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強弓勁弩、戰車騎兵,紛紛橫空出世

戰國時期趙、魏、韓、齊、楚、燕、秦被稱為“戰國七雄”。除了這七個國家,戰國初年,還有宋、魯、中山、鄭、衛、周、杞、蔡、滕等小國存在。這些國家在戰國七雄的兼併戰爭中先後被滅亡了。

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強弓勁弩、戰車騎兵,紛紛橫空出世

戰國七雄為了打贏最後的兼併戰爭,幾乎都展開了軍備競賽,當時的戰國七雄普遍推行的戶籍制度和郡縣徵兵制保障了兵源的供應,一旦需要,各國可以組織起數十萬人的大軍。一場戰爭,參加的人數和死亡的人數都相當驚人。

戰國七雄中首先稱霸的是魏國,它是如何擴充自身的軍備的?當時魏國君主任命吳起進行軍事改革,他訓練出了令天下談之色變的魏武卒。魏武卒裝備精良,皆以重裝步兵為主。重裝步兵指的是士兵披上三層重甲和鐵盔,能開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為一石),每人背五十隻弩矢,拿著長戈或鐵戟,腰帶利劍,攜帶3天的作戰糧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強弓勁弩、戰車騎兵,紛紛橫空出世

魏武卒在當時來說就是一支鐵軍。它的威力如何呢?當時吳起正是率領這魏武卒攻下函谷關,大大小小歷經六十四戰,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

第二個國家是韓國。三家分晉後,韓國最為弱小,所以韓國的軍備競賽特別重視兵器製造。由於韓國冶鑄業是比較發達的。當時就有"天下之寶劍韓為眾"、"天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的說法,所以在韓國弓弩之類的遠程武器進入工業化製造,並在軍中普遍運用。

韓國君主實行全民皆兵,普通百姓到年齡就徵發入伍。韓國士兵普遍裝備有遠射的強弓勁弩,能在遠距離、短時間內將排列整齊的車陣射得陣形大亂。

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強弓勁弩、戰車騎兵,紛紛橫空出世

第三個國家趙國。趙武靈王下令胡服騎射。趙國軍民穿胡人的服裝,學習胡人騎馬射箭的作戰方法。很快趙國就訓練出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到處擴張,同時收編了北方遊牧民族林胡和樓煩的騎兵,戰鬥力得到了大大加強,一躍而成為戰國時代僅次於秦國的強國。

第四個國家齊國。齊國的軍備競賽主要是擴充兵種,兵種有步兵、騎兵、車兵、舟兵。戰場上齊國軍隊的步、車、騎三大兵種常同時出現。戰爭規模擴大,形式變化,齊國的作戰編制、軍陣、兵役制等也發生了變化,並體現了自己的特色。

第五個國家燕國。燕國的軍備競賽主要是加強進行戰法和紀律訓練,以提高燕軍的軍紀和戰鬥力。

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強弓勁弩、戰車騎兵,紛紛橫空出世

第六個國家秦國。秦國的軍備競賽主要是“計首授爵”和養育戰馬。計首授爵制度是凡立有軍功者,不問出身門第、階級和階層,都可以享受爵祿。這極大地調動了秦軍的戰鬥積極性。秦國的疆域內,是中國最好的駿馬出產之地,秦國的軍事力量,也與它擁有取之不竭的戰馬資源息息相關。

秦國的騎兵雖然最初只與兵車混合編制,但很快就發展為單獨部隊,配合當時主要的作戰兵種步兵作戰。此後秦軍的車、步、騎三種兵種的配合使用,成為中國整個冷兵器時代兵種配合的基本形式。

第七個國家楚國。楚國在騎兵方面就明顯處於下風。南方卑溼,不產戰馬。不過,銅礦資源卻是南方豐富,楚國的繁陽是著名的銅礦產地。數千年來,鐵、銅等金屬礦藏一直是國家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擁有豐富礦藏和先進冶煉技術,就意味著有可能成為雄霸一方的超級大國。

戰國七雄的軍備競賽,強弓勁弩、戰車騎兵,紛紛橫空出世

冶鐵技術推廣以後,楚國開始擴大煉爐,加強鼓風設備,提高冶煉水平,併發明瞭滲碳制鋼的技術。楚國冶鐵技術的長足發展,讓武器也不斷升級,大量鋼鐵兵器應運而生。戈、矛、劍、戟等手持武器質地因而變得堅韌鋒利,殺傷力大大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