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大宅門》裡白景琦見兒孫輩不好好吃飯,一怒之下叫鄭老屁表演吃飯給孫子看。鄭老屁一人吃了一大桌子菜,白七爺佩服地對孩子說:“看見沒有,這才叫吃飯!”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在中國吃飯不僅僅吃吃飽,不僅僅是口腹之慾,更多的吃的是一份感情。人多吃飯香,飯不是關鍵,關鍵的是人。

梁實秋雖有老餮的雅號,但並不擅吃,也不懂吃,只是愛吃。他要是和王世襄和唐魯孫比起來,真算是小巫見大巫,不能說是行家。

一部《雅舍談吃》寫的食物也不高級,烤羊肉,湯包,豆汁都是平常吃食,文人雅士不一定瞧得上。汪精衛愛吃鳳肝,蔣介石愛吃鴨舌,毛澤東愛吃紅燒肉。食物代表階級和品味,食物的附加價值超出了食物本身。

《雅舍談吃》表面是寫吃,實際上是借食物思念舊人舊物,品味人生百態。家長裡短,兒女情長,父子情深,世態炎涼,在風捲殘雲之間已隨消化器官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之中。飲食,是中國人的生活哲學。

一、飲食中的人間真情

01核桃酪中的親情

在舊式的大家庭中,父子的親情和父母的愛情是諱言的,可是梁實秋性格幽默,不拘一格,借核桃酥寫親情,別是一番風味。梁實秋寫道:

有一年,先君帶我們一家人到玉華臺午飯。滿滿的一桌,祖孫三代。所有的拿手菜都吃過了,最後是一大缽核桃酪,色香味俱佳,大家叫絕。先慈說:“好是好,但是一天要賣出多少缽,需大量生產,所以只能做到這個樣子。改天我在家裡試用小鍋製作,給你們嚐嚐。”我們聽了大為雀躍,回到家裡就天天暱著她做。

梁實秋重點不是寫吃,他將祖孫三代的濃濃親情通過核桃酥表現出來。文中作者稱呼長輩極為懇切,但又流露出小孩子的天真無邪,時過境遷斯人已逝,當品味核桃酥時彼時情景又會浮上心頭。核桃酥作為一道極為家常的甜品,寄託著梁實秋對長輩的思念。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02獅子頭當中的友情

獅子頭是作者罕見地將製作步驟詳盡描寫的一道菜,是梁實秋對這道菜特別鍾愛嗎?非也。

梁實秋在寫這道菜之前特意有一處閒筆:我的同學王化成先生,揚州人,幼失恃(按:即喪母),賴姑氏扶養成人,姑善烹調……寫食物便寫食物,介紹朋友身世做什麼?緊接著他寫道:

獅子頭人人會做,巧妙各有不同。化成教我的方法是這樣的——

於是不厭其煩地敘述獅子頭的做法,讀者讀到這裡當明白梁實秋用心良苦。他感念朋友身世悽苦,自己與王化成手足情深,所以詳細記錄王化成教的獅子頭做法。這裡突出的不是“獅子頭做法”而是“化成教我的”,梁實秋一個人知道還不算,他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朋友王化成是多麼出色!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王化成最後客死異鄉,梁實秋在文章結尾處看似輕描淡寫的一筆,“化成客死異鄉,墓木早拱矣,思之憮然”,其實情感深沉。表面上看在寫食物,其實是在寫友情!

03燒羊肉當中的鄉愁

梁實秋離開北平去湖南,心癢嘴饞,想吃燒羊肉,可他有瞧不上湖南的燒羊肉,覺得不夠正宗。有一天和一位旗籍朋友聊天,談起燒羊肉,惹得他眉飛色舞,涎流三尺。梁實秋寫道:

他說,此地既有羊肉,雖說品質甚差,然而何妨一試?他說做就做,不數日,喊我去嘗。果然有七八分相似,慰情聊勝於無,相與撫掌大笑。

文中“慰情聊勝於無”一句,其實已道出此文內涵,它所描寫的是燒羊肉,它所表達的,卻是對於故鄉味道的思念。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章之中瀰漫著的,似乎是遊子淡淡的鄉愁。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二、不必在乎吃相

在中國,飯桌上的規矩很重要,吃相要雅,好像這頓飯是吃給別人看的。可梁實秋並不這麼認為,他像老頑童一般細數大快朵頤的種種好處。

《吃相》一文,在掉了一大圈樑實秋式的書袋之後,得出一個與飯桌上的禮儀有關的看法,那就是“餐桌的禮儀要重視,不要太重視”。這一觀點看似矛盾,其實包含著中國式的生活辨正思想。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他在文章一開頭就寫:顧客欣賞這個美味之餘,順嘴把骨頭往旁邊噴吐,你也吐,我也吐,所以把壁板打得叮叮噹噹響。不但顧客為之快意,店主人聽了也覺得臉上光彩。

梁實秋欣賞這種快意恩仇的吃法,這種自我犧牲的吃法比正襟危坐,小口慢吞更讓人尊敬,他讓廚師倍感自豪,食客以犧牲自身體面為代價換取他人對廚師的褒獎。我們甚至可以說那些執著於餐桌禮儀的傢伙,實在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文章中還舉了兩個例子。一是一車伕在北京一家小飯館裡吃餅和燉肉,另一是青島一工地上的石匠們爭吃韭菜餃子和大蔥。梁實秋對販夫走卒予以肯定,消除了食物的階級性。他說,他們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裡坦蕩蕩的,飢來吃飯,取其充腹,管什麼吃相。

梁實秋不使內心快樂被俗世約束的價值觀,正是陶淵明在《歸去來兮》所提倡的不使心為形役的體現。這種放浪形骸的道家精神是對《禮記》“毋齧骨”之誡的儒家精神的補充。小俗便雅,大雅便俗。吃飯最重要的是開心。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三、食物與人的關係

《雅舍談吃》中不少文章,其實並沒有詳細地描寫這些食物的製作細節,只是輕描淡寫地提到它們的一些特點,因此它並不是一部食譜。

這些特點更多也並非食物的純物理狀態,而是與寫作者的經驗記憶相關。倘若有讀者想循著《雅舍談吃》中所寫的那些文字,來追溯製作其中所寫的每一道食物,即便是能夠復原製作每一道食物,吃過之後也未必能復原《雅舍談吃》文字中的那些情感感覺。因為那些情感感覺,甚至那些文字,都是無法複製的。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不妨來引述梁實秋在《媛姍食譜》“序”中的一段文字,來看看直到晚年,梁實秋對於人與食物之關係的體驗認識:

人吃,是為了活著;人活著,不是為了吃。所以孟子說:“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為其養小以失大也。”專恣口腹之慾,因小而失大,所以被人輕視。但是賢者識其大,不賢者識其小,這個“小”不是絕對不可以談的。只是不要僅僅成為“飲食之人”就好。

偶因懷鄉,談美味以寄興;聊為快意,過屠門而大嚼。這正是梁實秋對食物與人關係最好的看法。

梁實秋借飲食寫人,寫事,寫情,寫物,兼以考據,擅發議論。在《雅舍談吃》中,他將飲食上升到哲學的高度,體現了梁實秋在飲食中觀察、體會人生與生活的一種方式、一種狀態,以及一種境界。

有人讀《雅舍談吃》,讀出來的是“故鄉的味道,是真味”;也有人覺得這是一部雅緻的吃貨指南;還有人覺得《雅舍談吃》就是“憶美食,憶往昔,一道菜,一段情”。

《雅舍談吃》:梁實秋以家常味道寫人間百態


《雅舍談吃》有所深意和寄託,既在“吃”內,又在“吃”外。能夠體驗到“吃”之內者多,而能夠覺悟到“吃”之外者,大概就不一定那麼多了。無論是“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情熱鬧,還是“紅泥小火爐,綠蟻新焙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清淡寂寞,其實都能夠讓我們在飲食與口福之外或之餘,體驗到人生及現實不同的處境,亦由此而生成一些新的感悟甚至於覺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