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瓷歷史見證:圓明園出土瓷器殘片

圓明園遺址出土的文物是最真實的圓明園文物。雖然它們只是昔日園中收藏的滄海一粟,且大都殘缺不全,但它們不僅與紫禁城中那些堂皇富麗、華貴典雅的清皇家文物同根 同源,更是圓明園興衰榮辱的歷史見證。

古瓷歷史見證:圓明園出土瓷器殘片


圓明園岀土的瓷片時代包括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其中以康熙朝器物數量最多,釉彩種類和紋飾最為豐富。根據圓明園建園和被 毀的年代,出土瓷片中目前尚未發現咸豐朝器物。

出土文物器形以盤、碗、杯、碟等宮廷飲食器為主,也有一些陳設器、文房、娛樂用具及供器 的殘片。其中盤、碗、杯、碟等皇室筵宴或日用飲食器,規格、紋樣、釉色相同的重複件數量很多。

在《國朝宮史》卷十七“經費一”中所記載的 上至皇太后、皇后,下至常在、答應等級使用的不同釉色的瓷器都有出 ±o即使是這些盤、碗、杯、碟也皆 不是凡品。

殘片紋飾除龍鳳紋等代表 皇家的題材外,多是如八仙過海、仕 女嬰戲、松鶴蝙蝠、靈芝牡丹等具有 吉祥寓意的紋飾,還有歲寒三友、自 然山水等有文人雅趣的紋飾,八吉 祥、梵文等宗教色彩紋飾和一些具西洋韻味的紋飾。

古瓷歷史見證:圓明園出土瓷器殘片


彩釉種類包括青花、 釉裡紅、青花釉裡紅、青花五彩、素三彩、鬥彩、粉彩、色地彩等彩繪瓷 器以及黃釉、紅釉、藍釉、紫釉、醬 釉、綠釉、青釉、白釉等顏色釉瓷器。但根據檔案記載,盛時園中收藏瓷器的釉色種類還遠不止於此。

出土文物中青花瓷數量最多,器形和紋飾也最豐富,且康熙、雍正、乾隆、嘉 慶、道光各朝製品倶全。尤以“獨步 清朝”的康熙青花數量最多,從胎釉 和青花呈色來看多是中晚期的製品。

圓明園出土的瓷器雖無一完整,但它 們本是經千挑萬選、質量上乘的御窯 器,傷殘多由後天所致,即使已經成 為碎片,仍然難掩昔日的輝煌。其中 有的殘片經修復後基本完整,還原了 其本來的面貌。即使是殘碎的瓷片, 從研究的角度上說,也有著完整器所 不能比擬的優勢。而且這些瓷器殘片 大部分都能在各博物館的收藏品中找 到完全相同的器物。

古瓷歷史見證:圓明園出土瓷器殘片


清康熙青花團螭龍紋托杯殘片 (圖三),出土了耳杯和託碟兩部分的 殘片。耳杯口微撇,口下兩側為雙螭 耳,杯腹部青花繪有兩組相對的團 龍紋,圈足內有青花雙圈六字楷書 款“大清康熙年制”。託碟撇口,淺 腹,中心凸起有杯槽,沿內繪有海水 邊飾,裡心繪龍戲珠紋,外壁繪有行 龍。從出土殘片來看應為多件,但均 已殘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完整器 (圖四)。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古瓷歷史見證:圓明園出土瓷器殘片


引自《清順治康熙朝青花瓷》.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

清康熙青花嬰戲紋碗殘片(圖 五),內壁施白釉,外壁青花繪嬰戲紋。眾小童於庭院中或騎竹馬,或戲 水,或鬥草,做著各種遊戲。人物 衣飾、髮髻各不相同,神態、動作各 異,肌體豐滿,體態活潑,稚趣可 愛。五官三五筆勾畫而成,表情惟妙 惟肖。

遠處群山連綿,庭院中有松 石、欄杆,花草茂盛,構成如連環畫 般的畫面,生活氣息濃郁,充滿祥和 美好的意境和對子孫滿堂、多子多福 的吉祥祝願。足牆飾有一週回紋,底 部圈足內有青花雙圈六字楷書款“大 清康熙年制”。

青花色澤鮮亮青翠,濃 淡相間,層次豐富。清人寂園叟陳瀏 所撰的《匐雅》中對康熙瓷人物的繪 畫評價很高:“明瓷畫手皆奕奕有神, 康熙青花、五彩亦頗仿明瓷,至雍正 則畫益美,然以花卉為最工,人物則 不及康熙遠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