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在地里耕作呢?

冬日暖阳187603428


首先很荣幸能回答你的问题,感谢读者们耐心看完我的拙见。


一个营生。

耕种是农民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农村里老人,一份陪伴了他半辈子的工作,他们不舍得。而且还能发挥自己的剩余价值,儿女们都成家立业了,老人们也需要给自己找点营生干,既能锻炼身体,特别是再给儿女们中一些水果、蔬菜、粮食以供孩子们食用。

一份收入。

提高一部分经济收入,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给儿女添乱,所以他们只能干动就会继续种地换来一份收入。

一份感情。

做为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耕种,印证了一个成语“日久生情”,他们和土地有着像家人一般的感情,就是个孩子,不管收成怎么样,他们都会继续耕种,默默的陪伴。

一份主动。

其实我本不想提这一点,但这一点也是很多农村老人继续种地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农村子女结婚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是有一定压力的,子女要在城里买房、买车,子女手头又没有那么多财富,父母就会主动扛上这部分经济压力,来实现儿女们的一部分物质愿望,毕竟只要儿女们过的好,他们就是幸福的。



龙少驻村记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是最有资格讲的,因为我出身农村,也是最了解农村的。

80年代初,中国农村实行分田到户制度,每个家庭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时候的我还很小,根本不知道这个分田到户到底是什么,只知道不管任何时候,父母亲总是在地里忙活,风里来雨里去的,特别是农忙时节,总是来去匆匆一天见不到人,你想想那时候,为了养活几个孩子,父母亲承受了多大的苦累呀?尽管如此奔波劳累,但在那个年代,靠几亩田的粮食,仅够维持一家几口人的温饱而已,就谈不上什么小康生活了。

长大后,我们都离开家乡各自奔波在外地,有时候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家里就剩下两个老人在忙碌那永远也忙不完的农活,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家盖起了小洋楼,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父母亲的岁数也越来越大了,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好了,但依然坚持在田地里劳作,我也能理解,土地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他们已经离不开自己的土地,也太爱自己的田地了。

其实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也曾劝过父母亲,叫他们不要做了,毕竟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吃不消,就放弃了吧,但他们依然不听我们的劝说,后来想想,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已经习惯了一辈子在地里面操劳,如果真的闲下来,他们反而觉得无所事事。

于是我们也不再说什么了,直到父亲走了,母亲一个人还在坚持了这么多年,但终究还是抵不过岁月的风霜,如今已经80多岁的她,也仅仅是种了一小片玉米地和一片菜地而已,我也没再劝说,只能任由她去吧,我也终于明白,以前年轻的时候,在田地里忙碌那是因为生活所迫,如今生活好了还在坚持,却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只有这样遵循她的意愿,才能让她找到生活的乐趣,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她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吧!


壮族老三


我讲一个我村两老人种地的真事。我村里有个煤老板,听说年入千万,三天两头就会安排人给他父母送吃的,可以说是吃用不愁。就这生活水平你说高不高,那是绝对高,恐怕城里也没几个比的上。但是两个老人家,在家也没闲着。把门口别人荒了地,全部挖出来,一年四季种土豆、种玉米、种红薯…忙的不亦乐乎。施肥时,一个老人担不动就两个人就抬。他们儿子不让他们做,他俩就偷着种,还让邻里别告诉他儿子。别人说,你儿子那么多钱,种那地干嘛?两个老人家说:家里儿子啥都给买的有,我俩不种点地,会闲出病的。

从这两个老人种地的事实可以看出,土地对于他们具有非凡的意义,在现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农村,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他们维持生计的需要,而是他们给生活找乐子的手段,是他们发自骨子里对土地的那份热爱,是我们上一代人勤劳的一种提现。富人家老人尚且耕作于地,对于我们那些一般家庭的老人更会执着于土地,他们除了上面两位老人的消遣式耕作,更多还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对后代的爱。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是事实,但是提高不代表高,否则国家也不会搞什么扶贫运动,这个说明我国农村生活水平还是有限,还不足以让农村人放弃耕作。现在每年年一过,很多年青人被迫无奈,把孩子留给老人,两口子外出务工。老人家便承担起在家扶养孙辈的任务,所有的生活来源只能依赖儿子,踏实孝顺的儿子每月还会寄一部分钱回来,碰到那些不成器的儿子,老人家带着孙子只能自求多福了。这一农村社会现实,让不少老人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去选择耕作。一方面,他们无法外出打工,在家种点地,日常吃的可以自足,也可以帮儿子们分担点压力,自己也不用伸手问儿子要,吃的也舒心,硬气。另一方面,现在城里人都认为农村自己种出来的东西绿色健康,老人家种点东西,也是为了生活在城里的儿子孙子,自己也吃不了那么多,子女回来了全部给他们打包走,这完全是出于对下一代的爱。

对于现在农村老人耕作现象,是他们与土地的那份无一割舍的感情的产物,同时是生存的需要,也是自我消遣打发时间的一种生活习惯。但我希望,农村所有的参与耕作的老人,都是和我邻居那对老人一样的原因,不是生活所迫,而是无聊消遣,他们找乐子的手段。




帮不帮忙


传播农业知识,分享农村见闻,关注农民生活。大家好,我是我家生活在农村,今天和大家探讨的问题是: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在地里耕做呢?


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家家都住楼房,条件好一点的还会在城里买房,而且还会买一个轿车开。不说顿顿都吃肉,最起码是饿不着,就是这样还是有一些农村的老人会在地里耕作,我大爷就是其中一个。

大爷有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也就是我的堂哥堂姐。在他那个年代有两个孩子算少的,大爷小的时候家里比较穷,又是老大,所以没上过学,一辈子吃了没学问的亏。所以大爷对堂哥堂姐上学的事,比较用心,即使家里在困难,也没有让他俩下学,堂哥和堂姐也争气,学习都好,都是大学生,都在事业单位上班。按道理讲,大爷可以好好享福了,不用在那么辛苦了。可是大爷没有,一直都在地里耕作着。我问大爷为什么还要干农活?大爷和我说了原因。我把大爷告诉我的理由整理一下,有两点:

一、还能干活,不想麻烦子女。

现在身体还可以,农活还能干,不想在还能动的时候,给子女增加负担。现在虽然国家有养老保险,每年可以领一些钱。但是由于缴纳的少,领的也不多,不够生活的,又不想问子女伸手要,所以只有从地里增加收入,把庄稼管理好,有个好收成。



二、闲不住,更看不得地荒着。

农民勤劳、朴实,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突然间不让他干了,不习惯。如果说每天就让他吃饭、溜达,什么活都不干。他会觉得浑身难受,不如干点活自在。另外,如果他不种地的话,地可能就会荒着,这样他会更看不得,地荒着是对庄稼人的侮辱,所以他坚持着种地。


农村老人年龄大了,不能出门打工,而且也在土里刨了一辈子,不能一下适应没地的日子。我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一定和城里老人一样的。


我家生活在农村



实惠2019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谈我的看法。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现在农村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可是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只剩下老年人,老年人不忍看到土地荒芜,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依然在地里忙活。另一方面城里老人有退休工资,农村老人虽然有养老保险,却少的可怜,为了减轻孩子的负担,种些粮食蔬果,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我的父母亲已年近八十,依然种了一些地,每次回老家,妈妈在我走的时候,装了大包小包的青菜,还给我们带一些玉米面和白面,回到城里我把青菜分给邻居,他们都羡慕我有个农村的家,有时候我怕父母累着,让他们别种地了,可妈妈说能干就干点,如果停下来身体就不行了.我也就不强求他们。


我爱我家emmmm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在地里耕作呢?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还有好多老人在地里耕作,我结合我的实际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吧:一是继续通过劳动,增加农业收入,贴补儿女;二是对土地有根深蒂固的感情,把农业劳作当终生职业,不忍心让土地荒芜;三是闲不住。大多农村老人,由于儿女们进城,孙子孙女都在城市生活或上学,老人们没有了带孙子的任务,在家也闲不住,不如下地干活,还可以锻炼身体。

我是农村出生,家里有十二亩水地。我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工资低,生活压力很大,自己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好,更别说贴补家用家。我吃的面和清油都是从父母那里带的,父母在农村的养殖、种植收入反过来贴补我的生活,所以父母不仅承担着全家的生活、生产开支,还要分担我一部分生活开支,所以还离不开土地。

到后来,我的生活逐步稳定,我曾接父母到城市生活四年,期间,我家的承包地给我叔叔经营。但后来由于不习惯城市生活,父母执意要回老家,然后又开始种地。到2008年,由于父母年龄、健康等原因,我和弟弟又接父母进城,并且在县城单独买一套137平方的楼房,只有父母两人生活,并把家里的旧房子拆了,把承包地全种了树苗,才断了父母回家种地的念头。

现在,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也73岁了,应该在家里颐养天年的时候了,但母亲还是不愿意呆在城里,说一到城里就容易生病,确实是老人呆在城里就经常感冒、腰腿不舒服,可能是生活空间小,缺乏锻炼的原因吧。现在一直在我家农场,养几十只鸡,一年到头挖野菜,乐此不疲,不光一家人一年三季都有野菜吃,连养的鸡也是只用野菜和红枣喂的,我和弟弟家里吃的鸡蛋都由我妈给提供,今年过春节,由于担心回家后值班的工人把鸡喂不好,母亲坚持不回城里过年,我和弟弟两家七口人全部去农场陪老妈过的年。

所以说老人们在地里耕作,大多数与生活水平高低没多大关系。

我家农场局部照片:


三农情怀大老杨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特别的难受,我家现在还留有几亩地,对于我们年轻人的思想和现在社会的影响感觉种地不是一种光荣的事,可是对于小编我来说是一种伤。

农村的土地放到以前,这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我父亲种了一辈子的地,对于现在我也有的时候也不理解父亲的行为,为什么不把地租出去。现在我理解了,父母对地已经有感情了,地对于父母就像是孩子,你懂吗,哪一天如果真的没有地了,父母会感觉自己一点作用都没有,理解老人的行为你就会知道为什么现在农村的老人为什么还要种地,不是年轻的我们不孝顺而是感情



农村阿宝哥


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很多了,慢慢的很多人也就不喜欢种地了,我小时候也有下地干活:拔草啊,种棉花时帮大人们散散苗,浇浇水,用铁锹松土地等想想都是满满的回忆。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在地里耕作呢?以我个人来看归纳了一下几点可以参考一下。

1.老人们一辈子劳动惯了,他停不下来,让他们闲着玩就会生病这里疼那里不舒服的还不如让他们做点事忙忙碌碌的过一天呢!我妈就是这样的人今年七十岁了还自己种菜自己卖,我哥,弟都是做生意的也不缺钱花我好多次回娘家都找不到人不是在这块地都是在那块地,把地看得像个宝。

2.他们没什么事干,总想着打理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俗话说,人勤勤地不懒,种地是祖祖辈辈农民的本行,经常听老人们讲以前纺花织布,所有吃的用的都是双手做出来的,现在不用做这些,所以很多时间他们就会去地里找点活干干。

3.很多老人都会给承包大户干活,和大家一起还可以说说话,聊聊天。还能挣点零花钱。

4.年轻人都做生意,或者打工去了,家里就有老人,自己家的地总不能不耕作吧!

看到电视上好多有钱人都说把父母接到城里享福去,可是也有很多老人不喜欢进城生活,他们怀念家乡的耕地,他们喜欢在地里劳动并快乐着。


张艺晨


与过去相比,或者说与30年前相比,农村的社会经济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有些朋友可能会说,这个时间节点并不能作为一个唯一的衡量对象。但是笔者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只能将时间放到30年前与现在,因为这一段时间是笔者真正亲身经历的几十年。从本质上来讲,现在的农村生活水平确实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小时候虽然家里不愁吃喝,但是兜里没钱。现在不管怎么说,家庭的生活状况,经济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物质也得到极大的丰富。

30年前根本没有人外出打工,所有人都在家里务农种地开荒,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但是30年后的今天,农村已经空空荡荡,很多青壮年劳动力早已外出打工,根本没有人在家种地。农村土地也处于大量的抛荒状态,仅有的一部分在家种地的农民还都是上了年纪的农民,还都是那一帮30年前就在土地上刨食吃的农民。为什么社会已经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而在农村耕种土地的还是那一帮人呢,这些人已经年纪很大了,有的都六七十岁了,他们为什么还要下地干活呢?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考虑。

第一,老人年纪大了,没办法外出打工。

现在在外面打工的农民非常多,但主要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虽然我们也看到有一些50多岁60岁的农民外出打工,但是他们的收入比较低,而且不容易找到工作,如果超过60岁以上就更难寻求就业机会。坦白说,不是他们不愿意打工,也不是说他们不想出去打工,只是没有办法,只能选择留在老家。农村老家除了种地,也没有更好的机会来养活自己。所以它们就成了农村最后一批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

第二,老人种地给自己积攒养老金

中国已经逐渐的向老龄化社会,过度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大难题。现在生活压力很大,每个人都在辛苦的挣钱养家糊口。对于农村老人来讲,只要身体许可,它们也不会待在家里不动,而是会继续的,下田干活挣一分是一分,尽可能的给自己挣一点养老钱。否则的话,到了年纪大了不能动的时候,伸手向儿女要钱,或者说有儿女来养活自己,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情。如果儿女孝顺这道问题不大,但如果遇到不孝顺的儿女,他们的晚年生活就会陷入困境。

第三,可怜天下父母心,老人为儿女攒钱

只有做过父母的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才能体会到父母一心一意为儿女付出的情谊。对于农村老人来讲,他们本身可能没有太高的文化程度,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却懂得人间的最朴素的真情真意,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女过得更好一点。现在社会压力大,竞争激烈,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虽然它们没有办法外出打工了,但是还是希望能够给子女攒一点钱。或者说农村老家还有一些基本的人情往来和生活开销,它们也不愿意让子女来负担,而是通过自己下地干活来挣一部分生活费。

第四,身体康健,干了一辈子农活的老人闲不住

虽然作为晚辈,看到上了年纪的老人,仍然下地干活非常辛苦,却是于心不忍。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这些干了一辈子农活的农民来讲,它们根本就闲不住,只要身体没有太大问题,它们一定会夏天干活,如果让他们一直闲着,反而心里堵得慌,反而容易闲出病来。所以对于农村老人来讲,那就是尽可能满足他的自我意愿。老人只有自己生活在自己的节奏中,才会过得开心。这个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就好比很多农村孩子在城市奋斗拼搏取得成功之后,想把父母接到成人的生活,但是父母却不愿意去,即使去了也过得很不开心,最终还是想要回到农村去生活,道理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长期在农村,所有的生活习惯都已经养成,很难被改变。

所以总的来说现在农村老人下地干活,一方面是想多挣一点钱,为自己和子女,为整个家庭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干了一辈子农活,根本就闲不住。生活条件再越来越好,但是真正对老人的关心其实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尊重他们。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