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1933年2月28日,在上海的北京路大加莱社,汇集了四十多人。他们紧绷着神经注视着幕布上票数的起伏,生怕错过最精彩的环节。

他们在干什么?

原来1933年1月1日,《明星日报》为了庆祝创刊,发起了一场民国“电影皇后”的票选活动。

2月28日,是揭晓最高票数女星当选“电影皇后”的日子。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民国电影明星

晚上10时,揭晓仪式开始,最终,胡蝶以21334票的绝对优势领先于阮玲玉和陈玉梅,当选为电影皇后。

胡蝶一时风头无两。

3月29日下午5时,静安寺路大沪跳舞场,胡蝶款款而入,飘然入场。一双柔情似水地丹凤眼,两个浅浅地酒窝,虽不如阮玲玉那般妩媚娇俏,却别有一番韵味。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

人们纷纷为这位女神般的电影皇后让步,因为她将在这里被授予“电影皇后”桂冠,实行加冕礼。

能当选“电影皇后”,离不开胡蝶的美貌,离不开胡蝶精湛的演技,也离不开为她提供发展才能舞台的明星电影公司。

但是懂得入世,却是胡蝶能在电影圈内荣获嘉奖甚至平安走完81年人生的处世准则。

01 身陷官司风波,依然冷静面对

1935年,阮玲玉自杀身亡,上海30万的影迷为其送葬,阮玲玉终生都在寻找感情的寄托,却没能想到最后还是死于感情中的“人言可畏”。

相比于阮玲玉,胡蝶则多了份幸运。

4年前,胡蝶面临着和阮玲玉同样的境地,当年的“蝶血解约案”闹得满城风雨,昔日情人,今日仇人。

为什么曾经的恋人在公堂上彻底撕破了脸?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林雪怀与胡蝶

林雪怀与胡蝶因合作电影《秋扇怨》相识,郎才女貌,怎么看都是一对璧人。

因戏结缘,也因戏生情,二人很快坠入情网。

期初,林雪怀对胡蝶呵护关怀,关爱有加。

订婚后,为了二人今后的打算,林雪怀决定弃演从商,但是林雪怀注定不是从商的料,由他经营的生意总是亏得一败涂地。

而此时的胡蝶在演了《火烧红莲寺》系列的电影后名声大噪,无论名誉或是地位都远超林雪怀。

不满和嫉妒逐渐占据了林雪怀的内心,无论胡蝶怎么安慰林雪怀,甚至出资让他东山再起,在他看来,都更像是一种侮辱。

渐渐地周围开始出现了“林雪怀就是吃软饭的”的声音。

周围的黄色小报开始对这对未婚夫妇各种捕风捉影,甚至传出了导演张石川和胡蝶有私情的绯闻。

大男子主义的林雪怀终于爆发了。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主演的电影剧照

嫉妒、愤怒彻底占据了林雪怀的内心,他相信了周围的流言蜚语,并将胡蝶告上法庭,要求解除这段婚约。

胡蝶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未婚夫会听信谣言,并且还将自己告上法庭,一时间,胡蝶突然坠入深渊,感觉周围都是黑茫茫的一片。

此时,一个男人站了出来说,“女儿别怕,明天爸爸陪你上法庭!”

这个人就是胡蝶的父亲,胡少贡。

02 父亲的疼爱,使胡蝶拥有了完整的童年

1908年初,胡蝶出生在上海提篮桥和码头附近的一栋普通民房里。

在胡蝶3岁时,父亲受亲戚提拔当上了京奉铁路的总稽查,在铁路局工作,经常会面临工作被调动的问题。

但即使工作再忙,胡少贡绝不会因为胡蝶只是个女孩而对她疏于管教。

在胡蝶幼时,父亲就给她请了私塾先生来授课,

8岁时,胡蝶进入天津天主教圣功女学就读;9岁时,全家移居广州,胡蝶进入广州培道学校读书,培道学校毕业后,胡蝶转入北京公立第一师范就读。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

胡少贡对于这个女儿注入了无尽的父爱。

小时候,每次胡蝶心情不好时,胡少贡便给胡蝶讲些小故事。无论是才子佳人的爱情、兄弟之间的骨肉情,经父亲绘声绘色地描述,让小胡蝶犹如身临其境,知晓了人世间的爱恨情仇和美丑善恶。

每逢节假日,胡少贡也会带着胡蝶去街上看看一些木偶戏和灯影戏,即便连很少见的卓别林的无声片,父亲也会想方设法带着女儿去观赏。

那些灵活有趣的皮影戏和灯影戏,和卓别林幽默搞笑的肢体动作,都使胡蝶深深沉浸在其中。

于是艺术的种子在小胡蝶的心中悄悄地生根发芽,想要“成为一名电影明星”也成为了小胡蝶的梦想。

16岁那年,胡蝶打算报考上海中华电影学院时,胡少贡还是说了句,“女儿,去考吧,我支持你。”

最终胡蝶在上千名报考者脱颖而出,成为中华电影学院的一员

无论胡蝶做出什么选择,胡少贡都会在背后默默支持胡蝶,而这一次的“蝶雪解约案”亦不例外。

在场官司中,所有的小报记者都在捕捉胡蝶与林雪怀的丑闻,并将这些丑闻消息加工成各种绯闻,大肆渲染。

胡蝶的隐私被不断放大,犹如被扒光了衣服,赤裸裸展现在人们面前。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

即便如此,胡蝶依旧没有动摇自己要打赢官司的决心,一想到背后还有疼爱自己的父亲支持自己,胡蝶就信心倍增。

对于法庭上咄咄逼人的林雪怀,胡蝶每次应对都沉静自若,不仅如此,还明确提出要求林雪怀偿还她的借款和贷款,并且赔偿精神损失费。

多么坚决和果断!

最终,官司打赢了,胡少贡牵着女儿的手离开了法庭。

03 收获美好爱情,事业更上一层楼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

胡少贡疼惜女儿,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胡蝶亦继承了胡少贡积极、主动、乐观、豁达的性格,想要什么,全凭自己的努力去获得。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骑马

在中华电影学院学习时,胡蝶不满足于仅学习电影理论的知识,而是主动去学习骑马和开车。

为了学习开车,胡蝶在上海市中心拦下一辆出租车,央求司机让她学习开车,拗不过胡蝶“顽皮”的玩笑,司机也乐得清闲,便答应了胡蝶的要求。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

在边学边玩的状态中,胡蝶学会了开车。

她的努力、主动和大胆,都被恩师陈寿荫看在眼里,在中华电影学院快毕业时,陈寿荫推荐胡蝶参演了电影《战功》。

对于机会,胡蝶总是会牢牢抓住,对待感情也是如此。

“蝶雪解约案”闹得满城风雨,胡蝶被这段感情伤透了心,也更加明白平淡的感情更适合自己。

于是,稳重、斯文的潘有声走进了胡蝶的心里。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潘有声和胡蝶

他们相识于胡蝶堂妹胡珊举行的聚会上。

潘有声是洋行的高级职员。他形象伟岸,长着浓浓的眉毛和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在胡蝶眼里,潘有声更像是稚气未脱的大学生。

而在潘有声眼里,眼前的胡蝶比银幕上更加漂亮和端庄。

他们彼此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但有过一次情感伤痛,胡蝶不敢把盲目投入一段感情中。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

她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发现他每次和她说话时,都会微微羞涩,很少能讲什么动听的话,但是一旦谈到自己的事业,那双眼睛又重新开始有神起来。

对事业执著、对夸奖谦虚、对朋友义气,这些发光点使胡蝶认定了他就是自己的白马王子。

他们就这样平淡地谈起恋爱。

在恋爱的日子里,潘有声“润物细无声”般地呵护着胡蝶,默默地支持着胡蝶,而胡蝶有了安心的后盾,更加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电影事业中。

04 历经风波,向往平静生活

时代在进步,当时上海的电影业逐渐迎来了有声片的时代。

因为自小便跟着父亲天南地北的闯荡,胡蝶学会了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这也为她参演有声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时很多电影公司都抢着拍有声片,但是明星公司首先推出了胡蝶主演的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歌女红牡丹》剧照

温柔善良但是命运悲惨的红牡丹在胡蝶的演绎下让人楚楚动人,一口标准的京片子,更是让人们对于这个叫胡蝶的女演员印象深刻。

于是胡蝶有了更多的片约,最忙的时候同一时间段轧三部戏。但是胡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忙碌而充实。

戏多,就要面临着不同导演和场务工作人员的要求,但是和胡蝶合作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胡蝶敬业,为人和善。

就连张恨水也评价她“胡蝶为人落落大方……如与红楼人物相比,则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

懂得为人处世,性格又积极主动,更受导演们的青睐

于是,胡蝶在公司的安排下,拜见了梅兰芳大师,远赴欧洲莫斯科等地游历,参与文艺交流。

那时的胡蝶,不仅拍的电影叫好又卖座,更有机会与名人雅士交流电影艺术,提高了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胡蝶逐渐成为上海电影界的头牌女演员。

但,人红是非多,适逢“九一八事变”,胡蝶被捏造成了“红颜祸水”,一则关于《张学良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

小报消息称在国难当前,张学良和胡蝶小姐在北平饭店里跳舞,不做抗日战争,才导致东北三省丢失。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

一时间,胡蝶又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无论各界文艺工作者还是不良小报记者都对她口诛笔伐。

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的胡蝶又再一次被推向深渊,就连一向疼爱她的父亲胡少贡,更是把报纸甩向了她的脸,骂道:“你瞧瞧你都干了些什么事!”

胡蝶几乎绝望,谣言真的可以杀人。

上次的“蝶雪解约案”没有打到自己,这一次的“红颜祸水”事件也一样可以!

胡蝶马上以个人名义在《申报》上发票名为《胡蝶辟谣》的申明,证明自己那天正在同时拍摄三部戏,从未和张学良见过面,更没有跳过舞。

明星公司也发表了申明,证明了胡蝶的无辜。随后谣言被粉碎,这不过是日军伪造的谎言罢了。

经过接二连三的打击,胡蝶倍感精疲力尽,她越发的向往平淡的生活,而此时,父亲胡少贡得了癌症晚期。

05 战乱年代,经历生离死别

年长者在临走前总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儿女能成家。

胡少贡也不例外。

踏入电影圈十年,胡蝶感受到了这个圈子的波谲云诡,渴望平淡的生活,恰逢父亲病危,孝顺的胡蝶也就想以此了父亲的心愿。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和潘有声的婚礼

1935年深秋,胡蝶和潘有声的婚礼在上海教堂举行。胡蝶身着白色婚纱,挽着父亲胡少贡,缓缓步入教堂,在牧师和亲友的见证下,胡少贡把心爱的女儿交给了潘有声。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和潘有声

佳偶天成,这场中西璧合的婚礼名震上海滩,电影界的名流纷纷前来道喜,为这对新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婚后,胡蝶大大减少了拍片的次数,安心在家相夫教子。

适逢战乱年代,胡蝶一家由上海逃亡至香港,在香港待了几年后,日本人却突然找上门来,希望胡蝶能拍摄一部象征中日友好的电影——《胡蝶游东京》。

谁都知道,这种电影拍了就成了卖国贼。于是胡蝶表面上和日本人周旋着,一面打算着逃离香港,返回大陆。

但是在逃亡过程中,胡蝶丢失了藏着她半生积蓄的三十余只箱子。里面都是她自己掏钱买的珍贵戏服,以及游历各国时外国友人赠送的礼物等。丢了它们,无疑于毁了胡蝶的精神支柱。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戴笠和胡蝶

不得已,胡蝶辗转找到了当时的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希望他能帮忙找回这些箱子。戴笠早已垂涎胡蝶的美色,他心想,机会来了。

于是他让胡蝶写下丢失的物品清单,并承诺会在2个月内给她找回来。

2个月后,戴笠找到胡蝶,声称找到了那些箱子,胡蝶欣喜若狂,但是当她看到那些箱子里的东西时,一眼就看出不是自己的东西。

但是她还是感恩于戴笠的有心,接受了那些箱子。

因为这些箱子是胡蝶大半生的财产。

戴笠成功博得了胡蝶的好感,为了得到胡蝶,便借口给潘有声找了个工作,支到了外地,胡蝶成为了戴公馆里的一只金丝雀。

她有过反抗,故意刁难戴笠,说自己只吃国外的哈密瓜,穿不惯国内造的拖鞋等,但是戴笠不仅不生气,反而一一满足了胡蝶。

从前的戴笠,女人如衣裳,但是对于胡蝶,他是真心呵护。

他使出手段,迫使胡蝶与潘有声离婚,碍于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潘有声签下了离婚证书,胡蝶拿到了这张离婚证书后,痛哭不已。

她对潘有声说:”姓戴的只能霸占我的身体,他霸占不了我的心。”

一对亡命夫妻就此各安天涯。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胡蝶

也许是上天也不忍看下去了,1946年,戴笠乘坐的飞机失事,胡蝶终于从戴公馆里逃出,和潘有声重新在一起。

但是好景不长,5年后,潘有声罹患肝癌,离开了胡蝶。

潘有声的离开,胡蝶的心也被割成了碎片。

06 “蝴蝶”飞去,但蝶影蹁跹

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先后离她而去,原以为胡蝶就此息影,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香港电影在50年代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以香港邵氏集团公司最为出名。

他们向胡蝶伸出了橄榄枝,胡蝶为了重新找回精神寄托,答应了邵氏公司的拍片要求。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电影《后门》

1960年,由胡蝶主演的电影《后门》获得了第七届亚洲影展在最佳影片金禾奖,已是知天命的胡蝶凭借此片再次找回了当年辉煌的自己,只是更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

1966年,拍完《明月几时圆》和《塔里的女人》后,胡蝶彻底告别影坛,移居加拿大。


胡蝶:繁华落幕,历经铅华,只为自由飞翔

晚年胡蝶

繁华落幕,终须一散。一直以来她都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论浮华或是落寞,胡蝶都坦然面对,安之若素。

1989年,一代民国电影皇后胡蝶病逝,享年81岁。

“蝴蝶”飞走了,但蝶影蹁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