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當初華容道上關羽沒有放走曹操,三國曆史會怎樣?

上古風玉子


話說赤壁大戰,曹操兵敗,過華容道,被關羽出伏兵圍住,曹操被擒,迤邐押送劉備大營。玄德與孔明,正坐中軍帳議事,聞曹操被擒,玄德大喜過望,孔明也高興。忽天上一聲驚雷,孔明暈厥,突然中風不語,玄德慌了神,中軍帳一片忙亂,經軍醫診治,軍師無性命之憂,只是不醒,暫安置後帳靜養,派專人照看。頃,帳外吵雜,說曹操曹操到了。玄德出觀,見曹操被繩綁著,髻發散亂,垂首無神之狀,急令鬆綁,玄德上前,曰,孟德,別來無恙乎?曹操慢慢抬起頭來,見了劉備,先向天三聲大笑,後正色對劉備深稽一禮,口稱玉皇大帝安好!一言未畢轉身,脫衣棄履,跳起胡式舞來,披髮跣足,口中自打節拍,間有詩風詞誦,歌曰,東臨礙石兮,大風起!以觀滄海兮,雲飛揚。。。歌罷坐地不起,時而哭鬧,時而狂笑。眾人以為,哎呀,這曹操瘋了!玄德也以為然。玄德命人將曹操帶到別營看護,自招集眾將議事,詢間眾將,如何處置曹操?軍師兀自未醒,眾將皆曰應殺操,以絕後患,只關公無語,玄德問之,公答,兄欲圖大業,當以仁義布天下,今曹公已患失心之瘋,殺之無用,無益也,先候以時,待軍師醒來,再行定奪!玄德然。三日過去了,孔明未醒,忽報魏使到,魏使多帶有金帛,並有曹操子曹丕書信一封,信大意是,玄德皇叔仁義,諒不至加害父命,願以江北五城,換得家父北歸。玄德徵詢關羽,得肯定之回答。玄德拍板同意,命厚待來使。使者立時派人,快馬加鞭,回魏國覆命。第二日,探馬報,江北五城,魏兵已退遠去了。玄德一面派將兵自去接收五城,一面對魏使和曹操放行,又讓關羽親自,把他們護送出境。七,八個時辰過去了,孔明忽然睜眼坐了起來。玄德聞軍師醒來,急來探視,言及捉放曹之事,孔明聽罷,跳了起來,跌足恨言曰,曹賊乃是裝瘋,此事絕不可,放虎歸山矣!當下急召趙雲入帳,命速帶騎兵追曹操,務使帶人回,並囑,若遇抵抗或魏人不從,可就地殺曹操,帶首級回報。趙雲怱怱去了。話說關羽送曹操至魏邊境,道別,緩緩而行迴轉,至半路,正碰上趙雲,趙雲傳達玄德和軍師的新命令,二將合兵一處,同走追趕曹操。馬至邊境,路叉橫生,天色又將晚,極目無人蹤。曹操一行已經遠去,眼看是追不上了。趙,關二將,嗟嘆不已,只得空手而返,歸營回報。玄德和孔明,得二將回報,玄德赭色,孔明曰,四日之前晚上,亮夜觀星象,西北隅將星煌煌,意指曹賊命不該亡。既而孔明又長嘆,曹操不死,將來逐鹿中原,恐阻力重重矣!唉!天意乎?。悟空問題,三國曆史會怎樣?答曰,三國曆史,亦然是三國曆史,無改變者也!


俞遠通


嗯,當初曹操的確因為糧食吃乾淨之後從華容道撤退到江陵再回去北方。

這個華容道是遊戲:


可惜,江東連追擊都算不上,至於攔截?

給周瑜十個膽子也不敢。而關羽...此時正與劉備等人收取荊州南部,撿便宜呢,根本沒去追擊曹操。

這個華容道,當然是假的:


周瑜知道自己在陸地上的斤兩,遠遠跟在曹操大隊人馬後面歡送北退,然後領導江東孱弱的水軍陸戰隊圍攻江陵曹仁近一年,在出錢糧請張飛包抄後終於逼迫沒援軍(水軍縱橫漢江襲擊襄樊)的曹仁退出江陵,曹仁就來到北面的襄樊駐軍。


所以,樓主的問題,等於沒問。


四川達州


在《三國演義》當中,華容道是一個很著名的地方,因為在曹操赤壁兵敗之後曾經從此處逃命,而在華容道遇到了諸葛亮派出的關羽所部截擊,此時的曹操已經無力反抗,所幸由於曹操早年對關羽的恩情,關羽才放了曹操一命。這個典故凸顯了關羽之義,而從那之後華容道也從一個地名變成了一個專有名詞,在人們的口中,華容道甚至變成了中國版的“滑鐵盧”。

儘管在歷史上關羽並沒有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曹操只是從華容道很狼狽的逃走並且遭到了劉備的追殺,但是我們今天不看歷史,只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討論一下,如果關羽真的把曹操抓了,三國曆史會何去何從。

曹操雖死,勢力仍在

曹操歷次出征,幾乎都會留著荀彧守家,無他,只因為對於曹操勢力來說,荀彧就如同之後劉備的諸葛亮一樣,有荀彧守家,曹操的根據地就如同有一根定海神針,而在赤壁之戰中,荀彧依舊沒有跟隨曹操出征,而是在後方鎮守大本營。此外,曹操的幾個公子也都在後方。

這樣的佈置意味著曹操並不是後繼無人的,一旦曹操出現意外狀況,曹操後方的留守勢力會立刻擁立曹操的二公子曹丕作為整個勢力的繼承人。而對於整個曹操勢力來說,儘管當時西北仍有馬騰勢力虎視眈眈,內部也有漢獻帝“賊心不死”,北方少數民族也伺機南下,但是此時的曹操勢力整體是比較穩固的,尤其是在荀彧等主要臣工的輔佐之下,即便是曹丕或者是其他曹氏後人繼承曹操的位置,整個勢力也不會出現表面上的間隙。

此外,在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的幾個兒子身邊的勢力都還沒有成氣候,在赤壁大戰發生的公元201年,曹丕才只有21歲,曹彰19歲,曹植更是隻有16歲,這個時候對於整個勢力來說,只有曹丕是唯一的繼承人選,而且由於曹操其他的幾個孩子都年齡過小,他們也沒有能力來和曹丕競爭,所以如果一定要讓曹操傳位給繼承人的話,除了歷史上他真正去世的時候,赤壁之戰的時候就是最好的時刻了。

此外,曹操儘管赤壁兵敗,損兵折將,兵力損失從歷史上考證來看至少也有10萬,但是對於曹操勢力來說依舊根基未動,這一點我們從《三國演義》中也可以發現,戰後曹操迅速回到北方,除了荊州在孫權和劉備的進攻之下丟失之外,其餘並沒有什麼損失,甚至曹操還能在短時間之內出兵與馬超決戰以至於剿滅馬超,這也就說明了曹操的根基依然沒有問題,所以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兵敗身死,那麼對於北方的形勢來說來說,其實相對於曹操活著來說並不會有什麼大的改變。

曹操是個燙手的山芋,誰都不想惹火燒身

曹操如果被殺了會怎麼樣呢?由於曹操勢力此時已經比較穩固,同時曹操也有成年兒子做接班人,那麼對於曹操的接班人來說,殺死曹操的實力一定會成為其頭號敵對勢力,而這個“頭銜”在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勢力揹負得起。

儘管曹操被殺這只是一個假設,但是歷史上與之相似的事情還是有的,那就是關羽被孫權所殺後 其頭顱被送到了曹操手中,為什麼孫權會把關羽的頭送給曹操呢?一方面,孫權當時已經與劉備交惡,確實需要和曹操改善關係,所以放低姿態,將關羽的頭顱作為戰利品和“投名狀”獻上,但另一方面,也是向天下展示謀害關羽的“軍功章”裡不止有自己的一半,還有曹操的另一半,其原因就是害怕劉備的事後報復。殺一位都督都尚且如此,更不用談殺父之仇了,一旦劉備殺了曹操,曹丕繼位之後一定會發動力量對劉備猛攻,而且於公於私這是站得住腳的。

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明明在赤壁之戰中,主要的功勞都是東吳的,但是追殺曹操如此看起來大功一件的事情東吳卻沒有和劉備搶,這是很不科學的,所以諸葛亮並非是覺得曹操將星未落命不該絕,而是知道曹操是個燙手的山芋才故意派關羽前去。那麼諸葛亮是否可以不派人去直接放曹操逃跑呢?從孫劉聯盟合作分工的角度來說這又是行不通的,至少樣子還是要做的,因此在《三國演義》中才有了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關羽真的在華容道捉住了曹操,那劉備他們也不見得真的會殺曹操,而是會把曹操交給東吳發落,畢竟東吳才是赤壁之戰中功勞最大的一方,而東吳真的會處死曹操嗎?可能也未必,畢竟曹操名義上仍然是漢朝的丞相,如果孫權同樣作為漢朝的臣子反而不經皇帝同意就誅殺漢朝的丞相,那麼在法理上仍舊站不住腳,所以最終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即便孫劉聯軍俘虜了曹操,曹操依舊可以保全性命返回北方,對於局勢的走向並不會有什麼改變,只不過是曹操自己更狼狽了一點而已。


以上


宇說三分


三國演義中有兩次故意放逐對手的經典戲,都是孔明先生導演,展示了孔明超群的智慧和準確的判斷。有些事只能去做,讓別人去領悟,而不能說透,這才是三國演義的韜略精髓。


第一次是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諸葛亮料定曹操兵敗之後必走華容道撤退脫困,此時劉備立足未穩,還不是殺掉曹操的時候,他又知道關羽欠曹操許多人情,必定不會加害曹操,於是就故意讓關羽去做這個順水人情放走曹操,事後諸葛亮又彈壓關羽幾句,要依照軍令狀斬首關羽,此時劉皇叔出面為兄弟解圍樹立恩義,諸葛亮又讓他心生畏懼,便於以後聽命於諸葛亮。


之所以不能殺曹操,原因也就是題主所問的答案,雖然魏軍赤壁兵敗,然而魏國內還有謀臣大將無數,如果劉備方面殺掉曹操,不但魏國會群起而攻之,團結一致為曹丞相復仇,周瑜也會趁機夾擊劉備,因為赤壁之戰已經結束,劉備沒有了利用價值,而此時劉備尚無容身之地,躲都沒地方躲。唯有放走曹操,趁亂佔據荊州,與魏國、吳國,形成鼎足之勢,而後繼續交好孫權,聯兵抗魏,符合雙方利益,此時魏國收兵休養,東吳暫時不敢輕舉妄動,劉備也藉機站穩了腳跟。


另一次故意放走對手是諸葛亮上演的空城計 ,他獨自在城頭撫琴,讓老兵故意打開城門只顧掃地,暗示司馬懿飛鳥盡良弓藏的典故,如果諸葛亮一死司馬懿不久也會被掃地出門,對魏國來說司馬懿也就沒有活著的價值了,司馬懿領悟了諸葛亮的用意,立刻撤兵,否則的話,自己無需進城冒險,完全可以隨便派一個手下入城拿下諸葛亮,即便撤退時遇上伏兵,手裡有諸葛亮也沒有大礙。

三國演義留下無數故事,佈置懸疑而不說透,是讓後人去思索感悟,才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才能學以致用。


非想


歷史上真實的華容道

曹操從赤壁戰敗後,確實是從華容道撤退,不過事實上並沒有關羽的攔截。也就是說,所謂關雲長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是子虛烏有的。

華容道是從曹操屯兵的地方烏林至華容縣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說,曹操敗退必須經過華容道。事實上根據史料記載,華容道確實不好走,《三國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山陽公載記》描述:曹操在戰船被燒後,率軍步行從華容道經過;當時華容道一片泥濘,無法通行,加之天颳大風,行走困難;於是曹操命令老弱士兵割草墊路,大軍才得以通過,而老弱士兵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就在快要全部通過華容道時,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認為劉備與自己相比,反映緩慢,沒有及時派兵在華容道放火攔截自己,否則自己就會全軍覆沒。結果曹操話音剛落,探馬來報劉備追兵在後面開始順風點火。但曹操大軍已通過華容道,奔江陵而去。

曹操折戟華容道的後果

當然我們都知道關羽並沒有在華容道攔截曹操,但是曹操還是在華容道遭遇了天災人禍,付出極大代價在得以通過華容道。假如即使沒有關羽的攔截,曹操真的折戟在華容道,三國之後的故事該如何改寫。換句話說,就是曹操在此次南征中,不但沒有打過長江去,還將自己搭了進去;那麼,天下形勢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 首先,曹操剛統一的北方勢必會發生動盪,剛被平定下去的各方勢力會再次興風作浪,北方極有可能再次陷入分裂割據的局面。

  • 其次,傀儡皇帝漢獻帝會再次淪為各方勢力搶奪的香餑餑,如果北方再次能夠出現猶如曹操強權的諸侯,很快平定北方動亂,那麼三分天下的局面依然會出現。
  • 第三,佔據荊州的孫劉聯軍,曹操的覆滅無疑就是雙方希望出現的變局,正好符合諸葛亮《隆中對》、魯肅《榻上策》中等待的時機,雙方趁機出兵北伐,然後投入中原爭霸之中。
  • 第四,孫劉聯軍依然將曹操覆滅作為戰機,但是雙方沒有選擇及時出兵北伐,而是在被沒有外敵威脅的情況下,開始決裂,先開始在南方打了起來,為北方各方勢力重新洗牌留出了時間。

安定郡小書生


兩龍相爭,諸雄並立,東吳吞劉備。

歷史上沒有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一事,我們假設曹操在赤壁之戰中戰敗身亡,那麼後續天下形勢會如何演變?

北方失去曹操的威壓,親漢室勢力重新抬頭,與曹魏集團對立爭權,北地大亂,兵烽四起,手握重兵的將領紛紛成軍閥割據之勢,諸雄並立。

東吳集團攜赤壁戰勝之威,孫權、周瑜率軍跨越長江天塹,北伐中原,開始統一天下之戰,同時,分兵攻略荊州,遏制劉備集團發展。

劉備集團兩線出擊,一面迅速南略荊楚,佔領穩定根據地;一面矯詔勤王,令關羽率江夏精兵北向宛洛,直撲許昌,以求迅速挾制漢室以大義名分號令天下,才能長期對抗相對強大的東吳集團。但孤軍深入許昌,此計過於兇險,劉備集團軍微勢故,北向難有發展。待東吳集團坐大後,劉備集團免不了被東吳吞併的下場。

這也是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借諸葛亮之口分析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的本意吧。





黑衣不器


如果關羽華容道殺了曹操,結局會怎樣?


首先要申明華容道義釋曹操是《三國演義》當中的故事。是藝術化的虛構,是作者羅貫中欲神話關羽的演義之筆。而真實的歷史記載中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後,留曹仁守江陵,自己成功退回北方。

《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

曹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

本篇以《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情節為藍本以曹操被關羽殺掉會有什麼樣的結局進行大膽預測推理。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曹操被殺,最大的後果就是赤壁之戰後各方力量的平衡態勢被打破。它有可能造成以下幾種結局。

曹魏政權內亂,內部各方勢力相互博弈,權力重新分配。

1.曹氏子孫為爭奪繼承權進行鬥爭,相互攻殺,曹魏政權分裂。

2.曹氏集團權臣篡權,誅殺曹氏子孫。建立新政權。

3.漢獻帝趁機重新執掌乾坤,結束中原地區的割據局面。這種可能性較小,漢室病入膏肓,氣數已盡,天亡漢也!

以上無論哪種結局,中原地區的政權力量勢必會產生動盪,大大削弱。

三國中的吳蜀兩國抓住時機,擴大力量,入主中原。

1.吳蜀兩國中的任何一國單獨北伐,統一北方,誰能統一北方,誰就能實力大增,進而統一中國,建立新政權。曹魏政權的司馬氏後來就走的這條路,統一了中國建立西晉政權。

2.吳蜀兩國聯合北伐,先統一北方。接著二者再廝殺,勝者統一全國。若不分勝負,則中分天下。北以太行山脈為界,南以荊州至四川盆地為界。

北方柔然、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乘中原內亂出兵南下,建立政權。

1.僅僅佔領長城以北長江以南的中原地區,建立少數民族政權。比如歷史上的北魏政權。以長江為界,中國歷史提前進入南北朝對峙時期。

2.少數民族遊牧騎兵一羈絕塵,蕩平華夏,建立一個統一的多民族政權。像後來的元政權或清政權。不過這種可能性較小。因為當時北方的各少數民族也處在分裂的階段,實力還很弱小,最多統一北方,像鮮卑族拓跋珪那樣建立一個區域性的政權。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各個遊牧民族絕對沒有實力問鼎中原,一統華夏。

公元266年,西晉滅吳,天下重歸一統。

結束語: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以上分析,雖是戲謔推測之言,然而這個歷史必然規律卻是誰都無法阻擋的潮流。


埋首故紙堆


華容道關羽絕義斬孟德

話說劉備、孫權聯軍火燒赤壁大敗曹操,無奈舟船全部被燒燬,曹操帥軍向華容道奔走,待過華容道時,曹操仰天長笑,周瑜、諸葛亮小兒也,無能之輩,若在此處埋兵,豈有我等活命之機。

話音剛落,一聲炮響,五百校刀手擺開,為首者手提青龍刀,腰跨赤兔馬,攔住去路。

曹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曹操見了,心一橫:將士們,死戰吧!

程昱勸到:素問關雲長義薄雲天,丞相昔日有恩於他,今日何不親自說情,以解比難!

孟德聞言:該當如此。

對著雲長欠身說道:將軍別來無恙!

雲長:我奉軍事之命在此等候丞相多時了!

孟德:我已兵敗如此,走投無路,還請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

雲長:昔日丞相待我甚好,可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以奉報矣。

孟德:五關斬將之事忘了嗎?大丈夫以信義為重,將軍都忘了嗎?

雲長見曹軍惶惶,心中不忍,可已向軍師立下軍令狀,守義而忘本,哥哥如何立軍啊,也罷也罷,怪我一人足矣:我已向軍師立下軍令狀,為了我家哥哥,丞相切莫怪我!我會將丞相送回去的,也將隨你而去,安息吧!

說罷,雲長舉刀前衝,五百校刀手頓時將曹軍擊潰!

雲長命左右手斬木為架,抬了孟德屍身回營覆命。

可憐一代梟雄曹孟德,兵敗華容志未籌。

手提青龍偃月刀,雲長回營覆命!

孔明同劉備於帳中敘話,見雲長回營,起身問道:將軍定不負軍命,孟德已歸天了吧!

雲長:軍令不可負,我已手刃曹丞相,屍體就在外面,還請軍師將屍體送回曹營!

孔明聞言呆立而望。

雲長面相玄德:今日雲長不負所托,望哥哥不負漢室,興天下百姓!言罷,雲長引劍自刎。

正值此時,翼德聞兄長歸來,前來營帳恭迎,卻見到雲長飲劍自刎,悲痛不已,轉身怒視孔明:你個鳥軍師,害死我兄長,拿命來!

說罷撲向孔明,欲殺之報仇!



幸玄德驚醒,將其攔住,才保孔明無礙:三弟,雲長實屬自刎,賴不得軍師,是我的錯,才致使雲長身死!

孔明:是我錯矣,害死將軍,甘願受死!

張翼德:你個鳥軍師!哥哥,我三人結義,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你卻要保這鳥軍事,這天下不要也罷,你好自為之吧!

說完,翼德轉身離去,從此世人不知所終!

見翼德離去,劉備轉身看向孔明:這該當如何啊!

孔明無奈的說道:封鎖消息,立刻進軍漢中,謀取漢中之地!
卻說曹仁尋找曹操下落,久久未歸,心中擔憂更甚,回到營中,與眾將商議:不知丞相如何了!

不知是誰,說了句,恐已身死了!

眾人聞言悲憤不已,但心中都已有此想法!眾將此時聽命於曹仁,望曹仁主持大局!

曹仁無奈,說道:我先且領命,待丞相歸來,我等向丞相說明原有!

說罷,曹仁立刻命三軍回許昌,留人守候南郡!

十日後,劉備賺取漢中,隨後送還孟德屍體回許昌,值此,世人皆知曹孟德已魂歸西天!

曹仁見到孟德屍體,立刻統兵於手,整頓上下,調兵遣將,鎮守邊防,集權力於己。

孫權命周瑜收南郡,聯劉備攻曹仁。

馬騰聞訊,集兵力於西涼,向長安進軍。

公孫康集兵力以自保。

劉備欲攻張魯而兵敗!

新的局面產生,群雄割據,烽煙四起,新興力量不斷露出,天下四分五裂,而孔明之言三分天下,也不得而終!


墉士


我們參考《三國志》、《山陽公載記》等資料中,並沒有關羽放走曹操這段歷史。我們先從《三國演義》中假設,關羽華容道上沒有放走曹操,歷史會怎樣。

公元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曹操於赤壁之戰中倉皇潰逃,敗走華容道。當時,曹操剛說完:我要是諸葛亮和周瑜就一定會在華容道設伏,從此看來,諸葛亮和周瑜也不過如此之後。走了沒多久,就遇到了關羽。

如果關羽當時殺了曹操,我個人認為,第一個要被滅的一定是蜀國。首先,曹魏得知曹操死在關羽手裡,一定會發兵攻打蜀國,從當時曹魏和蜀國經濟和軍事實力來看,在加上哀兵必勝的信念。蜀國必敗無疑。(這也是孫權和劉備不想殺曹操相互驅趕的原因吧)。

此後曹魏一定會選擇一位領導人繼續領導曹魏政權,修養生息,幾年之後。在行滅吳之事。

這樣來看只會更早的結束三國,從而一統天下。(此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


左史右經


三國曆史不會有所改變,因為歷史上並沒有關羽在華容道截擊曹操的事。

根據《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諸葛亮派關羽把守華容道,截擊在赤壁大戰中敗逃的曹操,關羽感念曹操待己厚恩,而放走了曹操。這就是有名關雲長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京劇有《華容道》一劇即演此事。可是這只是小說、戲劇的虛構,因為歷史上並沒有曹操敗走華容、被關羽釋放的事實,所以也就不會有如果關羽不放走曹操,歷史會怎樣的假設了。

據《三國志 卷三十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孫權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

《三國志 卷一 魏書一 武帝紀》:“(曹)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

《三國志 卷五十四 吳書九 周瑜魯肅呂蒙傳》:“煙炎張天,(曹操)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

《資治通鑑 赤壁之戰》:“劉備、周瑜水陸並進,追操至南郡。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徵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引軍北還。”

以上《三國志》關羽傳、曹操本紀、周瑜傳,《資治通鑑》原著,都沒有提到“華容”二字,所以根本不存在關羽在華容道放曹操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