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独家丨疫情30天,江苏企业都做了什么?

独家丨疫情30天,江苏企业都做了什么?


准备这个选题时,小伙伴们问了我两个问题:

一个是,新冠疫情30天中,为什么社交平台上,自发夸浙江企业的总是比夸江苏企业多?

一个是,我们江苏企业,或者说苏商的特质,到底是什么?

我说:关于第一个问题,真的是因为我们江苏企业太低调太低调了,不会讲也不愿意讲故事。

关于第二个问题,官方给新时期苏商精神的定义是“厚德、崇文、实业、创新”,但是当我了解到一家又一家江苏企业在这场突发疫情中的所作所为后,第一反应却是:原来百年来,那个“有情有义有抱负有担当”的苏商从来没有变过。

过去十年,在采访了许多江苏企业家后,我始终认为,在苏商、浙商、徽商、晋商共同具备的精明、务实等特质外,苏商最大的特点是,不论什么境地什么时代,骨子里总是满含“理想主义精神”。

浙商、徽商、晋商等商帮,出现的原由是为了“生存”;苏商出现的原由则是为了“救国”。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起源于这里(南通)。


传奇家族荣氏兴办实业赚到钱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桥、铺路、办学、扶危济困。


抗美援朝时,仅无锡工商界就捐助了全国三分之二的战斗机。


过去70年,在任何一场灾难和危机面前,江苏企业从未缺席。


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潮水中,苏商最能体会家与国、利与义的意义。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不论滚滚长江如何东流,我知道你内心深处始终是骑着白马的少年,手执玉剑,守关隘、护家国。


独家丨疫情30天,江苏企业都做了什么?


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下,过去30天江苏企业都做了什么?更想向大家解读下这30天江苏企业做的代表了什么?

我不知道一个江苏的普通人,对江苏发展了解多少,对江苏的产业结构了解多少,对江苏的企业都能做什么了解多少。

新冠疫情30天,是一个舞台,也是一个练兵场。

因为是写财经的,所以在这个战场上,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看到了江苏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

曾经我们写过很多篇比较江苏和浙江的稿子,每次比较完数据都会认为还是浙江好一点。但当在这个战场上,重新、客观、审慎的观察江苏后,我们有了新的认识。

世界最全的产业链在中国,中国最全的产业链在长三角,长三角最全的产业链在哪里?

“驰援湖北“四个字背后,是谁的产业链更强、谁的生产能力更强、谁的全球资源调配能力更强。

我们搜集了江苏13地市比较有代表性的捐赠。(当然还有许多,我们无法一一写上)

这些捐赠背后,几乎展现了江苏的产业能力和产业结构——省属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的全球采购能力,地方民营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业结构。

要生产口罩和防护服,有苏州、无锡、常州、南通;


要医药用品,有苏州、常州、泰州、连云港;要工程建设,有徐州、宿迁;


要医疗废物处理有连云港、要物流有南通、要农产品有盐城、宿迁;


甚至要洗漱等卫生用具还有扬州。

独家丨疫情30天,江苏企业都做了什么?

在南京,江苏省属企业陆续向湖北地区捐赠了50万只口罩、10吨澳洲牛肉、10吨大米、10吨食用油和10吨面粉。这些物资都是苏豪控股集团、中江国际集团、海企集团、汇鸿集团、舜天集团、省农垦集团、省粮食集团从国内外多个渠道采购而来的。


而在疫情之初,大型民营企业中,苏宁集团就调动了自己的国际渠道进行采购,并动员自己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保证物资送达。

(南京:省属集团和大型民营企业的全球采购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彼时社交平台上,都在讲述复星郭广昌等浙商在全球采购物资运送回国的消息。浙商做的很棒,苏商也从未懈怠。)

在苏州,盈创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向湖北捐赠了3D打印的隔离屋;江苏纳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捐赠了3000副纳米纤维口罩;柯尔(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捐赠了 100 台制氧机。

(苏州:“高新”、“科技”的代表。)

在无锡,海拓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大年初一加班,两天制成了4台环保设备,并火速发往武汉火神山医院;GE无锡工厂年三十加班,确保湖北相关医院及时供货。


(无锡:高精尖产业突出。)

在常州,金麦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除夕夜发出召集令,大年初一投入生产,用了24小时,生产了1.5万份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和三台检验设备,驰援湖北疫情检测防控工作。


(常州:生物医药、装备制造。)

在南通,第一时间新环球物流公司、南通金鼎物流有限公司、南通天顺物流有限公司、南通北城物流有限公司、南通鼎顺物流有限公司、南通两广物流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组织倡议召集车队运输医疗防护用品、基本生活保障物资驰援武汉。

(南通:物流行业、纺织业;纺织业多个企业转产生产口罩。)

在淮安,全国消毒液重点生产企业江苏爱特福84有限公司,全体员工春节期间全员放弃休息加班加点,仅两天时间,3万箱84消毒液就被赶制出来,从淮安全部送往武汉。


(淮安:这两年承接了大量的产业转移,许多企业工厂搬到这里,我们许多日常用品都是在这里生产的。插个小曲:我们经常用的膳魔师杯子,它在淮安也有生产基地。)

在泰州,扬子江药业,春节不休息,加班加点生产抗病毒药物。腊月二十八晚上,连夜向武汉和全国各地疫情严重的地区运送抗病毒药物1万件。


(泰州:以扬子江药业为代表的医药产业。)

在徐州,徐工集团组建武汉火神山医院援建项目工程队,驰援武汉“小汤山”医院建设。


(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在驰援武汉多个医院中表现突出。)

在盐城,一大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累计向江苏支援的黄石捐赠了250吨优质农副产品,包括西兰花、西葫芦两个地标产品和萝卜、胡萝卜、青椒、肉禽、鸡蛋、大米六个绿色产品。


(盐城:传统优势行业农业。)

在连云港,专业医废处理企业中国节能(连云港)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火速驰援武汉市医废应急中心。在武汉缺乏专业医疗废物处置机构的情况下,公司团队每天往返包括雷神山、火神山在内的武汉全市近二十家定点治疗医院上门收置废物,为降低医废二次污染做出了重大贡献。


(连云港:生物医药。)

在扬州,江苏恒创日化有限公司、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等向湖北捐助了二十余万套的洗护用品。


(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杭集镇有“中国酒店用品小镇”之称,我们用的很多洗漱用品都来自这里。)

在宿迁,早在1月29日,洋河股份就宣布捐赠2200万元用于支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此外,宿迁地区的农业企业也捐赠了大量的本地农产品。


(宿迁:传统优势行业白酒、农业。)

在镇江,丹阳眼镜城私营商户茂旦眼镜合伙人沈茜发起了网上募捐,仅仅2天时间就通过朋友圈筹得近4万元,在当地购得700余付护目镜全部发往湖北的7家医院。此外多位企业主以个人名义捐赠。


(镇江:镇江很小,但是企业却不少,仅上市公司就有12家,包括鱼跃医疗、恒顺醋业等,在这次捐助湖北中都有表现。)

写到这里,我特别想说,每一次捐赠背后,都是一个产业的支持;每一次捐赠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努力。这是所有江苏人的骄傲。

很想分享两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是江苏一家省属企业,在疫情之初,原本因为机制原因无法第一时间捐赠,但是在企业管理层的努力下,最终很迅速的对湖北完成了捐赠。从这里讲出来好像很容易,但要突破机制的约束,实际做起来却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担当。

另一个是典型的江苏籍企业家,其公司是做试剂的。大年三十晚上,当其接到政府关于试剂配送的电话后,立马丢下家人,亲自到工厂,在24小时就完成了一笔试剂配送,此后又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试剂配送至吉林、辽宁、河南、海南和黑龙江。前些天,我和他聊,他很感慨的说:“我是苏北农村出来的,在南京大学了生物这个专业,然后从事了这个职业,但真的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这大概就是江苏的企业家,不论是官方背景的、还是民营企业的,内心深处始终保留一抹“理想主义”冲动。

千里归来,仍是少年。

这是我们大江苏的企业。

在过去30天中,江苏还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企业家个人倾尽全力去捐助疫情,除了媒体普遍报道的大型企业捐助、知名企业捐助外,更有大量不为人知的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主,仅我知道的,在无锡,一家上市公司老总个人就“偷偷”的捐赠了1000多万;在镇江,另一家企业在财务不宽裕的情况下,也进行了物资捐助……这类的捐助还有很多很多,虽然媒体没有写你们,大众不知道你们,但你们也是这场战“疫”的英雄。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