基础。

2、调控花期和花量

在荔枝种植过程中,大家清楚荔枝花穗大,花量多,雌花占比少,花期还比较集中。但是由于品种不同,环境不同,花期和花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控树体的生长发育状态,合理调节花期、做好花量把控,改变雌花比例,不仅可以减少养分浪费,促进花果发育,还可以降低天气对授粉受精的影响,从而使座果率得到提高。

主要措施如下:

  • (1)、调控结果母枝的抽生期。结果母枝如果过早抽生,除了容易萌发冬梢,抽出的花穗大、花量多、花期早、雌花比例偏低。如果秋梢太晚抽生,又会影响花芽分化,不能成花,因此适时培养健壮的秋梢结果母枝非常关键。在我们经验总结中,壮年挂果树最好培养二次秋梢,幼年挂果树最好培养三次秋梢,早熟品种未次梢宜8月底~9月初,中熟品种在9月中,迟熟品种在9月底 ~10月初抽梢较为理想。
  • (2)、人工花穗或短截花穗是调节花期和花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早、中熟长花穗品种可在花穗长出2CM以下时把花穗从基部全部摘除,让花穗重新长出。对迟熟品种主要进行短截,可在花穗长到5~8CM时,截除顶部一半。或在花穗长到8CM以上时在6~8CM处掐顶。
  • (3)化学药物控穗能提高雌花比例和适当延迟花期。一般我们是在花穗抽生3~4CM时用“智精农细胞分裂素水剂”喷花穗一次。对花穗顶部起到杀伤作用,让其重新生长,达到人工摘穗的同等效果。
3、创造授粉受精条件

荔枝绝大多数品种的雌花,要想它的子房正常发育成果实必须经过授粉受精过程。而荔枝的雌、雄花大多不是同时开放,这就是常说的:雌、雄花不遇。所以荔枝种植我们可以采用多品种混种,再通过蜜蜂、昆虫,或借助风进行传授花粉。如果遇到阴雨天气影响授粉,我们还可以通透喷施咸鱼水来吸引苍蝇帮忙授粉。

4、环割环扎环剥保果

环割是果树种植过程中经常采取的措施之一,是非常有效的保果措施,对旺长结果树和幼年结果树效果显著。但环割对老树、弱树不易采用。环割时间可在雌花谢花后天7天左右进行。幼年挂果树生长旺盛,可以在5月底进行第二次环割。环割宜选主枝和大枝,保证主枝直径在6CM以上,环割深度不易太深,一般达本质部即可。此外,在冬季用铁线环扎主干或主枝,对保果有较好的效果。

5、应用生长调节剂保果

根据生理落果的时期和原因,可以采用生长调节剂保果,可采用“智精农果力壮碳酶高钾型”或“智精农氨基酸钙钾乐”进行叶面喷施,同时搭配0.01%芸苔素内酯,在补充养分的同时减少落果。一般在雌花谢后15天左右第一次喷施,整个周期喷2~3次,每次间隔10~15天,这样能有效减少落果。



总结,荔枝种植过程中,除了要防治像蝽象这类易造成落花落果的病虫害以外,更重要的是做好壮花促果管理,只有综合把控,才能更好的提高单棵荔枝产量及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