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精選散文:骨子裡的孝老情節

我們羨慕老少四世同堂的天倫之樂,我們感動於子女對臥榻親人的悉心照顧,我們痛恨玩世不恭之徒踐踏與欺凌老人的尊嚴,我們傾全力盡晚輩的責任和義務侍奉父母,我們心中裝載著人類的共通情感——孝。"孝"不在一朝一夕,不在一朝一代,不在一國一疆,它是骨子裡的靈魂,讓人敬仰,又時刻相依。

精選散文:骨子裡的孝老情節

年輕多彩的街舞者與油漆飛濺

孝,是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骨子裡的靈魂。
甲骨文裡的"教"字,左邊從"孝",象徵"子曲伏於父",右邊為手執木棒之圖形,謂之在棍棒體罰的威脅下,教下一代盡"孝"。由此可見孝之本源。

在氏族社會發展中,男子逐漸替代女子成為農業等主要部門的主力,父權替代母權制。一夫一妻制家庭構成社會基本單位,私有財產由子女繼承,要求人們維護以男子為主體的父權制和私有財產繼承權,於是新的道德觀念得以形成,孝道成為道德教育的新內容。

"孝"成為社會道德準則始於商代。奴隸主貴族為加強統治,極力推崇宗教迷信,把本族祖先奉為至高無上的神,尊神和孝祖走向同一。商王要做"孝"的榜樣,武丁為其父守喪3年,武丁之子孝己也以孝聞名天下。遵守孝道才能繼承王位,不守孝道在政治上將受到制裁。《尚書•太甲》曾記載,太甲不守居喪之禮,貴族們將其放逐到桐,待其悔過之後,才接他回來當政。"孝"因此成為當時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內容。

封建統治者信奉"三綱五常",謂之"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臣忠"、"子孝"、"妻順"成為最重要的社會道德規範。漢朝將"孝順父母、辦事廉正"作為統治階級選拔人才的主要標準,凡朝廷官員父母去世都要丁憂3年,方可回朝復職。普通百姓同樣要奉行孝道,3年守喪期間不得行婚嫁等喜事。

精選散文:骨子裡的孝老情節

大美東湖,巍巍珞珈,泱泱華夏,皇皇武大。

民國成立初期zheng府便提出必須"教之公民道德",蔡元培認為中國古人的"仁"謂之博愛,是積極的道德,將其作為教育的首要內容。建國後zheng府更是將人倫道德作為核心教育內容,以此引領社會風尚。
孝,就這樣長在了文化的心裡、骨子裡,根深蒂固,世代相傳。

孝,是人骨子裡的靈魂。
"孝"之所以能長在文化的骨子裡,源於它是人類本能的愛,它是人倫道德的首要品質,是健全人格的基本因素。人,生之於父母,養之於父母,育之於父母,自當回報父母與長輩給予自己的一切,包括物質的回饋和精神的呵護。愛越深,孝之越深。
孔丘曾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軻重視孝悌,且尤重孝,以為"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正因為"孝",我們才成為一個個有血有肉、品格卓越、閃耀人性光輝的大寫的人!無數人格高尚者以孝道感動著世人,彪炳千秋。

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臥病3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必親口先嚐。仲由早年家貧,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生時盡力,死後痛思。宋代朱壽昌7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嫉妒,不得已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時朱壽昌在朝做官,血書《金剛經》,行四方尋生母,得到線索後,棄官到陝西,終於找到了七十多歲的生母和兩個弟弟。

"父慈子孝"一直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理想生活境界,然而"父慈"並非"子孝"的前提。相傳虞舜的父親、繼母和異母,多次設計想害死他,而舜毫不記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感動天帝。"孝"是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失卻的本性,承載著晚輩對長輩的無限感激、無私關懷、無悔付出,甚至無盡的包容。
"孝"已深入血脈,長在所有人的骨子裡。

精選散文:骨子裡的孝老情節

冬天,聖誕節,暴雪、 雪、 繪畫歷史

孝,是華夏民族骨子裡的靈魂。
孝,不只侷限於自己的父母與長輩。孝,面對的應是普天下的父母與長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不僅是一種品質的彰顯,一種道德的弘揚,更是一種民族血液的流淌,一種民族精神的鑄就。

任何一個民族的凝聚與長存都需要一種信仰,這種信仰一般都來源於宗教。而中華民族沒有與生俱來完全統一的宗教信仰,大多數人也沒有宗教情結。維繫中華民族心靈的是"鄉土"情結,故鄉是人們永遠尋求和守護的根。而故鄉之所以深深牽動華夏兒女的心,在於故鄉有他們的親人,有他們心中孝道的歸宿。因而古人提出大丈夫當"齊家、治國、平天下",設若每一個人都能盡善盡美地組建和守衛一個家,為之赴湯蹈火,則天下太平。再大的天下也是一個家,再大的愛也源於人的一顆孝心。

孟子早就提出,君主如果以孝治國,則"天下可運於掌"。正是"孝"這種血緣宗法關係,維繫著家的安寧,鞏固了人的社會關係,維護了一個民族的團結,保證了國家的統一,促成了社會的穩定。
孝,這顆華夏民族骨子裡的靈魂,讓我們的精神家園豐盈富饒,讓我們在民族的家園裡找到了皈依,讓我們的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東方。

精選散文:骨子裡的孝老情節

四點五十分到達朱潭山,五點五十分前後溪水霧氣升騰,看到了印象中最美的鼎湖峰,也算不虛此行了。

我們一代代傳承著孝道,傳遞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美德,書寫著無數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為世人樹立著一個又一個光輝的榜樣。

但誰也不能否認我們社會的這塊稻田裡還傲立著不少稗草。


自古就有不少喪盡天良的弒君屠父之徒,或為帝位、世爵,或為財富,或為偏倚的愛;不贍養、不孝順甚至虐待、打罵、拋棄父母的更不在少數;自然還有諸多麻木不仁不知感恩之徒,他們從幼兒時期就把學習好、工作好、收入豐饒作為生活的宗旨與終極目標。他們不曾知道"孝"是道德的底線,他們的身軀上都不曾寫過一個"孝"字。他們不懂人的自然本性,不懂愛的真諦,不懂社會倫理道德,不懂一座冷清的別墅遠不如一間升起裊裊炊煙的破舊茅草屋溫暖,不懂一位腰纏萬貫的單身富翁遠不如一個兒女滿堂的窮老頭幸福。

其實,有時不只是他們自身缺失了品德與素養。我們的社會一味地趕路,忘了停下來看看人們揹包裡的行囊。
在夜幕裡被城市的高樓林立、燈火通明、車水馬龍包圍,我們總以為自己迷失了方向,其實是城市沒有了遠方;我們一天天大張旗鼓地宣揚人本主義、呼喚人文精神,總以為社會日漸文明,其實,靈魂是在骨子裡的,太過渴求,便已是稀缺。往往站在陽光背後的樹影裡,我們才能看清自己。物質的豐盈,常常不自覺地促成精神的墮落。人文,人情,人性,正離我們越來越遠。我們厚重的土地

流失了太多曾經的富有。
其實,有時人可以走遠,但心還在原地。
人走失了,可以回頭尋覓站在原處的心。
而"孝",是骨子裡的靈魂,走失了,便不再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