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楊子強: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強調,“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當前,我國改革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改革開放亟須向縱深推進。要進一步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治國理政須臾離不開法治。從制定“五四憲法”到2018年第五次修改現行憲法,從“社會主義法制”到“社會主義法治”,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法治中國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們黨深刻認識到,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只有把黨和國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善於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逐步實現國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法治化,才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面對的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眾對法治的要求越來越高,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制度保障。

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對的是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對改革頂層設計的要求更高,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強,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要著力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的關係。堅決糾正“發展要上、法治要讓”的錯誤思想以及法治“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行為慣性,確保全面深化改革與全面依法治國相輔相成。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通過完善法治建設規劃,提高立法工作質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務改革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為改革開放提供法治保障。

風險挑戰越複雜越需要堅持法治。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增多的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既要有防範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關鍵靠制度,必須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要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做到越是複雜局面越要堅守法治、越是吃勁時候越要堅持法治,著力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提供法律依據、確保執法有效。要運用法治手段充分發揮“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衝擊。廣大黨員、幹部要牢固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權由法定、權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觀念,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內化為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