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騙取朋友信任借錢不還且存有詐騙行為,公安機關能否立案?

沉默無語179432561


這一般都屬於民事糾紛,公安機關不會管,如有證據,借款合同或借款討款錄音,可直接向法院起訴。


常繼國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句話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不過現實生活中卻偏偏存在很多沒有道德的底線的人,即便是關係很好的朋友借錢不還,最後連朋友也做不成,那麼借錢不還,是否構成詐騙?

我們來看看詐騙罪的定義,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實的欺騙方法。讓受害人陷入錯誤的認識,從而騙取財物的行為。師傅符合詐騙罪的標準,主要從以下幾點判斷。

1.這款是否有隱情?借款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導致借出方產生了錯誤的認識,最後把錢借給借款人。

2.借款人借款的用途。借款人拿到錢之後,並不是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而是揮霍一空,最終無力償還。

3.借款是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如果借款人一開始就打著非法佔有,借錢不還的目的來的。借錢的行為只不過是他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

如果有以上幾點公安機關報案就可以立案了。



十指緊扣662


1 公安機關立案條件是 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具體到你說的這個案件,首先看有沒有案件事實,根據信任借錢不還肯定不構成犯罪的,借錢還錢天經地義,是的,但是這是民事法律行為,不可能通過蹲監獄的方式解決借錢還錢問題!

2 借錢如果不是因為情誼關係或者信任,而是採取詐騙的方法,那麼你的借錢行為是基於別人的詐騙方法產生的錯誤認識,屬於詐騙的情形,可以報案。

3 公安機關接到你的報案材料後,不是一定會立案,要先進行初查,符合立案條件的,才會立案。但是,你只要報案,他都會受案,處理情況也會通知你的!

希望解答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我,瞭解更多法律問題!


奔跑的小熊貓


朋友之間的借貸糾紛警察一般不會立案。一般會進行調解。如果雙方談不攏,你可以準備好材料上法院。



中二灰灰


很難的,法院很少有這種判例。人心隔肚皮,當初借錢時,他可能就懷揣惡意,但他表面上是一般的借貸,你很難舉證他是詐騙。除非他沒有正當職業、虛構身份和經營、有過多次騙錢案例才好立案。這種事情太多了,算了吧,把損失當作學費,抓緊時間掙錢,同時不斷催要欠款。


跨越人生陷阱


這個問題有點模糊,首先民間借貸屬於民間借貸,經濟糾紛,國家明文規定公安民警,不能介入經濟糾紛,如果說有詐騙行為,只要有證據,公安是可以立案的,但是必須有證據,確實在借錢的時候,以虛構事實,比如說他明知道沒有償還能力,確虛構自己有什麼房產,有車或者說做生意,但是借給她錢,他卻吃喝玩樂賭博,只要能證明,都屬於詐騙,


一生一世29187013


詐騙他人財物,無論數額多少,公安機關接到受害人報案都應該立案,在5000元以上的構成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下的是治安案件或稱為行政案件,要被拘留罰款。

當然前提條件你一定要提供出當時你朋友和你當時的聊天記錄或者轉賬記錄等憑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務的行為。


雲之章


詐騙和借貸是不同的概念,以你目前表述的問題,可以通過司法訴訟,通過法律途徑保障你的權益。

尤其你所說的騙你錢財的是你認識的朋友,而且是源於借貸關係,這種很難由公安機關定位詐騙。

我所在的金融公司,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有個做汽修的企業,向我們公司借錢,抵押了相關的設備。由於是老客戶,最後一次還款他拿的支票還錢,當時的那個負責人就沒有先存票,就出手續把設備給他解了,後來到了銀行,不但賬戶沒有錢,並且銀行告訴我們,這個戶頭也並不是我們說的那個汽修公司的名字。當時我們就到公安立案了,名義是金融詐騙,公安機關予以受理。

如果單純是支票不能兌現,還不能以詐騙立案。他是偷的別的企業的支票,給我們以支票的形式還款就是要騙我們,這種的才算詐騙。


楊楊灑灑


你即然將此事的性質定為詐騙,那你一定要有翔實,充足的證據來證明你的說法是對的,我國法律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誰主張,誰舉證。

你必須要有從當初借款的字據為主要依據,還要有對方行騙的途徑和方法,以及你屢次討要無果的證據,其中,有書證,即有關字據。人證,即第三方知情人。還有旁證,比如,錄像,錄音,視頻……

將一切你認為有利於你的證據,資料,整理後,寫好申訴書,就可以去戶口所在地申請法院立案。

対於典型的詐騙行為,對弱勢群體,對受害人,我國法律是會為其申張正義的。


一簾幽夢155603172


這種“借錢”與詐騙沒有本質的區別,有的教師利用工作之便,多次向學生家長借錢達幾十萬之巨;有的人以能幫助買“內部價“或緊俏商品為名,多次從親朋好友中借錢…他們“借錢“就是為了揮霍,根本沒有打算還,司法實踐中我們均以詐騙罪追究了刑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